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總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探索與歌曲相符的表演動作,愿意大膽地在歌曲的伴奏下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2、體會模仿工人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把道具玩具塑料大榔頭。
2.ppt、VCD、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木工工具
1、觀看一段木工叔叔勞動,配上“小木工”音樂的`ppt。
2、觀察眾多勞動工具,找出木工叔叔的勞動工具,一起說說工具的名稱(錘子、鋸子、刨子等)。
二、欣賞歌曲
1.聽著“小木工”歌曲,拿起小榔頭有節(jié)奏地敲敲打打?qū)W做小木工。
2.觀賞VCD“小木工”歌表演,邊看邊仔細聽歌曲。
3.傾聽老師范唱,(教師通過提問、肢體動作幫助理解歌詞,樂意學唱)。
4、跟著老師學唱歌曲。
三、創(chuàng)編動作
。ㄒ唬┓磸筒シ鸥枨,根據(jù)歌詞節(jié)奏創(chuàng)編相符的動作。
。ǘ┓窒斫涣,提煉動作
1、認可同伴創(chuàng)編的各種動作,學一學其中的一些精彩的動作。
2、重點設想用不同的方位表演動作“敲”“鋸”、“刨”。
3、在“敲”“鋸”、“刨”等動作的創(chuàng)編時,用替代品(榔頭道具)設計出不同的方位動作。
4、觀看教師提煉幼兒動作加以創(chuàng)編的完整展示。
5、邊唱歌邊學做“小木工”。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較合拍地跟隨歌曲傳米罐,初步了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2、借助傳米罐的游戲,進一步引發(fā)幼兒關注歌曲(歌詞、旋律)。
3、在合作傳米罐游戲中,關注米罐傳遞到的位置,能較協(xié)調(diào)地接住和傳遞米罐。
重點難點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4/4拍節(jié)奏的練習。
活動準備
1。椅子擺圓形、米罐(1個)、標記(人手一個)。
2。曲譜《弟弟不聽話》。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有個淘氣的小弟弟,他做了件什么事?讓我們來聽一聽。
2、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傾聽,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弟弟做了什么事?(飯粒兒沾了一下巴)什么叫飯粒兒沾了一下巴?(就是滿嘴都是飯粒)
結(jié)果怎么樣?(一群小雞要啄他。)
是不是像你們說的呢?我們再聽一次。
3、師幼共同玩?zhèn)鬟f游戲
。1)教師唱歌曲,幼兒練習傳遞的動作,初步熟悉節(jié)奏型。
老師要把弟弟不聽話的事情告訴我的朋友,看我告訴了誰?(弟弟不聽話呀。)
我告訴誰了?(旁邊的朋友)我兩邊都有朋友,是哪邊的朋友?(貼了標記的那只手旁邊的朋友。)
伸出你們貼了標記的手,指一指你下一個朋友。
我告訴朋友時,做了什么動作?(輕輕拍他的腿。)
你會用兩只手一起拍你旁邊的朋友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告訴你旁邊的朋友小弟弟不聽話的事。
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告訴你的朋友。
。2)教師唱歌,師幼共同傳米罐,熟悉游戲的玩法。
你們知道嗎?淘氣的小弟弟就在你們中間,用什么方法找到他?(出示米罐)傳米罐。最后拿到米罐的小朋友就是小弟弟。
米罐怎么傳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老師示范)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那怎么才能接住米罐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接米罐。
這次,我們真的要來傳米罐了。接到米罐的時候,在腿上放穩(wěn)了再傳給你下一個朋友哦!(教師幫助每一個孩子感受傳和搖米罐的動作。)
。3)反思接住米罐的方法。
在傳米罐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坑械娜嗣坠藿拥煤芎,有的小朋友米罐總是接不住,誰能幫幫他,怎么才能接住米罐呢?(眼睛要看著米罐來的方向,發(fā)現(xiàn)米罐快要傳到自己的時候,做好接的準備。)
。4)教師當大公雞在外圈做動作,幼兒傳遞米罐。
這次真的要有大公雞了,我是大公雞。
你們想被捉住嗎?(邊示范邊講解)小弟弟拿到米罐之后,在什么地方跑?
。ㄒ巫拥耐饷妫┐蠊u會順著小弟弟跑的方向追他,小弟弟要趕緊跑回自己原來的座位哦!什么叫順著小弟弟的方向追?
。ㄐ〉艿芟蚰膬号,大公雞跟在他后面追。)(大公雞站在第一個拿米罐的孩子的后面,隨著音樂在原地做大公雞的動作。)
你們是誰?我是誰?玩的時候,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唱。
哎呀,沒追上。這次,誰來當大公雞?(剛才的小弟弟)
。ㄓ變寒敶蠊u)請你站在我的后面,在原地做大公雞的動作。
游戲你們會玩了,那這首歌你們會唱了嗎?還有哪里不清楚?(反思)會唱的小朋友跟著我一起唱。
沒被捉住的小朋友可以當小雞。(如果被捉住,就請大公雞指定下一個當雞的人。)
這次,大公雞可以選一個位置站好。(幼兒選擇)
4、小結(jié)活動,共同演唱歌曲
今天我們玩的游戲就叫《弟弟不聽話》,讓我們一邊變成小雞的樣子,一邊演唱歌曲吧。
活動總結(jié)
在鋪墊的時候,我選擇了游戲規(guī)則與活動較接近的“丟手絹”游戲,希望通過游戲了解孩子有關傳遞游戲的經(jīng)驗和班級孩子的常規(guī)。 活動中,首先我用簡短的問題導入,引起孩子們對歌曲的興趣,并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們熟悉歌詞的內(nèi)容,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通過兩遍的傾聽,讓孩子們對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在第四遍演唱的時候,為了增加孩子的興趣和導入傳遞活動,我加入了拍腿的動作,并幫助孩子區(qū)分拍哪邊的朋友和動作的順序,通過練習幫助孩子形成動力定型。過程中,有個別孩子不清楚動作的順序和方向,教師用體態(tài)、語言和眼神進行幫助,并且較慢的演唱歌曲。 接著,米罐作為新的刺激出現(xiàn)了,比起空手傳遞,傳遞米罐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孩子要接住米罐,就要較專注的觀察米罐傳遞的位置,還要跟著節(jié)奏傳給下一個朋友。有了前面?zhèn)鬟f的經(jīng)驗,孩子們的節(jié)奏型比較固定,但是在傳遞的時候還是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沒有來得及接住米罐,接到米罐后直接傳給下一個朋友,節(jié)奏型不穩(wěn)定等。 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原因有三:第一是沒有關注到米罐傳來的方向;第二是動力定型不夠穩(wěn)固,沒有讓米罐在自己面前停留就傳走了;第三是對樂曲不熟悉。
當孩子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沒有直接指出,而是請孩子們自己先反思問題出在哪里,并盡量自己解決問題。我對提出問題進行反思和幫助同伴的孩子表達了感謝,這樣有助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也能體現(xiàn)出孩子的主體性。
我將對歌曲的反思放在了最后。我先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他們表示沒有問題。這時我通過讓孩子自己演唱的方式來驗證是否會遇到困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存在問題的。此時,教師可以用清唱而非伴奏的方式,讓孩子清楚有問題的地方歌詞內(nèi)容是什么,避免因伴奏對孩子的傾聽造成一定的干擾。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3
設計意圖
總是不停的看、聽、摸、動,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在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時,大家對聲音的興趣都十分濃厚,由此,一方面結(jié)合《綱要》中“強調(diào)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探索意識,以幼兒的實現(xiàn)生活為軸心開展活動”的指導,以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并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設想通過《認識樂器》這一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到更多好聽的樂器,對樂器有進一步的認識。知道每種樂器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親身感受樂器美妙的聲音。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樂器以及樂器的發(fā)聲。
2、感受樂器聲帶來不同的心情感受。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樂器并知道樂器的發(fā)聲
活動難點:感受不同樂器可以演繹出各種情緒。
活動準備
空靈鼓、口琴、吉他、非洲鼓、故事PPT、安靜場地、小鳥、小狗、烏龜、大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先通過手指游戲使小朋友安靜下來。師:動物們的音樂節(jié)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一起去看動物表演吧。
二、基本活動
1、播放PPT小鳥演奏的樂器(空靈鼓)提問:誰來了?(出示小鳥圖片)幼兒:小鳥師:小鳥,在天空中慢慢地飛來了。提問:聽小鳥演奏的樂器聽起來是怎么樣的呢?播放PPT(請個別幼兒問答)幼兒:安靜、很好聽的音樂
教師總結(jié):小鳥彈奏的樂器是有空靈、給人很安靜的感覺。
2、播放PPT小狗演奏的樂器(吉他)師:汪汪汪提問:猜猜是哪個動物準備演奏了呢?(出示小狗圖片)幼:小狗師:小狗一路狂奔跑到舞臺上來,提問:它會給又會帶來什么怎樣的表演呢?播放PPT(聽完小狗演奏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很快樂的感覺小總結(jié):小狗彈奏的樂器給人一種很快樂的感覺。
3、播放PPT烏龜演奏的樂器(口琴)師:哎呀呀,好累啊,提問:誰又來了?(出事烏龜圖片)幼兒:烏龜師:小烏龜慢慢地爬到舞臺上。它的表情看上去非常的悲傷。提問:它究竟會帶來什么表演呢。播放PPT(聽完烏龜?shù)难葑嗾垈別幼兒回答)師總結(jié):小朋友說的非常好,烏龜啊,演奏的音樂聽上去非常的悲傷。
4、播放播放ppt大象演奏的樂器(非洲鼓)師:咚咚咚,是地震了嗎?幼兒:不是地震啦,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動物來了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來了?(出示大象圖片)師:噢,是誰來了啊,是高大而又笨重的大象來了。提問:那大象它會帶來什么不一樣的表演呢?(播放大象彈奏樂器)師:大象彈奏的樂器聽起來是怎樣的呢?幼兒:很大聲、很嚇人、師:是的大象這個表演聽起來很震撼。
5、提問①:動物們的音樂節(jié)表演結(jié)束了,你們知道有哪些動物上臺表演的嗎?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動物圖片幼兒:有小狗、大象、烏龜、小鳥提問②:哪你們知道動物們分別用的什么樂器嗎?幼兒:有吉他師:還有呢?不知道沒關系,老師把這些樂器請到教室里藏起來了。咦,我藏哪里了呢,我忘記了怎么辦。哪個寶貝愿意幫助老師找找樂器呢(請個別幼兒尋找樂器)幼兒:老師老師我找到了它藏在“我們”睡覺的床上了。師:噢,這個樂器可真調(diào)皮啊,跑到小朋友床上去了!謝謝這位小朋友幫助我們找樂器。教師告訴幼兒樂器名稱師:這樂器叫:空靈鼓師:提問:還有的樂器藏哪里了呢?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助我們找到它呢?(請個別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找出其余的樂器,吉他、非洲鼓、口琴)介紹樂器名稱。
三、樂器找齊后,教師請個別幼兒彈奏樂器、感受樂器師:小朋友可真厲害,幾分鐘就把老師藏在教室的樂器找出來了。你們真是火眼金睛,觀察的非常仔細、認真。教師依次再給幼兒鞏固一下樂器名稱。根據(jù)幼兒回答教師進行總結(jié)
小鳥彈奏的樂器是:空靈鼓,給人一種空靈、寧靜的感覺。小狗彈奏的樂器是:吉他,給人一種快樂的感覺。烏龜彈奏的樂器是:口琴,給人一種悲傷的感覺。大象彈奏的.樂器是:非洲鼓。給人很震撼、有氣場的感覺。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作為課后延伸游戲)師: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游戲叫做《捉迷藏》,這個游戲和以前的不同噢,這個游戲是和音樂一起玩噢。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規(guī)則1:玩這個游戲首先幼兒要帶上眼罩進行游戲,不可以偷看噢。
規(guī)則2:你們是捉音樂的寶貝,要聽清楚是哪個樂器在發(fā)生聲音,就去它它,盡量不要找錯了噢。規(guī)則2:在游戲中不可以推、拉等小朋友。
規(guī)則3:不能隨意尋找樂器,需用耳朵仔細聽聲音去找。請教師示范一遍游戲1、考慮到本班幼兒人數(shù)較多,游戲分4組進行玩耍。
2、 教師分4個角落彈奏樂器,所有樂器不可以同時彈奏,以免幼兒混亂、受傷。
五、游戲結(jié)束小結(jié):在剛剛游戲當中大部分小朋友都遵守了游戲規(guī)則,有個別小朋友心情比較激動,沒有注意到其他小朋友,把小朋友摔著了。沒關系,下一次游戲的時候請注意安全,認真玩游戲。好嗎!這一次在課程中中表現(xiàn)的非常棒,上課比較安靜,耳朵也比較認真。希望小朋友在每一節(jié)課程都這么認真,做最好的自己!
活動反思
在科學領域《認識樂器》中,老師先通過動物音樂聚會來讓幼兒先感受音樂的強弱并認識樂器,知道樂器聲可以帶來的不同的心情感受。老師又通過實物讓幼兒進行操作并感受樂器,使幼兒能體驗到樂器帶來的樂趣,提高幼兒對樂器的喜愛。幼幼兒的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較強,幼兒對此活動也十分感興趣。在游戲中幼兒進行探索,增長了對音樂聲的鞏固,也非常享受樂器帶來的快樂。只是有個別幼兒對音樂聲不是很熟悉,容易找錯樂器聲。不過通過師幼之間不斷進行有效地互動、溝通,效果還不錯。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感受小雞的出殼過程。
2.通過小雞出殼的情境,隨樂一下一下做小雞出殼的動作,并能大膽創(chuàng)編小雞破殼的簡單動作。
3.感受音樂,愉快參與活動,體驗小雞出殼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小雞身體部位圖片、課件。
2.經(jīng)驗準備:積累有關母雞生蛋、孵蛋和小雞出殼方面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做小雞躲到殼里的動作
1.聽!什么聲音?仔細聽聽呢。
2.提問:是誰呀?它在又黑又擠的哪兒呀?那它想出來見誰?
3.那我們所有的寶寶都躲到蛋殼里去,變成一只在蛋殼里的小雞。
小結(jié):我們現(xiàn)在都變成了躲在蛋殼里的小雞寶寶了。
二、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編小雞出殼前的動作
1.雞媽媽來了,聽一聽雞媽媽會說些什么。
2.提問:媽媽說什么?
小結(jié):雞媽媽是在告訴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把蛋殼弄破。
3.小雞寶寶們想想,我們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碰蛋殼?(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幼兒隨樂試一試)
4.聽音樂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那現(xiàn)在,我們試試用我們自己想的辦法,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來碰碰這塊蛋殼,看看這塊蛋殼會怎么樣?
。2)播放音樂,幼兒跟著音樂自己用身體的各部位創(chuàng)編小雞出殼的動作。
(3)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們都很聰明,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去碰蛋殼。
5.雞媽媽的好辦法。
。1)看看我們的.蛋殼怎么樣了?可是蛋殼雖然搖起來了,我們的雞寶寶能出來嗎?
。2)沒關系,媽媽說,它有一個絕招,要告訴我們一個好辦法,想不想聽?
。3)讓我們來聽聽,媽媽要用到什么好辦法?
小嘴小嘴啄一啄,
頭兒頭兒頂一頂,
翅膀翅膀推一推,
小腳小腳踢一踢,
屁股屁股扭一扭,
扭一扭呀扭一扭。
。4)哎喲!雞媽媽告訴我們的辦法是什么呀?
我們小寶貝們剛才沒有想到的辦法,是什么呀?
小結(jié):原來媽媽的辦法呀,就是讓我們小寶貝們把剛才我們想的辦法全部用上,小雞們,你們行不行?
6.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那我們要加油了,把媽媽的辦法全部用上,看看我們的蛋殼又會怎么樣?準備好。(聽音樂律動)看看那我們的蛋殼怎么樣了?裂縫了。
(2)一定是我們的力氣不夠大,那我們再來一次,有節(jié)奏地頂?shù)皻。雞媽媽,這次我們一定行。加油,我們的蛋殼要開了。(再次聽音樂律動)
三、小雞寶寶出殼。
1.我們的蛋殼怎么樣了?我們終于把蛋殼頂開了。
2.看看小雞寶寶有沒有出來。
3.多虧你們加油努力,小雞寶寶出殼了,真高興。
四、小雞走出活動室。
我們一起和雞寶寶出去散步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
《捉小魚》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2、 訓練幼兒協(xié)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
3、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共同學習的愿望,提高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快速的抓到魚,在游戲中 不能碰到扮演魚兒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夾子。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布置活動的場所,小貓的頭飾,小魚卡片。
2、幾十個夾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貓頭飾,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小貓)
2、“有誰知道小貓最喜歡吃什么?”(魚)
3、“那么我們就來玩一個小貓捉魚的游戲吧,好不好?”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ㄒ唬┬∝堊紧~
1、教師請小朋友們帶上小貓的頭飾,并扮演貓媽媽的角色。
2、貓媽媽找寶寶了:喵喵喵,孩子們,你們在哪里?小貓聽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媽媽我們在這里!敖裉鞁寢尠l(fā)現(xiàn)一個地方有很多的魚,我們趕緊去捉吧,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到放有小魚卡片的活動區(qū)域,讓小貓去把魚兒捉回來,放到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盆子里,看是 捕魚能手,捉的魚最多。
3、幼兒開始自由的捉魚。
4、“寶貝們,真棒這么快就把小魚捉完了,可剛剛我們捉的魚都不會游,下面我們就去會游的魚好嗎?”
。ǘ┳健盎睢濒~
1、教師首先介紹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在地上圈定一個區(qū)域,選幾個孩子當魚,在衣服上夾上十幾個夾子代表魚鱗;其他幼兒當漁夫。游戲開始,魚兒可以跑出圈外,這時大家可以去追魚并設法取下衣服上的夾子,當魚兒回到圓圈里就不能去夾子了,直到“魚兒“身上的夾子取完游戲結(jié)束,取下夾子最多的就是勝利者。
2、教師選定區(qū)域讓幼兒扮演小魚,其他幼兒開始捉魚活動。
3、幼兒活動是教師提醒幼兒只能取夾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
4、評出勝利者給予表揚。
5、活動課變換角色反復進行。
三、活動總結(jié)
1、 教師要捉魚最多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經(jīng)驗,并和其他幼兒交流。
2、 教師小結(jié)活動內(nèi)容、表揚、鼓勵幼兒。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一些身體動作的要求,以培養(yǎng)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訓練了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魚的環(huán)節(jié)當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準確的捉住夾子,更別說不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條魚都沒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們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訓練的太少了,一直與他們在玩捉魚游戲的時候沒那么順利。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對孩子們多做這方面的練習,以提高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
一.教學目標:
、币龑в變毫私饴曇羰峭ㄟ^振動傳播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物品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惨龑в變禾剿魇刮矬w發(fā)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 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qū)分樂音和噪音。
二、教學準備:
1、音樂:《小鳥飛》;聲音準備:鳥叫聲;刮風打雷下雨聲;鋸木聲;電流聲、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等。
2、小鳥頭飾若干;籃子、笑臉和哭臉若干。
3、提供多種物品,如:打擊樂器、書、紙、各種不銹鋼餐具等。
三、教學過程:
(一)、音樂《小鳥飛》進場,感知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天氣真好,鳥媽媽想帶鳥寶寶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聲音(鳥叫聲,打雷聲等)。
。ǘ、感知身體發(fā)出的聲音"森林里舉辦音樂會,要邀請鳥寶寶參加。但要考驗鳥寶寶誰最能干,看看那個鳥寶寶能讓身體發(fā)出好聽的聲音。"讓幼兒大膽嘗試并說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發(fā)出聲音。
[媽咪愛≈嬰網(wǎng)]幼兒園教案頻道
1、感應節(jié)奏× × ×× ×2、請幼兒結(jié)合身體拍打出節(jié)奏(三)、感知物體的聲音1、小鳥媽媽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幼兒說說它能不能發(fā)出聲音。
2、請幼兒自由挑選物品,鼓勵幼兒探索并大膽嘗試如何讓手上的物品發(fā)出聲音。
3、請幼兒結(jié)合物體拍打出節(jié)奏|×××××。
4、小結(jié):聲音是通過振動而產(chǎn)生的。而自然界、物體和人本身都會發(fā)出聲音。
。ㄈ⒁魳酚螒颍骸犊凑l的耳朵最厲害》區(qū)分樂音與噪音。
請幼兒靜聽一組聲音,如果覺得好聽的請舉一個笑臉,如果不好聽請舉一個哭臉。并請幼兒說說為什么要舉笑臉哭臉。
教師小結(jié):1、動聽悅耳,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讓人感到難受的聲音叫噪音;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chǎn)生。
2、讓幼兒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輕"教育。(說話輕、走路輕、搬動物品輕)(五)、退場:邀請小鳥們拿起物品跟著鳥媽媽一起去參加聲音的舞會結(jié)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以情帶聲地演唱,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2、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2、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樂曲旋律。
——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的名稱和旋律。
——提問:剛剛老師彈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名字叫《雨中接媽媽》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記不記得這首歌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準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以情帶聲地演唱歌曲,并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提示幼兒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師:這是一首孩子關心媽媽的歌,怎樣唱,才能唱出你對媽媽的愛呢?聽聽老師是怎么唱的?
(2)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3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5、創(chuàng)編歌詞(1)、媽媽已經(jīng)接回來了,可是爸爸還沒有回來,我們一起去接爸爸吧!(幼
兒跟隨教師創(chuàng)編演唱)(2)、你還想去接誰?到哪去接?請你也把它們唱到歌曲里面吧!
(3)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歌詞唱出來。
三、結(jié)束部分。
復習歌表演《讓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物品有目的的制造聲音、體驗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樂趣。
2、能分辨聲音的差別。
3、體驗幫助他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一些廢舊的物品,鈴古、碰鈴、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復習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1)“孩子們,你們想當一名小小的演奏家嗎?”(想)“我也想當一次指揮家,那我和你們一起演奏一段好聽的音樂!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奏《拔根蘆柴花》。
二、尋找聲音
(1)“孩子們,你們美妙的聲音引來了一位小公主,她叫拉拉!苯處熃榻B拉拉,并以拉拉的口吻講述,并引發(fā)幼兒的同情心,激發(fā)他們愛幫助他人的情感:“小朋友,你們演奏的樂器真好聽,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好聽的音樂,可有一天,可惡的巫婆把樂器都變成了普普通通的東西,再也沒有好聽的聲音了,你們能幫助我們想想辦法找回那些好聽的音樂嗎?”
。2)教師交代找樂器過程中的要求
“孩子們,那些就是被巫婆施了魔法的樂器,等一下請你們幫助拉拉公主找聲音,那里可多了,你們找的'時候要輕輕的聽,有的它一個就能發(fā)出聲音,有的可以兩個合在一起才能發(fā)出聲音。(在幼兒桌面上放了一些廢舊的材料)
。3)幼兒自由找聲音,教師一旁鼓勵幼兒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尋找聲音。
。4)“孩子們,你們找到聲音了嗎?你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聲音的?”幼兒個別回答,并請他們演示,同時還可以打擊簡單的節(jié)奏××××××
當幼兒用兩種物品想結(jié)合時,可以讓幼兒說說除了這種玩法,還能有其他的玩法嗎?比如筒子和筷子可以是像打鼓也可以像敲鈴,三、讓幼兒有目的的尋找與樂器相吻合的聲音
。1)“孩子們,你們還想繼續(xù)去尋找嗎?請你們在尋找之間仔細聽聽看,你找到的聲音像哪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2)幼兒每人找一件能發(fā)出聲音的物件坐回位置,“誰來說說你找到的像什么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個別幼兒說說并讓相近音色的物件進行有節(jié)奏的演奏。
(3)幼兒分組演奏,孩子站在事先準備好的線上站立進行演奏活動。
。4)幼兒交換演奏物件。要求幼兒把手中演奏的物件放在線上,自由交換。
四、結(jié)束部分,體驗助人的快樂
拉拉公主:“孩子們,謝謝你們幫我找回了美妙的聲音,現(xiàn)在魔法解除了,美妙的聲音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身邊,有空歡迎你們來我們國家玩!
教師:“孩子們,樂器回到了拉拉公主的身邊,你們高興嗎?”“很高興”“因為是大家?guī)偷拿,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p>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
教材分析《我愛我的幼兒園》是一首 2/4 拍子的歌曲,節(jié)奏平穩(wěn),表現(xiàn)了小朋友愛幼兒園的情感。本活動根據(jù)小班孩子喜歡和年齡大的孩子一起游戲、玩耍的特點,引導幼兒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帶動下參加演唱,學會聽前奏演唱,同時體驗幼兒園小朋友同唱歌、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中表現(xiàn)得幼兒園里的快樂生活,能參與演唱活動。
2.在大班哥哥姐姐帶領下學會聽前奏演唱,嘗試用動作、彩帶等進行表演場。
3.喜歡唱歌,在大帶小的活動中體驗與哥哥姐姐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編排好的表演。
2.掛圖或照片制作的.課件。
3.鈴鼓若干。
活動建議
1.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發(fā)聲練習,請大班幼兒表演《小動物律動》, 在教師的帶領下,啟發(fā)小班幼兒邊走邊學小動物的聲音。
2.請幼兒欣賞大班幼兒的歌表演,理解歌詞中表現(xiàn)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3.教師引導幼兒朗誦歌詞,理解歌詞中表現(xiàn)的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1)出示圖片,幼兒逐句回憶歌詞,教師用歌詞反饋回答。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進一步理解幼兒園里朋友多。
提問:在幼兒園里都做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心情怎樣?
。2)請大班幼兒用鈴鼓伴奏朗誦歌詞,鼓勵幼兒跟著朗誦。
4.啟發(fā)幼兒運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歌曲,體驗歡快的情緒。
。1)第一遍演唱,請大班幼兒帶領進行動作表演場,提示幼兒聽前奏整齊的開始。
。2)第二遍演唱,根據(jù)幼兒的演唱情況指導,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大家一起真快樂,如:抱抱、親親、拉拉手等。
(3)引導幼兒自選彩帶,樂器一起邊唱邊自由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即興創(chuàng)編與演唱歌曲。
3、萌發(fā)對民間藝術(shù)“捏面人”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看過捏面人,并見過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爺爺捏面人的PPT課件,圓舞板3、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面人圖片,記憶歌詞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借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nèi)容。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北京的老爺爺(出示圖片),我們向老爺爺打個招呼!這位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面人。來!瞧瞧看(播放課件)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幼兒說)好多好多,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ǘ┙處煼冻枨,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詞。
1、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捏了幾個小朋友特別喜歡的面人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師徒四張圖片)2、(出示圓舞板)師問:咱們來玩?zhèn)游戲,我問你答!捏一個豬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ㄒ来螁柎鹛粕、沙和尚、孫悟空)3、教師: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請你們說,我?guī)湍銈兇蚬?jié)奏,開始。ㄒ龑в變和暾f一遍)4、教師:捏面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教師范唱)教師:你聽到什么了? (幼兒說,教師出示對應圖片并學唱)5、提問:這次請你們再仔細聽聽,特別是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別的呢?(師再次范唱)師: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別?誰愿意來試一下? (個別幼兒示范)6、師示范邊唱邊做動作(最后一句),幼兒練習2遍。
教師:這首歌曲很特別,有唱、有說、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邊說邊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熡谆樱┙處煟阂驗檫@個捏面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臉譜》一樣,我們再來試一試。◣熡谆樱
。ㄈ┱f唱表演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干,現(xiàn)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請說的部分的小朋友邊說邊做動作。信Q)
2、教師指著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里的人物?(幼兒說)是《西游記》里的人物,咱們來跟著音樂節(jié)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ㄋ模﹩l(fā)幼兒創(chuàng)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游記》故事。要不我們也來編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來,趕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個什么故事好呢?(幼兒自主討論)
2、教師:剛才老師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來說說看?(幼兒說)
3、教師: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了,要不我們來試著編一編這個故事,好不好?
4、教師:老師這兒找到了他們的面人圖片(PPT),不過得請小朋友想想捏它們在做什么動作好呢?我們要捏一個喜洋洋在干什么?誰能跟著節(jié)奏說說看,邊說邊做動作。ń又f美羊羊等)。
5、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教師:喜洋洋的故事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牢哦!來,咱們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面人的歌里吧。◣熒餐莩獎(chuàng)編好的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學習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進行演唱。(重點難點)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夠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重點)
3、通過活動,感受歌曲詼諧幽默、活潑輕快地特點。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音樂磁帶;小蝸牛、黃鸝鳥、小狗、小鴨、小青蛙圖片;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聽音樂《恭喜恭喜》走進活動室。
2、節(jié)奏練習:
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聽聽誰來了。
師:X X X X XX
小黃狗汪汪汪(還有小青蛙和小鴨)
幼兒模仿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小蝸牛與黃鸝鳥的.不同特點。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蝸牛圖片)
小蝸牛走路有什么特點?(很慢)
它走路那么慢,那他說話會是什么樣呢?(慢,聲音可能粗)
誰來模仿一下蝸牛向小朋友問好?
出示黃鸝鳥圖片:
還有兩只黃鸝鳥來到了我們班。小朋友想一想,黃鸝鳥有什么本領?(會飛,還會唱歌),它說話的聲音會是什么樣的?(清脆),如果黃鸝鳥看到蝸牛爬的那么慢會怎么樣呢?(笑話它)
2、看背景圖,老師用不同的語氣和音色將歌詞編成故事講述。
3、教師范唱:
提問:
。1)歌里哪一句是黃鸝鳥說的話?(引導幼兒知道這一句話是黃鸝鳥嘲笑蝸牛的。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
。2)小蝸牛是怎樣回答的?(體會此時蝸牛的想法和語氣。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
。3)歌曲中的“阿門阿前”的“阿”是什么意思?(是臺灣方言,沒有實際意義。)
4、帶幼兒跟琴唱完整歌曲。
5、看指揮分角色唱歌曲。
6、出示視頻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7、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師:蝸牛和黃鸝鳥可真是好玩。我們一起來根據(jù)歌詞把它編成一個舞蹈跳起來吧。
8、幼兒自編舞蹈動作進行歌表演。
9、面向全體教師表演。
三、活動結(jié)束。
跟音樂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2
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性質(zhì)與內(nèi)容,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初步學唱歌曲,并學會看朋友時主人和客人的語言和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行為。
2、激發(fā)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愿望,萌發(fā)幼兒團結(jié)友愛的情感。
準備:活動前布置好場景:家(用小椅子圍城的家,請兩位大班幼兒做串客。
過程:
1、游戲《乘汽車》:“小朋友,今天我們到朋友家去做客好嗎?”(好)讓我們乘上汽車準備出發(fā)。前奏:1332|1216|1615|6—||后有幼兒念語言節(jié)奏“笛笛.笛笛.,去看朋友真高興!痹诟枨犊磁笥选返囊魳钒樽嘞拢_按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走小跑步,手做開汽車的動作。當聽到在低音區(qū)彈出的前奏時,“朋友家到了,我們下車吧”幼兒做互相攙扶下車的彈奏與表情。
2《去看朋友》:“咦,門關著,我們?nèi)デ们瞄T看,朋友在不在家!崩蠋熯吳宄枨呑鰟幼鳎瑤ьI幼兒去看朋友。“乒!乒!乒!”“誰。浚ㄎ覀兪侵3班的小朋友)“請進!請進!”“謝謝!謝謝!”問好練習!“請坐!請坐!”“謝謝!謝謝!”
3、發(fā)聲練習《早上做客前都做了什么?》“,小朋友,來做客前,你在家里做了些什么?(刷牙、洗臉、梳頭、照鏡子、整衣服……)那好,老師請到誰,誰就把做客前都做了什么用動作做出,小朋友根據(jù)他的動作用歌聲回答我,好嗎?”
135︱665︱ⅰⅰ76︱5—‖
。ɡ蠋煟┬∨笥迅嬖V我XX在做什么?
665︱432︱5432︱1—‖
任老師告訴你他在梳頭發(fā)
4、《小朋友來做客》大班幼兒示范歌曲,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并咬準難咬的字音。
——“聽,誰來了,還唱著歌呢!”一個幼兒邊清唱《看朋友》邊來做客!捌梗∑!乒!”(誰?)“我是大班的劉琪琪”“請進!請進!”“謝謝!謝謝!”“請坐!請坐!”“謝謝!謝謝!”
“小朋友,我們一起和琪琪姐姐問好“琪琪姐姐好!”“我們問問琪琪姐姐,她剛才唱的.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琪琪姐姐,你唱的歌真好聽,歌名叫什么?”琪琪回答:“看朋友”幼兒重復。
——“琪琪姐姐,剛才歌里唱了什么,你唱一遍好嗎?”琪琪唱后,師幼拍手。老師提問:
“琪琪姐姐唱的歌名叫什么?”(看朋友)
“今天天氣怎么樣?”(真正好)
“姐姐說她去看誰?”(看朋友)
“來到我們家時要把什么敲?”(來把門兒敲)
琪琪:“任老師,剛才,我在路上碰到張靜,她說一會兒也來我們家做客,要來看看你們!
——“小朋友,有人來敲門時,我們該問什么?“誰呀?”“讓他進來時又該說什么?(請進!請進!請坐!請坐!)”“小朋友真懂禮貌!”“聽,外面是誰在唱著歌兒?”張靜清唱后敲門…(進行問好練習)…提問名稱、內(nèi)容,并練習咬字練習:朋友、真正、門兒。
“小朋友,張靜姐姐唱的這首歌我們聽過,這首歌曲名稱叫什么?”(看朋友)
“張靜姐姐說她來看誰?”(看朋友)
“今天天氣怎么樣?”(真正好)
“來到我們家要把什么敲?”(門兒)
——學唱歌曲:琪琪、張靜教唱!扮麋、張靜姐姐,你們唱的歌真好聽,我們跟你們學,行嗎?”“你們先唱一遍,我們打節(jié)奏,然后我們再跟你們唱!
5、《搬新房真高興》
——合作搭新房:小朋友,老師聽說你們要搬新房了,老師想到你們家做客,你們歡迎嗎?(歡迎)!翱彀涯銈兊募也贾煤谩!崩蠋焼l(fā)幼兒自愿五人一組用小椅子圍成一個家。(幼兒在看朋友的歌曲伴奏下協(xié)商搭家。)
——放鞭炮:“新房蓋好了,你們都搬進了新房,老師送你們一張賀卡,里面畫了一串鞭炮。待會兒,大家一起放鞭炮,慶祝慶祝。來大家到門口來,準備好,我來點鞭炮了。哧—乒乓…”歡呼……
——低音區(qū)彈奏《看朋友》,孩子們,快回家,準備迎接客人啦。
6、《到每一家做客》:老師邊唱《看朋友》到第一家做客→邊唱邊帶領第一家的幼兒去第二家做客→邊唱邊帶領第一、第二家幼兒去第三家做客……在到每一家做可的過程中,啟發(fā)幼兒跟唱歌曲。
7、復習快樂舞:到朋友家做客,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chuàng)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chuàng)編歌詞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zhàn),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看過捏面人,并見過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爺爺捏面人的PPT課件,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進場:律動《泥娃娃》。
教師:我們都見過泥娃娃,今天,我們聽音樂,學學泥娃娃的樣子吧!(幼兒與教師共同模仿泥娃娃機械般的動作,隨音樂跳舞。在音樂進行到一半時教師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舞”到座位上。)
2.教師借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nèi)容。
(1)教師:泥娃娃不是沒有家,它的家就在我們無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面人。來!瞧瞧看。
幼兒:哇……
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
幼兒:福娃!
教師:京京。
幼兒:貝貝。
教師:還有呢?
幼兒:小豬。
教師:多可愛啊!胖嘟嘟的。還有什么?
幼兒:小狗、孫悟空、美女……(幼兒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教師:好多好多,我們都看不過來了!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難的一句歌詞。
教師坐回幼兒中,邊做動作邊說:“老爺爺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隨后按歌曲節(jié)奏念:“老爺爺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
教師:咱們一起跟老師說說看。(引導幼兒一同念這句歌詞)
3.教師范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詞。
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想捏幾個面人,大家一起來看看,老爺爺?shù)降啄罅松?
(前奏響起)教師輕聲說:“老爺爺來了……”隨后范唱。在范唱中,將第二句“面人把”這三個字以念白的形式表現(xiàn),并將整個第二部分四個樂句有節(jié)奏地用動作表現(xiàn)。
4.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根據(jù)教師的身體動作演唱部分歌詞,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幫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結(jié)構(gòu)。
(1)教師:老爺爺?shù)降啄罅松赌?你看出來了嗎?說說看……
幼兒1:孫悟空!
教師:你從哪個動作看出來的呢?學學看!
幼兒做打的動作,說:從金箍棒看出來的啊!
幼兒2 做孫悟空看的動作。
教師:這個……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看!
(全體幼兒共同模仿這個動作)
教師說:老爺爺,捏一個……誰?(同時伴奏有節(jié)奏的響聲)
幼兒齊聲說:孫悟空!
教師:他在干嘛?
幼兒:打妖怪!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有節(jié)奏地念“捏一個孫悟空打妖怪”。(第二遍練習這句歌詞時,出示孫悟空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2)教師:還捏了誰?
幼兒1:唐僧!
教師:唐僧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2:騎馬!(同時做出騎馬的動作)
教師:哪個是唐僧啊?你們教教我。
許多幼兒做出唐僧念經(jīng)時雙手合十的動作。
教師做騎馬動作后,問:唐僧在干嘛?
幼兒回答:騎馬。
教師:騎的是什么馬呢?
幼兒:白龍馬!
教師隨音樂節(jié)奏說:“老爺爺……”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捏一個唐僧騎白龍馬”。在不斷練習中出示唐僧圖片貼在黑板上。
(3)教師:還捏了誰?
幼兒1:捏的是沙和尚。
教師:哪個動作是沙和尚的?
幼兒2:挑著籮。(做出挑東西的動作)
教師請幼兒2示范整句“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并引導大家一起說。
幼兒齊念這句。在幼兒隨伴奏念白時,教師出示沙和尚圖片貼在黑板上。
(4)教師嘟起嘴,故意變粗嗓音說:小朋友,你們忘了我!
幼兒紛紛說:豬八戒。
教師:豬八戒在干嘛呢?
幼兒:吃西瓜。
在教師動作引導下,幼兒隨節(jié)奏念白歌詞“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教師隨后將豬八戒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5.教師做動作,幼兒隨樂按節(jié)奏念部分歌詞。
(1)教師指著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里的人物啊?
幼兒大聲回答:西游記。
教師:是《西游記》里的人物,咱們來跟著音樂節(jié)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
幼兒:好!(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2)教師范唱歌曲第一部分,在唱到“面人”時,只做動作,幼兒跟節(jié)奏邊做動作邊念四句歌詞。
6.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面人都給大家念活了!現(xiàn)在老師來演老爺爺,你們來表演面人,好嗎?
幼兒:好!
(前奏響起)教師:老爺爺來了
在幼兒表演時,教師在每個樂句,預先只做一個動作提示,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白第二部分,并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嘗試演唱樂句的最后一句“你說是啥就是啥”。
(2)教師:你們學得真棒!來來來,和我一起當老爺爺,好嗎?
幼兒:好!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師嘗試唱每個樂句的一部分,其余用動作提示幼兒自主演唱,并在幼兒演唱第二部分的后兩句時,不做任何提示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完樂曲。
7.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游記》故事。我也想捏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故事。你們想嗎?(鼓勵幼兒討論故事主題)
幼兒:想!
教師:來,趕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個什么故事好呢?
(2)歌曲音樂持續(xù)不斷地輕聲伴奏。幼兒與同伴熱烈地討論,教師即興加入討論。
(3)教師:剛才老師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來說說看?
幼兒1:我想捏小鯉魚的故事。
幼兒2:我想捏白雪公主。
幼兒3、4:我們想捏小鼴鼠。
(4)教師:我們班的貝貝一直想編一個故事,但貝貝不敢說,我來幫他說。有一個人的`名字和他一樣,叫┅┅?
幼兒1:福娃貝貝。
教師:我們來試試,也編福娃的故事,好不好?
幼兒:好!
(5)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名字,你們都知道嗎?
在教師的指引下,幼兒齊聲說出五個福娃的名字。
教師:對!2008年奧運會是在我們中國舉辦的,小朋友,我們來編一個福娃的故事唱給大家聽!
8.教師選取幼兒討論的某一主題,對部分歌詞進行替換創(chuàng)編,用圖片提示幼兒創(chuàng)編的內(nèi)容。
(1)教師:可是……我要捏一個貝貝在干什么呢?
幼兒紛紛說:游泳!在游泳!
教師:咱們來跟著節(jié)奏說說看。
(音樂節(jié)奏響起)教師引導幼兒編“捏一個貝貝……”
幼兒接:游泳……在游泳!(教師引導幼兒做出模仿游泳的動作)
教師隨后統(tǒng)一創(chuàng)編的詞:“捏一個貝貝在游泳!”并用簡筆畫在紙上畫出游泳的動作形象,貼在黑板上。
(2)(音樂繼續(xù)響起)教師:捏一個京京……
幼兒接:在舉重!
教師:沒錯,就是舉重。(引導幼兒做出模仿舉重的動作)
在幼兒反復練習中,老師將舉重形象繪到黑板上。
(3)教師:捏一個歡歡……
幼兒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教師請一位幼兒說:捏一個歡歡在打球!(并引導幼兒做出模仿打球的動作)
教師將打球形象畫好,并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節(jié)奏念出這句歌詞。
(4)教師:捏一個迎迎……
幼兒大聲說出:在跑步!
教師隨即畫圖,并鼓勵幼兒反復隨節(jié)奏練習這句,做出模仿跑步的動作。
(5)教師:哎呀,妮妮……妮妮
幼兒紛紛說出:做體操,在做體操!
教師邊畫圖邊引導幼兒說出:捏一個妮妮做體操!
9.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教師:福娃的故事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棒!記得很牢哦!來,咱們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面人的歌里,好不好?
幼兒齊聲:好!
教師:試試看!
師生共同演唱創(chuàng)編好的《福娃歌》。
1O.教師一步步提高演唱難度,激發(fā)幼兒不斷挑戰(zhàn),精神飽滿地演唱。
(1)教師:福娃的故事太棒了!
我就不信難不倒大五班的小朋友。這樣,請伴奏老師彈快點,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跟上。
教師輕聲問:能不能跟上?
幼兒:能!
音樂加快,教師提示并激勵幼兒加速演唱。
(2)教師:難不倒你們!再想個辦法。(教師做思索狀,抽掉其中的貝貝圖片。)
幼兒:難不倒的!
教師:我不信,你們試試看。
幼兒在演唱福娃部分時,教師不斷用身體擋住后面的幾張圖片,引導幼兒憑記憶演唱。
(3)教師:妮妮在體操,哈哈,我扮演妮妮,你們就出錯了吧!我們再把妮妮說一遍……
引導幼兒糾正為“做體操”。
(4)教師:真的難不倒?我不信!現(xiàn)在我請大家起立,向后轉(zhuǎn),什么都看不見了,我們看到的是誰呀?
幼兒:客人老師!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就對著客人老師唱。
教師:老師們,我們要是真的忘了,你們就做動作提醒我們,好不好啊?
(臺下老師:好!)
教師:還有噢,如果我們唱得好,請大家?guī)臀覀兒啊谩,我們先練一遍?/p>
教師做雙手舉拇指的動作指揮臺下觀眾說“好”。
教師隨即又對著孩子們:這不是喊給你們的,你們要唱得真好才行!好,準備!老爺爺來了……
幼兒面向臺下觀眾表演,演唱完畢后,臺下教師齊聲喊:“好!”
11.教師:小朋友們!還有好多好多故事等著我們編呢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了解繪本故事,學唱抱抱之歌。
2.熟悉歌曲節(jié)奏和旋律,嘗試仿編歌曲。
3.通過表演體驗傳遞抱抱、親親的快樂,并大膽表達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前期經(jīng)驗:幼兒看過繪本《會飛的抱抱》
其他準備:PPT課件、頭飾、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繪本的游戲:烘熱繪本,回憶故事。
1.回憶:繪本故事。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
總結(jié):它就是繪本故事《會飛抱抱》里那個寄大大抱抱給外婆的小豬。
。2)提問:抱抱這個特殊的禮物是有沒有送到?怎么送到的?
總結(jié):是的,小豬通過郵局把抱抱寄出去,他先填寫信封,上面寫外婆的地址和姓名,郵編,再寫上自己的地址、郵編,最后貼上郵票,然后請郵遞員把抱抱和信,一起寄給外婆。
。3)提問:你們記得有幾個小動物幫助了小豬,哪幾個?
總結(jié):這個大大的抱抱和信一起,在大家的幫助下,穿過馬路,飛上藍天,走到城市, 送到了外婆的手里。
2. 游戲:傳遞抱抱。
(1)提問:在寄抱抱的時候,小豬說了一句話,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我要寄一個大大的抱抱給外婆,請你幫我寄出去好嗎?”大大的抱抱有多大?請你做一做。
(2)接龍游戲:小朋友分成兩組,中間兩個小朋友當小豬,兩頭的小朋友當豬外婆。我們一起幫小豬把抱抱和這句話寄給外婆。比一比哪一組動作快。外婆收到信之后就舉起手來。
總結(jié):剛才,在抱抱傳遞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聲音還很小,有的小朋友還不好意思抱,但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會做得更好。
。2)提問:我來采訪一下外婆,收到這個抱抱這個禮物,你的心情如何?(開心的、溫暖的、甜蜜的)看出來了,你的'臉上都笑開了花。
總結(jié):是呀,在傳遞抱抱的時候,抱抱給別人帶去快樂、關心和溫暖,自己也感到很開心和很愉快。
二、繪本的歌唱:學唱歌曲,體驗情感。
1.示范演唱,引發(fā)興趣。
教師:我猜,你們一定見過小豬的抱抱,但肯定沒聽過小豬的抱抱歌,你們想聽嗎?
2.借助圖譜,理解歌詞。
。1)提問:小豬要給外婆各種抱抱,有哪些抱抱呢?(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現(xiàn)圖片)
。2)提問:你們能不能看著圖,聽著音樂來說一說,唱一唱?
3.師幼互動,體驗抱抱。
(1)提問:你想和我玩什么抱抱呢?
(2)師幼互動玩各種抱抱。
4.清唱歌曲,提升情感。
(1)提問:歌曲里除了有各種抱抱,還說了什么?(教師清唱歌曲。)
總結(jié):歌曲的后半部分說得是小豬的心愿,它要“聽外婆的話,不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爆F(xiàn)在,我們聽著音樂用好聽的聲音唱一唱。
。2)提問:小朋友真的很聰明,歌曲一會兒就學會了。小豬想保護外婆,你想保護誰?
總結(jié):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還小,先要學會保護自己,有等我們長大了,除了要保護家人,還有保護我們的祖國,甚至要保衛(wèi)地球。我相信你們肯定行,F(xiàn)在,我們一起把這首好聽的抱抱歌唱一唱。
三、聲趣的接力:合作表演,快樂無限。
1.深情演唱,傳遞抱抱。
。1)提問:孩子們,你們的歌聲真好聽,從歌聲中,我能感覺到你們很愛外婆,也很愛自己的家人。你們愿意幫助小豬把這首充滿思念的抱抱歌寄給外婆嗎?
。2)提問:現(xiàn)在,要先把抱抱歌交給誰?狗先生準備好了,(點擊圖片)我們一起唱,注意傾聽前奏。
2.兩人一組,交流分享。
提問:狗先生會把抱抱歌交個誰呢?(羊小姐)現(xiàn)在,兩個朋友面對面,唱完之后,把抱抱交給對面的好朋友。
總結(jié):孩子們,我覺得你們不僅聰明,還很熱情,給別人的抱抱是大大的、溫暖的。
3.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提問:哎呀,不巧,兔小哥、熊機長、鴨大哥今天休息,這可怎么辦?
總結(jié):我們一起來扮演兔大哥、熊機長、鴨大哥吧!
四、藝術(shù)的創(chuàng)想:替換歌詞,演唱歌曲。
1.猜想結(jié)局,創(chuàng)編歌詞。
提問:孩子們,外婆收到了抱抱歌,也給小豬寫了封信,寫了什么呢?小豬收到了嗎?(出示小豬照片)
總結(jié):小豬收到了外婆的回信,是一個又大又香的親親。這么細微的一個地方,都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你們真是太棒了!
2.傾聽伴奏,練習說唱。
(1)提問:想一想,外婆給小豬的親親之歌該怎么唱?聽著音樂試著唱一唱。
(2)提問:外婆喜歡親小豬的哪兒?編出不同的親親來。
。3)一名幼兒做動作,其他幼兒一起唱出歌詞。
總結(jié):外婆特別愛小豬,總是抱著親個沒完。小朋友唱的親親歌真好聽。
五、暖歌的派送:現(xiàn)場送信,快樂傳遞。
1.出示信件,觀察信封。
提問: 孩子們,我這兒有很多信沒有寄出去?,這是一封什么信?(信封有親親)寄的時候我們就要唱親親之歌。再看這一封?(信封有抱抱)寄的時候我們就要唱抱抱之歌。
2.演唱歌曲,現(xiàn)場傳遞。
老師:現(xiàn)在,我們拿著信,出發(fā)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5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編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力。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音樂、花、塑料條
。ㄒ唬╅_始部分
1、韻律活動《郊游》入場。
2、發(fā)聲練習《歡樂頌》練習跳音與連音第一遍用“啦”和“嗚”來唱,第二遍分組,一組唱詞,一組唱襯詞。
。ǘ┗静糠
1、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呢?你們瞧:―――出示花束,“我們編個花籃把它裝起來吧”引起幼兒編花籃的愿望。
2、播放《編花籃》的歌曲,幼兒手工操作-編織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花籃,感受編織的方法。
3、請幼兒自由結(jié)伴,用自己的身體編織一個大花籃(分組進行)
4、創(chuàng)編舞蹈《編花籃》
(1)出示玩具花籃,請幼兒觀察“支架”與“枝條”部分,啟發(fā)幼兒在創(chuàng)編時將人數(sh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條,注意支架是固定的,應該站成什么隊形,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xiàn)?枝條很長,怎樣做可以表現(xiàn)枝條在支架間來回穿動?
。2)將幼兒分為三組,鼓勵他們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先邊唱邊編,教師巡回參與,再統(tǒng)一放音樂,三組一起來一次。
。3)請出其中的一組來將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進行展示音樂結(jié)束時,教師啟發(fā)枝條和枝架應互相纏繞在一起,擺出最后的造型。
。4)創(chuàng)編豐富支架的動作:
A、放音樂、鼓勵幼兒自由編、跳。
B、請一些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學習借鑒他們的動作)
活動反思
幼兒園孩子的基本活動是游戲。教育學家馬斯洛認為:“幼兒期是奠定智力發(fā)展基礎的最有效的時期,游戲的過程正是智力發(fā)生的非同一般的過程”。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游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煉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體育游戲作為幼兒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動,不僅是由于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fā)展,它是幼兒園的重要教育教學手段,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真正做到使幼兒處在一個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中,隨著意愿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7-07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9-21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7-08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16
幼兒園托班音樂活動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音樂04-14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12-17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推薦】01-11
【熱】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1-11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合】08-25
(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