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導語:語文是中國課程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則小學語文教學更是基礎中的基礎,而教學方法又是教學的關鍵部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選擇性地應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學到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小學教師節(jié)上好語文課的技巧,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1.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愛因斯坦16歲準備高考時在瑞士阿勞中學只補習了一年,但這一年卻對他日后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他逝世前一個月寫的回憶錄中,他寫道:“這個學校用他的自由精神和那毫無依賴外界權威的教師們的純樸、熱情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边@種學校的自由精神培育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最高思想。
可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活躍起來,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的能力,讓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有的學生不敢發(fā)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說錯、怕老師責怪、怕同學們笑話,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要鼓勵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fā)現新問題,找出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氣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2.借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掛圖、插圖、簡筆畫、剪貼畫、多媒體畫面等再現課文情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畫中的情、聽到畫外的音。
例如《秋天的雨》一課,我找了很多關于秋天的一些圖片,把秋天的美景展現了出來。特別是在理解“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時,我運用彩筆畫了樹葉、稻田和各種顏色的菊花,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接著請學生用書中的句子對著圖畫說一說,然后合上書看著圖畫用書上的句子說,最后再要求學生根據圖畫有感情地背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巧妙地運用了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進行背誦訓練積累語言,大大調動了學生背誦課文的積極性,還為本單元的習作打下了基礎。
3.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地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請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地說明了“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樣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別“告訴”他,他會知道得更多!
4.巧設巧引激發(fā)興趣
語文教師要能夠運用富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通過繪聲繪色的描繪、精辟透徹的分析、具體準確的刻畫,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講《千里長街送總理》時,學生對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場景很難入境,更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教學任務,就是要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師必須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與作者有同樣的情感,緊緊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調。
我用低沉的語調說:"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在祖國上空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停止了跳動。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萬群眾自發(fā)云集在十里長街上,在一片淚雨與哀哭中向緩緩而去的總理靈車沉痛告別。直到今天,十里長街送總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教師滿懷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了低沉抑郁的氣氛,這樣學生一開始上課,神情就很專注,很有興趣與老師交流,感受到了老師情感的脈搏。在回答問題中學生也帶著崇敬、愛戴之情。這就準確地感受到了文章的寫作基調,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突破了難點,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不是呆板接受而是主動積極地獲取。
5.妙用插圖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它們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使用這些插圖就能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目的。如在教學《挑山工》《古井》《地震中的父與子》等課文時,我就有側重點地利用插圖改變了課型及課的結構,變文字為看圖寫話、表演小品劇等,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和思想。這樣就避免了說教,使“朝著一個目標一個勁向前就不會落后”“鄰里之間要互相關心”等德育目標更貼近學生,使他們樂于接受。
6.善抓習作常滲透
我認為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效果更好。如我在教學《生活告訴我》這一次作文時,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選擇自己真實的生活素材來寫作。有的學生還寫出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自己善待別人,別人才會善待自己"等具有哲理性的警世句。于是,當我發(fā)現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或思想上存在矛盾時,就用這些名言警句來引導激勵學生,把德育教育與寫作有機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相關文章: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09-09
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提問的方法04-25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備課02-22
大學如何上好體育課09-08
小學語文課教師心得體會11-07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03-03
小學語文課教學反思04-17
小學語文課改心得04-12
小學語文課聽課心得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