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U盤量產后有許多作用
一、U盤量產后比較常用的基本作用有:
修復功能:不是數據恢復,是對U盤底層硬件信息的恢復(非硬件損壞),使因為底層硬件信息受損電腦無法識別的U盤重新被電腦識別出來。
分區(qū)功能:把一個U盤分成數個移動盤,更改U盤介質類型(Fixed 和 Removabel)。
啟動功能:使U盤能模擬USB-CDROM、USB-ZIP、USB-HDD等,做啟動盤。這算是U盤DIY的高級玩法。
加密功能:在U盤里劃出專門的加密分區(qū)。
二、U盤量產后的另一個重要作用:
U盤啟動模式:
U盤啟動模式在BIOS能識別接受的有:軟驅(USB-FDD)/ 大軟驅(USB-ZIP)/ 硬盤(USB-HDD)/ 光驅(USB-CDROM);U盤想要使用,就要模擬成這些的相關設備,所以就有了現(xiàn)在的多種啟動模式:
1、USB-FDD (軟盤模式): 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A,且容量只有1.44MB,至于FDD早就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
2、USB-ZIP(大軟盤模式): 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A;
USB-ZIP大容量軟盤仿真模式,此模式在一些比較老的電腦上是唯一可選的模式,但對大部分新電腦來說兼容性不好,特別是大容量U盤。FlashBoot制作的USB-ZIP啟動U盤即采用此模式。
USB-ZIP+增強的USB-ZIP模式,在DOS啟動后顯示A:盤,有些顯示C:盤(根據電腦的BIOS支持情況不同),支持USB-ZIP/USB-HDD雙模式啟動,從而達到很高的兼容性。其缺點在于有些支持USB-HDD的電腦會將此模式的U盤認為是USB-ZIP來啟動,從而導致4GB以上大容量U盤的兼容性有所降低。
3、USB-HDD (硬盤模式): 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C。(注意:這個模式在安裝系統(tǒng)時容易混淆U盤和硬盤的C分區(qū));
USB-HDD硬盤仿真模式,此模式兼容性很高,但對于一些只支持USB-ZIP模式的電腦則無法啟動。HPUSBFW工具制作的U盤即采用此啟動模式。
USB-HDD+增強的USB-HDD模式,DOS啟動后顯示C:盤,兼容性高于USB-HDD模式。同樣對僅支持USB-ZIP的電腦無法啟動。
4、USB-CDROM(光盤模式): 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光驅盤符。
USB-CDROM光盤仿真模式,DOS啟動后可以不占盤符,兼容性比較高,新老主板一般都可以。優(yōu)點可以像光盤一樣使用(如,進行Windows系統(tǒng)安裝)。缺點,我們將失去對這部分U盤空間的寫權利,剩余空間會被識別成為一個獨立的U盤,可以為Removable盤,當然也可以做成Fixed盤,進一步分區(qū)。
【U盤量產后有許多作用】相關文章:
U盤量產的小常識05-02
u盤量產工具怎么用04-28
U盤量產的具體方法12-14
U盤量產的步驟是什么04-30
量產U盤無法啟動的原因04-29
量產工具修復u盤的方法07-26
怎么使用量產u盤裝系統(tǒng)04-30
解決安國量產工具無法識別u盤的方法04-27
如何使用量產工具修復U盤?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