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的激勵方式
導語:班主任的激勵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即情感激勵、啟發(fā)激勵、期望激勵和公平激勵。靈活運用激勵功能,可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
班主任的激勵方式
一、班主任的情感激勵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其反映形式是內心的體驗或感受,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情感激勵功能,首要難點在于班主任本身是個具有復雜感情的自然人。如何保持積極的情緒情感、控制消極情緒情感,是發(fā)揮班主任情感激勵效應的首要條件。
班主任的情感激勵效應有語言和非語言兩種。語言的情感激勵效應主要是指班主任在學生面前對事和物所作的敘述和分析,或和學生談話及接受學生咨詢時,使自己的語言富有感情色彩,令學生感到親切和熱情,從而真切體會到班主任的關懷和愛護。實踐證明,推心置腹的談話有時可以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價值取向,使其終身受益。
如果班主任語言生硬粗魯,或者對學生的要求若無其事,就極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引起不良的情緒反應,最終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的反感,使班主任工作失去意義。非語言的情感激勵效應是指班主任通過神態(tài)、儀表、情緒、動作、手勢等方面的感染力,從而產(chǎn)生一種激勵效果。
情感激勵作用的發(fā)揮,既與班主任工作的藝術相關,更與班主任自身的素質和涵養(yǎng)相關。人的情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這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同樣有其外表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教師和學生都能從彼此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中窺視對方情感,學生經(jīng)常會說,班主任今天臉色不好,要當心。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如果教師大聲訓斥、指責,則其效果遠遠不如親切地投以理解的目光,或者不動聲色地在學生身后輕輕拍一下他的肩膀效果來得更佳。
上課后,教室亂糟糟的,往往一個環(huán)顧的眼神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當然,情感激勵效應的基礎乃是情感移入。細心的班主任,在學生因病未能及時請假時,總是先關心學生病情,達到情感的溝通。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學生正在經(jīng)歷著的某種情感,并作出相應的情感反應,使情感移入的渠道保持暢通,才能實現(xiàn)情感效應的最優(yōu)化。
二、班主任的啟發(fā)激勵
啟發(fā)式激勵就是用啟發(fā)的方法,激勵學生按照教育學提示的要求做。如何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啟發(fā)式激勵的積極作用呢?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我認為主要應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學會啟發(fā)激勵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體運用。這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我發(fā)現(xiàn)正面闡述大道理固然必不可少,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但通過一些事例啟發(fā),效果就不一樣。
一次我講述了我國現(xiàn)代地質理論的奠基人李四光如何拋棄外國的優(yōu)厚物質待遇,毅然回到祖國懷抱,并運用他所學到的知識,徹底推翻了西方地質學家認為中國式個貧油國的結論,為國家找到了如大慶這樣大油區(qū)的.光輝業(yè)績,之后啟發(fā)學生對愛國主義理解,取得了很好效果。再如為了維護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必須制定諸如班規(guī)和學生守則等,但往往未必就能規(guī)范學生行為。
我在實踐中,通過生活常識入手,啟發(fā)學生對規(guī)則必要性的認識,在學生有所領悟時,再與學生商議制定行為準則,效果就更加理想。二是班主任自身的啟發(fā)激勵作用。
班主任對學生運用啟發(fā)教育時,不可忽視自身的激勵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激勵意義。因此,凡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就必須率先垂范。如要求學生為人誠實、正直、表里如一,自身必須待人誠實、正直,要求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必須兢兢業(yè)業(yè)、埋頭苦干,努力鉆研教學業(yè)務。
三、班主任的期望激勵
所謂班主任的期望激勵,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就是期望理論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一般來說,班主任期望激勵的基本內涵,一是班主任如何運用期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是班主任如何提高自身的期望值問題。
一是外在目標要合適。期望理論是一種用“外在的目標”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激勵理論。班主任在確定“外在的目標”時,一定要符合實際,切合學生要求。如制定班級優(yōu)秀學生的標準,就不能標準過高,使學生“可望而不可即”,動搖學生信心。學生期望一旦落空,班主任就失去了期望激勵的作用。
二是班主任本身對學生的激勵力量。班主任能否成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激勵力量,首先取決于班主任自身的效價和期望值的高低。班主任為學生所信任,并且信任程度越高,那么他的自身效價和期望值就越高;
反之,班主任不為學生所信任,甚至令學生感到厭煩,其效價和期望值就越低,甚至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縱有最良好的愿望也難以搞好班主任工作。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是非分明,獎罰得當,在自身說錯話、辦錯事時,一定要勇于承當,其效價和期望值才會更高,期望激勵效果才會更好。
四、班主任的公平激勵
追求公平是人們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如果學生普遍認為班主任待人處事公平,那么學生就會感到心情舒暢,努力學習;反之就會滿腹怨氣,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公平激勵在班主任實踐中,集中體現(xiàn)在先進評比和獎罰運用方面。
鑒于公平理論實際主要是一種側重于“結果分配”的理論,班主任應特別注意在總結評比中應用公平理論。評比的目的是總結成績,找出不足,表彰先進,調動學生個體和群體的積極性。為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解決好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比如學業(yè)成績和各方面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容易產(chǎn)生評比與自己關系不大的無所謂心理。由于評比名額的限制,部分思想、學習、身體等各方面都比較好的學生沒有評上優(yōu)秀,心里會感到受傷,要通過及時疏導,以確保評比的質量,使學生有一種公平感。
同時,班主任的公平激勵應該體現(xiàn)在獎罰中。獎與罰都是提高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在使用獎罰手段時,一定要努力做到客觀、公正。有一個這樣的事例,某班班長與班主任時有矛盾,工作配合不好,學生議論紛紛。
到學期末評比時,同學們滿以為班長評不上先進了,可是評比結果揭曉后,班長仍然排在優(yōu)秀學生的第一名。因為班主任知道,他與班長的矛盾都是為工作而產(chǎn)生的誤會。正是由于這位班主任嚴于律己,堅持公道,公平處事,評比效果才很好。當然,對極個別嚴重違反校規(guī)的學生,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是必需的,但處罰的目的仍在教育,做到嚴中有情,使受到處罰的學生也能深切地體會到班主任的一番良苦用心。
班主任的激勵功能應當并且能夠為有聲有色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提供寬廣的馳騁空間。但“教無定法”,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應根據(jù)教育實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靈活地變換其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種激勵機制的激勵功能,使其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班主任的激勵方式】相關文章:
酒店員工的激勵方式06-04
企業(yè)激勵員工的有效方式12-20
員工激勵何種方式更有效?04-28
薪酬激勵方式的注意事項06-03
用什么方式激勵員工更有效?04-28
管理者用哪些方式能激勵員工?04-29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09-13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式06-03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式06-04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探討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