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好高中數學要怎么做
導語:高中數學學習是整個中學階段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高中數學的難度和思維模式與初中都不大一樣。尤其是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其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學好高中數學呢?
學好高中數學要怎么做
一、分析原因,樹立信心
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頭就栽在數學上。眾多初中學習的成功者淪為高中學習的失敗者,主要原因有:1.學習被動2.學不得法3.基礎重視不夠4.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
所以進入高中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遠大的理想。關于數學學習的建構主義觀點是對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思想,特別是"授予與接受"的觀點的直接否定。
學習并非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是做數學,即我們應讓學生通過最能展現其建構知識過程的問題解決來學習數學。
二、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人的認識本質是主體的"構造"過程。所有的知識都是我們自己的認識活動的結果。我們通過自己的經驗來構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們的經驗又受到自己認知"透視"的影響。
數學認識應當被看成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構的辯證統(tǒng)一。如果完全否認了獨立于思維的客觀世界的存在,并認為認識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應被看成對于客觀真理的追求,則必然導致"極端建構主義".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這樣的現象,教師總是一個勁的抱怨學生連課堂上講過的一模一樣的習題,在考試中出現時仍然做不出來。
這里可以依據建構主義觀點作如下的分析: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本質是:學習不應看成對于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社會的建構過程。我們對學生"理解"或"消化"數學知識的真正涵義獲得了新的解釋,"理解"并不是指學生弄清教師的本意,而是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重新加以解釋、重新建構其意義,它只是表明學生認為自己"我通過了".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學生所學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師所教的——這一"殘酷"事實。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教師盡管在課堂上講解得頭頭是道,學生對此卻充耳不聞;教師在課堂上詳細分析過的數學習題,學生在作業(yè)或測驗中仍然可能是謬誤百出;教師盡管如何地強調數學的意義,學生卻仍然認為數學是毫無意義的符號游戲,等等。
學生真正獲得對知識的"消化",是把新的學習內容正確地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其成為整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著名特級數學教師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動的比喻:教師把知識"拋"得越快,學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著學得也多,有時教得少反而學得多。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的建構過程。
學生在學習期間,課堂的時間占了很大一部分。
因此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預習中發(fā)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聽課過程中的科學。2、聽課過程中的科學,首先應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3、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最后一點就是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消化,思考。
三、適當多做題,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guī)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無論是作業(yè)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解芽體方法與思路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四、裝訂個人錯題集,多加練習
我給同學們一個公式:少錯=多對。如果做錯了題目,不管發(fā)現什么錯誤,不管是多么簡單的錯誤,都收錄進來;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來,你就會吃驚的發(fā)現,你的錯誤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錯誤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看著自己的錯體集,哎呀,太觸目驚心了。這真是一個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個提高成績的好方法。
不管怎么說,在學習中要有埋頭苦干的精神,但決不能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干,要能善于鉆研,善于歸納,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了解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采取正確的措施,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學會分析問題、研究問題,這樣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使自己更有效、更順利的投入高中階段的學習。
建構主義的數學教學觀同我國數學教育家積極倡導的"讓學生通過自己思維來學習數學"內在本質是一致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認為沒有一個教師能夠教數學,好的教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能激發(fā)學生自己去學數學。
好的教學也并非是把數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事實上,我們往往會發(fā)現在教室里除了自己以外,學生并未學懂數學。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數學,或者和學生們一起做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并接受每個學生做數學的不同想法;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解決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試驗、歸納、作出猜想、發(fā)現模式、得出結論并證明、推廣,等等。
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建構起自己的數學理解力時,才能真正學好數學。例如教師在講授勾股定理時,讓學生通過對圖形的割、補、拼、湊,學生經過了親自觀察和動手操作,發(fā)現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積割補法證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我探究的習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傳統(tǒng)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弊端在于忽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學習者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學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種顏色的白紙,或可以任意地裝進各種東西的容器。
【學好高中數學要怎么做】相關文章:
草魚要怎么做好吃03-27
男人經營婚姻要怎么做08-09
驢肉要怎么做才好吃01-24
凍豆腐要怎么做好吃11-01
魚豆腐要怎么做好吃08-09
掛面要怎么做才好吃03-03
學好高中數學的意義和方法08-05
學好高中數學的具體方法01-17
孩子成績下降家長要怎么做10-30
企業(yè)實施柔性管理要怎么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