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穹頂之下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穹頂之下觀后感1
小小的PM2.5居然會引發(fā)人體呼吸道,肺部甚至心臟的各類疾病,它是我們隱形的敵人。面對敵人的強大勢力,僅靠我們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們能夠做的也許只是從自身做起,但是更要將霧霾帶來的危害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這樣才能共同抵抗這個“強敵”。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父母為孩子撐起一片天。我們可以想想,在休閑時光抬起頭來看看,有多久沒有看到過藍藍的天。我們幾乎都可以說出“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這樣的話,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呢?我們需要新鮮的空氣,藍色的家園,我們不想再看到污濁的氣體飄蕩在空中,不想讓地球籠罩在霧霾之下不見天日,我們可以和柴靜一樣對自己身邊的惡劣環(huán)境做出抗議,盡到我們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向上抬頭,所見之物,便是穹頂,它就像一層保護膜,安詳?shù)母采w在地球的`上空。柴靜作為一位母親,用她的視角,描述了她眼中的霧霾,她的所想所問。她以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向我們詮釋了這場“白色災難”。……這真的觸目驚心!
穹頂之下觀后感2
看完柴靜的《穹頂之下》,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我的感受——觸目驚心。自然環(huán)境與我們的關系,正如柴靜所言:同呼吸,共命運!
我可能不會留意天氣是否晴朗,頂多是在霧霾天氣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從來不會留戀白云,甚至從未注意青草。然而當APEC藍在大屏幕上出現(xiàn)時,我第一次為藍天驚奇、為白云感動。于是我開始緊張,于是我開始留戀,我害怕鏡頭一轉,我又將落入那灰色的夢魘。我才明白,原來藍天白云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離不開它。
20xx年,合肥有164天空氣污染,排名全國25位,27次進入全國污染前十名。在這樣一個不算太發(fā)達的'城市里,污染竟如此嚴重。關于我們能做什么,柴靜幫我們分析了很多。我想,這次真的應該親身參與到環(huán)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車,減少浪費,購買用環(huán)保材料制成的商品。對了,還有12369這個號碼。雖然它很重要,但我真心希望我永遠不需要撥打這個號碼。
同呼吸,共命運!我們每個人與霧霾都有一場私人恩怨!
穹頂之下觀后感3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長片,是關于霧霾的,這個片子讓我知道了霧霾的危害,以及霧霾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什么傷害。不僅僅是這些,還讓我們知道了一些煤燒毀的時候一些浮塵飄在空中,也是不好的。還有一些煉鋼廠,在練的時候也會飄出一些物質。
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生活在一個充滿霧霾的城市里好么?如果不好,那我們?yōu)槭裁匆诚聵淠兀磕俏覀優(yōu)槭裁床辉俣嘀惨豢脴淠兀?/p>
原來的天空,湛藍湛藍的,像鏡子一樣,可現(xiàn)在呢?隔幾天就是一次霧霾,隔幾天就是一次霧霾,太惡劣了,讓我們一起呼吁:不要再砍樹了,多植幾棵樹吧!
"我們有責任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也可以是潔凈和美好的.。不停旋轉的地球,讓我們有著難以名狀的依戀和親切,它是我們的家園,我凝視著它,就像凝視著你;我守護著它,就像守護著你!斑@是主持人柴靜說的話,說的很有道理。是呀,我守護著它,就像守護著你。
穹頂之下觀后感4
看完《穹頂之下》,評論是眾說紛紜,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我不是來刷屏的,因為當我看到所有人轉發(fā)評論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可是我內心 中還是想知道一個部門都解決不了的事情為什么一個人可以把它攤在桌面上說。觀后感是很震撼,她沒有說教,而是身臨其境,然后讓你跟著她 身臨其境,環(huán)保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是從我做起。
它只是引導我們認識問題,引導我們思考,而解決問題絕不是像說起來那么簡單的,看完之后發(fā)現(xiàn)太多的東西牽扯在環(huán)境問題里,你能怨某個部門或某個產業(yè)嗎,能怨政府不給力嗎,因為轉型看似可以解決問題,實際牽扯太多,要考慮的 因素太多。
換句話來說人花自個兒的錢費自己的神卻操大家的心,道義上是沒錯的。先別說人的私生活你是不是真的清楚和了解,就算有一二的.不是,那也不關咱們的事,唯一和我們有關的就是,我們都是環(huán)境污染的受害者。柴靜此舉,我們不該感恩嗎?
穹頂之下觀后感5
我所知道的《穹頂之下》有一部同名美劇,說的是一天,一個小鎮(zhèn)被一個外來的“穹頂”籠罩,與外界隔絕。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穹頂——原央視記者柴靜以此作為霧霾調查的題目,再貼切不過。
沒有一點點的防備,不知何時起,霧霾在我們身邊集聚。建筑物、車輛和行人的倫廓在霧霾的籠罩中漸漸模糊。通過視頻我了解到,去年一年,北京的霧霾致使全年重度污染天數(shù)為175天,而石家莊則為265天……人們有大半年的時間都生活在看不見藍天、看不見遠方的霧霾中。那是一種痛苦又無奈的沉悶。
在調查中我們還了解到,河北省這個鋼鐵能源大省,大大小小的煙囪隨意地站立在土地之上,頭頂肆無忌憚地冒出連綿不絕的廢氣,灰了藍天白云,濁了青山綠水……面對柴靜犀利的'發(fā)問,負責人們卻出奇一致地支支吾吾,抑或是在這個堅強的女性面前強詞奪理……
看過視頻,想想自己,再望望窗外,有時也是灰蒙蒙的一片。正如一個巨大的穹頂罩住了整個城市,遮住了太陽的光芒,月亮的銀輝,自然的生機。
而我們,正是活在這穹頂之下的一群人;我們,正是需要為這自然做出改變的一群人。
穹頂之下觀后感6
自從觀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我意識到霧霾對我們的危害,以及空氣污染后,空氣中夾雜著重金屬和致癌物質。
雖然中國用煤發(fā)電不是很好的事,但是我也知道中國用煤發(fā)電是迫不得已的,當時因為只有火電能大規(guī)模迅速投產(2年),而且價格不貴。當時天然氣很少,進口也貴。大水電也沒那么多,建設周期較長。核電爭議較大,建設周期也長。風電、光電當時很少,現(xiàn)在突飛猛進,速度冠絕全球,但這兩者仍然只是補充,很難取代火電。一個是規(guī)模小十分之一,一個是發(fā)電小時數(shù)少太多,與火電之比大約是1:3吧,兩個合一塊,風光發(fā)電只占火電的.30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況且,水電可以低至2毛左右,火電可以是3毛多,核電是4毛多,風電、光電、氣電通常是5毛多或更高。在沒有儲能條件、電力不緊張的情況下,電網愿意吸納火電水電,而非風電、光電。氣電也就調峰有優(yōu)勢。所以中國選擇用煤發(fā)電。當年用煤發(fā)電可以,但是現(xiàn)在繼續(xù)不可以。
為了我們健康的未來,請各方少用煤發(fā)電,讓孩只看見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創(chuàng)造美好的新中國吧,一切為了孩子。
穹頂之下觀后感7
我在觀看過《穹頂之下》這部紀錄片后,大為震驚,種種問題在我的腦海中回旋,那一幅幅畫面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眼前閃過,這還是我們生活的城市嗎?
以前,我聽別人說起過在我們的城市中存在這大量的PM2.5,當時我怎么也不信,也沒有對此有太多的關注,總覺得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只要離煙筒遠一點,里工廠遠一點就沒問題。可是觀看過紀錄片之后我怔住了。造成這些的原因很多,其中低質燃油的'燃燒和燃煤是一大方面,而且PM2.5會對人體有傷害。
不要總以為柴油煤燒多了,我們中國就進步了,我們進步了,那環(huán)境那越來越差了。所以我們要多多植樹造林,盡量減少燃油的燃燒,出門盡量少開車。
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霧霾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
穹頂之下觀后感8
20xx年2月的最后一天,柴靜在網上公開了這段視頻,我認認真真觀看了一遍,這段視頻是關于霧霾正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呼吁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痛下決心治理環(huán)境污染了,如果再遲疑,那么中國死于肺癌的人將會越來越多。我們的村子100多戶人家,僅20xx年去世的6人中就有4人是由于肺癌奪去生命的。我總是無可奈何的半開玩笑地說“我們每天就像魚兒生活在污水里一樣,茍延殘喘!
柴靜103多分鐘的'演講,條理清晰、思維連貫、語速得當、字字珠璣,口才了得,滿腹詩書,隨口引經據典,面部表情淡漠。她采訪時咄咄逼人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為了弄明白霧霾產生的原因,她的足跡遍布多個國家,采訪過很多管理者。柴靜為了尋訪治理霧都的經驗,只身來到倫敦,找出倫敦當年的資料,我們才得以看到倫敦當年的情景,交警手拿電筒在路上指揮交通,可想當年的霧霾多么嚴重。
穹頂之下觀后感9
任何一項研究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視角的局限,認知的局限,時代的局限等等。她不是科學家,對她的研究成果我們不必抱太大期望,能引起共鳴,啟發(fā)思考,引發(fā)討論即可。作為一個職業(yè)新聞人,她整合了專業(yè)資源,她架起了高端研究與普通人間的一座橋梁,她喚起了民眾,官員,學者,媒體等專業(yè)或非專業(yè)人士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盡到了職責,這就夠了,也是必要的。反之,我們作為受眾,不要期望任何一個媒體報道對一個復雜社會問題給出一個結論,紀錄片僅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一個母親的,一個記者的,或其它種種。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yè)背景,用自己的視角做一個對比,對問題的認識會更近一步,就不再是簡單的洗nao,知道是怎樣或不是怎樣。不論如何,保護這類人的積極性。
討論環(huán)境問題不可避免討論到能源問題,也就不可避免討論到……這跟為誰發(fā)聲、何時發(fā)聲或許有關,或許無關,but I don't care。我首先也更關心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而不是人民應具備的權利、意識,因為——無論哪種立場都用肺呼吸。
穹頂之下觀后感10
耐著性子,終于把《穹頂之下》看完。印象如下:
一,主持人比內容更搶鏡。沉重沙啞的聲音、疲憊蒼白的神情、偶爾露出的慘笑,完全是圣斗士經過一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之后的表現(xiàn),讓人好生憐愛。仍是一貫撒嬌賣萌煽情的路線。
二,呈現(xiàn)的'內容支離破碎,且都是平時媒體報道過的,只不過呈現(xiàn)得更聳動一些,更悲情一些,讓敵人看上去更滑稽一些,更顢頇一些。
三,用閨女開題,用閨女結尾,首尾照應,用力過猛。
四,開出的藥方有兩副,一副叫技術改造,一副叫體制改革(也叫市場化),這個地球人都知道。
五,很驚訝有那么多人看了片子之后一副恍然大悟、深受教育的樣子。同志們真是今天才知道霧霾和霧霾的成因么?如果是,真懷疑他們是不是“可以教育好的群眾”。平時真真切切地吸了那么多霧霾卻無動于衷,對霧霾報道也充耳不聞,直到昨天看了一個電子版霧霾才淚如雨下,悔不當初,這樣的群眾真的可教育么?
總之,普及是應該的,煽情有點過了。時間很晚了,先說這么些吧。
穹頂之下觀后感11
剛花了點時間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內心很震撼。
我是一個普通人,深深得知道作為一個普通人,對很多事情都是逆來順受,思想很麻木,對很多事情都不會說不,捂著耳朵,閉著眼睛過著自己的生活。因此在佩服柴靜的`同時也覺得自己的可恥。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要治理霧霾,對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要去治理會牽動很多企業(yè)的神經,會同時帶來社會上很多問題。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天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政府,企業(yè),大家都能行動起來并不是解決不了的。希望柴靜辛辛苦苦做得這個片子并不是就熱這么一陣子,時間一過,大家都忘記了,企業(yè)忘記了,政府忘記了。很期待后續(xù)能看到各種有職責的部門后續(xù)的action,而作為普通人的我,也會盡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環(huán)保。我沒有車,所以5公里以內不開車我算是做到了;以后去商店買東西,能不要塑料袋就不要;看到餐飲店很多煙霧,我希望我可以去撥打12369,最近12369有沒有被打爆呢?
環(huán)保,從身邊做起;有時候,不在乎你能起到什么作用,在乎你是否意識到了……
穹頂之下觀后感12
我不知道我每天抱怨著城市濃厚的煙霧的同時,又有多少的黑暗潛伏在深處。每天周而復始地吞吐著骯臟的空氣、呼吸著渾濁的灰霧、不知倦怠地奔跑跳躍的.同時,我又是否為自己擁有過某一片藍天而慶幸呢?以前我是多么沒有環(huán)保意識,認為“環(huán)!边@個詞太大、太空,與自己又有多大干系呢?
當下中國的環(huán)保面對現(xiàn)實的道貌岸然,無力的狡辯與推卸之后,又何嘗不是大國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可持續(xù)的矛盾呢?飽覽了太多的山清水秀,我何時把目光投向過重工業(yè)基地下的滿目灰塵?也許我真的沒辦法改變太多,但我可以從點滴小事著手,踐行環(huán)保理念,做一個環(huán)保之士。
曾經知名的央視記者柴靜因為《穹頂之下》的演講重新回到公眾面前。本該在一國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環(huán)保部門卻在中國處于尷尬境地,被視頻中的某一個老板稱為“有義務沒權利”的機構。一句戲言,卻道出了環(huán)保部門有心無力的處境,有的人甚至打出了“經濟與環(huán)保不可兼得”的旗幟,然而事實呢?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
柴靜為了孩子,為了一家人,為了這個愈加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站了出來。我們?yōu)槭裁床徽境鰜砑尤脒@一場利人利己的環(huán);顒又心兀棵CS钪嬷校芍挥幸粋地球!
穹頂之下觀后感13
今天,看了《穹頂之上》,我突然霧霾看對人類威脅很大。
從柴靜的生活經歷和以運用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來說明霧霾對我們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傷害。從柴靜的`孩子就可以說明霧霾傷害太大。一年中有174天是有重度霧霾的。那就是說一年有半年不能出去。
說鋼鐵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其實是在反面說中國的霧霾。
還有關與霧霾。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吧!從20xx年武漢剛剛霧霾那幾天人們爭先恐后買口罩戴口罩,到20xx年幾乎整年霧霾天氣超過250天人們依舊可以每天淡定的出門買菜、逛街、鍛煉,到街上已經沒什么人再帶口罩。從這件事上所以可以看出,習慣就好,習慣了我們就麻木了。
預防霧霾,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穹頂之下觀后感14
日前,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看后感受特別深刻,在為她的行動叫好的同時,心中增強了一種公民的公共職責感。
柴靜在采訪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氣污染成為她不能回避的問題,因此在一年的調查中,柴靜作為一位母親而不是調查記者,圍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新聞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來自于客觀現(xiàn)實,同樣來自于公眾期待。對于霧霾,公眾已經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霧霾為何物,很多人卻并不清楚。不管是出于記者的職業(yè)習慣還是出于母愛情深,柴靜的《穹頂之下》無疑為公眾打開了了解霧霾的另外一扇窗口。這既是對霧霾現(xiàn)象的一次科普,同時也是對霧霾治理的強烈呼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卻少有部門和人去做這樣的科普事情。
作為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關注的'公民,柴靜自費進行霧霾調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頂之下不該讓柴靜們孤獨前行。雖然這類自費調查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發(fā)的公民責任感,但實際上是公民個人在主動為缺位的公共職責在補位。我認為,解答環(huán)境污染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我們的有關部門應該更努力地主動作為,從而讓每一個公民都增強自己的公共職責感。
穹頂之下觀后感15
今天,我觀看了《穹頂之下》,柴靜為我們講述了在各個地方霧霾對于我們的損害。
我從中得知對人們造成傷害的其實是那些隱藏在霧霾體內的致癌物,它們先從我們的鼻孔進入,再到咽喉,再到我們的肺部,一些致癌物就趁機跳入血管,使我們血管變窄,最后到達心臟,產生心梗。
真是太可怕了!而這些致癌物的源頭就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煤,汽車排放出的尾氣,被污染的小河等等,而且竟然有那么多工廠排放物超標,我們的主管部門干什么去了?唉,這種環(huán)境還要惡劣多久?
先不說外國,我們自己生產的煤年產量36億噸,這是多大一筆數(shù)字,洗煤,洗了不到一半的'煤,我就不明白,燒這么多煤干嗎?你燒了就燒了,也洗不了那么多,要我看,能洗多少就燒多少。
我們再說說杭州,有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什么意思呢?就是蘇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樣美,要我看不是這樣,杭州每年霧霾污染超標200倍,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樣的場景:車前面有人舉著火把引路,公交車找不到車站,來來往往的救護車等等,我看那句俗語應該改改啦!
在此,我呼吁人們:趕快行動吧!不要再因為一己私利而損害別人了,不要執(zhí)迷不悟了,好嗎?
【穹頂之下觀后感】相關文章:
穹頂之下的觀后感11-24
穹頂之下觀后感06-23
《穹頂之下》觀后感07-02
穹頂之下電影觀后感04-12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16
《穹頂之下》觀后感18篇12-05
穹頂之下觀后感(精選15篇)11-28
《穹頂之下》觀后感14篇07-06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04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