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國的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人國的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人國的觀后感1
《小人國》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在巴學園中,一群性格迥異的孩子們是如何上幼兒園,玩耍,學習;以及老師是如何對待這些性格不同的孩子的。每當發(fā)生一些令我們手足無措的情況時,巴學園的老師總能用自己的方式巧妙的化解。這很值得我去思考,使我受益匪淺。
池亦揚是一個霸道且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也因為愛用武力解決問題,家長一般都不讓小朋友和他玩,他受到了其他孩子的排斥。,這個孩子很頑劣,喜歡欺負人,搞點小破壞。這是孩子同伴交往中帶有攻擊性的行為。雖然池亦揚常常欺負別人,老師經常對他進行教導,但并未因此而放棄他,也不會非常嚴厲的指責他。仍然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并且在池亦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告訴被池亦揚欺負的小朋友池亦揚身上的閃光點,努力讓池亦揚融入進小朋友之中。
錫坤—兒童世界好奇心的代表,錫坤,一個對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的可愛小男孩,給巴學園帶來了不少樂趣。無論是垃圾桶、地板、剪刀,還是老師的鞋子和發(fā)卡,他都想“一探究竟”,以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來探索這個對于他來說還是神秘又陌生的世界。對錫坤的教育,大李老師并沒有像對池亦洋那樣,講究各種規(guī)則和原則,而是給了他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讓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自己的理解來完成“創(chuàng)作”。
辰辰性格內向,天天在門口等待好朋友南德。辰辰正處于秩序敏感期,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生話節(jié)奏變動敏感,新的環(huán)境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秩序,因此她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在這陌生環(huán)境里,只有南德是他熟悉的,所以南德成為了她唯一的依靠,只有南德才可以給她安全感。辰辰持續(xù)的等待在我們看來會感到心疼,但對以辰辰來說等待的過程中沒有憂傷孤獨,而是這種等待給了她滿足,她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安全感。在南德的陪伴下適應了這個原本陌生的環(huán)境。
同伴關系是年齡相同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并相直協作的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在兒童發(fā)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能促進兒童的認識發(fā)展和較強的社會技能,對兒童的性個、個性品質、行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老師在面對小朋友對自己的指責,老師并沒有反駁小朋友,而是向小朋友說了聲對不起,老師做到了與小朋友相互尊重,做到了為人師表,給小朋友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找小朋友談話時,老師是蹲下來和孩子是同一個高度,說明老師做到了和孩子的平視,老師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所具備的能力和基本素質能力。老師面對孩子的調皮、過錯、堅持、天真無知等特點,老師并沒有用成人具有的復雜思維去訓斥小朋友們,老師知道小朋友們不聽話只不過是他們想達到自己的一個目的,還沒有達成,而在這個時候老師只是引導小朋友,并沒有強制的要求小朋友做他們不想做的事。
在巴學園中的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每一位老師也尊重孩子們的特點因材施教,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停一下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去慢慢品味我們身邊那個純真的兒童生活世界!當你用心蹲下來,走進去,你會發(fā)現,花兒們在“小人國”里已然開放!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很幸福,沒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也可以很幸福,只要媽媽和老師為你選擇了一雙舒適合腳的鞋。
小人國的觀后感2
看完這篇紀錄片,我感觸最深就是那里面的老師。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位小女孩在等待自己的玩伴,并且四季如一日的等待,非要等到男孩南德來幼兒園才肯進屋。雖然她沉默寡言,但我想,也許在她心里,只有南德才是真正的朋友,可以纏著他一起睡覺,纏著他給她穿衣服……這算是孩子自己固執(zhí)的一種方式吧?墒,這在一般大人眼里,或許會認為她性格有點問題,會強制地干涉她。但這里的老師從未如此,她們總是詢問她的意見,尊重她的選擇,甚至在雪天陪她一起等待。其實,這又何嘗不好呢?我們不是看到,當南德終于出現時,辰辰那歡快地跑過去的步伐和突然發(fā)亮的眼睛么?這種從內心深處迸發(fā)出的喜悅,我們?yōu)槭裁匆柚鼓兀?/p>
池亦洋應該算是一般家長老師眼里的壞孩子了,總是闖禍,打架,所以一開始很多小朋友都遠離了他,家長們甚至聯合起來要趕走他?墒,老師卻沒有如此片面地對待他。即使池亦洋犯錯誤了,也只是讓他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考慮,就算他罵老師“混蛋”,老師也依舊心平氣和地跟他講話,讓他一個人好好思考自己的問題。我想,讓孩子獨立思考自己的錯誤應該是個很好的方法。一方面,孩子肯定是都是好動的,尤其是像池亦洋這樣的,讓他一個人呆著,也許會比罵他,懲罰他更讓他難受,何況其他孩子都在一起做游戲,聽故事,玩得不亦樂乎,自己卻是孤零零地一個人,這肯定能在心理上給他孤獨,失措等等的感覺,心理都屈服了,還能不認識到自己錯誤么?另一方面,這樣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都已經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了,他們甚至有了評判事情的`標準,即使這個標準可能只是個雛形,可能會有些錯誤,但并不影響這個標準的形成,運用。所以讓孩子單獨思考,或許會比強制地改變他的行為更有效果。同時這也會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我很敬佩這里的老師,耐心,并且尊重孩子。就是在老師這樣的引導下,池亦洋不僅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而且還發(fā)掘出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呢!
錫坤真是個可愛又鬧騰的孩子。偷穿大人的鞋,倒騰滿屋子的玩具,尤其是他為了研究門口的垃圾桶的肚子到底能裝下多少東西時,就看到什么就往里面丟,有時因為個矮丟不進去,仍鍥而不舍地繼續(xù)丟,真是讓人又笑又無奈。課上有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只是從直觀上去感覺事物,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應該是很正常的。不過我想,老師能如此的寬容地,任他在一定的空間內探索,研究新奇的事物,不會制止,甚至在事后把丟進垃圾桶里東西一個一個地拿出來,該需要多么大的耐心。⊥瑫r這對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保持也能有很大的幫助。
整段紀錄片,老師都是很禮貌的講話,每次都帶著“請”字,這也就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就算是在傷心,憤怒的情況下,也還是禮貌地,帶著“請”字說話。我覺得,這一點特別好,行動永遠比言語更有說服力了。
縱觀整個紀錄片,耐心,尊重,自由,言傳身教就是我最大的感想。
我認為,教育其實本身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在于它能感染兒童,引導學生向上,向前。作為教育的實踐者,必須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與理論,這樣才能深層次地引導兒童,挖掘兒童潛能,全面自由的發(fā)展。
【小人國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小人國》教案03-06
小人國觀后感04-29
《小人國》觀后感12-20
小人國的觀后感11-15
《小人國》觀后感12-28
《小人國》中班教案08-31
小人國觀后感(精選16篇)04-27
小人國觀后感11篇04-21
《小人國》觀后感(精選12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