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育生活化的方法
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幼兒教育主要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后半階段,是一個人教育與發(fā)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
一、生活化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
從幼兒感興趣的問題中確定活動內(nèi)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毒V要》指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如在孩子剛(cè)雸@的時候,幼兒常在口袋里藏幾顆糖,偷偷地與同伴分享。我們就依據(jù)這一生活素材開展了“糖果甜甜”的主題活動,請幼兒自愿帶了各種糖果,于是,幼兒在盡情地品嘗糖果的美味之余,又了解了各種糖果的不同種類和口味,有效地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其次,我們在生活中要細致觀察,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即教師要以敏銳的觀察力及時捕捉住來自幼兒的稍縱即逝的生活信息,充分發(fā)揮它們的教育價值。
從幼兒熟悉的節(jié)日中選擇活動內(nèi)容
節(jié)日是社會生活的重要標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尤其是幼兒熟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中秋節(jié)等都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就拿“三八”婦女節(jié)來說吧,幼兒最熟悉的婦女就是媽媽,于是我讓幼兒從了解媽媽入手,媽媽的工作,媽媽為這個家付出的辛勤勞動,媽媽為我做了些什么?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媽媽的愛,然后啟發(fā)幼兒:“你為媽媽做過什么,你打算如何讓媽媽的節(jié)日過得開心?”讓幼兒明白愛是雙向的,激起幼兒親手為媽媽制作小禮物的欲望。于是《我愛我愛》的活動就紅紅火火地開展了起來。
二、活動過程生活化的實施
讓生活走進課堂
生活化的課堂能使幼兒感到生動有趣,充滿人情味,回歸生活已越來越被教育界認可。如:我在組織幼兒開展《感知6以內(nèi)的數(shù)量》活動時,我把活動室布置成一個“超市”,讓幼兒做“顧客”,每人有6以內(nèi)的點子卡若干張,拿一張點子卡買可以與點子相同數(shù)量的一種物體,可以買若干種與點子相同數(shù)量的物體。這種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讓幼兒感到既親切又有趣,既從中獲得了知識又發(fā)展了能力。
有時我還將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如《水果沙拉》活動中,我與幼兒將帶來的水果按品種分類擺放,然后讓幼兒看水果,說水果,了解水果的形狀和不同味道,最后與幼兒一同洗水果、切水果,做水果沙拉、品嘗水果沙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體驗著生活的樂趣,學習著生活的本領!断阆愕氖卟恕、《香噴噴的爆米花》這些活動的組織都以幼兒體驗生活這種方式來實施的。讓生活走進課堂,給我們的教學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課堂走進生活
大自然、大社會是本活教材,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拓寬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帶領幼兒走向幼兒園,融入大自然、大社會。在幼兒教育中,不能僅僅停留在從生活中學習,還要引導他們用學得的知識更好地生活。如: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學會了剪窗花、折紙花,回家后有的幼兒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布置自己的小房間,改善生活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有的幼兒學會了做“水果沙拉,經(jīng)常在家里大展身手,享受生活。有的幼兒在學習《安全交通規(guī)則》后,制止家長闖紅燈,并要求家長過馬路時走斑馬線,為創(chuàng)建文明安全的城市環(huán)境出了把力。
三、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幼兒適應能力
學習來自于生活,學習也服務于生活。只有讓幼兒了解生活,才能更好的適應生活!毒V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我們從孩子的身邊生活著手,對生活中活動進行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關注活動能否真正引發(fā)幼兒的參與和興趣,促進幼兒能力進一步的發(fā)展。
例如,我們幼兒園中班的主題活動“我去逛超市”,從幼兒區(qū)域活動“小小商店”中引發(fā)出來,在幼兒已有逛超市經(jīng)驗基礎上,引入“超市”的活動,發(fā)現(xiàn)超市與一般商店不同的物品擺放規(guī)則、超市購物秩序,購物禮儀等,教師與幼兒一同收集材料,將“小小商店”升級為“小超市”,在幼兒的自主活動中體驗超市購物樂趣。
結(jié)合“環(huán)境保護日”“勞動節(jié)”,開展“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主題活動,播放廢氣污染、水污染……環(huán)境污染錄像,了解環(huán)境污染帶給人們的生活危害,加深幼兒對“環(huán)境污染”的理解,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以“救救地球”為題,開展向社會開放的幼兒畫展、設計“愛護環(huán)境”提示牌、清掃校園等系列活動,共同關愛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在此活動中,結(jié)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采用多樣的學習形式,引導幼兒的積極參與,各內(nèi)容相互滲透,引發(fā)教育各要素的有機結(jié)合,促進幼兒全面的感知生活,適應生活,關愛生活。
結(jié)束語
既然我們的教育是以生活為理念來展開的,那么在幼師關系方面也要加以相應轉(zhuǎn)變,從而進行新的定位,幼兒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把自身置于和幼兒平等的地位,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切忌采用強制灌輸?shù)姆绞,幼兒雖然年齡較小,可是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而是要采用商量、分享、平等、耐心的方式加強與幼兒的交流。
對于幼兒的疑問與需求,教師要認真、誠實地進行回答,不可因為孩子年幼,就隨便糊弄,如果采取這樣的態(tài)度,會很容易造成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從而影響他們未來的價值觀?傊,教師要做一個好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啟發(fā)幼兒進行有意義的生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幼兒教師的生活化。
要實現(xiàn)幼兒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方方面面共同作出努力,尤其是幼兒教師更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秉持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加強對實踐的探究,切實為實現(xiàn)更好的生活化幼兒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拓展:
俗話“三歲定八十”。0~3歲是一個人智力發(fā)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并不清楚。孩子很多行為是在三歲前決定的,重點在于您有沒有給孩子充分的學習發(fā)展機會、給予足夠的愛。
觀察孩子是第一步
您有一顆細膩的心觀察孩子,這就是正確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別,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地去試探孩子。在情緒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情緒管理不是去學很多理論,而是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去了解孩子、愛這個孩子。
愛是一種學習過程,在生活片斷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給他傷害。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快,要時時注意他的變化,父母要能有足夠的智能去了解孩子是否正常,不要只是給予斥責與處罰,要知道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結(jié)果反而給予斥責與處罰,要知道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結(jié)果反而給了他傷害;孩子是用感覺學習,所以父母要營造情境去學習如何愛人,讓孩子去表達要與不要。
如果只是“教”與“給”是不夠的,要與孩子互動學習才知道如何適當?shù)亟o予。世上有許多成功的人,就是因為他對自己充滿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沒有自信,就是因為父母常跟他們說什么不行、不能要,所以給孩子充分的需要與滿足,這樣孩子成功的機會就會多很多。
親子互動影響未來發(fā)展
其實父母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哭鬧不見得就是要人抱,而是希望知道父母就在身邊,所以到底要不要抱不是問題,而是了解他要什么,有的父母干脆就以塞奶嘴解決,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嗎?零歲教育所以重要,就是因為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親子之間如何互動,對他未來的情緒將有極大的影響。
在零歲之前就做好孩子的人格發(fā)展,必須是父母懂得如何用對心、使對力,如此可以使你將來在教育孩子時更加省力。例如我要在上班前叫孩子起來吃奶,但孩子睡得很沉,被吵醒一定會很不愉快,所以我就想如何使他快樂地起床,經(jīng)過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父母當時的情緒如果是急切的、有壓迫性的,孩子也會感到不安,所以我決定在他一睜眼時,就讓他看到我的笑臉,我會抱著他去玩玩偶,抓他的手讓他去拍一拍,跟他說話,使他了解這個儀式表示要起床了,要知道跟人家問好。
所以營造好的起床氣氛很重要。另外,挑選保姆也是重要的,要了解保姆會不會笑,是不是愁眉苦臉,這樣才不會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傳播快樂情緒
大人的笑容對孩子是一個最好的示范作用,您的管教態(tài)度也關系到他的順從與否,例如孩子討厭洗臉,父母就要懂得先把好的情緒帶給他,你可以邊洗自己的臉邊哼著歌,讓孩子覺得洗臉是件愉快的事,之后問他要不要洗,讓他產(chǎn)生期待的心理,進而喜歡這件事。這個過程好像在玩,但也做到了常規(guī)該做的事,所以管教孩子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父母不妨學些卡通的話與幻想,讓孩子感染到您快樂的情緒。
當父母覺得做這件事是快樂時,您的孩子必然也會快樂;如果您覺得不快樂,孩子也會覺得不快樂,這就是沒有用對心、使對力。孩子在快樂的經(jīng)驗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情緒及性格的基礎,并且得成功的快樂。三歲前的教育取決于父母去觀察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到處去聽信別人怎么說,只要那個方法是可以帶來快樂,那就是可行的;如果您會覺得困擾,那個方法就不要用,因為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應專注與用心
專注與用心是最好的教養(yǎng)方法。還有我的孩子不到一歲就不用尿布,前提是要訓練他大小便,但我又擔心強迫他,所以我就問她如何訓練。原來是保姆每次帶他去廁所,都會在一旁放水,而且每天固定時間坐在馬桶上,使他培養(yǎng)便意,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何時會解出來,或者是放水龍頭時,他就會有尿意,而且每次上完,保姆就教他拉水,并學開燈、開門,讓孩子感覺是在玩。切記在他學習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責罵他,而是讓他從愉快中學會上廁所。由此可知,方法很重要,要專注與用心。
如何用對方法教養(yǎng)孩子
例如,當孩子會爬時,我會擔心他容易受傷,于是我就圍了一個區(qū)域,限制他的活動范圍,可是他長大后就會把東西頂開,即使后來我加強圍堵,沒想到他居然做出更危險的動作。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不行,就把插座蓋子蓋上,或是把東西收起來,使他不再那么容易產(chǎn)生好奇;還有他對做飯很好奇,我怕他受傷便把他放到娃娃車里,沒想到他的態(tài)度變得很急躁,于是我就抱他去參觀爸爸做菜,或是給他玩具鍋鏟讓他獲得參與感。
由此可知,孩子不是限制、禁止、命令能控制的,而是要了解他對什么好奇,只要能滿足他的好奇心,就能讓他不再好奇。但他對危險事物也很好奇怎么辦?我絕不鼓勵去驚嚇孩子,比方說讓他去接觸熱水,因為當他還小時,父母要避免讓他接觸危險,所以好的教導是去營造一個好的空間,而不是嚇他。
俗話“三歲定八十”。0~3歲是一個人智力發(fā)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并不清楚。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吃得好就行,或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讓孩子識字、做數(shù)學題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的林少勇醫(yī)生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養(yǎng)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多與孩子交流、做游戲。
其中,積木是適合幼兒的玩具之一。林醫(yī)生說,9個月的孩子開始能獨自坐穩(wěn),靈活地轉(zhuǎn)身,這時可以讓孩子玩簡單的積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還能訓練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年齡稍大一點,可以讓孩子玩較復雜的積木,例如讓孩子用積木搭建不同的造型。這樣孩子的手指協(xié)調(diào)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在游戲中都能得到訓練。
家長不妨自己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簡單的“土玩具”,與孩子共同游戲。
自制玩具一:釣魚。適合1歲~1歲半的孩子。所需材料:硬紙數(shù)張(剪成魚形),回形針數(shù)個(做魚鉤),線,小木棍(做釣竿),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手指協(xié)調(diào)能力、認知能力等。
自制玩具二:自制圖片。適合1歲半~2歲的孩子。所需材料:紙、畫筆。家長可以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圖片,例如畫一匹完整的馬與一匹缺失了一條腿的馬同時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指出兩幅圖的不同,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能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灌輸類別、數(shù)字的概念等,對孩子有啟蒙的作用。
自制玩具三:高爾夫球桿。適用1歲半以上的孩子。所需材料:塑料瓶一個,瓶口可用卷成柱狀的報紙塞住,延長整體長度;小球一個。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游戲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簡單,也不是孩子的個人事情,玩具是一種教具,是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實物橋梁。另外,與孩子一起唱兒歌、玩故事接龍等游戲,也同樣是家長很好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生活化的方法】相關文章:
幼兒園家長教育方法02-23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方法07-12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方法03-25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方法02-23
幼兒園的常規(guī)教育方法02-25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方法07-20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方法11-15
幼兒園教育方式和方法09-21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方法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