- 相關(guān)推薦
孩子不愛交朋友怎么辦?
有些父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很內(nèi)向,經(jīng)常不說話,常常一個人玩,不喜歡交朋友,讓父母們很擔心。為什么孩子會不愛交朋友呢?
1、性格內(nèi)向
這類孩子常常表現(xiàn)得比較安靜、膽小,很難適應(yīng)新事物。如成人給他新的玩具或圖書,他表現(xiàn)得毫無興趣;其他小朋友主動與其打招呼,他卻視而不見。其實這種“毫無興趣”和“視而不見”并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而是性格內(nèi)向所造成的。
2、缺乏安全感
有的父母總擔心孩子在外面會吃虧,以致于對他們過度保護,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諾諾;蛘咧車瞽h(huán)境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因父母離異或病故,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應(yīng)有的家庭溫暖,因而性格孤僻,對周圍事物冷漠,這同時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
3、家庭教育不良
父母成天板著面孔對待孩子,壓抑了孩子的情緒。因一點小事常厲聲斥責孩子,使孩子對父母望而生畏,心情處于緊張狀態(tài),導(dǎo)致孩子更加不愿說話。其實孩子從三四歲以后,就有了與小伙伴相處的愿望,此時孩子與家庭成員的交往需求已擴大到周圍的環(huán)境和更多的小朋友。如果家長阻止了孩子的這種社交行為,就是對孩子的壓抑,天長日久會使孩子形成孤僻性格,一旦與人相處自然就會不合群。
4、缺乏交往動機
有些孩子不愿意與同伴交往,即使在外邊,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會主動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當同伴主動找他玩時,他也采取“回避政策”。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的交往動機不足。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的各種需要幾乎是無條件滿足,而且總有人陪著兒童游戲。當孩子總有人陪伴在身邊時,他們難以產(chǎn)生找同伴游戲的動機。還有些孩子只愿意與成人交往,是因為成人總讓著他,與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協(xié)調(diào)、商量,甚至還要想辦法解決沖突,為了“省事”,他寧可與成人交往。
那么當孩子不愛交朋友時,父母該怎么辦呢?
1、鼓勵孩子走出去
父母要盡可能引導(dǎo)孩子與同伴多一些交往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尤其是需要旨親密的關(guān)系和與人全作的活動。讓孩子在集體交往中,逐漸學(xué)會交朋友,并學(xué)會信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別人、與人合作、樂于助人等有助于人際交往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注意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吃虧受委屈。 這種情緒感染到孩子,使他們總是懷疑別人,因此不敢和別人交往。這類家長應(yīng)調(diào)整自己平時的言行,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性格。另外,出去串門時,盡可能把孩子帶上。可以使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機會學(xué)習(xí)一些社交的禮儀和規(guī)矩,體會到交往的樂趣。要幫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團結(jié)的個性品質(zhì),如驕傲、吝音、自私等,培養(yǎng)孩子無私、誠實、向上、勇敢的品格,因為只有這樣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3、尊重和傾聽
在家庭中尊重孩子包括他的隱私,不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注意交流模式,采用一種輕松、平等的方式,如“Hi,今天體育課有新教什么項目嗎?”耐心傾聽孩子,和孩子交流些他感興趣的話題。對于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不要用強迫的方式。孩子有交流意愿時,注意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同時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見供孩子參考。
4、為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們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對于提高孩子社交能力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在寶寶面前,要表現(xiàn)出禮貌友善的交接態(tài)度,讓寶寶有一個好的模仿對象。比如,家里有客人來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迎接他們,告訴他:“對待客人要禮貌要熱情,以后他們才喜歡來我們家做客呀!”帶著寶寶在公園散步的時候,要主動大方地跟認識的鄰居打招呼、相互問候等等。
【孩子不愛交朋友怎么辦?】相關(guān)文章:
孩子不愛溝通怎么辦09-29
孩子不愛寫作業(yè)怎么辦09-22
孩子不愛與人溝通怎么辦08-24
小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03-27
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說話不合群怎么辦08-25
7歲小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02-17
幼兒不愛吃飯怎么辦09-07
嬰兒不愛喝水該怎么辦03-23
孩子不愛說話如何溝通01-16
如何與不愛說話的孩子溝通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