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6 12:56:5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

  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10以內的數

  ●序數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上1、2、3號。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三列火車第五節(jié)車廂就寫3-5。幼兒在音樂中學開火車,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號碼找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查票,看誰找得又快又對。(可分小組進行)

  ●10以內數的組成

  2、碰球--交代游戲要求,如兩數合起來是8。師"我的一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戲速度逐漸加快。

  3、猜紐扣(可用其他東西替代)--教師告訴幼兒紐扣總數后分別把紐扣放在兩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紐扣數量,然后請幼兒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幾粒紐扣。

  4、湊數游戲--教師任意發(fā)出一種聲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腳等),如動物的叫聲,幼兒隨即附和,要求兩人發(fā)出的聲音次數(或手指數、跺腳數等)合起來是某一總數。該游戲也可讓幼兒兩兩一對合作玩。

  ●順數與倒數

  5、拍電報--三人一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動作比擬為拍電報。先以石頭、剪子、布的形式來確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確定的先后順序或順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數,拍的.同時嘴里發(fā)出"嘀"聲。

  ●相鄰數

  6、接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1-10的撲克牌分發(fā),每位幼兒5張。由一幼兒任出一牌,根據相鄰數出牌,三張牌組成相鄰數后放一邊,游戲繼續(xù)進行。最后以誰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為勝。

  7、數學娃娃找朋友--幼兒戴上數字頭飾并相互觀察,知道自己是幾號數字娃娃。以數字娃娃5為例:幼兒拉手圍成圓圈,老師按一個固定位置點數:"一、二、三",被點到"三"的數字娃娃5,立即跑到圓心處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兒按順時針方向邊走邊朗誦兒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誦完畢,數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圓內.并拍手一起說兩遍兒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單雙數

  8、造房子--在地上畫有數字的樓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頂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紅旗若干。

  玩時從格子"1"開始,每個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順序。走時,碰到單數必須單腳跳進這格,碰到雙數則雙腳跳進這格,最后一個若是單數則單腳站立取紅旗。在此過程中,若跳錯動作則主動退出。

  ●數量對應或匹配

  9、扔扣子--將廢舊盒子或空罐頭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劃一條線,這條線離空罐有適當的距離,可以事先試驗一下,找出適當的距離,對孩子說:"站在這條線后面,一次扔1個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顆扣子扔到盒子里去。"當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數數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績,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來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個扣子。

  ●認數字

  10、按行進路線跳格--在地上畫三至四個格子組,每個格子里寫上幼兒剛認識的數字(每組書寫順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復,幼兒易認錯的多寫些)。幼兒分成三至四組扮演小兔等會跳躍的動物,分別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請每組幼兒隨機抽取本組所有幼兒的行進路線,如8376,并讓本組全體幼兒準確記住。

  聽口令同時從格子行動,跳錯必須回到起點重跳,跳完者跑回來輕輕擊本組下一位幼兒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兒開始行動,先跳完的一組為勝。

  ●10以內數的加減

  11、猜猜少了多少--教師出示實物若干,讓幼兒記住數量,然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掉一部分后再請幼兒看看現(xiàn)在還有的數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說說怎么猜的。

  12、扣碗猜數--先請一幼兒數一數扣子說出總數,然后將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時從碗中摸出若干顆給幼兒看,然后請其猜一猜碗中還有幾?圩,說一說是怎么算出來的。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字5,并能數出5以內的物體數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到5 的數字

  2、小圓片、小正方體、數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1、教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它們有多少條,好嗎?

  2、播放課件

  魚缸里有四只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一會兒又放了一只小魚。

  3、提問:現(xiàn)在有幾條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魚缸:(里面有4條魚)

  教師:小朋友,我們來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魚,好嗎?

 。ɡ蠋熯呉龑颠呍诤诎迳腺N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里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并列放在一起。

  提問:現(xiàn)在一共有幾條魚啊?

  3、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后加1個。

 。ㄗ層變赫J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后就是5)

  4、認識5的組成數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量。

  5、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量是5?

  三、我是小畫家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

  但圖形的數量必須是5個。

  四、游戲活動:(站圓圈)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后師生一起數:1、2、3、4、5,

  當數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里,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引導幼兒對三個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3、引發(fā)幼兒體驗操作學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套箱,紙偶,數字卡,套娃玩具,鑲嵌玩具等

  2、禮物袋,操作版(幼兒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進行介紹——與幼兒拉近距離。

  “小朋友們,昨天我們見過面了,我是什么老師呢?”(宋老師)

  “我來自威海,你們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對,你們是青島**幼兒園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島都是海濱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后啊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到威海去旅游!

  “宋老師從威海來,還給小朋友們帶來禮物呢.”

  二、基本部分

  1、變“禮物”引出課題(教師出示套箱,以“變魔術”的方式一次變出三個箱子。引導幼兒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個體。)

  教師提問:

  引導幼兒關注箱子的數量

  ——“老師變了幾個箱子呢,我們來數數看!保◣熡滓黄瘘c數,引導幼兒說出一共有三個箱子)

  ——“三只箱子,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出示數字卡“3”)

  引導幼兒關注箱子的顏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這幾個箱子有什么不一樣的?”

  引導幼兒觀察并簡單表述:

  箱子的顏色不同: 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綠色的箱子最大,黃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紅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們再一起看看,開始是一個箱子,現(xiàn)在是三個箱子,你們猜猜從哪兒變出來的?”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三只箱子,有1個最大的、1個不大不小的、1個最小的;因為他們大小不一樣,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裝到大的箱子里面,一個一個套起來,就變成一個了!苯處煱严渥又匦炉B置到一起。

  “我們看看禮物袋里都裝的什么禮物呢?”

  2、 幼兒操作,具體感知大,中,小 的物體。

  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禮物。

  ——“你選什么顏色的禮物袋?”(提醒幼兒說自己選擇的禮物袋的顏色!)

  ——“快打開看看,里面是什么東西?”

  ——“數一數,有幾個?”(請個別幼兒說)

  ——“擺一擺,它們什么地方不一樣?”

  ——“有的小朋友紙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這些是誰的床呢?是誰的碗呢?聽了老師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師用手偶講故事。(故事略)

  出示掛圖,幼兒操作,幫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擺一擺床和碗,從最大的到最小的擺成一排,看看哪個最大,哪個最。磕膫是熊爸爸的、哪個是熊媽媽的、哪個是熊寶寶的。”(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小熊一家著急死了,我們快幫他們送回去吧!送碗的時候你可以告訴熊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們都來檢查一下,大家都送對了沒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謝小朋友,他們謝謝小朋友,我們應該怎么說呢?”(不客氣)

  ——“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一個很好的禮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師出示套娃(3個)

  ——“這是什么?”(套娃)“你們見過套娃嗎?”

  ——“小套娃有什么小秘密呢?”(里面有好多個,教師一層層打開,隨意放在桌子上。)

  ——“我們給小娃娃排排隊吧!”

  給套娃排序。(按照從大到小順序排列)

  4、拓展游戲

  游戲一:給四個小套娃排隊(滿足能力強的幼兒的需求)

  教師出示一個小套娃(第四個小套娃)

  ——“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小套娃,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

  ——“那么現(xiàn)在誰會給他們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順序排列)

  游戲二:給小木柱找家

  教師出示成品玩具

  ——“這是什么?”(小木柱)

  ——“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5個),他們一樣大嗎?”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細,小朋友兩個好朋友一起幫小木柱找到家,放進去好不好?”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活動

  1、播放音樂,幼兒根據不同音樂模仿不同大小動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樂,幼兒表現(xiàn) 大的動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動物來了,誰呀(小兔子)

  4、輕輕的音樂,幼兒表現(xiàn) 小的動物(小鳥)

  5、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走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向。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認識并理解“>”和“<”所代表的意思。

  2.能根據“>”和“<”來區(qū)分大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10以內數字的大小。

  課件準備:“水果店”情景圖片;“好吃的水果禮盒”音頻。

  紙面教具:《水果禮盒》。

  材料準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牛阿姨的水果店到了一批水果禮盒,可是她忘記哪個禮盒里的水果數量大,哪個禮盒里的水果數量小,她請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幫忙,重新清點水果的數量。

  二、操作課件讓幼兒認識“>”理解其代表的意思

  1.操作課件,引導幼兒認識“>”。

  2.鼓勵幼兒清點禮盒內的水果數量,并操作課件將禮盒正確放置在“>”的`兩邊。

  三、操作課件讓幼兒認識“<”并理解其代表的意思

  1.操作課件,引導幼兒認識“<”。

  2.鼓勵幼兒清點禮盒內的水果數量,并操作課件將禮盒正確放置在“<”的兩邊。

  四、播放音頻讓幼兒根據“>”和“<”區(qū)分大小

  —水果禮盒終于都數完了,還用“>”和“<”區(qū)分了大小。好多人來買水果禮盒,他們想要數量大的禮盒還是數量小的禮盒呢,一起來聽聽吧。

  ——請你根據顧客的要求,選擇正確的水果禮盒。

  五、發(fā)放紙面教具完成練習理解“>”和“<”

  1.引導幼兒完成《水果禮盒》-1。

  2.引導幼兒完成《水果禮盒》-2。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5

  一、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過程。

  二、活動準備:

  1、教具:四座城堡圖,四幅畫、數字1-7、符號+、-、=。

  2、人手四幅圖片,筆、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銀牌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開火車

  以前我們玩過數字5、6的開火車游戲,今天,徐老師帶大家要玩數字7的開火車游戲。

  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嘿嘿!我的火車6點開。(集體、個別)

  2、情境感知---看圖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法.

  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城堡王國,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綠顏色、紅顏色、黃顏色、藍顏色四座城堡,這么漂亮的城堡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娫掜懀┦浅潜膰醮騺淼模f這四個城堡里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城堡。你們愿不愿意來說一說(愿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說一說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問: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了什么顏色的.城堡?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樹上有一只鳥,又飛來了6只鳥,樹上一共有7只鳥)集體驗證,并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顏色城堡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后,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個城堡里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國王還夸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娫捲俅雾懫穑质浅潜膰醮螂娫捊o徐老師,說,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四個城堡里的事情,現(xiàn)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2)集中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3、體驗理解---互換規(guī)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小結:1+6=7、6+1=7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

  2)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朋友題是誰?1+6=7(6+1=7)、7-1=6(7-6=1)

  4、內化遷移---幼兒游戲

  游戲規(guī)則:

  (1)每個鞭炮里面也藏著一個算式題,要是誰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能放的很響,而且還能得個小紅花,同樣,要是沒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放不響。

 。2)每次請每隊選一個小朋友參加進行比賽,看看到最后那隊得到的小紅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小結:頒發(fā)游戲中金牌得主、銀牌得主。

  四:活動結束:

  帶小朋友進入城堡跳舞。

  五:活動延伸:

  1、 繼續(xù)探索7的第二、第三組加減。

  2、利用區(qū)域活動,進一步鞏固看圖列算式。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6

  目標:

  1、能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用幾種圖形拼拼、貼貼、說說。

  2、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準備:

  1、白紙每人一張,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彩色圖形紙若干,漿糊,抹布。

  2、教師用幾何圖形拼貼的范例圖一張。

  過程:

  1、激發(fā)幼兒自己用圖形拼貼畫的興趣。

  ·出示范例圖,引導幼兒說說拼貼圖案的幾何圖形的`名稱。

  2、練習用圖形拼擺物體造型。

  ·幼兒自己選擇所需的圖形嘗試拼物。

  ·教師幫助幼兒合理安排畫面。

  ·粘貼造型時提醒幼兒正確使用漿糊、抹布等。

  3、展覽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幼兒相互講述畫面的內容,體驗圖形的組合變化的樂趣。

  ·鼓勵幼兒說出“我用X形和X形拼了XXX形”。

  建議:

  結合此次活動可在智力區(qū)與美工區(qū)繼續(xù)提供各種形狀的彩色紙與積木,讓幼兒進行拼貼造型,進一步感受圖形組合的千變萬化。

  評價:

  1、能大膽地選擇幾何圖形拼貼造型,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

  2、能正確地說出所選圖形的名稱與造型物的名稱。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區(qū)分左右是有關空間方位感認知方面的內容。其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關系。《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的發(fā)展和提高!庇谑俏以诨顒又性O計了多個小游戲,讓小朋友在游戲中輕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為中心正確的判斷左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森林圖)1份,(六只小動物)。

  2.小紅花20張(彩紙剪)。

  【活動過程】

  一、區(qū)分左右手,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感知左、右邊。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

  誰?

 。2)改變方位,區(qū)分左右。

 。3)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

  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

 。ǘ、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二、聽口令做動作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2.看圖區(qū)分左右

  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

  提問: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競賽游戲:我說你做

  1.兩組小朋友拉手比賽:(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給小朋友貼紅花(一組發(fā)出指令一組貼紅花看誰貼的準確)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官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方法:

  以游戲法為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點、難點: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qū)分。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若干。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3.魔術箱、魔法棒。

  4.小雞、小狗、小貓的教具。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游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圖形王國去,那里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xiàn)得最好!

 。ń處熥鍪痉叮骸澳髷n,放開;捏攏,放開;小手背起來!

  2.中間部分: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

  (1)游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到了,圖形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俳處熌顑焊瑁骸澳g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正方形的書,問:“這是什么?(書)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為什么說書是正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

 、谠倌顑焊瑁骸澳g箱子東西多,請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劢處熆偨Y:魔術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苣阍趺粗浪侨切/正方形/圓形的?

 、堇蠋熆偨Y: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2)游戲:誰的本領大

  ①教師用魔法棒“變”出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學生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F(xiàn)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诮處熡媚Хò粢来巍白儭背隽硗獾膸追鶊D畫,請學生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3)游戲:小動物找家

  師:“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ā白儭背鋈N小動物)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是什么動物呀?

  幼:……

  師:“咦!這三個小動物好像在哭,我們來問問它們怎么了。”

  “小雞、小狗、小貓,你們怎么啦?”

 。ń處熌M小動物的聲音)“我們找不到家,見不到媽媽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啊?”

  幼:……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xiàn)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保ò讶N幾何圖形的卡片發(fā)給學生)

  師:“小動物說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小狗說,它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們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嗎?”讓學生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幫小狗找到家了。小雞說,它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雞也找到家了,小貓說,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里?”讓幼兒把圓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也幫小貓找到家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子、小貓可高興了,唱著歌快快樂樂地回家去了!保ò讶N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3.結束部分:讓學生鞏固對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圖形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依次出示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學生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我們也唱著歌回家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小動物的‘房子’分類放到區(qū)域角中。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圖形。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西宋集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9

  活動準備

  PPT課件、日歷、奶瓶、溫度計

  活動目標

  在認識數字0——9的前提下,將他們排序。

  在比較觀察中,了解發(fā)現(xiàn)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數字變化后,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數出。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二、1、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順序,倒序,單數,雙數)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基數13579

 。2)順時針,圓形,三角形

 。3)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 寶寶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歷

  2、奶瓶

  3、溫度計

  4、目錄

  四、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有數字寶寶組成的圖形,說一說畫的是哪些圖形?是有哪些數字寶寶組成的?

  五、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寶寶,動手畫一畫。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0

  課程分析

  《超級擂臺賽》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圖畫故事繪本。為了保護羊群,山羊村長決定舉行“超級擂臺賽”,聘請一位強壯、勇敢的守衛(wèi)來對付大灰狼,保護羊群。他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動物,經過一關關的挑戰(zhàn),最后獵狗獲得了勝利,成為羊群的守衛(wèi)。其間要孩子們明白的一個道理是:想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守衛(wèi)光有這些外在的本領(靈活、力大無比、身材高大、速度快)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到底誰能勝出,通過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比賽,孩子們知道機智勇敢、認真負責的動物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融入的數學元素:

  繪本中的多項比賽結果需要孩子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來獲知,只有小讀者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等數學經驗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豐富多樣的比賽內容,讓統(tǒng)計變得不再枯燥,更能激發(fā)孩子去操作、去發(fā)現(xiàn)。在挖掘繪本中的數學教育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概念,嘗試將故事內容與幼兒園數學活動進行整合,設計了這個數學活動。為了給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間,還對“超級擂臺賽”的比賽項目和獲勝標準進行了修改,讓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更加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具有挑戰(zhàn)性。

  課程目標

  1.嘗試運用已有經驗對數字大小、時間快慢進行比較,從而對故事的情節(jié)做出相應的判斷。

  2.嘗試對比賽的結果進行目測及統(tǒng)計,學習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

  3.體驗故事內容的有趣,對獲勝者的機智勇敢、認真負責有認同感。

  課程準備

  ppt課件、一體機、記號筆4份、操作材料4份

  課程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在美麗的羊村里,住著一群快樂的羊,有一天,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辈シ配浺簦ɡ堑慕新暎

  師:“是誰來了?”幼:可能是老虎、狼等。

  師:“是嗎?我們來看一看!” “原來真的是狼”

  師:“一群狼來到了羊村,你們覺得它們可能來干什么呢,為什么?”

  師:“山上的狼越來越多,羊村里的羊越來越少,這可急壞了羊村長,你們能幫羊村長想個辦法嗎?”

  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那羊村長想了什么辦法呢?”

  “第二天,羊村長和小羊們在森林里貼了一則廣告,上面說了什么?”

  師:“羊村長想招聘一名守衛(wèi),村長還留下了他的聯(lián)系電話,號碼是....?”

  師:“廣告一貼出來,就來了好多小動物來應聘,都有誰呢?”(出示森林里動物圖片)(幼兒回答:大猩猩、狗、烏龜......如幼兒回答被樹葉遮擋的地方進行提問并驗證答案)

  師:“我們來數一數一共來了幾個小動物?”(8個)

  師:“可是羊村長說招聘一名守衛(wèi),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可怎么辦?”

  師:“來看看羊村長想了什么樣的辦法?”

  二、觀察畫面,嘗試統(tǒng)計

 。ㄒ唬┯^察圖片,了解比賽內容

  出示四張比賽圖片。

  師:“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比賽呢?”

  師:“那你們覺得這些比賽里誰會贏呢?”幼兒根據畫面猜測比賽項目。

  師:“羊村長也為這些比賽制訂了獲勝的標準,我們來看一看!薄皠倓傂∨笥岩呀洸碌搅,(畫圈手勢接住飛盤)能接住飛盤的獲勝!睅熡檬謩葜赋銎溆嗳齻標準。

 。ǘ┯^看課件,師幼共同操作

  1、跑步比賽——出示跑步比賽圖片

  師:“第一項是什么比賽?”“要求在相同時間內誰先跑到終點的小動物獲勝。

  師:“哪些小動物獲勝了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并圈出來!

  師:“老師出示統(tǒng)計表,讓幼兒把獲勝的小動物記錄下來,在后面打√”。

  師小結:跑步比賽獲勝的小動物有老虎、大猩猩、狐貍、狗、熊。

  2、接飛盤比賽——出示接飛盤比賽圖片

  師:“圖片上有哪些小動物接住飛盤了?我們一起圈出來”。

  師:“都圈出來了嗎?老師這表有一張統(tǒng)計表,請小朋友們把接住飛盤的小動物后面打上“√ ”。

  師小結:接飛盤比賽獲勝的小動物有狐貍、烏龜、狗、猩猩、老虎。

  三、幼兒操作,嘗試記錄統(tǒng)計

  1、出示剩余兩張比賽的記錄表內容。

  師:“相信小朋友們都了解了比賽的內容和標準,羊村長想請你們當裁判,準備了比賽記錄表,我們來看看!

  師:“羊村長相信你們是一名合格、公正的裁判,待會兒你們拿一張你們感興趣的比賽項目記錄表進行記錄。”幼兒拿記錄表進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驗證結果

  2、身高比賽——出示身高比賽圖片和幼兒記錄表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記錄身高比賽的小裁判們,還記得身高比賽的比賽標準嗎?我們看看他們的記錄?”幼兒觀察回答。

  師:“這張記錄表上的烏龜、狐貍他的.身高超過一百厘米了嗎?(指著100厘米高度的線)那他們就沒有獲勝。請一位小朋友在右邊的表中用拖動星星的方式記錄獲勝的小動物!

  師:“小裁判們要仔細觀察記住每項比賽的獲勝標準哦。那身高比賽獲勝的小動物們有熊、長頸鹿、老虎、鱷魚、狗、大猩猩!

  3、舉重比賽——出示舉重比賽圖片和幼兒記錄表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幾位小裁判關于舉重比賽的記錄表”找出其中一位小裁判,師:“請你來說一說舉重比賽的獲勝標準是什么?”(一百公斤以上不包括一百公斤)“你是怎么記錄的?”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些小動物舉重超過了100公斤?”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圈出超過100公斤的動物們,誰愿意上來記錄一下結果。

  師:“看看這幾位小朋友的記錄結果和我的一樣嗎?”

  師小結:“在舉重比賽中勝出的有熊、老虎、狗、大猩猩!

  五、成績匯總,統(tǒng)計結果

  1、師:“現(xiàn)在每次比賽獲勝的結果你們都知道了,那怎樣才能知道誰是最后的獲勝者呢?”點擊出示四場比賽記錄表,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統(tǒng)計表。師:“羊村長也將根據你們的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來看看這張表,看看每個小動物一共獲得了幾顆星?”(請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點擊出示統(tǒng)計結果)

  3、師:“誰獲得了比賽的勝利”幼兒回答:大猩猩、老虎、狗。點擊出示三個動物與羊村長的圖片。

  師:“可是廣告商只聘請一名守衛(wèi),那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呢?羊村長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誰能保護好羊群,誰就能獲勝,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六、揭示結果,分享感悟

  觀看圖片,說感受

  1、出示老虎的圖片。

  師:“你們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老虎張大嘴巴,露出了尖尖的牙齒,嚇壞了小羊。

  2、出示大猩猩的圖片。

  師:“看看大猩猩是怎么做的?”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大猩猩玩的很開心,但是羊都被狼抓走了。

  3、出示狗的圖片。

  師:“再來看看獵狗呢,它又是怎么做的?”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獵狗將羊群圍成一個圈,嚇的狼不敢靠近。

  師:“你們覺得誰能應聘上這份工作。羊村長想請你們把把關,給他們投個票。”幼兒投票環(huán)節(jié)。

  師:“大家都選擇了獵狗,最后獵狗獲勝了嗎?”

  4、出示圖片。

  師:“為什么大家都選擇獵狗呢?”幼兒回答。

  師小結:獵狗雖然不如老虎勇猛,沒有大猩猩靈活,但是它機智勇敢,認真的負責看管羊群,最后我們用掌聲祝賀它應聘上了羊村守衛(wèi)的工作。

  課程反思

  1、巧妙地在文學作品中融人數學內容,幫助幼兒運用數學思維的方式增強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使枯燥、抽象的數學因為有了文學作品的精彩情節(jié)的支撐而生動有趣了許多。

  2、沒有機械地照搬故事,而是根據活動的需要和孩子的年齡特點將故事的情節(jié)作了調整:例如,動物的數量從原來的14個變成了8個,將三項比賽項目調整到四項;增加了跑步比賽,對各項比賽的獲勝標準進行了修改。這些刪刪改改,都是為了給孩子有一個適度挑戰(zhàn)的空間。

  3.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為活動增色不少。將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元素組合起來,使活動更具有趣味性和情境性,滿足了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做到更好地優(yōu)化教學。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1

  一、活動目標

  1、跟隨故事情節(jié)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能看圖列算式,并掌握9的減法運算。

  2、體驗分包子的樂趣,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二、活動準備

  ppt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引出主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出示封面: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瞧,這個小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她叫做妞妞,妞妞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妞妞的媽媽開了一家點心店。看,點心店的生意怎么樣?你怎么看出來的?(點心店的`生意好極了,妞妞的媽媽每天忙得團團轉。)

  3、咦,妞妞哪去了呢?(放大鏡)她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呢?(蹲在店外面,看上去非常孤單。她想啊,要是能有個弟弟或者妹妹一起玩,那該多好啊。)

 。ǘ﹥A聽、參與講述包子店發(fā)生的事,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

  1、這一天,晚上快關門的時候,我們一起幫妞妞數一數,盤子里還有幾個香噴噴的煎餃了?(9個)這時,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呢?(裁縫店的老板推門走進來)他買走了幾個煎餃?(5個),那應該還剩幾個呢?(4個)

  2、妞妞媽媽每做一次生意都要記賬,我們一起來幫她記一記好不好?原來一共有幾個煎餃?9個煎餃用數字9表示,裁縫店老板買走了5個,少掉了應該用什么符號?(減號),還剩下4個(=4),這樣減法算式就寫好了。妞妞媽媽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今天賣了幾個煎餃,小朋友們,你們會寫了嗎?

  3、第二天晚上,快關店的時候,妞妞數了一下籠子里的包子,還有幾個?(9個)最后一位客人金店的老板娘來了,買走了6個包子,那應該還剩下幾個包子?(3個)

  4、好了,一單生意又做成了,媽媽又要記賬了,哪位小朋友來幫媽媽算一算呢,用減法算式表示出來。(請幼兒上前書寫)(真棒,看來你已經能當媽媽的小助手了)

  5、晚上,妞妞幫媽媽掃地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蒸籠,發(fā)生了什么事?(包子少了一個)另一個包子哪去了呢?妞妞問媽媽,“媽媽,你有沒有看到那個大包子?”媽媽說:“鬼丫頭,自己吃了還裝傻呀!甭犃藡寢尩脑挘ゆびX得怎么樣?(委屈)

  6、小朋友們,你們也覺得包子是被妞妞偷吃的嗎?那它到哪去了呢?你們猜一猜。妞妞也覺得包子是被偷走了。

  (三)根據畫面大膽猜測抓小偷的方法,學會看圖列算式

  1、妞妞決定抓住偷包子的小偷,她想了個什么方法?為什么把包子放在桌上?盤子里有幾個包子?(9個)為什么要把面粉灑在地上?

  2、看,天亮了,妞妞抓住小偷了嗎?雖然小偷沒有抓住,但是小偷留下了一些線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放大鏡找腳印)你猜一猜這會是誰的腳印呢?

  3、妞妞不僅發(fā)現(xiàn)了腳印這個線索,還發(fā)現(xiàn)盤子里又少了2個包子。那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原來盤子里一共有幾個包子?(9個)被偷吃了2個,還剩幾個呢?(7個)妞妞趕緊把這件事記下來告訴媽媽,你能幫她來記一記嗎?(9-2=7)

  4、妞妞心想,又被小偷偷走了2個包子,這一次,我一定要抓住這個小偷。于是她又想了一個辦法,這是什么方法?(她把包子放在桌子上,還在地上、桌子上、凳子上放了許多的碗、盤子、筷子,還把又黏又滑的油倒在地上,這樣小偷摔倒的時候就會發(fā)出聲音,就能抓住他。)

  5、你們覺得這次她會抓住小偷嗎?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小偷哐當一聲摔在地板上,看,小偷是誰呀?(一只瘦巴巴的小黑貓)是不是跟你們猜的一樣呢?(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都是小偵探。)

  6、偷包子的小偷終于被抓住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處置它呢?我們看妞妞是怎么做的?(妞妞輕輕地抱起小黑貓,對小貓說:“你是不是因為太餓了,才偷吃東西呀,你做我的朋友吧!保╂ゆみ給小黑貓取了個名字叫鬧鬧,從那以后,他們天天在一起玩。

  7、媽媽喊道:“妞妞,鬧鬧,過來吃包子嘍!彼麄兣艿阶雷舆呉豢矗瑡寢寽蕚淞藥讉大包子?(9個)那妞妞和鬧鬧會怎么分這9個包子呢?請小朋友們來幫他們出出主意。

 。ㄋ模┯變悍纸M操作并分享自己的操作結果

  師:小朋友們馬上可以自己分組,3—4個人一組,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一盤包子,還有一張記錄紙,一個小朋友記錄,其余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想辦法怎么分。

  師:(教師示范)老師先來分一分,每個盤子里都有9個包子,就在第一個框里寫上數字9,我想分給妞妞1個,就在妞妞對應的框里寫上數字1,還剩下幾個呢?(8個)給鬧鬧,就在鬧鬧對應的框里寫上數字8,這樣就分好了。小朋友們馬上分的時候要注意,重復的分法就不要寫了哦,記錄的小朋友要檢查一下已經寫過的算式。

  師:老師還增加了難度,每一組只有5分鐘的時間,老師會倒計時,當聽到最后的“!币宦晻r,小朋友們就不能寫了哦。好了,馬上請小朋友們先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當我說開始的時候小朋友們才能動手分哦。都坐好了嗎?

  師:哪一組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分法?(將幼兒作品投影到電腦上)

 。ㄎ澹┙Y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活動結束后可以把這個故事還有你的分法去講給更多的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guī)律。

  2、練習用數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6的加減運算。

  活動準備

  蛋糕卡、6的加減算式卡若干。

  活動過程

  1、復習6的組成。

  (1)游戲:拍手對數。

  玩法:老師拍手數和幼兒拍手數合起來是6。

 。2)師:媽媽制作了許多種美味的`糕點。每一種糕點都有6塊,我們一起和美味的糕點玩游戲吧。

 。3)幼兒操作:請用桌上的數字及蛋糕卡片例出6的分解組成,并根據6可以分成4和2這組分合例出多種算式,越多越好。

 。4)幼兒間互相交流討論,你是怎樣擺的,你擺了什么算式。

  2、分析討論

  (1)教師出示4+2=6,2+4=6比較他們的異同。

  師小結:在加法算式里,加號前面和后面的兩數可以交換位置,得數不變。

 。2)教師出示6-4=2,6-2=4

  小結:我們知道6可以分時4和2,那6減4等于2,6減2就等于4。

  3、鞏固練習

  出示6的分解組成,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商量,例出6的分解組成的所有加減算式。

  4、游戲活動

 。1)看算式報得數4+2=6-3=等。

 。2)完成幼兒用書“分糕點”內容。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qū)域中投放6以內的加減圖卡、圖片卡供幼兒練習。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復習5一杯的計數,進一步感知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學習5以內的等量對應。

  3、培養(yǎng)觀察力和對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數量1—5的拼圖卡片。

  2、幼兒用書,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的計數和等量對應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拼圖,漂亮拼圖都藏在這些五顏六色的小花后面,只要找出數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麗的圖畫,大家快來找找吧。

  2、教師拿出其中一張卡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張卡片上有幾朵小花?哪張卡片上的小花和紅色色的數量一樣多?

  3、小朋友說藍色的小花和紅色的小花一樣多,我們一起來數數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等量關系。)

  4、3朵紅色的花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3朵藍色的話用幾個圓點來表示?所以這兩種小花一樣多,我們來看看對不對?(拼圖驗證)

  5、還有誰來把剩下的拼圖找出來?

  二、鞏固5以內的'等量對應

  1、還有一些小動物帶著漂亮的氣球和彩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發(fā)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第3頁的內容。)

  2、小老虎拿了幾個氣球?誰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氣球數量一樣多?我們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3、數一數還有哪兩個小動物拿的氣球和彩旗數量是相同的呢?請小朋友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4、幼兒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兒作業(yè),收拾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4

  目標:

  1、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

  2、在操作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3、愿意積極動腦,大膽嘗試。

  準備:

  活動過程:

  一、復習1~5的組成

  1、師:今天我們來玩上次老師教過的"碰球"游戲,再復習一下我們學過的2~5的組成。

  2、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要玩的數字的碰球師:嗨嗨,我的一球碰幾球?

  幼:嗨嗨,你的一球碰一球。

  3、教師與幼兒分全體和個人玩這個游戲大班數學 6的組成(復習)目標:

  1、復習6的組成,知道6的組成有5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根據教師的`出示的數熟練的說出能組成6的另一個數。

  3、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準備:6個玩具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1、請個別幼兒起立玩碰球游戲

  2、以3桌為一組,請其中一組說出小于6的數,另一組找到與其組成6的數字

  二、玩游戲,鞏固6的組成

 。ㄒ唬┎虏挛业氖稚嫌卸嗌

  1、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教師手上一共有6片雪花片,教師出示其中一只手的雪花片,請幼兒說說教師另一只手有多少雪花片

  2、分幼兒全體和個人進行游戲3、請幼兒回答為什么能準確的說出答案,教師對幼兒的答案小結

  (二)開火車回答幼兒按順序快速回答教師另一手中雪花片的數量(不能快速回答的幼兒由大家?guī)兔Γ?/p>

  三、做作業(yè)

  1、教師講明作業(yè)做法

  2、幼兒獨立完成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嘗試用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

  2.體驗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

  難點:嘗試用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

  活動準備

  1.籮筐、紙箱、椅子、桌子、老鼠圖片若干。

  2.課件 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聽過黑貓警長的故事嗎?你們喜歡誰?那今天老師來當黑貓警長,小朋友們都是白貓警士。好了,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出去轉一轉,看看有什么新任務。

  二、操作課件,感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嘗試用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

  1.游戲“捉迷藏”

 。1)播放 PPT 圖片,師:這是小兔子的家,我們看看他家里有些什么呀?引導幼兒仔細看圖,自由說一說。圖片上小兔子家里的物品。

  (2)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白貓警士們你們好,我是小兔子,我想和你們玩一個躲貓貓的游戲,你們把眼睛閉起來,我在家里躲起來。然后你們來找找,看你們能不能找到我,我要躲起來啦。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點擊下一張 PPT 將小兔子藏起來。

 。3)師:123,睜開眼睛,你找到小兔子了嗎?你在哪里找到它的?引導幼兒說出找到小兔子的地方,如“小兔子藏在桌子的下面”。

  2.幼兒操作白板藏兔子。

  師:這次誰愿意來把小兔藏起來。讓其他的白貓警士找一找呢。(幼兒操作) 提問:你是在哪兒找到小兔子的?(引導幼兒正確說出方位詞,嘗試用完整的

  語言表述小兔子的位置。)

  3.教師小結:白貓警士們找到的小兔子分別藏在了桌子下面、沙發(fā)上面、籃子里面、魚缸外面。

  三、游戲:聽指令“找禮物”,進一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

  過渡語:小兔子為了感謝你們和它一起玩游戲,它為你們準備了感謝的禮物。

 。ㄒ唬┙處熓痉恫僮,講解操作要求。

  要求:只有認真聽保老師指令的小朋友,才能找到禮物。

 。ǘ┞牻處熤噶睿瑐別幼兒操作課件“找禮物”。

  (1)第一件禮物藏在禮物盒的里面。

  提問:禮物盒里面的禮物是什么呀?(幼兒自由、集體回答)教師小結:棒棒糖藏在禮物盒里面。

 。2)第二件禮物是禮物盒外面的`棒棒糖。

  提問:他在哪里找到棒棒糖的?(幼兒自由、集體回答) 教師小結:他在禮物盒外面找到了棒棒糖。

  (3)第三件禮物是紙盒里面的小熊。

  提問:第三件禮物是什么?在哪里?(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第三件禮物是紙盒里面的小熊

  (4)第四件禮物是紙盒外面的小熊。

  (5)第五件禮物是桌子上面的汽車和小熊。

  提問:第五件禮物是什么和什么?在哪里?誰說的最清楚,最完整我就請他上來點禮物。

  教師小結:第五件禮物是桌子上面的汽車和小熊

 。6)第六件禮物是桌子下面的皇冠和棒棒糖。

  提問:第五件禮物是什么和什么?在哪里?誰說的最清楚,最完整我就請他上來點禮物。

  教師小結:第六件禮物是桌子下面的皇冠和棒棒糖

  (7)教師小結:白貓警士們太棒了,都能認真聽指令在禮物盒里面、禮物盒外面、桌子下面、桌子上面、紙盒外面、紙盒里面找到了禮物。

  四、在情境游戲中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對上、下,里、外空間方位的認識。過渡語:“接電話”進入情境,黑貓警長剛才接到兔媽媽打來的電話,說它們

  家有老鼠偷吃糧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媽媽家的各個地方,我們先偵查一下敵情, 記住大家輕輕地走過去仔細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來向我報告你們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老鼠?

  1.幼兒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偵查后坐回椅子向黑貓警長報告敵情。

  師:你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老鼠?(幼兒自由回答,如:椅子下面(上面)有一只老鼠,籮筐里面(外面)有一只老鼠)

  過渡語:竟然有這么多老鼠在搗亂,情況十分火急,白貓警士們,我們快去抓老鼠吧。要求:每位白貓警士抓一只老鼠后回到座位上。

  2.幼兒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抓老鼠。

  提問: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老鼠的?(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4.教師小結:白貓警士們都很能干,不僅抓到了老鼠,還能清楚的說出上、下、里、外,F(xiàn)在我們把老鼠都關進這個盒子里,不要讓它們跑出來。

  五、活動延伸

  我們一起去找找教室外面有什么,活動結束。

  活動總結

  小班幼兒對方位詞的概念含混不清,對物體空間位置的指認總是用這里或那里來表達,所以我設計了小班數學活動《區(qū)分上下、里外》。小班的孩子對動畫片《黑貓警長》里的黑貓警長特別崇拜,整個活動我以黑貓警長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同時把活動和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機的整合,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機。達到整個活動的目標, 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活動目標1.感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嘗試用

  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顒幽繕2.體驗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一開始教師以黑貓警長,幼兒以白貓警士的身份參與到整個活動中,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游戲一“捉迷藏”,幼兒點擊操作課件把小兔子藏在家里的各個地方,讓幼兒在邊找小兔子邊操作課件感知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并嘗試用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如:小兔子躲在桌子下面,小兔子躲在籃子里面等。游戲二:聽指令“找禮物”,幼兒聽教師指令,個別幼兒點擊操作課件“找禮物”在找禮物的過程中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

  “上、下、里、外”等方位。游戲三:幼兒進入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中,通過實操讓幼兒在發(fā)現(xiàn)老鼠和抓老鼠的過程中再一次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對上、下,里、外空間方位的認識。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整個活動始終貫穿在游戲捉迷藏、找禮物、情境游戲中完成,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本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捉迷藏形象地引導幼兒感知了“上下、里外”,又通過自己操作抓老鼠進行了鞏固練習,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時,多數幼兒對方位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感知。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在幼兒的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進行有意識地加強練習,使方位感知逐漸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東西。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經典】05-15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05-15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優(yōu)秀)05-15

【推薦】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05-15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優(yōu)秀】05-15

【熱門】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05-15

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通用)05-1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設計12-03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02-24

(熱門)幼兒園數學教學設計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