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集合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1
差生顧名思義便是差等生,他們的行為習慣、學習態(tài)度、遵章守紀等方面比較差。在眾多的老師心里,他們大多數(shù)是基礎教育中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在以往的教育中成功的體驗很少。因此,教師們在平時的交流中,只要提起這些學生,不是搖頭,就是嘆氣,并對他們“屢教不改”的厭學、早戀、無羞恥感、違反紀律等不良行為深感煩惱和無奈。我們平時看到的只是學生外在的不良行為表現(xiàn),教育時也只是就問題而解決問題,沒有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內在的興趣和需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繁重的系統(tǒng)工作,在學校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雖然在提倡素質教育,但依然免不了一些學校為了追求教學質量而忽視差生的管理。作為學生的管理者——班主任,不能只抓優(yōu)等生而放棄差生。“教育應該給予受教育者平等的權利”。特別是差生的管理更是要多花心思,多花精力。
如何管理好差生?作為班主任應該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仔細分析其原因,掌握其特征,抓住學生思想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以引導,使他們進步。根據筆者十幾年的班主任經驗,差生或者落后生,通常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征:
。ㄒ唬┧枷肷喜磺筮M步,失去前進的動力。他們不僅是學習成績上差,在思想上處于落后狀態(tài),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不關心集本榮譽。
(二)行動上不循常規(guī),經常鬧上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違反紀律是家常便飯。由于他們成績差,課堂上聽不進,搞小動作,惡作劇等是他們的特長。常常搞得上課的老師啼笑皆非。在課外,洶酒吸煙視為“英雄氣概”。把老師的批評當耳邊風,或者當著老師承認了錯誤,可背著老師又一個樣。
。ㄈ⿲W習上困難重重,處于絕望狀態(tài)。由于他們的不愛學習,成績自然就差。上課教師講的內容他們聽不懂,作業(yè)完不成。即使完成了,也是抄襲,甚至請別人做。他們的想法是:反正不能升學,這些東西學起來又不能當飯吃,不如趁現(xiàn)在好好玩一番。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教師不能簡單而粗暴的責罰。而應當充分的了解學生,分析其原因,做到因事利導,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我的管理經驗歸納起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管理,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第一是對學生要寬容。
作為教師在思想上應該認識到,差生并不一定就是很笨,就無藥可救的了。切忌歧視差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差生。其實只要作深入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的差生,他們的心靈也很脆弱,有上進的心理需求。有的甚至遠遠超過其他人。他們迫切需求老師的信任與關愛。所以對差等生一定要從寬。所謂“寬”,一方面是指老師對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要真正關心愛護。作為班主任,應經常下班,了解學生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對有困難的差生要熱情的幫助,加以關懷,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溫暖。這樣,他們便會與老師成為知心朋友。以利于老師的管理。
另一方面,就是對他們身上存在的某些缺點、錯誤和行動上的某些反常行為、以及對他們在前進過程中的反復行為,作為教師要有寬容的態(tài)度。他們身上的缺點不是天生就有的。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有的是由于社會原因等諸多因素影響而成,是可以改變的。因此,不要一見到錯誤就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一般情況下,更不要翻老賬。要認真觀察他們的行為,分析他們的想法,尋找他們錯誤的根源。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處理,用關愛的情感去感化學生。這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就事論事的簡單指責,經常使他們沒法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動機。經常批評就會摧毀他們身上隱藏的強烈的自尊心,因而他們便對教師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緊緊地關閉自己的心扉,阻斷老師與他們聯(lián)系的通道。這時老師對他們一切工作便成了“對牛彈琴”。
第二就是對學生要“嚴”。
所謂“嚴”就是老師對他們的行為、想法、要求要嚴密觀察,密切注視。隨時掌握他們的情況變化!爸褐,百戰(zhàn)不歹”,也可以運用在這上面。對于差生,他們的缺點往往是隱蔽性的,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性很強,如果你沒有真憑實據,他們是絕不會輕易認錯的。所以對于他們所犯的過錯不能輕易的批評指責,應該深入的調查,了解,做到證據確鑿,這樣他們才會心服口服。
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粗暴的責罰。一是要嚴格管理,控制他們的行為。只有掌握了他們的行為,你才有條件去管理他們,轉化他們。二是嚴要嚴在紀律、制度上。因為差生中有的往往是缺乏自制力而造成的,嚴格的制度是督促他們的行為走向規(guī)范。作為老師要嚴格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一視同仁的嚴格要求,不能有所偏袒。第三是要嚴密觀察他們的行為,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掌握他們的真實想法,是嚴格管理的前提。否則教師的嚴格管理就成了虛張聲勢的恐嚇,毫無實效。結果可能越管越亂。
總之,在差生的管理上要寬嚴適度,“無寬不能容人,無嚴不以立威”。老師在管理中既要有慈母般心腸,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又要象嚴父一樣,樹立自己的威信。只有這樣才能將這個所謂的“弱勢群體”轉化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2
為了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自然容不得半點疏忽,畢竟無論是教學工作的要求還是家長的意見都要予以重視才行,而且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老師的教導自然是很重要的,所幸的是通過這段時間班級管理工作的完成也讓我收獲不少心得體會。
對于教學工作的展開來說紀律的遵守是很重要的,但由于部分孩子沒有遵守紀律的概念自然要好好教導才行,在這之中作為老師的自己需要做到言行一致并帶頭遵守班級規(guī)定才行,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夠在教導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感到服氣,這樣的話我在進行教導的.時候也能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由于需要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緣故往往會要求身為老師的自己具備多項技能,無論是彈鋼琴還是畫畫都是能夠培養(yǎng)孩子思維能力的技能,而且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孩子們的學習也往往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控制好進度以便于促進孩子們的成長,雖然現(xiàn)在提倡游戲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但因為過分追求形式導致失去教學工作的本意可就有些舍本逐末了,因此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會以引導為主從而讓孩子們自主思考,雖然這種方式的教學比較緩慢卻能夠讓孩子們將知識深刻記憶在腦海之中,另外我也會和其他老師探討教學方面的問題并對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行改善,事實上通過這種交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而我也會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并用以指導后續(xù)的工作。
保持和家長的聯(lián)系并反饋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想要在教學工作中取得成果自然要獲得家長的認可才行,因此我很重視教學工作的展開并經常和家長進行聯(lián)系,而且在每次的家長會上我也會針對孩子們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進行講話,讓家長代表分享育兒經驗往往能夠讓家長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平時在開展親子活動的時候也會注重和家長的互動并讓他們參與其中,但是在做好這項工作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家長是否有時間,畢竟對于忙于工作的家長來說如何做好與孩子的溝通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雖然僅僅是以往在教學工作中的體會卻對于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十分重要,正因為能夠在工作中總結心得才能夠讓我不斷改進自身的工作方式,在教學水平得到提升以后自然能夠更好地完成班上的教學工作,作為教師的我也要認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園的發(fā)展。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3
一、構建班級小組管理模式機制
1、構建小組
班主任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不同學年段,采用不同的組建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將思想素養(yǎng)、文化成績、行為習慣優(yōu)秀的同學、中等同學與處于低層次的同學調配在一起,分成若干個同質組,以便于進行競賽。一個小組以3—6人為宜,班主任還應為各小組指定組長,安排好各項工作。小組成立后,便可讓各小組確定本組名稱,他們還會設計本組格言,如"奮斗帶來快樂""有志者事竟成"等。
2、構建小組評比量化制度
為促進各小組的學習積極性和管理積極性。班級小組管理以量化方式為主。根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規(guī)章制度,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把學業(yè)成績、行為表現(xiàn)、社會實踐等內容,具體地量化為可以操作的評分細則。班主任可根據與全班同學商定的辦法,制定評比表。
每個小組一本記錄薄,便同學們隨時記錄,隨時統(tǒng)計和比較。堅持做到每天上午七點半各小組反饋昨天記錄結果匯總,每周班會課進行一周匯總評比,每月評出“標兵小組”。至于什么情況加分和減分,班主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制定規(guī)則,以促進學生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3、構建小組評比激勵機制
既然有了詳細的量化評比細則,就應該有相應的激勵機制,這樣才能確實評比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爭當先進的積極性。做到獎罰分明,讓學生有一股上進的動力,并在活動中學會分清是非。
4、構建小組動態(tài)管理機制
每月一次"大獎勵"后,我會讓各小組適當調整,或再次重新組合,以保持各組的相對同質性。這種動態(tài)的管理,一方面保證了競賽的"可比性",維持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和進取心;另一方面在于不斷地向學生提出新的目標,形成學生每取得一點進步,就會有一個新的奮斗目標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激勵機制,形成通過小目標的不斷導向,引導他不斷進步,不斷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狀態(tài)。
二、實行班級小組管理的原則
1、持之以恒,正確督導原則,讓學生對班級小組管理制度產生信賴,養(yǎng)成良好習慣,確保班級小組管理的良性發(fā)展;
2、公平公正原則;
3、自主管理、鼓勵創(chuàng)新的原則;
4、全體參與,團結合作原則;
5、尊重個性,激勵發(fā)展原則。
三、實施班級小組管理模式的.成效
1、培養(yǎng)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班級小組管理,把管理權交給了學生自己,學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設性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雖然在實踐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失誤和波折,但學生可以在這種挫折中學會自我調控,自我勉勵,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決問題,為學生終生發(fā)展打下基礎。
2、增強了合作意識與集體的凝聚力
要爭取小組的優(yōu)勝,學習小組的成員必須通力合作,每個人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幫助同組的其他同學,從而在組內形成一個合作的氛圍,同學間互幫互助、團結的合作意識大大增強。這種合作意識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非常自然地遷移到每個學生對待班級體的態(tài)度上來,從而使班級體的凝聚力、號召力大大增強。
3、樹立并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
同質的競賽、動態(tài)的管理、及時的反饋,使學生時時處于一種被激勵的狀態(tài)之中,并能經常地受到表彰、鼓勵。這就讓學生經常地處于成功的體驗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進生的失敗心態(tài)、挫折心態(tài),使大多數(shù)學生對自己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的樹立,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將是受益無窮、功德無量的事。這應該是合作小組管理模式最大的成功之處。
4、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班級小組管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從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競爭與合作中,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了鍛煉,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4
班主任是極難當?shù)摹?/p>
對于許多新做教師的人來說,班主任工作是他們的一個很大難題?粗S多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做起工作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而輪到自己時卻是處處受制,舉步維艱,還不明白問題出在什么地方。真是學又學不像,做又做不來。再碰到學生不懂事的反目,領導不客氣的批評,也只能“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了。
我們從新教師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說起。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新教師往往把握不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的尺度。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年輕教師,思想常常很活躍,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點,容易受到學生歡迎,也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但是,與學生距離近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學生會不尊重你,班級紀律成問題,學生們并不自重,理想中的民主成了現(xiàn)實中的散漫。于是新老師開始觀察老班主任如何帶班的,看來看去,看出一個字,那就是“兇”。兇的教師對學生冷若冰霜,學生在他面前噤若寒蟬。和學生嚴格保持距離,班級紀律自然是很好,各項常規(guī)評比也是遙遙領先。新教師很是納悶不解,雖然心又不甘,然而最終還是會選擇走這條道路。因為這條路走下去,至少能立馬見到陽光。而民主的辦法,往往會品嘗到現(xiàn)實的苦果。
但是用兇的辦法對付以前的學生可以,現(xiàn)在也慢慢不行了。以前的學生犯了錯誤,你罰他,他會嚇得發(fā)抖,乖乖聽從處罰。而現(xiàn)在的學生就不一樣了。你對他發(fā)火,他很可能會跟你頂牛,萬一他跑出去不回來,你還得去找他,那個時候,你就被動了。要是碰到不太講道理的家長到學校里來鬧,你的日子還真不會太好過。
要是不想多事,就對學生的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聽之任之,只要保證在你任上別出什么大事就行。那么,你就是那個“彌勒佛”老師,這樣的老師在現(xiàn)在的學校里也是很常見的。學生其實很歡迎這樣的老師,碰到期中期末考試學校安排這樣的老師監(jiān)考,學生們甚至會額首相慶。心底里,學生們其實不大在意甚至是不太看得起這樣的老師。當然,這樣的教師只要心態(tài)好,大可將煩惱置之度外,完全可以活得很瀟灑。
以上兩種情況,一種是太剛,一種則太柔。如果你是一名有志向的教師,想做有成就的班主任,那么便不可太剛,也不可過柔,而應做到有剛有柔,剛柔并濟。
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不可侵犯的氣概。剛是一個人的骨頭,是人的精神內核。人不可無剛。曾國藩一生剛強,堅而不摧,以為古來豪杰以“難禁風浪”為四字為大忌。他曾自述道:“吾家祖父教人,也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庇终f:“至于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yè)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弊怨乓詠,哪一個帝王將相不是自立自強闖出來的呢?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在磨難面前不屈服,不退縮,最終有志者事竟成的呢?因此,剛非常重要,剛是一個人成就事業(yè)的基礎。
柔是一種收斂,一種風度,一種魅力,一種婉轉綽約的姿態(tài)。柔是一個人的皮肉,是一種處世方法。人不可無柔。中國諺語曰:“推己及人”?鬃釉疲骸凹核挥鹗┯谌恕!庇衷疲骸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币馑际钦f,我要步步站得穩(wěn),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wěn),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我們要領會這種人情世態(tài)。我們與人交往,要謹記“謙虛禮讓、柔以待人”八字!吧埔圆环榇,賢以自矜為損”,舜因有謙讓之德,而能名揚四海,湯禮賢下士,其圣敬之德乃日益精進。人生活在世間,總是有七情六欲,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因此,人際關系中,以“柔”為貴。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則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功;人也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閉,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剛柔也有有分寸,剛太過了,產生暴虐,便會折斷;柔太過了,顯得卑弱,便會靡軟。
有兩句話,是講剛與柔的關系的。一句話叫做“外柔內剛”,有人以此來描述人立身處事的原則。第二句話叫做“柔能勝剛”,古人曾經以舌頭和牙齒來說明柔能制勝的道理。牙齒不可謂不剛硬,舌頭不可謂不柔軟,然而一個老年人,活了七八十年,牙齒都脫落光了,舌頭卻依舊靈活。這便是柔能勝剛的最好例證。
一名班主任如果很好地理解剛與柔的道理,并把它貫徹到日常對學生的工作中去,許多棘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初接一個新班,班主任可以先以柔弱示人,不必輕舉妄動,而是要先細心觀察。學生自會來試探老師,讓他試探,不必理睬,不要讓他感覺到你的剛強?梢詻_他笑一笑,一笑置之。學生很可能會欺你軟弱,而無所忌憚,以至得意忘形。你只需冷眼旁觀,待到所有情況了然于胸,胸有成竹之際,令旗一揮,露出剛強本色,三把大火熊熊燃燒起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你的剛強自然收到實效,而你行事公正,學生自然對你心生敬意。有了背后的剛強作基礎,你再對學生柔和,學生既感受到你的親和力,但同時也會對你尊重有加了。
三國時劉備其實胸懷大志,但是機會不成熟時,便示以柔弱,到處投奔,甚至一度終日種菜,忙于田圃之間。及至機會來到,便緊緊把握,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lián)合孫權打敗強大的曹操,到最后西進西川滅了劉璋,并在白帝城稱帝,終于成就了一番霸業(yè)。而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中,用柔弱掩飾剛強的例子不勝枚舉,《孫子兵法》中便有“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名句,這一方法也為后來廣大軍事將領頻繁使用。
班主任建立威信之后,在班級工作中當以柔為主,以慈悲為懷。要善于容學生之短,宥學生之錯。學生所犯的錯誤,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教師以柔軟的方式處理為佳。因為學生的很多錯誤都是成長中的錯誤,是階段性的.產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逐漸意識到以往的幼稚可笑之處,以前不懂事時所犯的錯誤,教師若能以發(fā)展的眼光寬以待之,他們必會對教師心存感激,而有所回報的。
春秋時楚王大宴群臣,席間歡歌笑語之時,突然一陣怪風,吹熄所有蠟燭。漆黑之際,楚王愛妃許姬悄悄告訴楚王,剛才有人乘機摸了她的玉手,而她也扯斷了此人的帽帶。不料楚王聽了之后,大聲命令不要點燭,還對眾人說:“寡人今晚務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摘下來痛飲!毕灎T重新點燃之后,大家都不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這便是有名的“絕纓會”。后來楚王伐鄭,有一健將獨率數(shù)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逼鄭的首都,使楚王聲威大震。這位將軍便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個人。能做到“明知故昧”,這種涵養(yǎng),同那種“睚眥必報”的人比起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古人有“罵如不聞,看如不見”的“柔弱”功夫,既能避免是非,又更利于成功。
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觸犯了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必須予以處罰之時。教師要恪守外柔內剛之道。對于學生的原則性的錯誤,比如說考試作弊,偷東西,撒謊,恃強凌弱等行為,要堅決地予以處罰。但是這種堅決,要以柔和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比如說,教師與學生談話時,態(tài)度不必非常強硬,而要循循善誘,在告訴學生處罰決定時,要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解釋,讓學生理解。若學生哀求不要處罰時,教師不可喪失原則,要告訴他自己既然有勇氣做那些事情就應當有勇氣承擔后果,把這次的處罰轉變成自己的動力等等。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失望和期望。有些班主任,自己班級的學生犯了大錯時,往往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該處罰的不處罰,結果讓學生生出僥幸心理,不吸取教訓,及至將來犯了更大的錯誤。這是太柔的表現(xiàn)。還有些班主任,在學生犯錯之時,火冒三丈,惡語相加,并不惜用最嚴厲的手段處罰之,導致與學生情緒對立,結果學生索性一錯再錯。這又是太剛了。
三國時馬謖是諸葛亮好友馬良的胞弟,史稱其“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因而深受諸葛亮的賞識,讓他擔任參軍之職!懊恳娬務,自晝達夜”。馬謖開始時也的確不負諸葛亮的倚重,在軍事上多有建樹,如為諸葛亮“七擒孟獲”提出“攻心為上”的建議等。但是,他畢竟缺乏實際作戰(zhàn)經驗,又不聽諸葛亮指揮,終于導致街亭慘敗。失利之后,對于馬謖這樣一位頗有才能又私交極深的將領如何處置,一度令諸葛亮十分頭疼。當時蔣琬等人曾規(guī)諫諸葛亮寬恕馬謖的過錯,饒其一命:“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諸葛亮當然心若刀絞,但是他還是清醒地意識到“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這一要害問題,最終揮淚下令將馬謖斬首示眾,嚴肅軍紀,以儆效尤。諸葛亮的“揮淚”與“斬”的兩種行為,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剛柔如何相濟的詮釋。
班主任的學生工作也常常會體現(xiàn)出外剛內柔的方式。我們看到一些教師,對學生其實是很嚴厲的,但學生不但不忌恨他,反而很喜歡他。這是因為,這位教師的內心是柔弱的。教師對學生的愛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內在的柔,而這種柔又通過教師的嚴格的管理體現(xiàn)出來。學生雖然感受到教師的嚴厲,但是知道教師是在為他們好,因此不會有怨言,多年以后,他們有成就之時,還會對教師心存感激呢。
漢朝大將衛(wèi)青,史稱“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zhàn)常奮勇爭先,將士皆愿為其效力”。有一天晚上,衛(wèi)青到各營寨巡查,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士兵沒有入睡,而在小聲呻吟。一問方知,士兵腿傷未愈,膿水淤積于內,疼痛難忍。衛(wèi)青見狀,竟親自伏下身去,用自己的嘴巴替士兵吸膿。衛(wèi)青并沒有著書列說,但是僅此一例,便可窺名將風采。衛(wèi)青軍紀極為嚴格,處罰士兵也不在少數(shù),而所帶兵士在戰(zhàn)場上能忠心耿耿,驍勇殺敵,數(shù)次打敗匈奴,以至讓匈奴聞風喪膽,個中原因,是值得我們細細琢磨的。
孔子提倡仁道,但在齊魯之會時,奮然于兩君之間,擊退齊國挑釁,保持魯君尊嚴,這是以剛濟柔之勇舉;藺相如奉命使秦,完璧歸趙,威武不能屈,然其讓車于廉頗,顧全大局,道義相尚,這是以柔濟剛之義舉。因此只有剛柔相濟,做事情才能有理有利有節(jié)。每一位教師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的性格,分析一下自己是偏重于剛還是偏重于柔的。如果太過剛強,要學會處理事情更柔順一些,如果太過柔順,則要努力使自己剛強一些。要盡量使自己的性格更和諧,剛柔二者互為補充,不可或缺。如果只是單純地以其中一種方式來處理問題,也許會暫時地僥幸取得成功,但是從長遠來看,必敗無疑。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5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教師,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學識淵博,教學嚴謹,精心準備著每一堂課,寫好每一篇教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他們除了教書育人,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共同學習,相互交流;他們起早貪黑、忙忙碌碌,沒有一刻清閑,時時刻刻都牽掛著自己的學生;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著同一件事,他們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不凡。他們就是“德高為師”的人民教師。
教師,一個神圣而光榮的職業(yè)。而我就是這個神圣職業(yè)的一員。我理解的“教師”是一輩子的事業(yè)。作為一名剛走上三尺講臺的新教師,我深知教師工作的艱辛,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還必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教師也必須當好學生錘煉品格、傳授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導者。怎能忘記,20xx年從座位到講臺,從聽課到講課,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換。
一、以心換心,以愛博愛。
記得剛接手這個全班共47個孩子的班級,各種問題層出疊見:紀律散漫,習慣較差,基礎薄弱,“特殊”孩子問題嚴重……幾乎讓人欲哭無淚。初上講臺的我一時手足無措,壓力山大。但生性倔強的我怎會屈服。每天腦海里呈現(xiàn)的都是班孩子們調皮搗蛋的身影,都是各種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每天慢慢如電影似的閃現(xiàn),每天都在慢慢思考:尤如何管理學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改變學生學習習慣?該如何對待“特殊”學生?真的是一個頭十個大!
董卓宇一個“多差”后進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不會聽課、不做作業(yè)、打架斗毆、惹是生非……很難找到閃光點。剛開始在上數(shù)學課時,其他學生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只有他一下咬手指甲,一下看看黑板,一下又看看其他學生,或是看著地板,神情游離不定,什么也不做。其他學生在讀題時他不僅不讀題,還趁機講話干擾其他學生,每次提醒以后他才會有所收斂,但眼神還是沒有關注老師和黑板。經過多次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他做班級事務比較積極,在班會上我表揚了他。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件事之后,他偶爾會舉手回答問題,于是我乘機把他換到了前排坐,每節(jié)課都提問他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慢慢的他不再干擾其他學生上課,也學會聽課了,只是成績依然沒改變。對此我給他制定了專門的學習計劃并安排優(yōu)生幫助他,課后也經常和他溝通,通過他自身的努力和班上同學的關心和幫助,他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人也變得懂事多了。
他的改變也讓我感受頗深:原來,每一個孩子都是未加雕飾的玉石,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挖掘。而身為老師的我們絕不能因為自己的偏袒、疏忽錯失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
對于新教師的我來說在處理班級中的一些事情和班級管理方面的問題,我還是不能很好應對,還好我身邊有著一群熱心腸的同事們和負責任的領導,課后經常交流班級管理的方法,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的寶貴經驗,也學會了怎么與學生相處,這個班級的情況也慢慢地有了好轉,變得越來越好了。通過與同事、學生們之間的相處,我明白了“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睈凼谴蜷_學生心靈的鑰匙,教師應用自我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培育學生,也只有真的愛學生,才能真的教好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
二、亦師亦友,亦父亦母。
一個教師,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一個好教師,可能影響一批學生的一生;而一個有教育夢想的好教師,可能影響一代又一代學生的人生。通過與學生的日常交流我發(fā)現(xiàn)班上竟有27名留守學生和4名父母離異的學生?粗@些不諳世事的面孔,他們在物質方面雖然得到了滿足,但精神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愛是缺失的。作為他們的老師在學習方面多給他們一些關愛、理解和幫助,利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課上是他們的老師,課下是他們的好朋友;在生活方面對他們多一些照顧,讓他們從心里感受到老師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有不開心的事都可以和老師說,有困難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在心理方面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肯定,每周在班上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在課堂上我們是學生的老師,但是在課下我們可以是學生的“朋友”、學生的“同學”、學生的“父母”。我們只有以“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和行動來關心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我們才能共同進步與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全心全意地投入與付出,不斷的來轉換師生的關系。
三、細心呵護,靜待花開。
記得當我第一次站在學生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感覺他們多像一朵朵花朵在仰望藍天,渴求著陽光雨露。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一段話:“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庇捎诿總學生的先天條件和每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以平等、尊重、賞識和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起快樂和信心,那么,奇跡就會發(fā)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覉孕沤逃乔楦信c情感的交流,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感受,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我深感自我職責的重大,工作的艱辛,我愿意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錘煉和提升自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我的專業(yè)素質,鍛煉自我的各種潛力,我會一步一腳印,堅定地走下去,用自我的真誠去澆灌祖國的花朵。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6
眾所周知,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元,是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的基層組織。能否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團結、合作、勤奮、進取的班級精神,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叵霂啄陙淼陌嚓牴ぷ,收獲多多,遺憾亦多多。源引宋朱熹詩句一言以蔽之: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個“活”字了得!
一、管理思想“活”
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僵化地沿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思想或囫圇吞棗地生搬硬代的班級管理模式都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班級管理的最優(yōu)化。一個班級,就是一方水天。管理不得當,仿佛一潭死水,沒有了生氣,沒有了活力;管理得法,猶如一池春水,在微風的輕拂下,時而蕩起層層漣漪,時而激起朵朵浪花。
1、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校不是工廠,班級不是車間,教師不是紡織工人,學生也不是機械轉動的紗錠。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會眨巴眼睛會開口說話的活生生的小“人”,F(xiàn)代教育理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是對人的價值的承認,更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把學生擺放在一個主體地位,讓他們自主、自立、自強、自尊、自信,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真善美假丑惡,能夠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管理,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
2、高揚與人為善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
與人為善,施愛與人,這是傳統(tǒng)的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叭酥酰员旧啤、“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育管理的實踐過程中,以一顆愛心去投入工作,以愛換愛,以善取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點石成金。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愛其術”。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二、管理機制“活”
建立建全一個“活”的管理機制,對于班級的良好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學年伊始,作為一個班級的具體管理者,首要任務是快速組建一支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工作能力較強的.班級領導核心。
1、機制構建。根據學生實際,實行“公開、公平、公正”、“擇崗演講、競選任用”的原則,成立“固定班委”。在班級工作步入正軌,正常運轉的良好環(huán)境下,“固定班委”下實行“流動班委”。在民主、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下,班主任支持,學生信任,班委工作熱情高漲,班級管理實效明顯。
2、運作流程。遵照“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流動班委”完全向“固定班委”負責,實行“一日一積分,一周一小結”的運行機制,全面開展班級工作。按照積分高低在“班隊活動”中評選出一周以來的“四佳”:最佳流動班委、最佳班干部、最佳少先隊員、最佳進步獎。并以此作為年度評選三好學生、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主要依據。
活的管理機制,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管理細則“活”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二十條》和《小學生守則十條》為綱領,結合學校實際,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充分發(fā)揮全班學生的能動作用,廣開言路,讓每個同學獻計獻策,歸納制定出《班級管理細則二十條》。如針對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由平房進入樓房,我們積極開展了“學校是我家,我愛我家”、“學校是大家,大家愛學校”、“愛小家,更愛大家”、“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為主題的班隊活動,會上同學們發(fā)言踴躍,演講激烈。結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我們在認真學習了“五輕”(即走路輕、說話輕、開關門輕、腳步輕、報告輕)的基礎上制定出“五不”(即不浪費水電、不溜滑樓梯、不刻劃桌椅、不涂抹墻壁、不亂扔垃圾),實行“‘五輕’與‘五不’并重”。由于細則是學生根據學校實際、班級實際、個人實際而制定的,所以實施起來容易,效果明顯。在自我管理中增強自我意識也就落到了實處。
四、管理方式“活”
利用重大節(jié)日積極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五、師生關系“活”
大家都知道,班級是一個社會群體,存在著網絡式的人際關系,如生生關系、師生關系等。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先進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因而,寬松、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管理好一個班級的“催化劑”。
1、和諧共處,并享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闭n堂上,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老師,我跟您比讀的”、“老師,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類似這種學生靈活學習的氛圍彼起此伏;顒又校袄蠋煟腋忍唠ψ印、“老師,把球傳給我”……這種和學生一起學一起玩,和諧共處,并享快樂的最終結果是“這堂課太美了!”、“這節(jié)體育活動真有趣!”……
2、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國時期,曹孟德馬踏麥田后割發(fā)自刑,軍隊紀律更加嚴明,戰(zhàn)斗力倍增。所以老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是無聲的教育,影響深遠。一次勞技課上,內容是搬運石塊。我身先士卒,親自上陣,抱了一大塊石頭,起身就走。同學們看著老師也在搬運,個個精神抖擻,干勁實足。有的同學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到:“……雖然有點臟,有點累,但可以看得出每個同學都很高興,因為你看:那個同學額頭上汗珠點點,眼睛卻笑成了一條縫……”、“通過這次勞動,我終于體會到了勞動是最光榮的,是最有滋味的……”
3、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作為人師,要放下架子,敢于跟學生說聲“謝謝!”、“是我錯了,老師向你們道謙,對不起!”“我錯怪你了,請你原諒一次老師好嗎?”等平等的話語。學生做了錯事,老師讓他們寫檢查,天經地義,老師違反了“規(guī)定”,向學生寫檢查,就有點亙古未有,需要點勇氣。一次,我吸煙讓學生看見了,在班隊活動上,學生說:“老師,吸煙有害健康,您不能吸煙!”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并且立即保證:“下不為例,若有違反,老師寫800字的檢查。但老師有一個條件:你們要自覺遵守校紀班規(guī),否則,也要寫檢查的,字數(shù)在500字左右!薄靶校 比嗤瑢W異口同聲地說。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彼裕眢w力行,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身正為范,德高為師。
夏丐尊先生說:“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辈⿶劬褪菑浡诎嗉壷氐乃,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古語又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愿班級之池,在博愛、民主、科學、務實、求真的管理機制下永遠呈現(xiàn)出一方微波蕩漾、浮光躍金的水天。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相關文章: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05-22
幼兒園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09-21
(優(yōu)秀)班級管理心得體會09-01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優(yōu)秀11-28
【優(yōu)秀】班級管理反思10-22
優(yōu)秀班級管理方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