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
導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的不斷改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握有限的40分鐘,交給學生一個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得到終生受益的本領,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
一、教師應多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
教師應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在教學上,我本著立足現(xiàn)在,放眼未來的理念。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應該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1認真鉆研教材
在備課時,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教法,根據教學學內容及學生實際,設計課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作了詳細的記錄,每一課做到"有備而來",并制作了有趣的教具,課后及時作出總結,寫課后記,并認真收集各課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chuàng)造學習的規(guī)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1.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上課質量
在課堂上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盡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盡量多,同時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習能力,讓各層次的學生得到提高。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1.3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做到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常常收集資料,并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批改作業(yè)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進行透徹析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1.4狠抓學風
本班大部分學生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不多學生,學習上不求上進,這樣就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你追我趕的風氣,從期末看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的不足還很多,如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完整,這些有待以后改進.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1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設情景是一種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積極探求,必須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奔放。只有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培養(yǎng)。例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我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寬松的情景:"同學們喜歡小鳥嗎?"(喜歡)請看:"教室里有沒有小鳥呢?"(學生有點失望地說:沒有)我把握時機地說:"教室里沒有小鳥,沒關系,老師把小鳥畫下來,讓同學們欣賞欣賞。"這時學生的興趣立刻來了,都焦急地等待著"小鳥"的出現(xiàn),緊接著我把畫有"在樹上有6只小鳥"的'圖和"又飛來3只小鳥"的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欣賞。在他們心情愉悅之際,我因勢利導地引導他們觀察圖畫,并用三句話表示這幅圖畫的意思。由于老師注意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2.2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創(chuàng)新意識
"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對實物和具體模型的感知和操作,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為了使低年級學生較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計算方法,很好地進行練習,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具,并且在教學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性格特點,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指導他們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數學知識。
2.3培養(yǎng)合作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不過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可言。因此,其知識更新的"內化"程度很低。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教學中如果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而且增強了交流及整體競爭意識,也利于激發(fā)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的形成,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才能。
三、"新、活、近"是數學課堂的精髓
3.1求新,提供新鮮的東西引起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tài),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yōu)橹鲃忧笾瑓拰W情緒將會轉變?yōu)闃穼W欲望。因此,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新型的教學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xiàn)一個"新"字。
3.2求活,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保持興趣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表現(xiàn)在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開放式的課堂結構,需要教師設計出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為了讓學生在解題時保持興趣,可給學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設計練習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xiàn)都應盡可能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3求近,揭示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興趣
"生活味濃"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緊密"鏈接"起來,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是快樂的。如學生熟悉的校園、公園、衣服、電話機都可以成為習題的情境;學生喜聞樂見的"手心、手背""石頭、剪子、布"等游戲也可以成為習題的內容。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讓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增強了練習的樂趣,更多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2-12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11-1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2-2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4-0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5篇03-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4篇)04-13
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03-25
數學教師課堂教學心得11-23
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11
數學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