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秋千的結構并能進行搭建
2、加強鞏固互鎖結構,認識滑輪、軸和紅粱
重點:
秋千的結構
難點:
軸和梁的搭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看蕩秋千視頻,引出秋千。
00:46
提問:小朋友們坐過秋千嗎? 在哪里坐的?
你們坐過的的`秋千長什么樣子?
看一看毛毛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樣的秋千呢?
二、搭建與反思
看給出的秋千圖片提問:
我們坐秋千時小屁股坐在哪里?小手手拉哪里呢?(結構分析)
第一次搭建:搭建固定秋千的2根柱子
第二次搭建:懸掛秋千的支架
第三次搭建:秋千的座椅(用帶鉤子的滑輪進行固定)
反思:把秋千掛在支架上會發(fā)現(xiàn)軸不夠長,那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引導將兩根軸連接起來,認識蝸桿)
在蕩秋千時有沒有同學的柱子會倒,如果有,引導利用互鎖結構進行加強穩(wěn)固。
三、延續(xù)
我們在公園里除了秋千,還有其他的東西嗎?小朋友們現(xiàn)在可以再搭建一些秋千旁的游玩設施。
四、點評總結
今天我們搭建的是什么?
搭建秋千時我們是不是還認識了新朋友。ɑ喓臀仐U)?
坐秋千時我們應該小屁股坐哪兒?小手拉哪里呢 ?
搭建秋千時我們先搭建的哪兒?然后呢?最后搭建的什么?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2
活動目標:
1.能畫出人物在蕩秋千時的基本動態(tài)特征。
2.嘗試合理安排、布置畫面,處理主要形象與次要形象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蕩秋千的愉快經(jīng)驗,并觀察人們在蕩秋千時的動作、神態(tài)。
2.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幼兒用書:《我在蕩秋千》。
活動過程:
1.師幼一起回憶并講述蕩秋千時的情景,觀察幼兒用書《我在蕩秋千》中的畫面。
教師:你蕩過秋千嗎?秋千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蕩的?蕩秋千時心情怎樣?從哪里表現(xiàn)出來的?正在蕩秋千的小朋友的頭發(fā)和衣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秋千越蕩越高,小朋友會有什么動作和表情?
2.師幼共同討論畫面的構圖方法,合理安排畫面。
。1)這幅畫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蕩秋千的人畫在紙的什么位置比較合適?秋千朝前飛還是朝后飛?怎樣畫才能表現(xiàn)出蕩秋千時的動感?
(2)教師:在一旁觀看的小朋友是怎樣的表情和動作?可以怎樣畫?畫在哪里?
。3)教師可以邊提問邊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紙上畫出大概圖形,和幼兒一起討論人物位置的擺放和空間感是否合適。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強調重點:表現(xiàn)蕩秋千的人的表情和衣服的狀態(tài)。
。2)注意難點:合理安排畫面,出來蕩秋千的人和在一旁觀看的人的主次關系。
4.展示幼兒作品,進行欣賞、評價。
引導幼兒重點欣賞能表現(xiàn)出人物情緒變化的作品。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3
活動目標:
1.知道蕩秋千的注意事項,從中積累安全生活經(jīng)驗。
2.能正確判斷多種行為,逐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電視機,電腦,視頻《蕩秋千要小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師:(出示秋千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平時喜歡蕩秋千嗎?你們知道在蕩秋千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嗎?
二、觀看視頻,交流討論
1.播放視頻
2.提問:
1)為什么智慧樹是森林里最受歡迎的樹?
2)為什么小老虎會摔在地上?
3)皮皮猴為什么和小老虎一樣摔了下來?
4)大象老師對小動物們說了什么?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師幼小結:
1)蕩秋千時應坐在秋千中蕩,而不是站著或跪著。
2)雙手要緊緊抓住秋千繩索,不可張開手。
3)一次只能一個人玩,不能合著玩。
4)不要在秋千周圍玩耍,更不要下來后在原地說笑打鬧,以免被秋千碰倒。
5)秋千不能蕩的.太高。蕩完后,等秋千完全停下來再下來。
三、出示各種蕩秋千姿勢,讓幼兒判斷對錯。
四、學念兒歌《蕩秋千》
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學到了很多蕩秋千的知識,下次蕩秋千時一定要記住哦。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蕩秋千的注意事項。
2、會正確蕩秋千,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我喜歡玩的玩具,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提問:你最喜歡玩什么玩具?
2、幼兒自由討論。
3、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玩的玩具。
4、提問:玩玩具時要注意什么呢?
5、小結:玩玩具時,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險的動作。
(二)教幼兒掌握蕩秋千的正確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提問:誰做的`對?;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為什么?我們蕩秋千時應該怎樣做呢?
3、小結:蕩秋千時雙手抓牢繩子,雙腳不要向上踢,不能把秋千蕩得太高,后的小朋友應該離秋千遠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ㄈ⿲W說兒歌《蕩秋千》
1、幼兒看書中相應內容,教師朗誦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四、完成幼兒用書相應內容:誰做的對?送給他一朵紅花。
四、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進行蕩秋千游戲,提醒幼兒在蕩秋千時注意安全。
五、活動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fā),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5
活動目標:
1、感應曲式,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
2、會根據(jù)樂曲節(jié)奏使用道具。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CD。
2、道具:碰鈴、三角鐵、呼啦圈。
活動過程:
歌曲:乘著白云蕩秋千。
指導語:天空的白云真好玩,不一會兒小喜跑去蕩秋千......
曲式:A——感應樂句
B——感應兩大拍
1、全體個別
A段:坐下或跳躍,空手抓白云。
B段:前/后、左/右搖擺狀。
2、兩人一組牽手
A段:到處逍遙走,依樂句換方向。
B段:面對面或背對背,左右搖。
手搖鈴
A段:敲奏手搖鈴,每樂句拍換方向。
B段:搖奏手搖鈴,原地左右搖擺。
A段:兩人面對面,各拍奏一個樂句。
B段:兩人共握手搖鈴,原地左右搖奏。
呼啦圈蕩秋千
1、兩人共持呼啦圈。
A段:繞圈走。
B段:左右搖擺。
2、兩人對站呼啦圈前。
A段:以腳跟,左右輪替點圈內。
B段:左右搖擺。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發(fā)現(xiàn)幼兒對A段歌曲學習比較困難,而且不樂意跟著表現(xiàn)歌曲,在老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會跟著拍子做上下、左右搖擺的動作;B段的爵士樂比較活潑,加上讓幼兒共同配合表演蕩秋千這一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幼兒情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氣氛非常活躍,看到孩子們生動有趣的表演,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所以,這節(jié)活動總體來說很適合我們的孩子。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6
。刍顒幽繕耍
1、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以外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秋千一架。
2、多媒體課件一套。
3、講述圖片每人一幅。
。刍顒舆^程]
1、布置秋千場地,讓幼兒自由玩紅秋千,引起沖突情景。(孩子們多搶著玩秋千)。
提問:“孩子們,你們剛才玩秋千玩得怎么樣?”
教師引導語:“現(xiàn)在,小樹林里也有了一架紅秋千,看看小動物們是怎樣玩的?”
2、觀看課件,讓幼兒分段自由講述內容,通過提問啟發(fā)幼兒思考,想象畫面以外的情節(jié)。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講述。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誰來了?”“他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理解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提問:“他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為什么?”
。3)逐幅觀察、講述,理解畫面的整體內容。
3、拼圖講述。
讓幼兒自己拼擺圖片,進行整體講述。
4、自動播放課件(有聲音),讓幼兒感知故事的整體效果。
5、再次讓幼兒看課件(分段無聲音),并自由講述。
6、請2~3名幼兒進行個別講述。
7、請幼兒為講述內容取名,由幼兒自由討論決定名字,發(fā)展幼兒語言概括能力,并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8、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做動作進行講述。
9、請幼兒到戶外玩秋千,解決開頭引起的沖突情景。
活動延伸:
將圖片張貼在適當位置,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觀察、講述。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7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2、能富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創(chuàng)編詩歌,體驗創(chuàng)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小字卡。
2、老師準備
大圖書,錄音帶。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一猜:老師做蕩秋千的動作,請幼兒猜一猜這是在干什么。
2、老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取書,圍坐在老師身邊。
3、老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一遍。
二、閱讀理解
1、幼兒自主閱讀。
幼兒翻閱圖書,與同伴輕聲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個別指導。
2、大圖書閱讀。
a、幼兒用自己的理解說出詩歌內容,詩歌中小姑娘蕩秋千摘下什么云?當成什么了?
b、認讀大字卡“摘”,“裙子”和“披肩”。
c、說說自己還看見過什么樣的云?可以用來做什么?
d、天上除了云,還有什么也可以用來打扮自己和朋友?
3、學習詩歌。幼兒跟老師念。
幼兒念詩歌,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播放錄音,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三、仿編詩歌。
1、幼兒分小組創(chuàng)編詩歌。
老師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詩歌。
如:小姑娘,蕩秋千,一蕩蕩到小溪邊。摘片小草當帽子,摘根花藤當項鏈,摘滴水珠做什么?做成珍珠美上天。
2、請幼兒將本組創(chuàng)編的詩歌與其他組的小伙伴分享。
3、每組幼兒輪流朗誦創(chuàng)編的詩歌。
四、結束活動。
老師音樂,幼兒有序放書,整理物品。
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2、家庭延伸。
附詩歌:《蕩秋千》
小姑娘,蕩秋千。一蕩蕩到云里邊。摘朵白云當裙子,摘朵紅云當披肩,摘朵黑云做什么?做雙皮鞋翹上天。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蕩秋千》。
2、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歌曲。
3、認識漢字“秋千”、“像”。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jù)兒歌內容用恰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學會兒歌。
難點:流利地朗讀,同時認識漢字。
活動準備
兒歌漢字卡:《蕩秋千》及已經(jīng)學過的部分字卡。
活動過程
。ㄒ唬⑿蕾p畫面并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么?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秋千?在哪里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4)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ǘ┏鍪敬蠓独,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里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ㄈ┯螒
小朋友剛才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xiàn)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游戲了。請看黑板。
游戲一:什么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范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漢字不見了?)
游戲二:什么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范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游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里?(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在圖上小朋友們愉快的蕩秋千的`場景中展開,活動中,孩子們因為很向往去蕩秋千,故對兒歌的學習很順利,對字寶寶的認識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動中有真的秋千讓孩子們玩一玩就更好了。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9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2.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4.參與節(jié)日游戲。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 清明節(jié))“節(jié)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賰墒治绽K,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诋斦局帟r,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垡笥變号懦梢宦房v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xiàn)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tài)。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2、依照圖上的線索提示找出下圖中相應的空間位置。
3、培養(yǎng)探索和操作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不同卡紙各一張,四種小動物卡片各一張。
2、形狀不相同的枳木四塊,教師和幼兒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貓、小熊的頭飾,幼兒每人一個。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紙條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導入:
1、 各位小魔術師你們準備好了嗎?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吧。
2、 兒歌“一只手指變變變,變成一只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個手指手變變變,變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集體練習,幫助幼兒建立平面位置對應的概念。
1、 操作游戲:“分枳木”。
。1) 在黑板上貼出上下兩張圖片,上邊的'圖片上有三個相同的盤子,里邊分別放有紅色、黃色、綠色的枳木,下邊的圖片上也有三個相同的盤子,盤子里沒有枳木。
(2) 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上邊這幅圖,找一找我手中的這三個枳木應該放在下邊哪一個盤子里?(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枳木,引導幼兒自由發(fā)言,并請三位幼兒分別上前將這三個枳木放在相應的盤子里。)
2、 拼圖游戲:“搭枳木”。
。1) 看,老師擺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狀的圖形呢?
。2) 想一想、擺一擺,讓你的枳木也變成這種造型吧。(引導幼兒在桌面上擺出相同的造型。)
3、 動作游戲:“跳圈”。
。1) 在黑板上貼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紅、黃、藍、綠,四個圓圈并排排列;老師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紙圈出紅、黃、藍、綠四個圓圈,但顏色的順序與圖片上不同;幼兒分別帶著頭飾,教師手中拿著這四種小動物的卡片。
。2) 小動物們來玩跳圈游戲,(教師把四個小動物的卡片分別貼入四個圓圈里),看一看你們應該跳入哪個顏色的圈中呢?試一試,跳一跳吧。ㄒ龑в變焊鶕(jù)小動物中圓圈的顏色提示,跳進相應的圓圈內。)
4、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相關文章:
蕩秋千小班游戲教案09-05
小班游戲的教案04-01
小班游戲教案04-29
《嬉水游戲》小班游戲教案04-29
小班音樂乘白云蕩秋千教案06-09
角色游戲小班游戲教案11-26
小班游戲親子游戲教案03-23
小班戶外游戲教案12-15
小班最新的游戲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