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學習方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很顯然,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集中體現(xiàn)。而成語又是千百年來人們語言實踐精華的結(jié)晶,其語約意豐,恰當?shù)氖褂每梢粤钫Z言更精煉、更生動,使表意更準確、更豐富;同時成語本身就蘊含著鮮活的文化內(nèi)涵。
那么,學生對成語的使用情況如何呢?為了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我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做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顯示只有9.4%的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陵要求寫出15個成語。針對以上現(xiàn)狀,我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使用成語的興趣
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中的瑰寶,它簡潔精辟,寓意深長,是漢語詞匯中至關(guān)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讓學生了解成語的妙處。我把以前學生們交的作文本發(fā)下去,讓學生找出哪些句子是可以用成語取代的,在下面畫橫線,并把成語寫在旁邊,體會哪種語言表達形式更好。接下來,我在每節(jié)語文課上拿出五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述成語故事,讓學生在講故事、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熟悉成語,走近成語。然后,充分利用班會課組織成語擂臺賽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使用成語的意識。
二、分類梳理,擴大學生的成語儲備量
我?guī)ьI(lǐng)學生對以前學過的一些常用成語進行了梳理。先從成語的來源進行分類梳理:
1.源于日常生活的口語。這類成語是在人民群眾口語中廣泛流傳之后見之于書面的,一般都比較通俗、生動。如:歡天喜地、細水長流、五花八門、指手畫腳、量體裁衣、拐彎抹角、一干二凈等。
2.源于古代的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如:自相矛盾、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狐假虎威、杞人憂天、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破釜沉舟、完璧歸趙、臥薪嘗膽、三顧茅廬等。
3.源于古書中名言警句的摘錄或節(jié)縮。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豁然開朗、水落石出、百廢俱興、政通人和、心曠神怡、一鼓作氣等。
4.源于外來語。如根據(jù)佛經(jīng)意譯或改寫而成的成語:曇花―現(xiàn)、五體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唯我獨尊、現(xiàn)身說法、不二法門等。再如來自法語的成語:火中取栗、象牙之塔等。
5.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成語也不斷產(chǎn)生、演變。從名家的作品、群眾的口語中,不斷涌現(xiàn)出一些新的成語。如:多快好省、力爭上游、推陳出新、爭分奪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齊放、古為今用等。再從成語的構(gòu)成方式進行分類:
1.主謂式。如: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
2.動賓式。如: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3.動補式。如:逍遙法外、問道于盲。
4.兼語式。如: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5.并列式。如:發(fā)號施令、南轅北轍、鏡花水月、粗枝大葉、千方百計、千山萬水。
6.偏正式。如:傾盆大雨、窈窕淑女。
三、整理病例,提高學生使用成語的能力
成語言簡意賅,形象生動,無論是在平時的口頭交流中還是在寫作的筆端下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當然,必須是正確使用,否則適得其反。那么,如何做到使用得當呢?我?guī)ьI(lǐng)學生對成語使用的常見錯誤進行整理并分類:
1.望文生義――望洋興嘆、呆若木雞、不以為然、下里巴人、三人成虎、不刊之論、呼之欲出、不足為訓、一言九鼎……
2.偷梁換柱――明(昨)日黃花、無度(毒)不丈夫……
3.對象不符―-炙手可熱、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國色天香、豆蔻年華、良莠不齊……
4.褒貶不當――罄竹難書、不可收拾、始作俑者、無所不至、溢美之詞、趨之若鶩、胸無城府、處心積慮…一在這個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把每個病例整理成一張卡片,格式如下:
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方法,我希望學生能夠習慣于使用成語,能夠有成語可用,能夠正確地使用成語。而事實證明,這段時間的努力是有成效的,這些方法也是切實可行的、有效的。希望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能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并且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成語學習方法】相關(guān)文章:
化學的學習方法06-04
高效學習方法04-28
學習方法心得總結(jié)12-09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05-01
攝影技術(shù)的學習方法04-26
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03-07
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06-03
好的學習方法是怎樣的04-28
初一學習方法04-28
初中學習方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