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
教育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幼兒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
1.1好動
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注意力不集中具體來說是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huán)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fā)呆。自控能力差具體來說,表現(xiàn)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怒或沖動,不考慮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1.2焦慮
具體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對陌生環(huán)境反應敏感,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fā)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顯得過分焦燥。
1.3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愛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癖,表現(xiàn)出攻擊性。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理論積淀不夠深厚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已有一定的發(fā)展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只能在摸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再加上目前我國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比較薄弱,相關的積淀不夠深厚,這就導致我國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論上比其他國家落后,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我國有些幼兒教育機構只是在指導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只是采用一些零散的書籍。
我國專門從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的人員不多,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往往會忽視對一些引進資料理解和消化。這樣,理論的高要求與普遍的理論水平低下就形成了矛盾。
一些幼兒園教師在解決幼兒特有的心理方面的問題時,則是把有關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用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這種狀況帶來的后果,不僅沒有對癥下藥 , 還有可能惡化幼兒的心理問題。我們提倡的是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不僅要消化和理解教育家和外國專家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而且要結合當前的實踐,有針對性地解決幼兒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2.2專門師資力量缺乏
目前來看出 , 從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幼兒園教師。但在我國大多數地區(qū),大多數幼兒園教師的任職資格都不符合《教師資格條例》規(guī)定的學歷條件 (幼師畢業(yè)以上)。
由于許多幼兒教師在校學習時對幼兒心理知識學的少且較為膚淺, 缺乏扎實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 因而時常對幼兒心理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現(xiàn)象感到手足無措、困惑。既不能對幼兒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矯治,也無法預見幼兒心理可能出現(xiàn)的疾病并加以預防。幼兒園教師平時任務也較繁重,除了擔任教育教學工作以外,還要照顧幼兒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需要。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本來就會加重幼兒教師的負擔,在沒有受過任何專業(yè)訓練的情況下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難度不言而喻,效果也顯而易見。
因此,受過系統(tǒng)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訓練的教師匱乏,成了當前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最大障礙。專門師資力量的缺乏會導致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停滯不前, 而且會使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當中。很多幼兒園由于缺乏專業(yè)的心理教師,無法正常地在幼兒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上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的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目標和內容的建立就任重而道遠了。
3、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3.1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幼兒的各種反應,隨時肯定、表揚他們的積極性和良好表現(xiàn),激勵他們的主動精神。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以發(fā)生的實際問題為素材,及時組織他們思考、討論,然后對他們進行講解、分析,或者對正在發(fā)生的實際問題進行更具體、更直接的指導,讓幼兒獲得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
3.2游戲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的游戲活動,對幼兒各方面起著不同的作用。如:譬如,在中、大班的表演游戲中,幼兒對“大風車”的主題很感興趣。開始時,幾個孩子為扮演自已喜歡的“金龜子”、“小鹿姐姐”等角色發(fā)生爭執(zhí),而使表演難以進行下去,這時他們也逐步意識到需要商量一下角色的分配、表演哪些節(jié)目等內容。于是,幼兒通過與同伴在游戲中協(xié)商、分工、合作、謙讓等,鍛煉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進作用。
游戲還可以歸入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它不僅使幼兒的各種感知覺得到充分訓練,還發(fā)展了幼兒對事物的理解、想象與記憶的能力。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就能發(fā)揮增效的作用。游戲讓幼兒養(yǎng)成合群性、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通過角色游戲,幼兒在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活動中,學會了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通過游戲,發(fā)展了幼兒的智能,調整了幼兒的消極情緒,鍛煉了幼兒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了幼兒的交際能力,促進了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當然,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
3.3體育活動中促進合群性發(fā)展
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大腦的發(fā)育,更是促進合群行為發(fā)展的有效方法。由于種種原因,有的幼兒會出現(xiàn)心理機能發(fā)展受阻的問題。這樣的幼兒往往手腳笨拙、亂奔跑、易摔跤,出現(xiàn)感覺統(tǒng)合失調。如果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加強他們的統(tǒng)合專項訓練,就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從而使他們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步提高,相互促進。
4、結束語
幼兒期是個體生長發(fā)育非常迅速同時又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時期,幼兒工作者應依據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學而理智的愛去培養(yǎng)他們美好的未來。
【幼兒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對策】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常見的問題和解決對策06-04
職場新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04-11
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04-27
籃球訓練常見的問題及對策03-10
幼兒園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02-25
幼兒園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02-22
常見電腦問題的解決方案04-20
常見電腦問題及解決方法04-25
班組建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