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讀后感10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讀后感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開學之際,我們團隊共讀的書目是《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本由日本佐藤學先生所著的書。說實在,對于國外的書籍我是比較抵觸的,主要是外國的書讀起來很費事,語言干巴巴的,毫無我們中國文字之美。
帶著無奈,打開這本書,竟然發(fā)現(xiàn)此書和之前看的外國書有所不同,最起碼語言是流利的,讀起來不吃力。并且慢慢地,我從文字中感受到佐藤學先生的平易、深刻、務(wù)實,他所講述的內(nèi)容讓我為之動容。
一、相互作用之美
在教室里,教室的活動應(yīng)該如何進行?佐藤學先生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與每個學生應(yīng)對的活動,一是與學生各種各樣的想法、認識相互激蕩回想的活動,并用了兩個形象詞分別來比喻:“服裝裁剪”和“交響樂團”。
初次看到這兩個詞語,感覺與教學毫不搭邊。細細看來才知道,“服裝裁剪”像按照每個人的身體尺寸量體裁衣那樣去對應(yīng)每個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課程;而“交響樂團”是讓各種學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蕩、回響共鳴的活動。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生做作業(yè)時,許多老師一門心思地把每個學生的想法記錄了下來,以備下次教學時使用。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集中精力去“量體裁衣”,對有需要幫助的學生,為他們一一對應(yīng)地“做衣服”,這不僅僅是給那些不能達到目標的兒童提供具體的幫助,也是教師自身從教學展開之可能性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個別差異的絕好機會。
“服裝裁剪”是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都在做的事情,只是在做的多少、裁剪是否合身上有所區(qū)別。但是對于“交響樂團”則情況不容樂觀。我們一線教師都知道,學生每年都要重新分班,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成績,“交響樂團”式教學恐怕難以達到效果,而且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對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要求更高。有時是不想做痛苦的改變,有時是不想出力不討好,更或者是其它方面的原因,“交響樂團”式教學只能是鳳毛麟角。
“服裝裁剪”是個性之美,而“交響樂團”則是融合之美,二者都應(yīng)在教室里完美綻放,期待著越來越多的教室里能夠呈現(xiàn)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
二、息息相通之美
息息相通在人際關(guān)系中比言語還要重要。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氣息,能夠發(fā)展與學生的交往的教師非常缺少,這是佐藤學先生在文中對于息息相通的解釋,并為此舉例說明:一位老師在教室里,有個學生拿著一棵蒲公英來,說是他上學路邊發(fā)現(xiàn)的!霸谀睦锇l(fā)現(xiàn)的?”教室里圍繞著這個話題展開討論。有個男孩知道這是西洋蒲公英,大家就在課余時間要去找日本蒲公英,并且還找到了另外七種蒲公英。老師就帶領(lǐng)大家進行了蒲公英的學習,培育“蒲公英小寶寶”,孩子們觀察、記錄……
看到這個案例,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讓學生來探討嗎?正常情況下,我會不予理睬,或者說那個男孩幾句,就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畢竟研究蒲公英與我們課本所學知識無關(guān),浪費那么多時間做與提高我們教學成績無關(guān)的事情,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但是,我們所教的知識孩子們并不太喜歡學,而這一棵蒲公英卻是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的,其他孩子也愿意一起去尋找本國蒲公英,愿意去精心培育呵護“蒲公英小寶寶”。在家里,在學校,蒲公英在一段時間里占據(jù)了他們大量的課余時間,他們?yōu)榇私蚪驑返。這些蒲公英是學生、家長和老師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結(jié)晶,只可惜這些蒲公英最終難逃被清除的厄運。這位清除蒲公英的校長如我的想法一樣,與教學無關(guān)的東西堅決要清理干凈。正是如此,我們親手清理掉很多與學生息息相關(guān)的信息,才越來越想不明白孩子們內(nèi)心的想法,以及他們那些看起來不可理喻的行為。
孩子的氣息在哪兒?就在他那稀奇古怪的行動上,在那些不著邊際的話語中,如果我們能夠放棄功利性的想法,或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的氣息,教室里也就多了些息息相通之美。
不管是生生相互作用之美,還是師生之間的息息相通之美,都需要教師有一顆敢于打破陳舊自我的決心,將課堂革命進行到底,這樣,人世間那道最美的風景才會出現(xiàn)在我們教學之中。
【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讀后感1000字】相關(guān)文章:
《靜悄悄的革命》讀后感02-12
紅色革命事跡04-04
《靜女》教案03-31
音樂靜教案04-03
《家長的革命》讀后感10-11
清單革命讀后感08-23
《清單革命》讀后感04-10
靜女教學教案03-14
柴靜的《看見》讀后感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