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紅樓夢有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并不懂得它引申的含義。因此,對《紅樓夢》這本書也并不感興趣。但當我無聊時,再次捧起這本書,卻被這本書中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
《紅樓夢》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林黛玉悲涼的一生,使人不禁感到凄涼。書中的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而男主人公賈寶玉也是一個癡情的人。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明,任性灑脫的`史湘云,心狠手辣的“鳳姐”王熙鳳,多才多藝的惜春……每一處的細節(jié)描寫都把人物性格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焚坑葬花更是把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緒發(fā)揮到了極致。
當我讀到黛玉拾起花瓣,并將它們放在一個挖好的坑里埋起來時,我仿佛感受到了她此時凄涼、悲傷的心情。而這落花,可能便是她當時悲涼心境的真實寫照吧。我也曾為湘云醉枕芍藥花瓣,在石板上睡著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過。隨著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我的心情也忽上忽下,搖擺不定。
以前,我認為《紅樓夢》這本書很無趣,但現(xiàn)在,我才懂得這本書中隱藏的深刻含義,明白了作者對當時清政府腐敗的不滿與厭惡。也許,正是因為當時清政府的腐敗,才能使曹雪芹寫下這本世界名著——《紅樓夢》吧。在這本書中,林黛玉這個人物也寄予了作者當初凄涼的心情和心中的憤恨,不是嗎?
通過閱讀《紅樓夢》,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善良而堅強的人,如果人人都像林黛玉那樣弱不禁風,多愁善感,那是不行的。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與困難,我們應(yīng)該學會堅強。
讀紅樓夢有感2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文學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是一本很難讀懂的小說。曹雪芹說他的紅樓夢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边@不僅是這本書的命,也告訴我們,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的意味。讀這本書要細細讀,慢慢品。
《紅樓夢》寫的.是書中三個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角戀愛。我們能夠看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我們也能看到四大家著有興旺到衰亡的命運。作者在這本書里,用各種藝術(shù)手段,塑造了各種行行色色的人物形象。
讀紅樓夢有感3
風花雪月之事,癡癡戀戀之情,有有無無之亂;蛟S沒有三國之戰(zhàn)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好漢的英雄本色,或許也沒有西游夢回的虛幻迷人。但是,紅樓有著千古不變的發(fā)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心血之作,正所謂“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詞藻并不算華麗,卻可以透過白紙黑字之間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對封建思想的反對和批判。通讀本書,令人嘆為的不僅僅是賈家的興衰史,還有當時社會的風貌。
“若說沒有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句句話語之間,那金玉良緣,勾出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生來體弱多病,又在幼年喪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她僅記母親話語,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寶玉又是個喜愛與姐妹玩樂的游樂子弟,兩人一見如故,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寶黛之戀纏綿輾轉(zhuǎn),可最后不過是“卿于新房花燭中,余則凄然焚稿末”。
林黛玉最吸引我的是她的詩意。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她的.詩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入人的心中,還記得她的《葬花詞》“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匱乏人亡兩不知”。讀后便心中隱隱作痛。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
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那人癡忘,忘不了紅樓一瞬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讀紅樓夢有感4
《紅樓夢》是大家耳能熟詳?shù)闹。我記得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是除了作文書外的第一本課外書,雖然里面有很多我不認識的字,但是我還是如饑似渴的連夜看完了整本書。
隔天姐姐問我:“《紅樓夢》好看嗎?”
“恩恩!蔽颐c頭,還接著說:“就是覺得林黛玉有點可憐,賈寶玉有點傻,薛寶釵有點壞……”懵懵懂懂的我說出了我心中所想,其實心里也是有點心酸的。
到了初中的時候,我又買了一本,比之前的厚一點,當我再次讀完時,我除了之前的心酸,還有了一點怨恨作者為什么要把《紅樓夢》的結(jié)局寫得這般悲慘,這與《紅樓夢》之前的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都不符合。
初中,是憤青的時候,那時候看完《紅樓夢》就很生氣,為什么呢,因為林黛玉只懂得掉眼淚,還沒事出去葬花;賈寶玉就是一個紈绔子弟,雖然有些經(jīng)綸;薛寶釵也是一樣,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人,心里這么壞……永遠的`永遠讓我很是氣憤,討厭他們,和同學時不時討論并損他們幾句。
高中,可能是自己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累計了一定的分析能了,當初信誓旦旦不看《紅樓夢》的我買了完整加厚版,細細地品讀,慢慢的琢磨,有意無意的揣摩,翻看讓我對《紅樓夢》里的所有人都產(chǎn)生了憐惜之情。
林黛玉有著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而我似乎知道了一些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是寄人籬下,她的世界里她是孤獨的,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言語來筑造堅固的保護層。葬花是我記憶最深的片段,她曾低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連著凋零的花瓣,她也要把心事長眠于地下,讓無盡的思念凝聚在自己晶瑩的淚珠中。她浪漫,才氣縱橫和冰冷的結(jié)局催人淚下。她太美,上天都在嫉妒,于是最后她化為一片浮云,留櫻花之驚魂。
賈寶玉,跟林黛玉以身相許的賈寶玉,其實他并沒有準確的性格,他任性,風流,多愁善感,又有一點小孩子氣。雖然我不喜,但他銜玉而生,肌骨如凝脂,面似桃花,他曾兩次夢游仙境,目睹仙界妖嬈華麗,鑒金陵十二釵之命運,卻懵懵懂懂,似傻似呆。他生活在紙醉金迷中,模糊而多變,撲朔迷離。
最后的最后,他也是迷迷糊糊。
薛寶釵,她大氣而聰穎,就像百合一樣高雅,不經(jīng)意又會流露出絲絲智慧……她是我最讓我糾結(jié)的人物,我敬佩她所有,不管是什么,因為她在爭取,但我也討厭她,討厭她為什么憑空插足已以身相許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兩人之間,大概所有的“第三者”都是討人厭的吧,所以不談她也罷。
《紅樓夢》所有的所有,最后是一個朝代從繁榮昌盛到衰敗落魄的見證,她終究是十二釵的一個夢,隨后借鑒一句總結(jié),那就是:詩社風花雪月,瀟瀟灑灑歲月如一夢;劉姥姥嬉笑無忌,粗糙浮躁俗樂如一夢;大觀園紅香綠玉,清泉瀉露浮華如一夢;賈府流水落花春去也,曲終人散結(jié)局如一夢……
讀紅樓夢有感5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總共也就出現(xiàn)了兩三回,但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劉姥姥卻讓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劉姥姥第一次出現(xiàn),便是因為家中無錢過冬,便想去榮國府攀攀舊親要點錢財來,她遲鈍卻又精明,知道叫板兒去開口要錢比較好點,只可惜板兒經(jīng)歷尚淺,只顧著吃東西,把身上背負的責任忘得一干二凈,幸虧榮國府有的是錢財,便給了她三十兩銀子,哄得劉姥姥屁顛屁顛的回家去了。
劉姥姥雖愛財,卻又有一顆感恩的心。她見自己用了榮國府的便送了些瓜果蔬菜給賈母等人,并且用她那機智幽默具有農(nóng)村特色的語言逗笑了賈母,之后不免要有些賞賜。
劉姥姥愛財?shù)回澵,并且有一顆善心 。當賈府破落,鳳姐將死之時,劉姥姥仍沒有嫌棄他們,而是繼續(xù)為他們充當喜劇角色,鳳姐請求劉姥姥為她祈福,并且把手上的`金鐲給了她做祈福的錢,但劉姥姥并不收下,而是真心實意的準備幫鳳姐祈福,只可惜紅顏命薄,劉姥姥還未幫鳳姐祈福,她就先歸西了。其實當初劉姥姥就是收下鳳姐的鐲子,又有幾人知道呢!由此可見,劉姥姥雖愛財,但不貪財。
一個質(zhì)樸卻又步伐精明,愛財卻又不貪財?shù)膭⒗牙呀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紅樓夢有感6
紅樓一夢,那一夢中,有令人唏噓的愛情,也有那往日興盛的榮、寧二府一夜衰敗令人感嘆的世事無常。就如文章開頭那一僧一道所說:“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字緊相連屬,瞬間則有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但這一夢中,有一人,如同出塵白蓮。在那座華美的大觀園中,或許,她沒有薛寶釵的賢淑端方,姿容端麗,沒有王熙鳳的潑辣陰險、行事果斷,她與她們不一樣,她是那個愛哭多愁的林妹妹,那個嘴上不饒人的顰兒,她精通詩文、才華橫溢,她同寶玉一樣,至情至性,這樣的她,讓人憐愛。
也曾聽聞有人說“林妹妹,太過‘做作’,太過高傲,嘴上不留情面,不大討喜!钡谖叶,她的“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性情,卻是讓人心疼的。六歲喪母,不得不寄居于規(guī)矩森嚴的外祖家,可謂是寄人籬下。仍記得,她初入榮國府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不肯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恥笑了去!闭l又能想象一個六歲大的小女孩活得是多么謹慎小心!放到現(xiàn)在,六歲,是一個孩子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時光,而她卻要如此謹慎小心!那里人人笑臉相迎,誰又知道那笑面之下藏這一顆怎樣的心呢?又加之她于人生的獨特見解,她才會形成“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高傲性情,這又怎能讓人不心疼呢?
都道顰兒的嘴是一把刀子,她用尖刻的'言語刺向她所不滿的一切。就像那次同寶玉在薛姨媽家吃酒,寶玉身邊的李嬤嬤攔寶玉吃酒,讓黛玉幫忙相勸,當時黛玉便道:“我為什么要助他?我也犯不著勸他,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給他酒吃,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里是外人,不當這里的,也未可知!彼@番話讓那老嬤嬤如何敢再勸,這一攔,便是把薛姨媽當外人,那老嬤嬤又怎敢再攔?她這張嘴,讓人又愛又恨,可也正因為這張利嘴,她才可以在這污濁的大院中,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和純潔品性,她不似寶釵那般八面玲瓏,世故圓滑,她有著屬于她的高傲,她就是她,那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黛玉有她的高傲,亦有著獨屬于她的才情。諺語云:“才情是穿不破的衣裳!倍主煊竦牟,與情相連,才,因情而生,情,因才而現(xiàn)。在大觀園中與一眾姐妹結(jié)起的詩社中,黛玉釋放出了屬于她的光彩,她作下的詩,盡訴她心中的悲歡與哀愁,那樣的她,是完整的。那一首首詩中,盡顯屬于她的才與情。就如那日同賈母吃蟹賞菊時,那一首奪冠的《詠菊》:
詠菊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隨后吃蟹時,寶玉隨性做了一首詩,黛玉見后亦起興作了一首: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茲佳品酬佳節(jié),桂拂清風菊帶霜。
她又自覺不如寶玉所作,便鬧著要燒了它作詩時的她是真實的。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黛玉的靈魂,帶著特有的才情,帶著她的高傲,而這一切,是她會與寶玉相愛的原因。
談黛玉,就不得不談她與寶玉之間的愛情。寶玉,賈府的二少爺,賈老夫人的寶貝,那個至情至性的翩翩公子,那個對家族的丑惡腐朽和周圍環(huán)境的虛偽庸俗感到不滿的少年。他與黛玉有著相同的思想基礎(chǔ),這是他不顧一切地愛上與“賢妻良母”規(guī)范絲毫不沾邊的黛玉的原因。但于黛玉而言,她對寶玉的愛,真摯而深沉。她一不貪圖他的財產(chǎn)家業(yè),二不貪圖他的門第地位,為了他時時悲苦,處處留神,泣花葬殘紅,心曲題羅帕,那一曲《葬花吟》出自她心中,愛難得,憐花傷己,墜落于淤泥,縱使自潔又該歸向何處?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一吟,她將落花葬去,感花零落,亦傷己未來,不知該歸向何處,將來終歸有無可尋覓之時。她心中憂愁,盡訴與這一吟中。她還為寶玉心曲題羅帕,她的情,給了寶玉,她心中的愛,給了寶玉。在這深宅大院中,她能信任的唯有寶玉與她從家中帶來的小丫頭紫鵑,寶玉是她在這黑暗之中一點微弱的亮光。她與寶玉,是青梅竹馬,是知己,是愛人,他們有著相同的思想,但終究沒有一個美滿的結(jié)局。那夜,整座賈府熱鬧非凡,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而她獨自一人躺在病榻之上,聽著外面鑼鼓喧鬧,只是,她這里冷冷清清的只有紫鵑陪伴。而另一邊,寶玉還沉浸在可以娶到他心心念念的人的喜悅中,卻不知,那喜會瞬間化悲。黛玉強撐著,焚毀詩稿,終嘔血而亡。在他成親當日,她去了,用她的生命殉了愛情,發(fā)出了對現(xiàn)實最后的控訴。
這就是黛玉,那個“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高傲女子,那個滿腹才情的女子,那個用一張利嘴刺向她所不滿一切的女子,她不愛與世俗同流。她有她的愁,她有她的愛,她愿為了心中的愛而喜,而悲,而泣,而亡。紅樓中,這樣的女子唯黛玉一人爾!
讀紅樓夢有感7
今日,天氣晴朗,萬里無云,讓我原本緊張的心情好了許多。我閑著沒事做,便從書柜里拿出了一本《紅樓夢》坐在沙發(fā)上細細品讀!都t樓夢》是我看過很多遍的,可每看過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它講述了四大家族的興盛衰敗。其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有薛寶釵三個人的感情故事為線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主要故事是從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賈府初試,在成長中相知,以“木石前盟”為信念相愛。但最終賈寶玉卻在半清醒狀態(tài)下被騙而娶了長輩眼中的“金玉良緣”的薛寶釵。而林黛玉終只有在落得焚稿斷癡魂,舊離恨天。當賈寶玉清醒后,發(fā)現(xiàn)所娶之人并不是林黛玉,便丟下懷孕的薛寶釵獨守空閨,離家出走當和尚。其它主配角皆紅顏薄命。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最終沒落。
讀了之后,心頭覺得酸酸的,為四大家族的衰落而悲傷,為當時社會的黑暗而痛心,這本書還體現(xiàn)了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并深刻而全面的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
我小心翼翼的把《紅樓夢》放進書柜,看著藍天白云,心情竟然舒暢了許多。
讀紅樓夢有感8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些書,有《再被狐貍騙一次》、《時代廣場的蟋蟀》、《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其中,《紅樓夢》
我比較喜歡。
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小說家。他花了十年終于創(chuàng)作出《紅樓夢》這本巨著。這本書以封建社會賈府的
興衰為重要線索,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主要寫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故事。
書中有賈寶玉的待人單純,林黛玉的.憂郁,薛寶釵的大方,王熙鳳的心狠手辣?傊闹腥宋锖芏,但都有不同的性格。這讓《紅樓夢》變得很有趣。
劉姥姥游大觀園是《紅樓夢》的著名片段,也是書中一個重要情節(jié)。此時,正是賈府最興旺的時候,劉姥姥像小丑一樣逗得大家不禁哈哈
笑。同時,劉姥姥也十分幽默,關(guān)于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歇后語有很多。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劉姥姥進大觀園——滿載而歸等。
文中林黛玉一開始十分嫉妒薛寶釵,但后來便慢慢開始敬佩薛寶釵。因為有一次,林黛玉說錯了話,被薛寶釵私下“教訓”了一頓,這“教訓”反而讓林黛玉覺得薛寶釵厚道有德。在林黛玉生病比較嚴重的時候,連門都不能出,只能在屋子里養(yǎng)病,薛寶釵竟然來看了她,林黛玉便對薛寶釵很感激。從這一點,我感受到了林黛玉心地純潔無暇和薛寶釵很會為人處世。
《紅樓夢》真是一本好書,有時間我還會再去品讀。
讀紅樓夢有感9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倍t樓一夢,幻滅了赤子的夢境,幻滅了“無故尋仇覓恨”的烏托邦,既留給世人一個難圓的恨,又給了赤子們最好的結(jié)局。
紅樓一夢,幻滅了赤子青春永恒的夢。賈寶玉也好,林黛玉也好,他們都處于轉(zhuǎn)瞬即逝的青春年華,在這樣的年齡階段,可以不用考慮仕途經(jīng)濟,可以一心一意地經(jīng)營感情世界,但是,這樣的時間狀態(tài),它又能持續(xù)多久?它是如此短暫,以至于成了那遺恨。
時間,不可能凝固,時間的流逝意味著青春的逝去,他們終將遠離這青春年華,成為他們父母的樣子。黛玉看到花兒都被風吹落,她要去葬花,葬花的時候,她涕泣漣漣:“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玉聽了,也慟倒于山坡之上,懷里的落花撒了一地。他想到,黛玉終將歸于無可尋覓之時,那他人呢?他們也終將歸于無可尋覓之時;那時候,寶玉自己又會在哪里?將來,這樹,這園,這花,這柳,又不知去了哪里。
古往今來,美好的事物終將轉(zhuǎn)瞬即逝,時間和生命,是如此的矛盾和悲傷。既然,青春和愛情像春花一般明媚和鮮艷,他就總有凋謝和飄零的時候,是體驗它瞬間的絢爛多彩,還是哀嘆它的轉(zhuǎn)瞬即逝?是把握短暫的生命熱情,還是哀嘆沒有所謂的永恒?
紅樓一夢,幻滅了赤子清凈烏托邦的夢。寶玉和黛玉愛情的心理基礎(chǔ),是他們對“仕途經(jīng)濟”的厭惡,所謂仕途經(jīng)濟,也許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成人”:向外拓展人生,能夠在社會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寶玉曾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他們所厭惡的,是那污濁的成人世界,他們所向往的,是一個烏托邦,既然是“烏托邦”,它就注定是虛幻的,永遠不可能有圓滿的歸宿;但那烏托邦也是真實的,它寄托著我們每個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我們少年的夢。
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少年會成長為油膩中年,然后逐漸衰老,最終變成自己曾經(jīng)討厭的樣子,“被虐待的兒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兒媳;嫌惡學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罵官吏的學生;現(xiàn)在壓迫子女的',有時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但是,無論怎樣,請在這個一切價值被金錢和權(quán)利擠得透不過氣的世界里,給自己留一個理想的天空!霸改愠鲎甙肷瑲w來仍是少年”。
然而,紅樓一夢,卻又恰恰成全了赤子浪漫的夢。紅樓曲終,寶黛釵三人的愛情,都最終無果。但試想,如果寶玉和黛玉結(jié)合,事情又會怎么樣呢?
寶玉曾經(jīng)說過,“女孩兒沒有出嫁,是顆無價的寶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變出很多不好的毛病來。雖然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僅是魚眼睛了”?墒橇硪环矫,他聽說林妹妹許配給他時,又說,“真乃是從古至今,天上人間,第一件暢心滿意的事了”。
林黛玉沒有嫁的時候,是顆光彩奪目的寶珠,等到出嫁了,會不會也變成一顆死珠子,魚眼睛?寶玉對于這樣的黛玉,會不會厭倦?他們可能會生幾個孩子,對子女、對父母、對家族,承擔著無可推卸的責任,假設(shè)他們有一個兒子,這孩子也和寶玉當年一樣,喜歡女孩子的胭脂,一天到晚和女孩子混在一起,無所事事,不愛看書,沒有追求,作為父親的賈寶玉,他又會不會焦慮?他會不會罵:“你怎么這么沒有出息?你就不會出去做點事情?”
也許,寶玉會活成賈政,一個無趣的父親。黛玉,也再也不可能沒事兒多愁善感,瑣碎的現(xiàn)實生活,終將磨滅他們心中的浪漫。在高鶚整理的紅樓夢中,黛玉焚稿吐血而死,讓寶玉和黛玉不必直面庸常而缺乏詩意的人生,或許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
幸運而又不幸的是,紅樓夢后四十回,已經(jīng)散佚,不論我們面對怎樣的結(jié)局,都可以說:“這不是曹雪芹的原意!”正是這紅樓夢的殘缺,造就了它永恒的美感,造就了每個人心中,赤子之夢的鮮活。
讀紅樓夢有感10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暮盡紅顏老,花漆人亡兩不知!}記
記得之前很少讀名著,一般都是以一種看電視劇的愛好而了解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一次,朋友突然對我說,不要只看劇不看書,劇是一個給你策劃好的畫面,而書是有無限的畫面。于是,便認真地捧著書,沐浴著微風細雨,陽光晨露,開始了一場賈府之旅。賈府之中,十二金叉的命運悲涼凄慘,有人或許從有了名字便開始經(jīng)歷磨難: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的諧音便是原應(yīng)嘆息。憐惜王熙鳳嗎?我憐惜,或許她生錯了時代,如若在21世紀的新時代,她絕對是位女強人。但在那個封建時代,她善弄權(quán)術(shù),心思殆毒,例如毒設(shè)相思局,弄權(quán)鐵檻寺,逼死尤二姐,破壞黛玉婚姻,最終不免落了個“機光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悲劇下場。但她若生在平凡之家,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又何嘗會是如此結(jié)局?憐惜林黛玉嗎?我憐惜。曹雪芹筆下的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庇幸粋女子,她寄人籬下,渴望真摯的感情,但在森嚴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慘死去。如若父母健在,朋友又多,又怎會多愁善感、為何不是王熙鳳般的潑辣?為何不是寶釵般的圓滑?有人說,在紅樓夢里,最熱鬧的是元妃省親,最有趣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最凄慘的是黛玉焚稿。憐惜薛寶釵嗎?我憐惜。愛著賈寶玉,卻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與他成親,頂著他人的名號與自己最愛的人成親,那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人前待人和善,不起沖突,小心謹慎,是人見人愛的薛寶釵。可命運給她的是獨守空房,孤寂一生。如果寶釵有新時代的思想,何必再一棵樹上吊死?憐惜襲人嗎?憐惜晴雯嗎?憐惜妙玉嗎、自然憐惜,襲人有個聰明頭腦,卻最卑躬屈膝;晴雯反抗叛逆,卻被封建捆住了手腳。最讓我憐惜的是賈元春!明明只是一個弱女子,為何卻背負起家族的興衰榮恥,一如皇宮深似海。在宮廷劇中,知道當皇上的妃子非常不容易,要對付其他許多妃子,勾心斗角,爭風吃醋,一不小心就會喪命。元春最后的下場不過是英年早逝。花季少女,“背景離鄉(xiāng)”,如何承受得。咳绻皇且晃黄胀ㄅ,早已在家相夫教子,幸福生活,可不是,她是賈府千金,一生下來,就注定了這樣的命運!耙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睂汍斓膼矍楣适卤瘎∠聢。
或許是因為黛玉的清高個性所致的,她的自卑,自尊,自憐無不令人痛哭流涕。在她《葬花詞》中祖露無遺:
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①,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②?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③。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我憐黛玉,憐寶釵,更憐那封建時代中命運悲涼凄慘的紅顏女子,她們不如巾幗英雄,卻有著對命運反抗,頑強不屈的精神。
讀紅樓夢有感11
《紅樓夢》的第七十二回寫到了丫鬟鴛鴦和平兒的密談,王熙鳳沒了精氣神,并猜測她得了“血山崩”,這也預(yù)示了王熙鳳的悲慘結(jié)局。
書中人物使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人公寶玉和黛玉,而是世故圓滑,口齒伶俐的“鳳辣子”——王熙鳳。
林黛玉初入賈府時,因為賈府規(guī)矩嚴而處處小心行事,但王熙鳳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對于自己的舉止毫不在意,性格張狂而不失禮。書中對她的衣著描寫也極為詳細,開場便是榮華富貴的樣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奔氈碌桨l(fā)簪,發(fā)釵,玉佩等配飾,有形有色,“螭瓔”、“銀鼠”、“朝陽五鳳”和“百蝶”等直接寫出了形,而“豆綠”、“大紅”、“石青”、“翡翠”具體的表現(xiàn)了顏色深淺,在短短的幾個詞組中,不得不令人佩服曹雪芹爐火純青的寫作水平,以及隨后描寫的“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粉面”和“丹唇”清晰簡練地刻畫了一張美人臉,正如《詩經(jīng)》中的“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神妃仙子”就被刻畫得惟妙惟肖。
鳳姐雖在黛玉初來賈府時遲迎,僅用一句“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挽回了尷尬的局面,緊接著又夸黛玉像賈母嫡親的孫女,這也順帶連迎春姐妹們也一起夸了,更是順承著賈母,討賈母的歡心?邶X伶俐,世故圓滑的形象躍然紙上,但是也沒忘記黛玉的母親病故的事實,轉(zhuǎn)念為傷心,但是賈母一怪她,她又馬上轉(zhuǎn)悲為喜,反應(yīng)十分機警,就像為了賈母演出來的,在悲與喜之間來回轉(zhuǎn)換,見風使舵,游刃有余。
所以她年紀輕輕便做了賈府的掌權(quán)人,打點著賈府的上下,接手寧國府之后,鳳姐命仆人們集合時,給他們一個個定了職責,但是有仆人迎送親友來遲了,鳳姐命人拖他出去打二十棍子并革了他一個月的錢糧,由此可知鳳姐的嚴苛,也知道了鳳姐能夠有條不紊的辦成大事。
當劉姥姥作為只是祖上認了親,一個毫無血緣關(guān)系,又不常來拜訪的親戚,說道有難處時,支支吾吾的,鳳姐就毫不猶豫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外加一串錢,出手闊綽表現(xiàn)了她的好體面,同時她也精通人情世故,展現(xiàn)了賈府身為大戶人家的風度與經(jīng)濟實力,為賈府做足了門面。
劉姥姥再進大觀園,劉姥姥與鳳姐一群人在互相用花打扮時,鳳姐往不知情的劉姥姥頭上插上一堆的花,又在吃早飯時與鴛鴦把劉姥姥的筷子換成一雙象牙鑲金的筷子,還教劉姥姥說調(diào)侃自己的話,又詐她說小巧的“雞蛋”(鴿子蛋)是一兩銀子一個。鳳姐對劉姥姥多次捉弄,只為了拿她來取笑,但用過飯之后就對劉姥姥說:“你別多心,剛才不過大家取笑兒。”就解開了鳳姐與劉姥姥的誤會,所以鳳姐也是個善于交際的人。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背鲎运纬鲝(fù)古《寄興》,一個人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她精明一世,卻過分算計。
自從鳳姐知道丈夫賈璉在外偷娶尤二姐,鳳姐就心生妒忌的苗頭,接到家里來之后,尤二姐需要的頭油不給,賈璉外出不在,鳳姐就設(shè)計使尤二姐曾取消訂婚的事情鬧大,散布謠言,賈府上下對尤二姐頗有偏見,鳳姐還不滿足,尤二姐原本已經(jīng)有了身孕,鳳姐還對她撒潑,不過令鳳姐沒想到的是,賈璉又娶了秋桐,但是就算尤二姐與秋桐聯(lián)合起來反對鳳姐,又有誰能敵的過權(quán)高位重,口蜜腹劍的二奶奶,于是鳳姐又心生歹意,要借刀殺人,借庸醫(yī)胡君榮之手謀尤二姐腹中胎兒的性命,先前晴雯就被這個庸醫(yī)害死了,鳳姐是府中掌事的,怎么會不知道這件事。隨后鳳姐為了洗清在這件事上的嫌疑,就故作賢惠的樣子騙取了賈璉和眾人的.稱贊,承諾如果尤二姐再得一子就吃長齋念佛,但是王熙鳳是堅決不會善罷甘休,又教唆秋桐去氣尤二姐,尤二姐想不開吞金自殺。
這一切都是王熙鳳從中作梗,誰能想到有著精明頭腦的鳳姐竟是這樣的蛇蝎心腸,再后來的林黛玉病危,鳳姐對賈母的一番言辭,更是讓賈母的重心放在王熙鳳有意撮合的寶玉和寶釵的婚事那,黛玉的病情也因此加重,就連黛玉世逝時,府中的人大多都在歡喜,并認為給寶玉娶妻能“沖喜”,在這其間,鳳姐等人對封建禮教深信不疑,說明封建禮教對她們思想的殘害之深。
書中對王熙鳳的判詞本就預(yù)示了她的結(jié)局:“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在一片冰山上的雌鳳,顯得鳳姐岌岌可危,若冰雪消融,賈府落沒時,第一個受害者便是王熙鳳,秦可卿夜半托夢,告訴了王熙鳳賈府落沒時的一條出路,但王熙鳳在夢醒后完全不記得,將之拋至九霄云端,她死后自然沒有人知道此事,但是不管有沒有王熙鳳的補救,賈府也必然滅亡,雖然她將賈府打理的井井有條,但終究只是圖個體面。
寧國府被查抄時,鳳姐的重利盤剝的事情也就此敗露,又被查到了賈府賬上不僅沒有一個子,還是虧空的,此時鳳姐知道在賈璉心中的形象轟然倒塌后,便開始哭泣,自己認為的精明,大度,不過是玩弄權(quán)術(shù),利益熏心,好面子,如今顏面掃地,眾叛親離,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也知道賈府將要落沒,便把自己的女兒巧兒姐托付給再次前來的劉姥姥。
赫赫有名的鳳辣子便帶著自己的一世風光和闖下的禍悲慘地謝幕了,黯然地走下人生的舞臺。
讀紅樓夢有感12
多年前讀過紅樓,可惜那時少年心性,此書又博大精深。我沒耐心讀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書里細致而繁瑣的描寫不遜色京劇里的老生開始唱“啊”字,一個字唱幾分鐘,直讓你瞌睡。盡管都是國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沒有瓊瑤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夢來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漸老,瓊瑤書籍亦如嚼過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紅樓這塊“石頭”硬啃,竟然別有一翻味道 ,越嚼越香,越看愛看,早晚不舍。
首先我認識到這本書不只簡單地寫些你情我愛。它涉及到 醫(yī)藥、園林、建筑、書畫、詩詞、烹調(diào)、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時候又沒有電腦,這個曹雪芹他是怎么把如此巨大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實實地讓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書又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仿佛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還說后人專門有研究紅學的,真是不為過啊,不為過。
尤其是小說語言藝術(shù)魅力的成功駕權(quán),不愧是公認的語言大師。僅僅三言兩語就把個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注: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fā)現(xiàn)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xiàn)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例如劉姥姥一進賈府見王熙鳳,那“鳳姐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周瑞家的和劉姥姥站了一會子鳳姐不問不敢打招呼,足見鳳姐平時在賈府的威嚴和厲害。鳳姐見劉姥姥“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這時的劉姥姥已經(jīng)在地下拜了幾拜,劉姥姥夠機靈的,迅速能看準形式找對在家做主的人。最好笑的是,劉姥姥還沒有開口求接濟,這鳳姐先哭半天窮,可見鳳姐心計多手腕靈活。一來一去筆墨不多,人物性格盡顯突出,讓讀者感到人物可見可摸。
紅樓內(nèi)涵精深,但作者都是寫平淡無奇的生活細節(jié),也是從這種生活中發(fā)掘人生的痛苦與歡樂。
萬物人為靈長,有情有愛才不枉為人,而愛情更是讓人愿生死相隨的強烈感受。寶玉生在百花中獨愛一枝,那枝已逝何來相戀!澳羌t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究竟是物是人非夢一場,萬境歸空。
讀紅樓夢有感13
前段時間,媽媽買了一本書給我看,叫做《紅樓夢》。剛拿到書時,我還有點發(fā)愁,這么厚的書什么時候才能讀完?等我靜下心來慢慢看時,我漸漸地被書中的人物所吸引,隨著他們一起悲,一起喜。
翻開《紅樓夢》,大觀園的一個個人物熙熙攘攘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精明能干的王熙鳳,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是那么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看到關(guān)于林黛玉的情節(jié),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chǎn)生了無限的憐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老,都會讓她默然淚下。這個敏感細膩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為“還淚”吧。
而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于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為他不愿意為封建禮數(shù)所束縛。寶玉與大觀園中眾姐妹的關(guān)系都很好,因為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nèi)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創(chuàng)作,那蕩氣回腸的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沉湎于其中,不忍釋手。
讀紅樓夢有感14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生動地描述了18世紀末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嚴謹,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優(yōu)美,具有一些明顯的藝術(shù)特色,值得后人品味和欣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中國書法、繪畫、詩歌、歌曲、音樂等一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技法。并展現(xiàn)了一個社會生活的悲劇。比如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讀《西廂記》,埋黛玉的花,救花救蝶,文清補皮毛,鮑芹造雪,黛玉燒文稿等。這些也都表現(xiàn)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的浮圖、詩意的眉眼、聰慧的表情、深邃的笑容、動人的垂淚、脫俗的品味和天生的文采,這些都是作者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藝術(shù)修養(yǎng)培育出來的結(jié)果,她那充滿詩畫的特殊魅力始終蕩漾在十二釵群里,東方文化的芬芳也就此散盡。曹雪芹真實再現(xiàn)了《紅樓夢》中人物的復(fù)雜性,讓我們讀起來仿佛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都t樓夢》里的賈寶玉不可能是德、笨、善、惡、公平、正直的。不僅賈寶玉、林黛玉是把作者的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放在一起的主角,就連臭名昭著的人物王力可鳳姐也沒有把她全部寫壞,而是在可憎中夾雜著一些可愛,從而表現(xiàn)出各種矛盾復(fù)雜的現(xiàn)實情況,形成迷人的'現(xiàn)實。
作者善于通過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藝術(shù)描寫,揭示其不同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一些不成文的、沒有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jié),在《紅樓夢》中也有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nèi)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贊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xiàn)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讀紅樓夢有感15
目光,碾過的世態(tài)百相。安靜,凝固,繁華背后的家族興衰猶如塵土,早已在時光流逝中被風沙抹去,了無蹤跡,昨日的夢囈隱約中透露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初讀《紅樓夢》時我不過是幾歲大的黃毛丫頭,肚中墨汁淺,很快便被書中深奧的語言搞得頭暈?zāi)X漲,不打算能夠繼續(xù)深入研究下去,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華與喧鬧似乎就成了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知書達理,賈母的慈祥和藹,賈政的正直,其他人物的刻薄,自私自利……于當時年少無知的我而言,《紅樓夢》只不過是一本記錄明末清初一戶富人家的興衰榮辱史罷了。
再品《紅樓夢》,隨著閱歷的豐富,視野的開拓,這本書于我,不再僅僅是只意味著一個純粹的平凡故事,它開始有了更加深遠的寓意,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領(lǐng)悟那背后所蘊含的真正含義,也讓我領(lǐng)略到了曹雪芹這位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賈府,這是當時集財富,權(quán)勢于一身的大家族,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家族的一切都是如此風光美好,府中那此黑暗腐朽又有誰知曉。寶玉,黛玉,寶釵,湘云等人,整日待在大觀園中,吟詩作畫,捕蝶賞花,多么的快活!多么的風雅!但是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禮節(jié)限制,看似活人又非活人般生活,宛如一只只牽線木偶,在這種長期的壓抑之下,感情越壓抑便積累的越多,一旦爆發(fā)便難以遏制住。
打開時間的百寶箱,回首那一段纏綿悱惻的戀情,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過去了卻又過不去,初見黛玉,楚楚動人,紅唇皓齒,純真浪漫。相見時的似曾相識,寶黛之間的緣分,在相見的那一剎那似乎早已注定。在大觀園中的,一段情投意合由愛戀由此開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上天注定的緣分,卻怎么也拗不過賈母的一段話。
大喜之日,佳人卻香消玉殞,誰可知當時一怒摔玉只為伊人。焚稿時,又有誰明白黛玉心中的無盡的苦楚,淚如那斷線的珠子般滴落,而寶玉卻被蒙在鼓里,為他和黛玉的婚事歡喜不已,兩處氣氛雖有天地之差,卻能異曲同工地表現(xiàn)出兩人之間的愛意。最后,那個眼含淚水的女子隨著詩稿燒毀一同逝去,知曉了一切的寶玉,悲痛欲絕,一夜成長,不再是那純真無知的少年郎,看破紅塵,不久就隨著一僧一道而去,了無蹤跡,而寶釵呢?她雖成了賈府少奶奶,卻失去了情愛,一輩子孤苦悲寂地守在府中,何其悲涼!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結(jié)束了……
賈府中國大家族不僅僅是一家族的沒落,更代表著時代沒落與社會風氣的腐敗,代表了作者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悲傷,而寶黛之間的戀情更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與沖擊,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
合上書本,放在心上的《紅樓夢》,喜憂之間盡是魂牽夢吟,聚散過往皆為沉浮幻境。它孕育著智慧,積蓄著文化;它,展現(xiàn)著藝術(shù)魅力;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讀紅樓夢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紅樓夢有感08-04
讀《紅樓夢》有感01-06
讀紅樓夢有感熱12-17
(優(yōu)秀)讀《紅樓夢》有感08-08
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01-23
讀紅樓夢有感(15篇)01-29
讀紅樓夢有感15篇01-27
讀紅樓夢有感13篇02-25
讀《紅樓夢》有感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