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常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jié)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寓言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寓言故事1
孔子前往楚國,路過一片樹林,看到一個駝背老人,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術特別嫻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沒有一個能逃脫的,就似乎信手拾來一樣輕而易舉?鬃芋@異地說:“您的'技術這么奇妙,也許有什么方法吧!
”駝背老人說:“我確實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時候,假如能夠在竹竿的頂上放兩枚球而不讓球掉下來,粘的時候知了就很少能夠逃脫;假如放三枚不掉下來,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脫一只;假如放五枚不掉下來,粘知了就像用手拾東西那么簡單了。你看我站在這里,就如木樁一樣穩(wěn)穩(wěn)當當;我舉起手臂,就跟枯樹枝一樣紋絲不動;盡管身邊天地寬闊無邊,世間萬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東西都不能分散我的留意力,都影響不了我對知了翅膀的關注,怎么會粘不到知了呢?”孔子聽了,回頭對弟子說:“用心致專,本事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
【寓意】一個人假如能夠排解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把握一門過硬的本事。古人說的精誠專一,的確是我們做事的。
中國寓言故事2
貪婪的狐貍寓言故事
幸福的大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寶石樹,那是一顆結(jié)滿珍貴寶石的千年大樹,在樹上掛滿了無數(shù)的寶石,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去摘樹上的寶石,大家總是圍著寶石樹唱歌跳舞。只要有貪婪的心,覬覦這些寶石,那么寶石樹就會枯萎死去,寶石也會消失。每當?shù)搅巳暌淮蔚纳质⒌,寶石樹都會主動獻上一顆寶石,寶石會自己從樹上掉落下來,今年也一樣,一顆紅寶石掉落下來,動物們欣喜若狂的觀賞著,不過這件事被遠在山谷的狐貍家族知道了。狐貍家族生性貪婪,他們決定在森林慶典那天,去偷取寶石樹上的寶石。森林慶典來臨,善良的動物們還不知道狐貍家族的陰謀,大家正在一起慶祝森林慶典的來臨,善良的動物們都喝多了,帶著困意的它們倒下呼呼大睡。狡猾的狐貍就在動物們放松警惕的時候,悄悄的`來到寶石樹下,貪婪的心將寶石樹上的寶石摘取一空。正當狐貍家族竊喜的時候,寶石樹突然枯萎消失,再看看自己摘取的滿筐寶石,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石頭。善良的動物們被聲音吵醒,發(fā)現(xiàn)狐貍來偷寶石,大家一起將狐貍家族抓住,判罪關進了森林監(jiān)獄。寶石樹就這樣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可憐的狐貍,因為貪婪的心害了自己,得不償失。
故事寓意:故事中的狐貍因為貪婪,偷取了寶石樹樹上的寶石,寶石樹真的枯萎消失,寶石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石頭,狐貍家族也鋃鐺入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心的人什么都想得到,卻往往什么都不能得到。貪婪乃人之本性,適當?shù)呢澙芬菜阋环N自我保護意識?梢沁^于貪婪就會失去幸福感,滿足感,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貪婪的溝塹是永遠無法填滿的,而最后不但會失去原來所擁有的,更會把自個兒也填進去,最終所占的土地也只有很小很小的一塊,甚至是一無所有。
石頭和蟲子的故事
一塊石頭躺在地里,他針對時雨發(fā)出了非議:“嘿!它算出足了風頭,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們像恭候貴賓似的,對它歡迎備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績?只不過飄灑了兩三小時!人們何不打問打問我的身世:我長期住在這里,文靜、謙虛,隨遇而安,彬彬有禮。但我從未聽到過感謝之詞。怨不得人們咒罵這個世界,的確一點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發(fā)話的是只蟲子,“雨下得雖短,但滋潤了苦旱土地,它將農(nóng)夫的期望變?yōu)楝F(xiàn)實。你在地里完全無用,而且多余!
故事寓意:不要嫉妒別人為什么比自己受擁戴,想想自己為別人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有人夸耀自己四十年的服役期,他和這塊石頭十分相似,人們從未得到他的丁點兒好處。只有對別人付出和協(xié)助,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
大蘋果和菜青蟲
在地上,有一大片菜地。在菜葉上,生活著很多的萊青蟲。 “呸,呸!真難吃啊!辈饲嘞x們一輩子吃的都是萊葉,不過,他們雖然討厭菜葉,卻又不敢去吃別的東西。因為,菜青蟲的祖先傳下來一句話:“這個世界上,除了菜葉,別的一切都是有毒的!彼,菜青蟲們只好每天咕喳咕喳地吃著菜葉。一天,隨著“咚”的一聲響,不知從什么地方掉下來一個大蘋果,正好落在菜地上。大蘋果發(fā)出很好聞的香氣。不過,所有的菜青蟲都逃開了。他們想:這么香的東西,一定毒得更厲害。這時候,一個名字叫小白點兒的菜青蟲,一邊使勁聞著那香味,一邊想:我要去嘗嘗,它是什么味道……他就向大蘋果爬過去。所有的老菜青蟲都叫起來:“小白點兒,別去啊,有毒的!”不過小白點兒說:“不嘗一下,怎么知道它是有毒的呢?”小白點兒爬到大蘋果上,咔嚓咬了一口,咕喳咕喳嚼。 “哇!真甜啊,真好吃。”小白點兒一邊吃著,一邊鉆進大蘋果里面,大吃起來。等到小白點兒吃飽了,從里面鉆出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大蘋果上,已經(jīng)爬滿了菜青蟲。他們都在大口地吃著蘋果肉。從此以后,萊青蟲們知道了,除了菜葉,還有一樣好吃的東西,那就是蘋果。
故事寓意:那么,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更好吃的東西呢?其實,人的一生也是一個持續(xù)發(fā)現(xiàn)持續(xù)嘗試的過程,所以小朋友們,我們要勇敢的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事情自己不去做,你就沒辦法體驗到一件事情帶來的所有感受哦!
老耕牛與小牛寓言故事
草地邊上有一塊耕地,另一個農(nóng)夫正趕著一頭公牛在那里干活。這頭牛每天得辛勤地拉著犁,它在軛下嘆息著。因為它的主人是一位很嚴厲的人,每天都少不了挨他的鞭子。當那頭小?吹竭@頭公牛如此遭受折磨時,便笑著說:“你這頭可憐的公牛,架在軛下如此奴役受苦!你過得如此困苦和悲慘,而每天只能掙得一點可憐的食物。我卻自由自在,心情愉快,高高興興地到處蹓跶。還有誰比我更幸福嗎?你往這邊瞧瞧,我長得多么細嫩可愛,皮光毛亮,又是多么出色漂亮;你的皮膚卻是如此粗糙,看起來又丑陋,又可怕。你看我過得多么快活。我每天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比你一生還要多呢!”那頭耕牛僅僅沉默著,一言不發(fā)。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些侮辱自己的話語。它想,“等著瞧吧,會有我說話的時候!”日子一天天過去,教堂紀念年市節(jié)終于到了。這只地上的小牛也已長肥啦,農(nóng)夫準備將它宰了。他用繩子牽小牛到屠夫那兒,將它綁在門上。此時,那頭耕牛正拉著滿滿一車肥料走來。它看到這頭小牛被捆在這里,說道:“好朋友,如今,你的華麗和炫耀到哪里去了?你曾去譏笑我的皮膚粗糙丑陋,可如今,你那細嫩的皮膚又有何用?我倆究竟誰的命運更好些呢?你馬上就要得到游手好閑的報應了。”耕牛說完,仍將頭低到軛下,拉著它那載滿肥料的車子走了。
故事寓意: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你應該使自己正大光明地生活,一生中都得留意,千萬不要養(yǎng)成懶惰和游手好閑的壞習慣。如果不以懶惰和游手好閑為恥辱,那么你將必須承受這樣帶來的后果哦。
中國寓言故事3
今日,我讀完了老師向我們介紹的四本書中的一本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人應當怎樣做。這本書中雖然都是一些古代的寓言故事,但是后面的話卻是句句有理。
這本書中的`故事許多。例如:葉公好龍、緣木求魚、狐假虎威等等、井底之蛙。
這本書交給我們的道理許多:緣木求魚的道理是:不要老是停留在一個地方思索,要學會換位思索。
井底之蛙的道理是:井底的青蛙目光短淺,要學會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我看完書時就想:我以后肯定不能想井底下的青蛙一想,目光短淺,我要做一個目光長遠的人。
中國寓言故事4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后,那人把羊喚攏,趕忙趕回家。他認真清點以后發(fā)覺喪失了一只羊,于是馬上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請楊子的童仆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只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么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楊子覺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鄰人帶著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jīng)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前面又消失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犯難。著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遇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
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睏钭诱f:“你帶了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墒菦]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fā)。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驚奇,因此不解地問:“羊并不是什么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畢竟是為什么呢?”楊子說:“我并不是惋惜丟了一只羊。我是從這件事聯(lián)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假如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
【寓意】這則寓言告知人們:在討論一門學問時,要把握方向,注意領悟其實質(zhì),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中國寓言故事5
有一個人背著一把大弓,四處游歷。他那張弓的確是美麗,雕花的弓彎,上好牛皮條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無用武之地。有人上前奇怪地問他說:“為什么只見你有弓而沒有箭呢?”那人傲慢地答復說:“我的弓是的弓,惋惜還沒有發(fā)覺可供它使用的箭!”
又有一個人拿著一支箭,處處轉(zhuǎn)悠。他那支箭確實是支好箭,箭頭包著銀,鋒利而閃閃發(fā)亮,箭尾上帶著美麗的羽毛?墒沁@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這個人手中,不能實現(xiàn)它高遠的抱負。有人走過去不解地問:“怎么你只是手里拿著一支箭空轉(zhuǎn)悠,你的'弓呢?”那人不以為然地笑笑說:“我這支箭太好了,舉世無雙,惋惜還沒有見到能放射它的好弓!”
這兩個人的話被后羿(yi)聽見后,后羿馬上找到那個有良弓的人,又找到那個有利箭的人,對他們說:“你們的弓和箭確實都是上好的?墒,你的箭再好,不用弓放射,這支箭也只能束之高閣或被你永久地握在手中。再說你的弓,再好的弓假如沒有箭,也只能是張空泛無用的弓!
這兩個人聽了后羿一番話,好像有些明白了。于是后羿對他倆說:“來,把你們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來教你們射箭,你們再來真正領會一下你們的弓和箭好在哪里吧!”
【寓意】這個故事告知我們,有些事情是相互依靠對方而存在,通過對方才能顯示出它本身的光榮來。假如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而片面地強調(diào)一面,那就很難使之發(fā)揮出真正的優(yōu)勢來。
中國寓言故事6
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心里很著急。
這天,他干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jié)。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
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誰如果違背規(guī)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鄭人買履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墒桥R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fā)現(xiàn)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jīng)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guī)的人,常常會做出荒唐可笑的事來。
中國寓言故事7
《烏鴉和幾個便士的故事》
年輕的艾倫·坡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十分的窮困潦倒,甚至有時連飯都吃不上。有一天他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烏鴉》送到編輯部去投稿,但等到的.仍然是一張冷冰冰的退稿通知單,而當時他的處境也讓編輯們感到心酸,于是編輯們就象征性地施舍給他幾個便士……而后來,艾倫·坡終于憑借自己的努力而成名,但是被退回的《烏鴉》也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篇。
寓意:如何理解人生價值的真諦?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到底是以“貢獻”為標準還是以“索取”為標準?
中國寓言故事8
高價買鄰
南朝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又是飽學之士,待人忠實厚道,從不跟人家耍心眼。呂僧珍的家教極嚴,他對每一個晚輩都耐心教導、嚴格要求、注意監(jiān)督,所以他家形成了優(yōu)良的家風,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待人和氣、品行端正。呂僧珍家的好名聲遠近聞名。
南康郡守季雅是個正直的人,他為官清正耿直,秉公執(zhí)法,從來不愿屈服于達官貴人的'威脅利誘,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除去這塊心病。終于,季雅被革了職。
季雅被罷官以后,一家人都只好從壯麗的大府第搬了出來。到哪里去住呢?季雅不愿隨隨便便地找個地方住下,他頗費了一番心思,離開住所,四處打聽,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從別人口中得知,呂僧珍家是一個君子之家,家風極好,不禁大喜。季雅來到呂家附近,發(fā)現(xiàn)呂家子弟個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果然名不虛傳。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賣掉。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愿意出1100萬錢的高價買房,那家人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于是季雅將家眷接來,就在這里住下了。
呂僧珍過來拜訪這家新鄰居。兩人寒暄一番,談了一會兒話,呂僧珍問季雅:“先生買這幢宅院,花了多少錢呢?”季雅據(jù)實回答,呂僧珍很吃驚:“據(jù)我所知,這處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價錢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說:“我這錢里面,100萬錢是用來買宅院的,1000萬錢是用來買您這位道德高尚、治家嚴謹?shù)暮绵従拥陌?”
季雅寧肯出高得驚人的價錢,也要選一個好鄰居,這是因為他知道好鄰居會給他的家庭帶來良好的影響。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各方面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應當萬分珍惜身邊的良師益友。
中國寓言故事9
在我們中國古代的寓言——《中國古代寓言》中有一篇非常引人注目的成語故事《杞人憂天》,想必大家都看過吧,今天就由我再來講一講,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他最早出自《列子》,主要講述了一個人總是在家里邊胡思亂想,在想天會不會塌下來?地會不會陷進去?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嗎?掉下來會傷到人嗎?他一直為這些問題而苦惱,終于在一個月高風黑的晚上,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為他解開了困惑很久的問題,那個人從此以后變得豁然開朗,積極向上。為啥他前后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轉(zhuǎn)變呢?
寓言故事雖然短小,但其中的道理卻較大,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我認為正是這個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使得他在面對一些問題時能積極改正,勇敢迎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不能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
我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例如:開始前一直擔心自己會考不好,忘做題甚至很多題不會做……想想就可怕想要放棄。忽然我的耳旁響起了語文老師的聲音:別怕,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只有心態(tài)正確任何疑難雜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像自信是最有力的法寶能戰(zhàn)勝一切。
中國寓言故事10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只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
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只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么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么?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
二世被弄胡涂了,明明是鹿,怎么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涂,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占整個朝廷,最后終于導致秦朝滅亡。
中國寓言故事11
華歆(xin)與王朗是一對好朋友,兩個人都很有學識,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稱贊,分不出誰好一些,誰差一點。
有一年,洪水泛濫,淹沒了許多村莊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連天。華歆和王朗的家鄉(xiāng)也遭了災,房子都被大水沖走了,盜賊也趁火打劫,四下作案,很不太平。無奈,華歆和王朗只得和別的幾個鄰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難。
船上的人都到齊了,物品也裝妥了,馬上就要解纜離岸出發(fā)。這時候,遠處忽然奔過來一個人,他背著包袱跑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這個人也顧不得擦汗,一邊朝這邊揮手一邊扯開嗓子大叫道:“先別開船,等等我,等等我呀!”
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船都被人叫完了,沒有人肯收留我,我遠遠看到這邊還有一條……船,就跑過來……求求你們……帶上我……一起走吧……”
華歆聽了,皺起眉頭想了想,對這個人說:“對不起得很,我們的船也已經(jīng)滿了,你還是再去另想辦法吧。”
王朗卻很大方,責備華歆說:“華歆兄,你怎么這樣小氣,船上還很寬裕嘛,見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為,帶上人家吧!
華歆見王朗這樣說,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略微沉思片刻,答應了那人的請求。
華歆、王朗他們的船平安地走了沒幾天,就碰上了盜賊。盜賊們劃船追過來,眼看越追越近了,船上的人們都驚慌不已,不知該怎么辦好,拼命地催促船家快些、再快些。
王朗也害怕得不行,他找華歆商量說:“現(xiàn)在我們遇上盜賊,情況緊急,船上人多了沒有辦法跑得更快。不如我們叫后上船的那個人下去吧,也好減輕些船的重量!
華歆聽了,嚴肅地回答道:“開始的時候,我考慮良久,猶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弄不好會誤事,所以才拒絕人家。可是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答應了人家,怎么能夠又出爾反爾,因為情況緊急就把人家甩掉呢?”
王朗聽了這番話,面紅耳赤,羞愧得說不出話來。在華歆的堅持下,他們還是像當初一樣,攜帶著那個后上船的人,始終沒有拋棄他。而他們的船也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擺脫了盜賊,安全地到達了目的地。
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發(fā)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極端自私、背信棄義的真面孔。而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我們應該向華歆學習,守信用、講道義,像王朗那樣的德行,是應該被人們所鄙棄的。
中國寓言故事12
寓言故事有很多很多,但《呂氏春秋》里有一篇誰都知道的寓言故事,我對它情有獨鐘。這篇故事就是---《掩耳盜鈴》。
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古時候有個愛占便宜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得順便偷些東西回家。有一次,他看到一戶人家門上掛著一只大鈴鐺,這只鈴鐺非希美麗、精致,他就起了貪念:要把鈴鐺偷走。司是這只鈴鐺的聲音很清脆、響亮。只要一碰,就會“丁零丁零”地響。鈴鐺一響,就會被人發(fā)現(xiàn)。突然,他靈機一動,他想,把自已耳朵捂住不就聽不到了嗎?于是,一天晚上,他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就去偷,結(jié)果被當場抓住。
雖然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偷鈴的人的結(jié)局大家也都知道,但總是有自作聰明的人去鋌而走險。
比如說有些人考試沒復習,就說自己復習了,給果一考試,慘不忍睹。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要自欺欺人,不懂裝懂,自己欺騙自己。不然到頭來吃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說到“自欺欺人”,我深有感觸。比較近不能去學校改成了在網(wǎng)上上課,所以我使用屏幕的時間也越來越多。有時候我感覺我的.玩心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我的學心。有點控制不住自己。我有一點點近視,媽媽提醒我,用眼時間二十分鐘,就需要休息可是我常常忘記了時間。媽媽一走過來問我,我就跟媽媽說我已經(jīng)休息好了?赐辍堆诙I鈴》這則寓言后我突然覺得我自己的行為跟這個掩耳盜鈴的人有什么區(qū)別呢?長此以往,我的近視度數(shù)就會逐漸地加深,沒有占到一點好處,而且到真正去查的時候,就露餡了。讀了這則寓言之后,我決定不能自欺欺人、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中國寓言故事13
山雞天生漂亮,渾身都披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艷麗奪目,叫人贊美不已。山雞也很為這身華羽而驕傲,特別憐惜自己的漂亮。它在山間漫步的時候,只要來到水邊,瞧見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會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傲慢地觀賞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絕世無雙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當政的時候,有人從南方獻給他一只山雞。曹操非?鞓,召來了出名的樂工,為他奏起悅耳的曲子,好讓山雞跳舞唱歌。樂工賣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雞卻一點都不買賬,充耳不聞,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來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雞面前,山雞連看都不看,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走來走去。就這樣,任憑大家想盡了方法,使盡了手段,始終都沒方法逗得山雞起舞。
曹操特別掃興,氣惱不已,斥責手下人說:“你們這么多人,連一只山雞都應付不了,還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位非常鐘愛的小兒子,名字叫作曹沖。曹沖自幼聰慧伶俐,又博覽群書、見識淵博。這時候,他動了動腦子,有了辦法,于是就走上前對曹操說:
“父王,兒臣聽說山雞一向為自己的羽毛感到傲慢,所以一見到水中有自己的倒影,就會跳起舞來觀賞自己的漂亮。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鏡子來放在山雞面前,這樣山雞顧影自憐,就會自動跳起舞來了!
曹操聽了拍手稱妙,立刻叫人將宮中的.鏡子抬過來,放在山雞面前。
山雞慢悠悠地踱到鏡子跟前,一眼看到了自己無與倫比的麗影,比在水中看到的還要清楚得多。它先是拍打著翅膀沖著鏡子里的自己感動地鳴叫了半天,然后就扭動身體、伸展步伐,翩翩起舞了。
山雞迷人的舞姿讓曹操看得呆了,連連擊掌,贊美不已,也忘了叫人把鏡子抬走。
可憐的山雞,對影自賞,不知疲乏,無休無止地在鏡子前舍命地又唱又跳。最終,它最終耗盡了最終一點力氣,倒在地上死去了。
【寓意】山雞確實漂亮,但它的虛榮心也實在太強了,以致于受人愚弄。我們可不能讓虛榮心、好勝心戰(zhàn)勝了理智,否則就會遭到慘敗。
中國寓言故事14
鴿與秋果
從前,有一對鴿子,同住在一個巢中,相依為命地過著快樂的生活。
在一個金色的秋收季節(jié),樹上的果子都熟透了。它倆共同采集了滿滿的一巢。過了一段時間,果子風干了,漸漸縮少到只剩半巢了。
雄鴿子氣憤地斥責雌鴿子說:“別吃了!當初采集果子的時候是多么辛勤勞苦,現(xiàn)在你獨自大吃,只剩下一半了!”
雌鴿覺得受了委屈,就分辯說:“我根本沒有獨自大吃,是果子自己減少了!
雄鴿不信,又氣又恨地說:“不是你獨自大吃,那果子為什么會自己變少呢?”說完,便用嘴把雌鴿啄死了。
又過了些日子,天降大雨,干果子得到雨水的滋潤,膨脹起來,又同原來一樣,裝了滿滿的一巢。
雄鴿這才恍然大悟。它悔恨地責怪自己:“果子一點兒也沒少,是我錯誤地把它殺死了。”它情不自禁地哭叫自己命苦,并呼喚雌鴿,“我親愛的,你到哪里去了啊!”
不可只見到表面現(xiàn)象,就主觀武斷地出口傷人,要透過表面現(xiàn)象,深入了解事物內(nèi)在的發(fā)展變化,掌握其規(guī)律和特點,這樣才不會犯錯誤。
眼盲心明
有一個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長彈琴擊鼓,鄰里有一個書生過來問他:“你有多大年紀了?”少年說:“15歲了。”“你什么時候失明的?”“3歲的時候!薄澳敲茨闶饕呀(jīng)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間社會的形態(tài),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風景的秀麗,豈不是太可悲了嗎?”
那失明的少年笑著說:“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實際上大都是盲的。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四肢和身體卻是自由自在的。聽聲音我便知道是誰,聽言談便知道或是或非。我還能估計道路的狀況來調(diào)節(jié)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險。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長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費精力去應付那些無聊的.事情。
這樣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我不再為眼睛看不見東西而感到痛苦?墒钱斀衲承┤穗m然有眼睛,但他們利令智昏,看見丑惡的東西十分熱衷,對賢明與愚笨不會分辨,邪與正不能解釋,治與亂也不知原因,詩書放在眼前卻成天胡思亂想,始終不能領會其要旨。還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跌倒之后還不清醒,最后掉進了羅網(wǎng)。這些人難道沒有眼睛嗎?那些睜著眼而昏天黑地亂竄的人難道不也是盲人么?他們實際上比我這個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嘆呀!”
書生無言以對。 這個故事揭示了這樣一種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嘆,而心理上的“盲”更為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揚長避短,全神貫注于所擅長的事業(yè)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績來,領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過日子,甚至胡作非為、倒行逆施,即使雙目明亮、四肢發(fā)達,也是一種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睜眼瞎”和“人形獸”。
中國寓言故事15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華。寓言的意義就在于每個寓意,寓意就是每個寓言告訴讀者的道理。我每讀完一個寓言故事,都會細細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讀完這本書后,我就懂得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大道理。
這本書不像其他寓言書,它的故事后面并沒有直接寫明寓意,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慢慢品味,這樣就可以使讀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層。使道理刻進心中。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亡羊補牢》。雖然是一個小寓言,但讀了以后,我卻明白了對自己的錯誤不能忽視的深刻道理。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以前有一個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破了,狼從那兒鉆進去叼走了一只羊,鄰居勸他快點把羊圈修好,主人卻不以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后悔了,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讀了這則寓言,我想到了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犯了錯誤不能不以為然,要及時改正。如果小錯誤出現(xiàn)在大問題上,那么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讀了這則寓言我明白了,學習工作中出了差錯,應該設法盡快補救,否則你可能會終生后悔莫及。
書中的還有很多類似的一個個小故事,它們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想,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才創(chuàng)造出來的吧,每個故事都體現(xiàn)了中國的風格,值得大家去閱讀!
【中國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05-30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11-06
中國寓言故事02-07
經(jīng)典中國寓言故事02-17
中國寓言故事經(jīng)典10-23
中國寓言故事03-18
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03-14
中國小寓言故事05-30
讀中國寓言故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