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1
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長城最西側(cè)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中等工業(yè)城市。城市街道干凈整潔。城市西北部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部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市外面是無邊無際的戈壁沙漠。嘉峪關風光壯麗,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延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
嘉峪關的神氣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nèi)稱三層,結(jié)構巧妙,可以說固如金湯。
關城外還在繼續(xù)建設新的長城。這些人工景觀越來越多,后人無法分辨誰是真誰是假。我不知道這是福是禍。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里面的許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2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嘉峪關關城講解員張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巍巍雄關耀中華。這里,曾上演過一幕幕民族征戰(zhàn)的歷史話。贿@里,流傳過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jié)奮斗的動人故事。巍巍雄關耀中華,古老的嘉峪關,就象一位歷史老人,六百多年來,離合悲歡的往事,滄海桑田的巨變,映在它古老的青磚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墻里。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關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30華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關西的大草灘,黃草平沙,地域開闊,素為古戰(zhàn)場,關東是絲路重鎮(zhèn)酒泉,緊靠關東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終年不竭,可供人馬飲用,并可灌溉良田。這些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險要的地理位置,是這里建關的主要原因。早在漢代,就在距關城北七里的石關峽口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設共防守,據(jù)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里一直是"有關無城"。
明王朝建立后,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御,征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后,在此選址建關,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據(jù)歷史記載,嘉峪關"初有水而后置關,有關而后建樓,有樓而后筑長城,長城筑而后關可守也"。嘉峪關從建關到成為堅固的防御工程,經(jīng)歷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長220丈,高2丈許,就是現(xiàn)在的內(nèi)城夯筑部分,當時只是有關無樓。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肅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羅城嘉峪關正門項修建嘉峪關關樓,也就是說,嘉峪關關樓是關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書上記載說:"李端澄構大樓以壯觀,望之四達",又過了20xx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 1520xx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關的樣式、規(guī)格修建了內(nèi)城光化樓和柔遠樓,同時,還修建了官廳、倉庫等附屬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尚書翟鑾視察河西防務,認為這里必須加強防務,于是大興土木加固關城,在關城上增修敵樓、角樓等,并在關南關北修筑兩翼長城和烽火臺等。至此,一座規(guī)模浩大,建筑宏偉的古雄關挺立在戈壁巖崗之上,它像一隊威武雄壯的戰(zhàn)士,屹立在兩山之間、伸出雙臂,牢牢地守衛(wèi)著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當時的陜西直隸總督左宗堂在收復新疆伊犁時速經(jīng)嘉峪關,面對雄偉壯觀、氣勢磅榜的關城,提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匾懸掛于嘉峪關樓上,為雄關又添了幾分威嚴、幾分雄壯。清末因禁煙而被貶赴伊犁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經(jīng)嘉峪關時,面對巍巍雄關和大漠風光寫下了的詩篇<出嘉峪關感賦)其中一首寫道: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入駐馬蹄。
飛閣造連秦樹直,綜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蒼茫人望迷。
誰道堵函千古險,目看只見一九泥。
一生酷愛古詩詞和書法藝術的毛澤東同志曾手書過這首的詩篇。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3
各位游客:
你們好!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是嘉峪關,它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長城的一部分。
大門頂上有一塊牌匾寫著“天下第一雄關”,它本來是朱紅色的,但是經(jīng)過風吹雨打,上面的紅漆掉了。大門右面的走廊有許多文章和詩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樣的文章琳瑯滿目,其中有毛主席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懂得欣賞詩句的'人都會來看一看。
走上城墻,踏著青磚,往下望,至少有兩層樓高,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練兵場上放著數(shù)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學會六樣兵器。大家想想看,這些士兵日夜駐守在邊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細心的游客會發(fā)現(xiàn),城樓的一角有塊黃土磚,關于它還有段故事呢。據(jù)說在長城建好后,工匠們發(fā)現(xiàn)剩余了一塊磚頭,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工匠們只好把磚頭藏在城墻的一角。誰知還是被巡視的將軍發(fā)現(xiàn)了,當將軍問起,工匠們急中生智,都說那是一塊“定城磚”,如果移開它,城樓是會倒塌的。這個傳說真有趣,事實上,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磚頭而已。
一出嘉峪關就是茫茫的大漠,這個關口是古代的海關。尊敬的游客,請慢慢游覽吧。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4
嘉峪關文物景區(qū)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jié)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長城最西側(cè)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中等工業(yè)城市。城市街道干凈整潔。城市西北部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部是常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市外面是無邊無際的戈壁沙漠。嘉峪關風光壯麗,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嘉峪關長城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延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嘉峪關的神氣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nèi)稱三層,結(jié)構巧妙,可以說固如金湯。關城外還在繼續(xù)建設新的長城,這些人工景觀比較多,讓后人無法分辨誰真誰假,不知道是福是禍。而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里面的'許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城保存完好,關城建筑十分雄偉。嘉峪關市區(qū)有兩條比較繁華的美食街,一條是振興市場,一條是鏡鐵市場,各種面食居多。嘉峪關旅游資源以嘉峪關城、魏晉壁畫墓、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巖畫等著稱。嘉峪關位于古絲綢之路中段,是明代長城的西起點。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座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邊有許多歷史遺跡和名勝。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國內(nèi)外都很有名。此外,當?shù)氐囊构獗、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chǎn)品使嘉峪關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
【介紹甘肅嘉峪關導游詞】相關文章:
介紹嘉峪關導游詞03-02
嘉峪關導游詞04-06
嘉峪關的導游詞07-20
甘肅導游詞03-31
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02-14
甘肅麥積山導游詞03-25
甘肅景點導游詞04-16
甘肅麥積山的導游詞07-24
甘肅旅游導游詞02-10
嘉峪關導游詞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