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shè)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shè)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shè)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1
一、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游戲活動的興趣,體驗小雞出殼的愉快情緒。
2、探索小雞出殼的動作,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3、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的準備:知道母雞會下蛋,會孵小雞。
2、教學具的準備:音樂帶、小雞手偶、雞蛋玩具、小呼啦圈等。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對歌》,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愿望。
雞媽媽唱:咯咯答,小雞唱:嘰嘰嘰。雞媽媽唱的高,小雞唱的高,雞媽媽唱的低,小雞唱的低,雞媽媽唱的快,小雞唱的快,雞媽媽唱的慢,小雞唱的慢。
2、游戲《可愛的'蛋寶寶》,熟悉旋律,了解動作含義。
。1)討論小雞在殼里睡覺、揉眼睛、和破殼而出等動作。
"雞媽媽生了一個蛋,小雞躲在蛋殼里睡著了。過了幾天,小雞醒了,小雞不知道怎么從蛋殼里出來,可著急了,你們能幫它想想辦法嗎?"讓幼兒邊說做相應(yīng)的動作,也可以引導(dǎo)其他的孩子學做這個動作。(如頭頂、腳踩、翅膀推、屁股拱、肩膀撞等動作。)
。2)"數(shù)蛋"--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手,熟悉音樂的節(jié)奏與旋律。
雞媽媽邊聽音樂邊生蛋,生了許多蛋,請大家聽著音樂幫雞媽媽來數(shù)蛋。(小呼啦圈表示蛋。)
3、游戲《小雞出殼》,激勵幼兒自主表現(xiàn),快樂體驗。
幼兒扮演小雞,鉆進小呼啦圈,表示蛋殼里的小雞,隨音樂做動作玩游戲。
(小雞們躲在蛋殼里睡著了。過了幾天,小雞醒了,它們?nèi)嗳嘌劬Γ焐鞈醒,蛋殼里黑咕隆咚,它們真想從蛋殼里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它們用頭頂、腳踩、翅膀推、屁股拱、肩膀撞……,終于頂破蛋殼鉆了出來。餓了許多天的小雞跟著媽媽在草地上邊走邊學著找食吃。)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2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是由雞蛋孵出來的,母雞會生蛋。會使用毛絨絨等形容詞來形容剛出生的小雞。
2、能夠運用肢體語言表演小雞出殼。
3、大膽發(fā)言。萌發(fā)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
1、對小雞是由蛋生出來的知識有一定了解。
2、已聽過故事《小雞找媽媽》。
二、物質(zhì)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雞出殼、故事《小雞找媽媽》。
2、可愛的小雞圖片,小雞、雞媽媽、貓、狗、羊、熊等動物頭飾。
3、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
1、出示小雞圖片,引出問題小雞是從哪里來的?
2、觀看課件—小雞出殼。提問:小雞是從哪里出生的?剛出生的小雞是什么樣的?(提示幼兒使用毛絨絨、小小的等形容詞來形容剛出生的小雞)。小雞的媽媽是誰?
3、看課件《小雞找媽媽》,復(fù)習故事內(nèi)容。提問:故事中都有誰?
二、故事表演:
1、分角色,請幼兒帶頭飾表演故事《小雞找媽媽》。
2、復(fù)習:師:“小雞的媽媽找到了,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剛才小雞寶寶是怎樣從殼里鉆出來的.?請小朋友做一做”。
3、放音樂,鼓勵幼兒用肢體表達的方式對小雞出殼進行模仿,教師做適當引導(dǎo)。
三、談話活動:
討論:媽媽平時是怎樣關(guān)心我們的?如果你是小雞的媽媽,你會怎樣去關(guān)心小雞?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分組觀察孵蛋器中的小雞出殼,飼養(yǎng)小雞。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3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小雞出殼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探索形象地表現(xiàn)歌曲。
2、體驗自由表現(xiàn)的愉快。
活動準備:
小雞出殼的動畫、歌曲錄音。
教材分析:
重點: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大膽地表現(xiàn),體驗自由表現(xiàn)的愉快。
難點: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形象。
主要流程:
一、欣賞感受
。ǜ惺苄‰u出殼的動態(tài)變化)
1、(看動畫)小朋友,你們看見過小雞出殼嗎?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見的`?(孩子之間互相交流)
2、小雞是怎樣出殼的?小雞出殼以后會干什么?
二、理解、表現(xiàn)
(解決重難點)
1、(幼兒欣賞歌曲)小雞要出殼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你聽到了什么?這首歌曲一共有幾段?每一段里唱了什么?(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歌曲)
3、為什么歌詞里反復(fù)在唱“奇怪”“奇怪”?
1、你認為小雞出殼奇怪在哪里?
2、如果你是一只小雞,你是怎樣出殼的?(教師引導(dǎo)幼兒個別展示)
三、集體表現(xiàn)
1、欣賞教師情景表演《小雞出殼》
2、讓我們都變成可愛的小雞,一邊唱一邊表演吧!
四、活動延伸假如我要將歌詞里的內(nèi)容畫出來,你會怎么畫呢?
。ㄓ變嚎梢愿鶕(jù)自己的理解,為歌曲配畫)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雞的出生和過程
2、能記住故事情節(jié),并嘗試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雞媽媽貼畫小雞貼畫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想不想猜一猜(尖嘴巴,花毛衣;愛吃小蟲和小米,渾身上下毛茸茸;說起話來唧唧唧)。這只小雞尖尖的嘴巴,黑黑的眼睛,渾身毛茸茸的,是不是很可愛啊!
二、出示小雞圖片,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么出生的嗎?(幼兒舉手回答)出示雞蛋,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
在雞蛋的孵化過程中,小朋友們知道雞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出示圖片,了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1、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的看,蛋殼里面是什么樣的?(引導(dǎo)幼兒大膽表述)
2、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里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出示第二張圖片)
3、在雞媽媽的孵化下,又過了幾天,蛋殼里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依次出示到第六張圖片。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播放錄音)
1、小雞剛從蛋殼里出來是什么樣的.?
2、小雞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我們來模仿一下小雞抖翅膀。
4、引導(dǎo)幼兒學說小雞和雞媽媽的對話。
四、鼓勵幼兒角色扮演(教師當雞媽媽,幼兒當小雞)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到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了解一下自己的成長足跡。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5
活動目標
1. 了解雞寶寶是怎樣成長的。
2. 了解小雞的父母是怎樣的。
3.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重點難點
幼兒難理解小雞是怎樣孵出的。
活動準備
1. 用大紙箱自制一個雞窩。
2. 女老師假裝雞媽媽,男老師假裝雞爸爸,幼兒當小雞。
活動過程
老師帶領(lǐng)小朋友做《小雞出殼》的游戲,老師拿出自制的大紙箱,女老師當雞媽媽,躲在雞窩里下蛋,雞媽媽一共下了10個蛋。10個小朋友當小雞跟著老師躲在雞窩里。開始孵小雞了,一天,兩天,三天……許多天過去了。小雞用嘴巴叮開蛋殼,將要出生了。小雞睜開雙眼,雞媽媽問雞寶寶:“雞寶寶,你們都看見了什么?”有的說:“我看見了雞爸爸!彪u爸爸向它們招手。有的說:“我看見雞媽媽長什么樣了!边有的說:“我看見了鮮花和太陽!崩蠋焼枺骸靶‰u出殼的`游戲好玩嗎?”小朋友回答說:“可好玩了,我想再玩一次!薄澳呛冒!”
教學反思
1. 在課前要帶小朋友先觀察生活中母雞孵小雞是怎樣的,并做好記錄。
2. 師幼配合得還不是很好,以后我會注意這個方面。
3.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配電腦畫面,使活動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6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讓幼兒初步了解凹面承受力大的經(jīng)驗,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投票表格,小雞圖示,針筒,橋的課件。
學具:削尖的鉛筆、半個蛋殼、吸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用小灰雞和小黃雞的對話引出內(nèi)容。
2、通過實驗初步了解拱形承受力大的現(xiàn)象。
3、了解拱形承受力大的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1) 小黃雞:是我在外面用嘴啄破殼幫助你出來的。
(2) 小灰雞:是我在里面自己用嘴啄破殼自己出來的。
4、幼兒將猜測的答案粘貼在相應(yīng)的表格上,教師加以引導(dǎo),并說說猜測的理由。
5、幼兒操作,對比實驗。
認識實驗材料:凸面蛋殼和凹面蛋殼,鉛筆的尖尖頭代表小雞的嘴巴。
教師交代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對準凸面蛋殼或凹面蛋殼自然放開。
幼兒實驗,得出結(jié)論。
6、幼兒將實驗結(jié)果粘貼在相應(yīng)的表格上,并說說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7、通過錄像了解凸面承受力大,比凹面的'牢固原理。
師:為什么凸面不容易啄破,凹面容易啄破呢?我們一起來看段錄像。
師:凸面比凹面牢固,承受力比較大,人們利用這個原理造出了很多建筑物。(播放課件)
小結(jié):這些建筑物都很牢固,因為它們都是拱形的,拱形真是個大力士,它能承受很多很多的力,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拱形建筑物,這些建筑物還有很多秘密,讓我們下次再來探究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7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初步學會歌表演的動作。
2、培養(yǎng)幼兒邊唱邊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頭飾人手一個,錄音。
活動過程:
。ㄒ唬⿵(fù)習歌曲:
今天好熱鬧,聽,小小雞在蛋殼里唱起了歡快的歌。
1、“小雞出殼”歌曲復(fù)習,用好聽的聲音唱。
2、唱第一句“小小雞蛋把門開”時,要用點力,出來的歌聲要柔柔地,好聽!慷槌
。ǘ翱,有只小雞真的出殼了,大家要仔細看小雞是怎么從蛋殼里鉆出來的!
1、老師戴上頭飾示范動作一遍。
2、幼兒講講,小雞是怎么出殼的,并學著做這幾個動作。
3、第二遍示范
把未講出的動作講出來并學習。難點:轉(zhuǎn)身跳過來。
4、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來出殼。帶上頭飾,其他幼兒看看他們有沒有和音樂一樣,該出殼的`時候出殼,要不然太早了,沒長好,太晚了,要在蛋殼里悶死的。
5、再請多點幼兒上來學做。
6、全班幼兒學著歌表演,用歌聲幫助可有力氣出殼。
三、復(fù)習律動:小星星
小雞出殼,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讓我們一起去數(shù)星星。——復(fù)習律動: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數(shù)別漏了。
2、第二遍,小搖籃要搖的柔柔地,輕輕地,天黑了,小雞回家了——結(jié)束。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8
活動目標
1、了解雞寶寶是怎樣成長的。
2、了解小雞的父母是怎樣的。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幼兒難理解小雞是怎樣孵出的。
活動準備
1、用大紙箱自制一個雞窩。
2、女老師假裝雞媽媽,男老師假裝雞爸爸,幼兒當小雞。
活動過程
老師帶領(lǐng)小朋友做《小雞出殼》的游戲,老師拿出自制的大紙箱,女老師當雞媽媽,躲在雞窩里下蛋,雞媽媽一共下了10個蛋。10個小朋友當小雞跟著老師躲在雞窩里。開始孵小雞了,一天,兩天,三天……許多天過去了。小雞用嘴巴叮開蛋殼,將要出生了。小雞睜開雙眼,雞媽媽問雞寶寶:“雞寶寶,你們都看見了什么?”
有的說:“我看見了雞爸爸。”雞爸爸向它們招手。
有的說:“我看見雞媽媽長什么樣了!
還有的說:“我看見了鮮花和太陽!
老師問:“小雞出殼的游戲好玩嗎?”
小朋友回答說:“可好玩了,我想再玩一次!
老師:“那好吧!”
教學反思
1、在課前要帶小朋友先觀察生活中母雞孵小雞是怎樣的,并做好記錄。
2、師幼配合得還不是很好,以后我會注意這個方面。
3、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配電腦畫面,使活動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9
教學目的:
1、按音樂節(jié)奏表現(xiàn)小雞破殼前在殼內(nèi)的狀態(tài)。
2、幼兒能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破殼的情景。
3、通過游戲聽辯同一旋律在不同音區(qū)的差別,并根據(jù)音區(qū)的變化動作,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初步熟悉小雞出殼的音樂。
2、雞蛋一個、頭飾。
3、事先幫助幼兒積累有關(guān)母雞生蛋、孵蛋和小雞出殼方面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母雞生蛋。
1、教師模仿母雞生蛋的動作。
2、教師和幼兒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母雞走路。
二、小雞醒來了。
1、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小雞醒來的.動作。(動動手、動動腳、轉(zhuǎn)一圈、看一看)
三、小雞破殼。
1、小雞香來得花不少時間來啄殼,如果你是小雞,會想什么辦法使自己快點出來呢?
2、請部分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請其他幼兒模仿。
3、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做小雞出殼的動作。
四、游戲:老鷹捉小雞。
1、引導(dǎo)幼兒聽著音樂表現(xiàn)小雞出殼后自由走動的可愛樣。
2、不好了,老鷹來了!我們趕快變成高高的、老鷹不愛吃的東西,一動不動。
3、教師扮演母雞游戲一遍。提問:你剛才變的是什么?
4、啟發(fā)幼兒變成矮矮的、不會動東西繼續(xù)游戲,說說自己是什么物體?
五、游戲結(jié)束。
1、幼兒模仿小雞走的動作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10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小雞出殼、走路找食等模仿動作。
2、探索小雞在殼里睡覺、揉眼和破殼而出的模仿動作。
3、能與同伴保持距離、尋找適當?shù)目臻g進行活動。
活送準備
1、幼兒看過并認識雞蛋和小雞,母雞頭飾一個。
2、錄音機、磁帶。
3、座位安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1、問答游戲。(練習節(jié)奏)
2、復(fù)習歌曲:兩只小鳥
3、新授游戲。
a、師:小朋友唱得真好,小鳥真高興,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急著想要和小朋友做游戲,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下面老師給小朋友講個故事,小朋友仔細聽聽,到底是哪只小動物著急了。(雞媽媽生了許多雞蛋,小雞們躲在蛋殼里睡著了。過了幾天,小雞醒了,它們?nèi)嗳嘌劬,伸伸懶腰,終于頂破蛋殼,鉆了出來。餓了幾天的小雞跟著雞媽媽在草地上邊走邊學著找食吃。)
b、提問:是哪只小動物著急了?
小雞都干什么了?(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
c、師:這個故事叫做《小雞出殼》老師把這個故事變成了一首好聽的音樂給小朋友聽聽。(教師指圖引導(dǎo)幼兒欣賞音樂)
d、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好聽的音樂吧,小朋友們可以邊聽音樂邊學學小雞的動作。(教師指圖并用語言提示動作)
e、探索小雞在雞蛋里睡覺、揉眼、破殼而出的.模仿動作。
。1)小雞在蛋殼里會怎樣睡覺呢?你來做一做。(教師唱譜)
(2)揉眼睛
。3)破殼
。4)跟媽媽找食物(同上)
4、完整表演韻律活動
教師帶頭飾,請雞寶寶跟媽媽一起聽音樂玩小雞出殼的游戲。
5、鼓勵幼兒尋找空間隨音樂完整做動作。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 11
活動目標:
1、想象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情景。
2、培養(yǎng)幼兒的一個跟著一個走的能力及平衡能力,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等同幼兒和教師人數(shù)的呼拉圈和小雞頭飾。
2、母雞頭飾一個、蟲子若干條。
3、寬敞的活動場地,25厘米寬的小路。
4、小雞出生的課件及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豐富小雞出殼的經(jīng)驗
1、出示課件:雞蛋圖片并提問。
問:蛋殼是誰的家?小雞在蛋殼里是什么樣的?引導(dǎo)幼兒討論回答。
提問:蛋殼里的小雞漸漸長大,住不下蛋殼房子了,怎么辦?他是怎么出來的`?(幼兒自由回答并表演)
2、出示課件:小雞出殼。
提問:你們看清楚小雞是怎樣出生了嗎?(請個別幼兒表演,并一起練習)。
二、小雞出生。
1、幼兒扮演蹲在蛋殼(呼拉圈)里的雞寶寶。
教師便描述便帶領(lǐng)幼兒表演小雞出殼式的情景:雞蛋雞蛋圓溜溜,小雞寶寶住里頭,小雞寶寶要出殼,她要怎么做,小腳蹬一蹬,蹬一蹬,蹬一蹬。屁股頂一頂,頂一頂,頂一頂。翅膀推一推,推一推,推一推。小嘴啄一啄,啄一啄,啄一啄。哇!小雞出殼了!
2、重復(fù)游戲。
三、小雞吃蟲
1、師:有這么多小雞寶寶出生了,媽媽真高興。媽媽帶你們?nèi)ゲ莸厣献较x子吧。
2、講解游戲規(guī)則。帶領(lǐng)幼兒走過場地上寬25厘米的鵝卵小路,來到草地上,將食指并攏作嘴巴,啄起小蟲,跟媽媽沿小橋回到集合地點。
3、放松活動,游戲結(jié)束,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走出場地。
【幼兒園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案04-21
小雞出殼小班音樂教案04-18
小班音樂《小雞出殼》教案04-03
小班音樂教案《小雞出殼》05-06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雞出殼》03-07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雞出殼05-12
小雞出殼音樂教案05-12
音樂教案小雞出殼12-11
小班《小雞出殼了》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