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的方法與問題盤點
引導語: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與問題盤點,歡迎參考!
一、家庭教育的3種方法
1、抱著尊重和體諒的心情去對待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在成人之下,受成人支配的。
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就要滿足孩子這種對獨立的需求。當孩子做事情出差錯或者不夠完滿的時候,成人能接納他,體諒他。比如孩子倒水倒不好,會打翻,或者動作很慢,這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充分地體諒孩子。如果我們不體諒孩子,一看孩子做得不好,不如意,就上手替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行,漸漸失去信心。
蒙特梭利說,成人一定要抱著“謙卑”的態(tài)度去對待兒童。這個“謙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成人要試圖去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孩子的'能力就是對兒童的態(tài)度不謙卑。
而如何去了解孩子呢?通過活動,給孩子游戲、活動的機會,抱著我不了解孩子的誠懇態(tài)度去觀察孩子。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從而對孩子的獨立性發(fā)展,社會交往發(fā)展等都有了清楚的認識。相反,成人不謙卑的態(tài)度則是固守成見,自以為對孩子的情況都懂,“我早知道孩子是這樣”,“果不出我所料”,“我早就有先見之明”……這樣就把孩子活動的興趣、獨立發(fā)展的意愿打擊沒了。孩子每一天都是在發(fā)展變化的,明天的能力和今天的能力就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抱著謙卑的態(tài)度去認識孩子,了解孩子。
2、常和孩子一起工作或游戲
家長每天要分配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在和孩子一起工作或玩耍時,要用正確的語言,文明禮貌的語言和孩子多交談,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用語習慣。通過與孩子一起玩耍、游戲,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氣以及能力的成長。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這對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與孩子的快樂成長都是很重要的。
3、和孩子建立彈性的親子關系
成人要追隨孩子的發(fā)展成長。孩子逐漸走向獨立,成人對孩子就不必事事幫他。不要過于啰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長。有時孩子不愿聽到家長的念叨,覺得家長老一套,不愿跟家長多談,就是因為家庭中的親子關系缺乏彈性。
有彈性的親子關系是,家長了解孩子能力的發(fā)展,對孩子能做的事情能放手讓孩子去做,只是在孩子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才去幫助他。這樣成人和孩子雙方都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工作、生活。
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常常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就來看看家庭教育的常見問題。
二、家庭教育的5大問題
1、缺乏和諧的家庭氛圍
一些家庭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家庭如農民、農民工、未就業(yè)人員和經濟貧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學習條件,留守兒童、流浪兒童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有的父母婚姻異常,單親、重組、隔代撫養(yǎng)和旁親監(jiān)護撫養(yǎng)孩子的數(shù)量加大;還有的父母因個性、收入等原因,吵架打鬧不止,缺乏互敬互愛。家庭的不和諧和生活的動蕩讓未成年人連起碼的安全感都沒有,有的孩子對父母失去歸屬感、對家庭失去信心。一般來說,得不到家庭溫暖和關愛的孩子,其人格特點表現(xiàn)出攻擊性和反叛性,極易走入歧途。
2、思想陳舊教育不當
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不尊重生命的價值;相當一部分父母人才觀念狹隘,“望子成龍”,“逼子成龍”。盲目的家庭教育忽視了孩子的個性成長,孩子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由于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長不能實現(xiàn),造成許多孩子精神扭曲,形成不良的品行。當前的大學生就業(yè)困難,父母也應該反思,對獨生子女溺愛傾向已經導致我們的孩子生存能力不強、責任感缺失、競爭力不強。
3、學習能力差
許多年輕夫婦在思想上還沒有做好充分地準備,孩子就已經降臨世間,怎樣撫養(yǎng)、教育孩子既沒有學習也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一些父母雖然看了一些書,但由于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學性、缺乏針對性,常常莫衷一是。于是,“一喊、二罵、三打、四竊(孩子隱私權)、五奪(孩子財產權)”普遍存在于中國家庭中。相當多的父母及監(jiān)護人不懂也不能依法教育、撫養(yǎng),不能通過學習掌握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和方法,不能給處于成長中的孩子以積極的人文關懷、心理關注和成長指導,從而導致未成年人心理發(fā)育遲緩,人格不完善。被“管”出來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被打罵虐待、貌似“愛”的`嚴管監(jiān)控和“特長”學習下的孩子,其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和受教育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護,孩子精神遭受創(chuàng)傷,學習興趣下降,社交焦慮加深,心理形成逆反,能力提高緩慢,“快樂成長”變成了一句空話。
4、不能以身作則
有的父母及監(jiān)護人自身素質差,缺乏愛心,社會角色頑劣,這導致了有的孩子游走在社會邊緣,內心絕望,還有的孩子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棄。
5、父母也要接受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時間最早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父母給孩子的教育是養(yǎng)成道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陶冶氣質,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終生受益。讓兒童健康成長,關鍵在于提高父母的素質和他們實施積極家庭教育的能力,“孩子有問題,父母來‘吃藥’”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教育父母,應該從父母自學和對父母開展社會教育兩個方面來努力。前者強調,每位父母應抱著培養(yǎng)孩子也是一種事業(yè)的理念,加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向生活實踐學習,不斷認識自我、認識孩子,掌握科學的教育、心理知識,尋求符合自己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后者則主要是政府及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力量,弘揚先進的教育理念,普及科學的教育規(guī)律;積極開辦各類講座、培訓班,普及現(xiàn)代家庭教育知識。
【家庭教育的方法與問題盤點】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方法盤點04-21
家庭教育方法大盤點04-03
盤點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十種方法04-27
盤點女人養(yǎng)顏的方法04-30
錯誤的洗臉方法盤點05-07
錯誤的教育方法盤點04-17
盤點調理失眠的方法04-26
盤點胎教干預的方法04-12
盤點各類胎教方法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