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能伴隨歌曲做簡單的律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上4)“音樂律動”《小貓》
2.歌曲《小貓》;歌曲動作說明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貓頭飾,引入活動。
師:寶寶看,誰來了?今天老師扮貓媽媽,寶寶們扮小貓咪,我們來學一首叫《小貓》的歌曲,這首歌曲有很多可愛的動作,寶寶們一起學一學,好不好?
二、完整唱一遍歌曲,讓寶寶了解歌曲的內容。
三、伴隨歌曲做相應的動作,激發(fā)寶寶游戲的興趣。
——動作可盡量夸張,以幫助寶寶感受歌曲的內容并激發(fā)寶寶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配班老師彈琴,老師帶動寶寶伴隨音樂做動作。
——可請寶寶自由做動作,再逐漸引導寶寶模仿老師的動作。不必強求寶寶的動作與老師完全一樣,能用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即可。
五、重復多遍后,老師引導寶寶模仿貓咪走路的動作,輕輕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師:現(xiàn)在小貓咪們要跟著貓媽媽輕輕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了!
歌曲動作說明
——有一只貓咪 (雙手五指分開,在臉前有中間向兩邊做理胡子狀)
——蹲在屋檐下呀 (雙手叉腰半蹲下)
——翹起了尾巴 (雙手扶膝蓋撅屁股)
——學著它媽媽呀 (雙手叉腰翹起屁股扭一扭)
——喵嗚喵嗚喵嗚喵嗚喵嗚 (雙手五指分開,在臉前由中間向兩邊做理胡子狀)
小班教案 篇2
灰太狼和喜羊羊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四散追逐跑和鉆的能力。
2、培養(yǎng)對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羊頭飾若干,灰太狼頭飾2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介紹游戲,吸引幼兒
室內座位上,“小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去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大家都熟悉的`-----出示圖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戲。你們都知道,灰太狼可壞了,一天到晚想吃羊,今天啊他又混在了羊群里,想要趁機吃掉小羊。
給小朋友戴上羊的頭飾
2、教兒歌
“灰太狼也混在了羊群里面哦,誰是灰太狼呢?我們一起來找找看,(輕聲地)怎么找呢?我來教你們說魔法語------”(慢慢地念一遍兒歌:羊群里面有只狼,不知躲在啥地方,小羊小羊要當心,認出它來好提防)
聽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說(引導幼兒一起跟著念兒歌)
這個魔法語記住了嗎?等下我們就要用這個魔咒把灰太狼找出來。
二、基本部分-----戶外游戲
1、整隊到戶外,圍圈。我們一起來說說那個魔法語--(一起念,邊饒圈走),停下,“好,我們的游戲就要開始嘍,我來說一下這個游戲怎么玩,我們會在這個圓圈上搭起一扇門,(和配班一起示范),小羊要像剛才一樣一邊念這個魔法語一邊走,當念到最后一個字‘防’時,這道門會關注,被套在里面的就是灰太狼,灰太狼就會出來抓小羊,小羊要趕快逃走。)
“好,游戲正式開始”引導幼兒一起念兒歌,一個一個從門下經過,當念到最后一個字時立刻放下手,套住一名幼兒,“原來**是灰太狼,”給他換上灰太狼的頭飾“小羊快跑!”放灰太狼出去抓羊。
抓到的羊關進小房子里。
2、再玩一遍,再請2名幼兒當門套狼,套住兩只狼去抓羊,被抓的羊可以當門讓在逃的小羊暫時躲避。
三、結束
活動規(guī)則:
1、小羊必須依次從架中鉆過
2、狼不能追逐已進圈的羊
活動要點:
1、羊鉆架時距離要稍大,讓幼兒能邁開步走
2、在念完最后一個字時立刻收架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觀察畫面,喜歡爸爸做的手影。
2、初步理解手影表演中小雞種麥子、做面包的故事內容。
3、用小手學學小動物的手影動作,體驗手影游戲的快樂,使幼兒懂得分享。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PPT《爸爸的手影故事》
2、能做手影戲
3、經驗準備:對各種動物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做做手指律動
1、瞧,這是什么?(手)
2、來,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動起來。
。ㄔ谝魳返陌樽嘞聨ьI幼兒玩"五個手指爬呀爬"的律動。)
3、認認說說自己的手師:我們的`小手有什么本領呀?(吃飯、穿衣服)小結:每個人都有一雙手,手有各種各樣的本領。
二、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爸爸也有一雙能干的手,咦,爸爸的手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戲》
2、邊講邊問:
(1)小雞找誰一起種麥子呢?猜猜是哪個小動物?
小雞找誰一起澆水呢?猜猜是哪個動物朋友呢?是誰呀?(貓)小雞找誰一起收麥子呢?哎---是哪個小動物呢?是誰呀?(狗)小雞找誰一起磨面粉呢?會是哪個小動物?是誰呀?你猜小兔子會同意嗎?它會怎么說?
小雞找誰一起做面包呢?是誰呀?(狐貍)它們做的面包可真香呀,你們聞到香味了嗎?使勁聞一下,香噴噴的,面包的香味飄滿了整個農場,把所有的小動物都吸引來了。
。2)還記得小雞第一個遇到哪個動物朋友是誰嗎?會嘎嘎叫的(鴨子),小雞第二個遇到的是誰呢?(小貓)接著又遇到誰了?(狗)之后又遇到了誰?(兔子)學兔子跳跳,最后遇到的是--?(狐貍)小雞一共遇到了幾個動物朋友?(5個)
3、師:小雞想:我到底應不應該和動物朋友們一起分享面包呢?看看故事里的小雞是怎樣做的?小動物們在吃什么呢?它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4、師:寶貝們,你們有好吃的東西,會怎么辦呢?
5、看完故事,回答問題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師:爸爸的手有趣嗎?他會變出什么?
三、結合手指游戲,再次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師:爸爸兩手一握,墻上出現(xiàn)了什么?
--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
--小雞要種麥子,它請誰幫忙?小鴨愿意嗎?
--勤勞的小雞撒下種子后找到小貓說什么?小貓怎么回答的?
--小雞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嗎?
--小雞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誰來幫助小雞一起做面包?它們做的面包好吃嗎?
--小動物們聞到香味都趕來了,小雞會和它們分享嗎?
四、玩玩手指游戲,體會游戲的快樂。
師:手指真有趣,我們也來和爸爸學一學吧!
師:手指還能變出什么有趣的造型呢?等會我們到太陽底下再去試一試!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發(fā)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歌曲錄音。
2。 鋼琴。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部分。
1。 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 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 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 學習歌曲《大公雞》。
1。 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 學習按歌曲的節(jié)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 分小組繼續(xù)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 啟發(fā)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xiàn)。
6。 啟發(fā)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附:小鳥穿花衣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畫出鳥兒的外形特征。
2、在鞏固線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裝飾,初步學習前后空間畫法。
二、活動準備: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
三、活動過程:
1、了解鳥的外形特征并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來。
師:“請小朋友看黑板上誰來了?師邊畫邊引導幼兒猜猜誰來了?大圓形的是它的頭,小圓形是它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嘴巴。橢圓形的是它的身體,身體上有兩個翅膀,一個上一個下,加上象梯形一樣的尾巴,這個動物就變出來了,看看是誰呀?”(小鳥),“小鳥也需要朋友的,看一個鳥朋友從這里飛來了,”(師再示范一個不同方向的小鳥),
2、初步學習空間畫法。
師:“看這只小鳥,先畫頭,它的身體躲在這只鳥的后面了,怎么畫呢?”請幼兒先說說再畫出來!霸瓉砼龅角懊嫘▲B的地方,只要跳過去后再畫就畫出來了。
3、進一步裝飾小鳥。
師:“小鳥看見小朋友穿了這么漂亮的衣服,它也吵著媽媽要穿花衣,可是鳥媽媽忙著捉蟲沒空,我們來給小鳥穿花衣好嗎?”
師:“想一想用一些什么圖案來把小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幼兒自由說,根據(jù)幼兒說到的,師隨即把這些圖案畫在黑板上。
師:“你可以選擇一種喜歡的圖案,然后密集地裝飾在小鳥的身上。”
4、幼兒作畫,師指導。
重點引導幼兒畫出躲在后面的小鳥和裝飾時圖案有規(guī)律,不凌亂。
5、互享幼兒作品。
師:“請你們找找誰畫出了躲在后面的小鳥了,誰把小鳥打扮的最漂亮!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綜合教案:襪子_小班綜合教案07-08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 教案05-11
小班認識教案認識一教案小班11-16
小班的教案09-17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