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變化的。
2、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了解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
3、對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畫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圖。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學習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2、難點:如何讓幼兒了解掌握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今天你們的老朋友米奇給小朋友帶來一個謎語,猜一猜是什么?(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
2、觀看故事動畫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聽一聽。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觀看動畫《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適的衣裳了嗎?
。3)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適的衣服?
小結:因為月亮姑娘的身體不斷變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樣變化的呢?
。5)開始的時候月亮是什么樣的?先說一說,看動畫片。
月亮姑娘變成什么樣子了?說一說,看動畫。
月亮姑娘又變成什么樣子了?說一說,看動畫。
最后月亮姑娘變成什么樣子了?說一說,看動畫。
幼兒學習月亮變化的詞句。如: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彎彎的鐮刀等。
3、觀察月亮變化的過程,了解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
。1)當月亮變成圓盤的時候,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滿月”。
。2)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也沒法給你做衣裳了。誰知道,接著往下月亮會再變成什么樣呢?想一想,誰來說?(會變成,像小船的,會變成像鐮刀的)
。3)求證。 觀看PPT,引導幼兒感受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
師:月亮由瘦慢慢變胖,當滿月過后,變成什么樣子了?像什么什么然后又變成什么樣子了?最后變成什么樣的?
小結: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開始的時候月亮是由瘦慢慢變胖了,變成了滿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變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斷變化著的,是隨便變化的?(是有規(guī)律地變化的。)
4、認識新月、月亮變化周期。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嗎?為什么老師沒把新月請出來,讓米奇告訴你吧。
在農歷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
師:新月過后? (新月過后,月亮漸漸移出,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形如彎彎的眉毛,所以這時的月相叫“餓眉月”。)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叫他峨眉月。
小結:原來在峨眉月出來之前,新月是最先出來的。
。2)月亮由瘦變胖,又由胖變瘦用了多長時間呢?
月亮就這樣有規(guī)律的變化著,從新月到下一個新月時間為29.53天,也就是中國農歷一個月長度。
(3)老師這有一張圖片記錄了月亮變化的過程,所以我們給它起名叫“月相圖”
5、操作實驗。
請你也做一個“月相圖”,7個人一組一起來做吧。
活動反思:
宇宙領域,對于學生而言,充滿神秘,但又讓人無從下手,很多學生往往會對這塊內容的'學習產(chǎn)生了“遙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學習心態(tài),因此,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學生觀月相、畫月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月相變化有個形象生動的了解,拉近了學生與月相的“距離”,為上課做好鋪墊。課上,我先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畫的月相圖,觀察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同學記錄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個用flash做的月相變化圖,對比之下,大家總結出了一個月中變化的規(guī)律。這樣一來,學生對月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從直觀到較抽象的認識,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準備。
其次,要注重學生的討論。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點及月球、地球、太陽之間的運動有關的,這需要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對于六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并不是不可作為。課上,我和學生在總結了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后,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呢?我們知道月球本身是不會改變的。通過上節(jié)課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這與月球的運動有關嗎?這么一引導,學生頓時來勁了,紛紛在小組內交流起來,并不時地用手在那比劃,其實是在用手做模擬。接下來的交流,也證實了我的想法,學生確實拿著書、手等上來邊說邊演,甚至還畫了草圖,乖乖,和我想給他們看的動畫演示基本一致,這討論的價值還是挺大的。學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陽光,而且它還不透明,月球圍繞地球轉,轉的過程中,由于陽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積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說對天體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學家的任務,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儀器才能完成,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奧秘,解決天文問題,在學習中體驗樂趣,建立自信。
再而,不可輕視學生的觀察。當學生看完我準備的月相形成的動畫演示后,就有學生對我的這幅圖提出了疑問:當月亮轉到滿月這個位置時,我們怎么看得見月亮呢?地球不是把太陽照上來的光擋住了,地球比月亮大呀。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這還真把我問住了,幸虧是在課后問的,不然還真不知道怎么面對全班解釋。課后,我趕緊上網(wǎng)充電,才知道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投影在天球上,稱為白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投影在天球,稱為 黃道。白道和黃道之間有5°9′的一個夾角,所以月球運行到滿月的位置時,看似被地球擋住了,其實由于太陽和月球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不會出現(xiàn)月球每運轉到滿月位置時,就看不見月亮。只有當月球與太陽同時位于黃白交點或其附近,才可能發(fā)生月食,即學生說的看不見月亮了。第二班教學時,也碰到了這樣的學生,由于前面做了“功課”,所以當場就做了一番解釋,聽得學生是無比佩服。其實,我還真得感謝我的學生,沒有他們的“刁難”,我也不會去學,去看,這就是教學相長吧。
小百科: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wèi)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wèi)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擬將對流動數(shù)據(jù)的整理作為主要的內容主體,從中幫助幼兒習得關于統(tǒng)計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本活動考慮了盡可能多的尊重幼兒原有經(jīng)驗和各自的學習方法,從自主學習入手,了解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在同伴互助,教師提升過程中,形成新經(jīng)驗,在小步遞進,不斷嘗試中掌握新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流動的數(shù)據(j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通過比較、判斷,選擇又快又準確的方法進行記錄。
3.體驗學會統(tǒng)計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有基礎的統(tǒng)計經(jīng)驗物質準備:PPT; 記錄表; 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播放PPT,激發(fā)幼兒猜測的.興趣播放禮物PPT,請幼兒猜測是什么禮物,激發(fā)幼兒想得到禮物的興趣。
師:大家都想要禮物,怎么辦?引出游戲《石頭剪刀布》
2.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游戲《石頭剪刀布》。
師:游戲次數(shù)多,記不清贏了多少次,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3.幼兒再次進行游戲并嘗試為猜拳比賽記錄輸贏。
要求:兩人記錄在一張紙上。
4.交流記錄的方法,提升做標記,用記號記錄等統(tǒng)計經(jīng)驗。
師:介紹自己是怎么記錄的,"怎樣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畫符號或寫名字做標記的方法。
二、統(tǒng)計獎品數(shù)量
1.播放獎品PPT,出示統(tǒng)計表,學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獎品。
。1)快速播放PPT,引導幼兒繼續(xù)用記錄的方法來記錄。
。2)出示統(tǒng)計表,學習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師:剛才PPT里的三種獎品,我們可以為做個什么樣的標記呢?
(3)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2.交流在記錄獎品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集體討論:怎樣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
3.再次統(tǒng)計獎品數(shù)量,在記錄中提升"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的新經(jīng)驗。
。1)引導幼兒先在白紙上畫上表格和做標記。
師:這次白紙上什么都沒有,那我們應該首先做什么?
。2)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4.集體驗證交流統(tǒng)計結果。
5.發(fā)放獎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豐富多彩、神秘莫測的大自然中,那些昆蟲的趣聞,昆蟲的奧秘,無不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這些很小的生命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引起人們的關注,小朋友們對小蝸牛到底是不是昆蟲,產(chǎn)生了強烈的爭論。有的說是昆蟲,因為封面上有蝸牛圖;有的說不是,因為它沒有翅膀;結合大自然探秘中有關四季的知識,從而了解蝸牛的知識及初步掌握四季的相關景物特征。
活動目標:
1.知道一年四季給小朋友身邊帶來的變化。
2.嘗試用故事中小蝸牛的語言描述四季特征,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活動重點、難點
了解蝸牛的知識及初步掌握四季的相關景物特征
活動準備:
1.小蝸牛圖片;
2.掛圖《小蝸牛的四季》;
3.幼兒每個人一份操作卡“四季的排圖”;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了解蝸牛的特點;
1.師:現(xiàn)在有請來我們班做客的小伙伴。師:沒有來;再次有請!師:怎么還沒來呢?一定是我們掌聲不夠熱烈,那我們再次鼓掌歡迎(出示蝸牛的圖片)你想對小蝸牛說點什么?幼兒:小蝸牛,你好!等(幼兒自由回答)
2.說說蝸牛的知識
師:那孩子們你們知道關于蝸牛的知識嗎?比如:蝸牛的故事,蝸牛的歌曲,蝸牛的故事等等。幼兒:阿門阿前,一顆葡萄樹……(蝸牛與黃鸝鳥)
3.教師小結:孩子們說的非常的好!蝸牛它是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不喜歡陽光,蝸牛的背上有一個小貝殼,而且爬行的速度非常的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關于小蝸牛的故事。
二、聽故事并知道一年是有四季和四季的基本特征
1.教師:(故事)在一個春天,蝸牛媽媽對孩子說:“到小樹林里去玩吧,樹葉兒發(fā)芽了!毙∥伵5谝淮稳淞质窃谑裁磿r候?幼兒:春天。師:那春天樹林是怎么樣的呢?幼兒:樹葉發(fā)芽了。師:那你還知道春天哪些特征?幼兒:開滿花;樹葉發(fā)芽;小草都長出來了等。師:孩子們說的真好!那我們再來聽一首音樂,聽聽音樂里都有哪些春天的特征呢?(聽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根據(jù)音樂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2.教師小結: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jié),在我們的周圍,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xiàn)出生機勃勃,變化萬千。紅紅的花、綠綠的草,枝頭的嫩葉、飛舞的蝴蝶和暖暖的陽光、柔柔的春風,到處充滿春天特有的景色。春天太美了,我有點忍不住要跟小蝸牛一起出發(fā)了!
3.教師:小蝸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來。小蝸牛說:“小樹林里的小樹長滿了葉,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著許多草莓呢!蔽伵寢屨f:“哦!已經(jīng)是夏天了!快去采點草莓會來吧!”師:孩子們當蝸牛到達樹林的時候已經(jīng)是什么季節(jié)?幼兒:夏天。師:夏天的樹林是怎么樣的呢?幼兒:夏天的小樹長滿樹葉;地上還長滿了草莓;師:那你知道夏天還有哪些特征呢?幼兒:夏天我們要穿短袖;夏天我們要吃棒冰;夏天我們可以游泳等等;師:那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是怎么說夏天的吧。牥樽鄡焊琛断奶靵淼胶商痢罚┯變海汉苫ㄩ_了;有小蝌蚪等。
4.教師小結:孩子們說的真好!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孩子們可有著不同的感受。對我們小朋友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激凌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么多知了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傊,夏天是很有意思的!我們跟著小蝸牛出發(fā)吧!
5.教師:小蝸牛爬呀,爬呀,好就才爬回來,小蝸牛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著蘑菇,樹葉兒全變黃了。”蝸牛媽媽說:“哦!已經(jīng)是秋天了,快采點蘑菇回來!睅煟汉⒆觽,當小蝸牛第二次到達樹林時已經(jīng)是什么季節(jié)了呢?幼兒:秋天。師:秋天是樹林是怎么樣的呢?幼兒:秋天第樹林地上長滿了蘑菇;秋天的樹林樹葉全變黃了。師:那你們知道秋天還有哪些特征呢?幼兒:秋天的樹葉會從樹上飄落下來;秋天草兒開始枯了等。師:接下來我們來聽一首關于秋天的歌曲吧。(音樂《秋天來了》幼兒可以跟著做動作)
6.教師小結:孩子們真能干!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得涼爽了,有些樹的葉子變黃了,有的樹葉一片一片飄落下來。秋天到了,草兒開始枯了。蘋果、橘子、梨等水果成熟了,秋風吹在身上涼涼的,人們開始要穿上毛線衣了。好想看看秋天的樹林啊,我們跟著小蝸牛一起去樹林看看吧!
7.教師: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小蝸牛說:“媽媽,蘑菇?jīng)]有了,地上蓋著雪,樹葉全掉了!蔽伵寢屨f:“哦!已經(jīng)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過冬吧。”師:孩子們,小蝸牛最后一次到達樹林時已經(jīng)是什么季節(jié)了?幼兒:冬天。師:冬天的樹林是怎么樣的呢?幼兒:冬天的樹林地上蓋著雪;樹葉全掉了。師:那你們知道冬天還有哪些特征呢?幼兒:冬天很冷;冬天我都穿上了小棉襖;冬天會下雪等等。師:孩子說的真好,那我們來聽聽音樂里是怎么說冬天的吧。ㄒ魳贰抖斓健泛⒆痈鰟幼鳎
教師小結:冬天雪花飛揚,孩子們打雪仗,堆雪人,這是奇妙的景色;而且冬天特別的寒冷,孩子們會穿上厚厚的棉襖過冬;還有很多小動物一個冬天都要睡覺,我們把這個叫做冬眠。冬天雖然寒冷,但是只要多參加體育煅煉,多運動,身體就會變暖和,希望孩子們多參加體育活動。
三、通過操作排圖,讓幼兒加深對四季輪回的了解
1.幼兒自主探索排圖操作,四季輪回順序;師:四季的變換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人們是不可以改變的,人們只有適應季節(jié)的變化,才能生存發(fā)展;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它的特點,它們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師:老師這里有四種圖片,一種圖片代表一個季節(jié),然后孩子在操作卡上進行操作,一格貼上一個季節(jié),讓四季進行排圖,孩子們開始吧!
2.對幼兒的排圖進行分析。(幼兒可以自己對自己的排圖說一說)
活動延伸:
活動后尋找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特征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一天,月月帶來一把胡琴,并給小朋友表演了一支曲子,引起了許多小朋友的關注,并圍繞“為什么胡琴會發(fā)出好聽音樂”、“聲音是從哪里來的”等問題討論個不停。之后,在班上經(jīng)常會看見的幼兒談論胡琴、小提琴等樂器怎樣發(fā)出聲音等問題。于是,我們開展了“會唱歌的線”這一主題活動。
本活動以問題情境引出主題,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嘗試探索能使線擴大其聲音的材料,最后請幼兒分享經(jīng)驗和交流結果。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能使線擴大聲音的材料。
2、愿意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方法與結果,分享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班上學習小提琴、大提琴、胡琴的幼兒將樂器帶到幼兒園給幼兒表演。
2、欣賞幼兒較為熟知的交響樂、管弦。
3、(各種材質,粗細不同)線、面粉、玉米粉、洗衣粉、松香、紙盒、紙杯、筆和記錄紙等。
4、每人一張記錄表。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普通的線可以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難點:探索用輔助材料使線發(fā)出的聲音更加洪亮。
活動過程:
1、由演奏引出實驗。
教師:今天明明要用胡琴給大家演奏一支曲子,大家欣賞并仔細看看胡琴什么地方發(fā)出的聲音?
琴聲剛落,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是線,是琴上的線。
教師:我這里有許多線。咱們百寶箱中還有其他材料,大家都可以用。
2、探索能幫助線唱歌的適宜方法。
教師:我們都知道了線能唱歌,但是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有點低,必須離得很近才聽得見,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你的線唱出的歌聲大一些能讓更多的人聽到?
幼兒說:能,我有辦法,可是沒有線呀?
教師:我這里有許多線,咱們百寶箱中還有其他材料,大家都可以用。
孩子們各自選取了自己認為合適的材料進行驗證:有的孩子直接選用制作小喇叭;有的孩子干脆在一個紙碗上固定兩根線,這時線唱出的歌聲是雙音的;有的選用高低不同薯片筒幫忙,線唱的歌聲也有高低變化;還有的孩子用兩個紙杯分別固定粗細不同的線,然后自信地問我:“想聽我的線唱歌嗎?”我點點頭,她拉起我的手到座位前,熟練地操作著手中的“樂器”說:“先昕女高音吧!再聽低音!”
“哎!效果還挺不錯的!蔽邑Q起了大拇指。顯然,她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孩子們紛紛選取材料探索著……
3、分旱、總結。
教師:我看你們的實驗都成功了,請講講你們用了什么方法?
幼兒:因為我們用紙喇叭、薯片筒、紙杯給我們想辦法把不同粗細的用紙杯、薯片筒等拉直,再一撥就發(fā)出了聲音。而且聲音很大線裝個發(fā)聲器,像音響的喇叭一樣,能使線發(fā)出更大的聲音。
個人反思:
我首先用歡快的音樂形成輕松的活動氣氛。在探索線發(fā)出聲音時為幼兒準備足夠多的材料,使幼兒充分感受音樂就在身邊。探索聲音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識。還體現(xiàn)了教育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
主要內容:
1、大班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探索意識很強。探索線發(fā)聲活動是次新奇有趣的活動,適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發(fā)展需要,因此在今天睜活動中,幼兒能夠積極專注并大膽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探索操作由此可見,活動工具和適宜材料的提供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操作興趣。
2、應該給幼兒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的機會,這種機會可以在延伸活動中借助記錄表進行補充。
3、教師沒能捕捉到個別幼兒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探究行為,并給予有效地支持和幫助,如當一個幼兒在兩個紙杯分別固定了粗細不同的線,分為一個是“高音”,一個是“低音”時,教師應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如,“為什么你認為它們一個是高音,一個是低音呢?”這些啟發(fā)性的怍題可以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不同線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質是不同的。
綜合評析:
本活動選題新穎,利用身邊不起眼而又方便取材的“線”,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的探究,又利用生活中幼兒熟知的輔助材料深入挖掘“線”白教育價值,真正體現(xiàn)了科學教育生活化的特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方體的不同。
2、能探索、發(fā)現(xiàn)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
3、能認真細致的進行制作活動。
教學準備
學具:1、操作卡P1、2
2、正方形毛巾一張、大正方體積木一塊。
活動過程
一、活動觀察:找不同
1、出示一張張方形毛巾和一大塊正方體積木,引導幼兒觀察,冰大膽談論這兩件東西的外形有什么相似?(毛巾是平面的,積木式立體的。)
2、看看活動室里那些東西和毛巾相似是平面的',那些東西和積木塊相似是立體的?
3、圖卡操作:請幼兒看操作卡第1頁;說一說圖中有些什么物品?哪些物品的外形與毛巾相似,哪些物品的外形與積木塊相似?給它們畫上連線。
二、數(shù)數(shù)看有幾間房
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操作卡第2頁的兩個動物房制作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分一分。兩個動物房里分別住著哪些動物?各有幾個?分別屬于哪一類?(野獸、禽類)
2、數(shù)一數(shù)。幼兒分別喂制作卡上的野獸動物房和禽類動物房填寫上1~6的數(shù)字,給動物房編號,看看各有幾間房?
3、看一看。野獸動物房和禽類動物房分別是由什么圖形形成的;圖形的大小怎樣?各有幾個?
4、說一說。野獸動物房是由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禽類動物房是由4個一樣大的長方形和2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
三、制作活動
1、猜一猜。剪下制作卡上的圖形黏合后,會變成什么樣?
2、做一做。請幼兒剪下制作卡上的圖形黏合成立方體動物房。(也可請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
3、說一說。野獸動物房的形體叫什么名字?(正方體)像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動物職業(yè)介紹所”是在開展“動物大世界”主題時生成的一個教學活動。在活動開展前,幼兒已基本了解常見動物的不同特征和它們各自的本領,并且對動物的話題很感興趣。在“小螃蟹找工作"活動中,幼兒積極投入為小螃蟹尋找合適的工作,并饒有興趣地談論著要給其他動物尋找工作,于是就生成了這個活動。
《動物職業(yè)介紹所》原本是一個情節(jié)生動、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構思新穎,巧妙地把動物的特征與人類的各種職業(yè)特征聯(lián)系了起來。所以本次活動,我把重難點定在“理解動物特征”與“職業(yè)”的內在聯(lián)系,嘗試根據(jù)動物特征進行聯(lián)想,為其介紹合適的工作。為達到這樣的目標,我通過PPT演示,分段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動物特征與職業(yè)的關系,根據(jù)特點大膽猜測職業(yè)。此外,我重點設計了情境化的“職業(yè)招聘會”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知道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要根據(jù)它們各自的特征幫它們找到最合適的工作,發(fā)揮它們的長處。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jù)動物特征進行聯(lián)想,為其介紹合適的工作。
2.進一步萌發(fā)幼兒了解動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對動物特征有初步了解,故事課件,大統(tǒng)計表,長頸鹿、大象、狗、貓及相關職業(y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故事課件。
2.這是什么地方?職業(yè)介紹所是什么意思?動物職業(yè)介紹所是干什么的?這家動物職業(yè)介紹所是大猩猩開的嗎?
二、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思考動物特征與職業(yè)的關系
1.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1)大猩猩所長給小螃蟹介紹了什么工作?什么是裁縫?
(2)大猩猩所長為什么介紹小螃蟹做裁縫?
2.講述第二段故事。
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猜測:
大猩猩所長可能會給小青蛙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
教師繼續(xù)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后半部分。
3.講述第三段故事。
講述第三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猜測:
如果你是大猩猩所長,你會給袋鼠媽媽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
教師繼續(xù)講述第三段故事的后半部分。
4.小結: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大猩猩所長就是根據(jù)它們的`特征來介紹工作的。
5.過渡:現(xiàn)在還有些動物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大猩猩所長想讓小朋友幫這些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你們愿意嗎?
三、分組討論,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
1.提出要求:
(1)相鄰的幼兒四人一組,自由選擇動物,為它們介紹工作。
(2)幼兒輪流講述,自己商量說的順序。
2.幼兒分組講述,教師指導。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的特征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
3.集體交流:你們給動物介紹了什么工作?為什么?
四、職業(yè)招聘會
1.(出示PPT)大猩猩所長說:你們給動物朋友介紹了這么多工作,可是到底什么工作是最適合它們的呢?現(xiàn)在我要舉行一個招聘會,看看這些工作到底誰來做最合適。
2.小結:
*長頸鹿的脖子長,看得遠,可以看清楚火災的情況,讓住在樓上的人們沿著它的脖子滑下來逃生,適合做消防員。
*大象的鼻子長,能吸水、噴水清洗汽車,做洗車工正合適。
*貓抓老鼠的本領特別大,適合做糧倉管理員。
*狗的鼻子很靈敏,經(jīng)過嚴格訓練,能做警察。
我們根據(jù)每個動物的特征幫它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它們非常高興,送來了鮮花表示感謝。
延伸活動
現(xiàn)在許多動物聽說大猩猩動物職業(yè)介紹所能介紹合適的工作,都過來啦(出示PPT),我們回教室后讓其他朋友一起幫大猩猩的忙吧!
反思
“動物職業(yè)介紹所”這個活動是在故事<小螃蟹找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的。從活動過程來看,幼兒非常喜歡為動物找工作的“職業(yè)招聘會”環(huán)節(jié),在游戲中他們能自然地運用有關動物本領的經(jīng)驗,積極思考動物的特征與職業(yè)的關系,并根據(jù)其特征大膽聯(lián)想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如幼兒說小青蛙跳的本領大,適合做跳水運動員、跳遠運動員;小青蛙游泳技術好,適合當游泳教練,做游泳健將:袋鼠有個大口袋,可以裝很多圖書,可以開個書店,也可以當郵遞員,還可以幫人家?guī)『⒌取?/p>
在為動物介紹工作的過程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PPT有表情地分段講述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提問形式多樣,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如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及時引導幼兒猜測“大猩猩所長可能會給小青蛙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再繼續(xù)講述第二段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幼兒的聯(lián)想是否合適。而在講述第三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提問則變?yōu)椤叭绻闶谴笮尚伤L,你會給袋鼠媽媽介紹什么工作?為什么”,讓幼兒轉換角色,更好地進行聯(lián)想,提高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顒又忻恳画h(huán)節(jié)我都能抓住“為動物介紹合適的工作”這個點來提問、引導和小結,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節(jié)奏把控較好。
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讓幼兒分組討論,輪流講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說、大膽地說,并耐心傾聽同伴的想法。在集體交流環(huán)節(jié),我準備了一張大統(tǒng)計表,用圖片或文字把每個幼兒為四個動物找的工作分別羅列出來,和幼兒一起梳理動物們可能適合的工作,這樣做的效果比較好,能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相關經(jīng)驗。
活動中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如在動物的選擇上我還可以作適當調整,如貓適合的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兒聯(lián)想起來不夠寬泛,可以放在演示PPT的前面進行,重新設置一個情境,和袋鼠對換,讓幼兒的聯(lián)想更有趣味性;或者換一個特征明顯、易于幼兒聯(lián)想的動物,效果可能會更好。又如,“職業(yè)招聘會”中的四張圖片:消防員滅火、騎摩托的警察等可以有森林的背景,以增強情境性,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活動結束后,還可以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故事《動物職業(yè)介紹所》的理解,嘗試自制小圖書,并投放到班級閱讀區(qū),讓幼兒欣賞同伴不同的作品,編編、講講自己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跳雙圈集體"筷子舞"。
2、通過使用道具,嘗試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動作。
3、表現(xiàn)舞蹈歡快、熱烈的情緒。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欣賞樂曲,并準備好配套磁帶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兩雙一捆,用橡皮筋扎緊,尾部系上綢帶),幼兒腰扎紅腰帶。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拍手。
2、學習舞蹈動作。
。1)自由創(chuàng)編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動作(預備動作)。
。2)探索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師: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還可以在身體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師一起練習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4)看兩位教師完整示范1~16小節(jié)的'舞蹈動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別學習1~16小節(jié)的舞蹈動作。
。6)站成雙圈(女內、男外),完整地跳1~16小節(jié)的舞蹈動作。
。7)聽17~24小節(jié)的音樂,看教師的舞蹈示范動作。
。8)學做17~24小節(jié)舞蹈動作。
3、完整地跳雙圈集體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動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fā)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并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shù)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shù)字有什么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shù)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ǘ┯變翰僮骰顒樱簻y量并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xiàn)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并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后,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ㄈ├^續(xù)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ㄋ模┯螒颍簾崦浝淇s。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么來做?想出來后,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ㄎ澹┱J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發(fā)燒了呢?
。2)我們怎么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么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并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請了解后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么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溫帶,能經(jīng)歷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溫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jīng)讓學生自制溫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wǎng)上搜索一段自制溫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后,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為甲流,體溫計脫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并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yōu)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溫標教學草率
對于攝氏溫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huán)節(jié)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前幾天,天氣突然變冷,一陣北風吹過后,幼兒園的院子里落滿了樹葉,孩子們在幫清潔工奶奶撿落葉的時候,有幾個調皮的男孩玩起了落葉,樹葉被大風刮個不停,他們氣喘吁吁地追逐樹葉,并興奮地湊在一起說樹葉:“我撿到的法國梧桐葉變黃了”“你看我的這片葉子像小魚的尾巴”“大風把樹葉吹到天上了,像一架綠色的小飛機”等等。這不正是主題四中有關植物葉的話題嗎?既接近幼兒的生活,孩子們又十分感興趣,所以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活動《小樹葉》。旨在幫助孩子們初步認識自己周圍的樹葉,了解樹葉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功用等。
活動目標
1、觀察樹葉的特征,簡單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認識枯葉和綠葉,通過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枯葉和綠葉;
2、石臼、搟面杖、剪刀、鵝卵石、記錄表;
3、茶葉包一個、茶壺、熱水、布;
4、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ㄒ唬╇S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師:孩子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小樹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幼兒可以用語言、動作等表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ń處熞贿吅陀變何璧,一邊灑落樹葉,幼兒每人撿起一片樹葉。)
。ǘ┻\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葉寶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演示樹葉外形結構的課件,使幼兒知道大多數(shù)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
2、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師:葉寶寶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葉寶寶來說都有什么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課件,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ㄈ┩ㄟ^幼兒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綠葉和枯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如果葉寶寶從樹上落了下來,慢慢地它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小結:使幼兒知道葉寶寶離開了樹媽媽,就會一天天地干掉,枯死,變成一片枯葉。
2、教師出示一片枯葉:枯葉和小朋友手中的綠葉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回答)教師介紹記錄表,教會幼兒記錄的方法。幼兒選用桌上的工具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剛才是用什么工具,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qū)別:易碎、不易碎;沒有葉汁、有葉汁。
。ㄋ模┦褂變撼醪搅私鈽淙~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幼討論,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變魔術,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小結: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有些樹葉可以制成藥材,給人治病;有些樹葉可以制成樹葉食品、樹葉飲料,有利于人體健康。
。ㄎ澹┗顒友由
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搜集落葉,做葉子粘貼畫。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大班“奇妙的植物”主題中有關葉子的一個分支,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有明顯變化的葉子——樹葉。
從整個活動設計上來看,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由幾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的內容組成的。我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相關內容和同領域中不同內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樂體驗,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多媒體,又添加了小魔術,使孩子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來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表征方式,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記錄、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更讓孩子的樂不思返,我為他們提供了多種開放性的材料,發(fā)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們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中解決問題,像此次活動中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枯葉是干的,沒有葉汁,但是他卻不知道怎樣記錄下來,當他得到老師的引導幫助后,很快地記了出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孩子思維的一個成長過程,使他們逐步地由具體形象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記錄,在每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后,知道了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進一步了解了樹葉。
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一定還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專家及同仁們多提寶貴意見,我將在大家誠懇的指導與幫助下繼續(xù)努力!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在大班的日;顒又,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進行了本次課程。而《螃蟹家族》是幼兒自己定義的名稱,通過簡單的兒歌,展開幼兒對創(chuàng)編故事的興趣,教師完全是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通過多媒體、手偶劇等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將"枯燥"活動內容變得生動、具有童話性,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huán)境。"并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引導幼兒能夠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因此我們要不斷努力,把握教育教學方向、目標、內容,做到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而努力。
一、教學名稱:大班語言《螃蟹家族》 二、幼兒年齡:5--6歲三、教學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將兒歌內容創(chuàng)編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2、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為故事續(xù)編結尾。
3、幼兒可根據(jù)故事內容為故事請名字。
四、1、活動重點:幼兒結合兒歌內容大膽的想象將其創(chuàng)編成故事
2、活動難點:續(xù)編故事結尾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手偶、螃蟹頭飾若干、幕布一個、
六、教學課時:一節(jié)課
七、教學理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huán)境。"并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引導幼兒能夠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八、教學流程: <1>活動導入:用謎語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2>討論分析:螃蟹的特征。
<3>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4>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編故事,并理解兒歌含義。
<5>續(xù)編部分:通過多媒體圖片進一步了解兒歌內容,續(xù)編故事結尾。
<6>情景劇表演。
<7>分組討論。
<8>選出代表進行故事講述。
<9>結束本課。
九、教學過程: 1、活動導入:配班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為幼兒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主班教師與幼兒參與"小兔子的活動",從而進行猜謎游戲引出本次課題--螃蟹
3、討論分析:幫助幼兒了解螃蟹的特征。
提問:(1)"螃蟹是什么樣子,它有幾條腿?"提問:
(2)"螃蟹走路是什么樣子的.?"
4、教師朗誦兒歌內容,請幼兒仔細傾聽兒歌。
5、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兒歌創(chuàng)編成故事,從中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并學會關心他人。
6、續(xù)編部分:
。1)觀看多媒體圖片,當爸爸、媽媽、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現(xiàn)時,圖片停止,引導幼兒針對后面的內容進行續(xù)編。(提問:"在這時,爸爸、媽媽、叔叔、娃娃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頭飾,教師針對小朋友創(chuàng)編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1)觀看圖片后半部分,(提問:"當小螃蟹發(fā)生不愉快時,它們之后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
。2)將幼兒進行分組,教師給予引導。
。3)請小組代表進行故事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8、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故事起名字。
9、聽輕音樂,引導幼兒分組排隊,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最棒。
十、教學反思: 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在班級進行了本次課程,本次課程是由一首兒歌展開的,在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對內容的創(chuàng)編及結尾的續(xù)編。
課上每位幼兒積極主動,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班級教師配合默契。
課程初期,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與幼兒互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猜謎游戲,引出本課的主題。通過描述,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這些都是為了續(xù)編和創(chuàng)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續(xù)編故事過程中,幼兒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為簡單的兒歌增添豐富的內容,例如:"調皮的螃蟹要回媽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將簡單的兒歌變得生動、活潑。為小朋友們接下來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們在臺上大膽的表演贏得了臺下小觀眾的陣陣掌聲,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這次都勇敢的站在臺前為大家進行表演。在編故事結尾時孩子們創(chuàng)意更是豐富多彩,有說:"可愛的小螃蟹排成隊一個挨著一個走。"還有的說:"小螃蟹摔倒時,爸爸媽媽把它扶起來,它們不怕困難繼續(xù)向前走……"各式各樣的答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02-07
幼兒園大班德育教案03-02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2-13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02-19
幼兒園大班集合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1-09
幼兒園大班教案《寶塔》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