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我準備了一個百寶箱,請孩子們帶了許多的玩具和吃的東西放到百寶箱中。孩子們一個個輪流來摸,還要講一講摸到的感受。有意識的教孩子一些詞語,以增加孩子的詞匯量。
活動目標
1、觸摸不同材料的物品,嘗試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
2、在游戲活動中感受發(fā)現的快樂。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
活動難點:用盡可能完整的話表述自己觸摸到的感覺。
活動準備
百寶箱:放些簡單的物品(比如:瓶子,毛絨玩具,雪花片;有硬的、有軟的、有熱的、有涼的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百寶箱,提問引發(fā)幼兒猜測。
師:這是一個神奇的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猜猜會有什么呢?(幼兒回答)
師:怎樣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摸一摸吧!
二、小手摸一摸。
教師伸手摸一摸,并告訴大家摸后的感覺,如軟軟的,很硬的,圓圓的等,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物品。
師:接下來我請幼兒摸一摸、說一說,引導其他幼兒猜一猜。
三、玩一玩。
與伙伴交換摸到的物品并玩一玩。
建議:投放材料時,要結合自己班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如: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積木,平時經常能夠看到的水果……那么在活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就能夠猜出百寶箱的物品,從而體驗到猜對后的快樂,情感目標就很容易達成。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小手摸到了什么》,重點是引導幼兒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嘗試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知識經驗方面,為了更好為活動作準備,我們將一些常見的詞語,如“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詞匯介紹給幼兒,活動前,我收集了許多生活中具有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征的東西。這些準備工作,為幼兒探索提供了條件,也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活動中,我以百寶箱的出示引起幼兒興趣,并提問引發(fā)幼兒猜測“這是一個神奇的白寶興,里面有許多的寶貝,猜猜會有什么呢?”“怎樣才能知道百寶箱里藏了什么東西?”引出幼兒用小手摸一摸的行為,鼓勵幼兒大膽觸摸。并且一觸摸就能很好的說出來。在出示冷熱武平時,幼兒能迅速說出自己摸到的冷熱的東西,我發(fā)現幼兒對于冷熱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因此,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只是將幼兒的一些經驗進行了提升。而對于軟硬的.東西,在幼兒觸摸過這些東西以后,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但是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因此,我重點進行了介紹,而且邊示范邊向幼兒講解軟硬的不同“軟的東西我們用手擺弄可以讓它變形,而硬的東西我們用手怎么擺弄它都不會變形”,邊說邊把軟硬的詞語教給幼兒。為了檢驗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幾種物品,請幼兒去摸,然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幼兒按照老師的樣子去觸摸東西,一會幼兒就說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軟的,通過這種方法,幼兒很快就分清了軟和硬。在介紹粗糙和光滑的時候,發(fā)現幼兒對粗糙的東西的認識經驗比較少,摸完以后也是說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紹了粗糙和光滑東西的特點,如:“粗糙的東西,手摸在上面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而光滑的東西摸上去,手就很舒服,有種滑滑的感覺!睘榱素S富幼兒這方面的經驗,我還準備了許多具有這些特征的物品,讓幼兒去觸摸,給幼兒更多感受的機會,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不足:
在活動室里摸一摸,由于人數較多,可以改為游戲時個別幼兒分組進行。便于老師指導和觀察,而更利于幼兒擴大探索的空間。對于剛剛進入小班的幼兒來說,在科學探索方面,幼兒的知識經驗還不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也欠缺,對一些科學活動的操作規(guī)則缺少經驗。這些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注意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不斷完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做做、玩玩、說說中熟悉理解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在對唱游戲中體驗與教師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覺。
3.嘗試用其它動物的名稱和叫聲替代歌詞。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花園情境”:教師制作好一些大的花朵、樹、草坪等貼在柵欄上,供幼兒躲藏。
2.小雞、小貓胸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游”,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雞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跟媽媽一起到花園里去玩吧!
。úシ乓魳穾ьI幼兒做著輕快、活潑的動作走進活動室。)
二、創(chuàng)設“捉迷藏”的情境,在情境中熟悉理解歌詞:
1.談話,了解游戲玩法:
。1)教師:雞寶寶們花園到了,看看花園里有什么呀?(引導幼兒簡單說說,了解花園里花、樹、草地等。)
。2)教師:雞寶寶們今天媽媽要和你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想玩嗎?(激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一會媽媽把眼睛蒙起來后,你們就輕輕的找一朵花、一棵樹躲起來,躲的.時候不要和其他的小雞擠在一起,要分開一些,否則會受傷的。聽清楚了嗎?我們開始吧!
2.在游戲中,初步熟悉歌詞:
(1)當幼兒都躲藏好以后教師睜開眼睛有節(jié)奏的問:“咦!我的 小 雞 小 雞|在 哪 里 -|”(當個別幼兒說:“我在這里!睍r,教師:“原來你在這里呀,媽媽找到了你真開心!敝饌找到所有的孩子。)
。2)組織幼兒坐在“草地”上,重點練習歌詞“嘰嘰嘰嘰在這里!保
、俳處煟簞偛艐寢寔碚夷銜r你是怎么回答媽媽的?
。ㄕ埐糠钟變航涣,幼兒說到:“我在這里!薄皨寢屛叶阍谶@里”等都可以。)
、诮處煟耗俏覀冃‰u是怎么叫的?(嘰嘰嘰嘰的)那我們一邊叫一邊回答媽媽好嗎?
。ń處熆梢詭煼兑幌拢
、蹘ьI幼兒在和教師的對話中練習歌詞“嘰嘰嘰嘰在這里!保w驗與教師情感交流的樂趣。
(集體練習,個別練習,再集體練習,在練習時注意提醒幼兒眼睛要看著老師。同時配班教師用鋼琴配上相應的旋律。)
3.再次游戲,進一步掌握歌詞:
教師:雞寶寶們,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戲?這次媽媽找你時你們要一邊叫一邊回答媽媽好嗎?
。ㄔ谇榫持羞M一步熟悉掌握歌詞,配班教師用鋼琴配上相應的旋律。)
三、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體驗與教師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覺:
1.第一遍:教師:剛才我聽到有幾只能干的小雞已經會跟著音樂一起唱出來了,我們也來試試好嗎?
(教師唱第一句歌詞后,如果大部分幼兒會接著唱,教師就可以不唱小雞回答的那句歌詞,相反教師則帶領幼兒一起唱,幫助幼兒將歌詞和旋律匹配起來。)
2.第二遍:鼓勵幼兒回答媽媽時聲音要響亮一些。
3.第三遍:提醒幼兒演唱時要眼睛看著媽媽,體驗與老師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覺。
四、組織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1.出示小貓胸飾,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誰來了?(小貓)
原來貓媽媽和它的寶寶也要玩這個游戲,媽媽問“小貓小貓|在哪里-|”小貓怎么回答呢?
。2)組織幼兒跟著音樂唱一唱。
2.組織幼兒自己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教師:還有誰也想和媽媽玩呢?
。▌(chuàng)編1-2種小動物)
五、結束活動。
教師:寶寶們今天我們玩得開心嗎?我們玩了那么長的時間也累了吧!我們回家休息吧!
。ㄓ變郝犞鴥(yōu)美、舒緩的搖籃曲休息,活動在溫馨、安逸的氛圍中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小雞小雞在哪里》摘要:聽清楚了嗎?我們開始吧! 2.在游戲中,初步熟悉歌詞: 1當幼兒都躲藏好以后教師睜開眼睛有節(jié)奏的問:咦!我的小雞小雞|在哪里-|當個別幼兒說:我在這里。時,教師:原來你在這...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活動準備】
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妫?/p>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小動物找食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點數的興趣和愛好
2、引導幼兒正確點數7以內的物品的數量。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多種玩具充當餅干
重點難點:
對掉下的餅干不多數。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幼兒扮演小動物,小動物餓了,需要找食物吃。
2、小動物去找好心的婆婆要吃的,好心的婆婆有要求,每個小動物一次只能夠拿5塊餅干,幼兒到婆婆那里取餅干。
3、小動物還是很餓,又去找糕點店的阿姨尋找吃的。阿姨也有要求,每個小動物一次只能夠拿6塊糕點。
4、小動物沒有吃飽,又去超市買了每人7個草莓,他們吃得好開心啊。
5、小動物吃完了,感覺特別高興,一起出去到草地上玩捉迷藏。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兒歌對答的形式與“兔媽媽”交流。
2.克服膽怯的心理,敢于在聽說游戲中表現自己,喜歡心育游戲室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兔媽媽頭飾。
2.小動物家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1.進入“小動物家”的場景,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教師:兔媽媽說今天大灰狼很可能要來干壞事,所以請我們先學會一個兒歌。等會兒我們只要邊念兒歌邊敲門,兔媽媽就知道是好朋友來了,就會為我們來開門。
2.幼兒學習兒歌,并嘗試與教師對答兒歌。
3.幼兒與兔媽媽對答兒歌,開展聽說游戲的活動。
教師:我們想在兔媽媽家做什么?
我們能為兔媽媽做什么?
你想和兔寶寶玩什么?
活動延伸:
幼兒和兔媽媽共同進入心育游戲室游戲。
活動反思:
1.活動屬于小班第二主題“親親熱熱一家人”中的自我生成的活動,具有獨創(chuàng)性。
2.在過程中教師的.教態(tài)自然,兒童情緒穩(wěn)定,效果良好。
3.建議在過程中強調兒童的自我展現,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和水平。在交流中,當兒童的答案適宜時,就可以讓兒童進入家中。可以讓他們一個個進去,體驗成功與快樂。而不是總在外邊等候,在活動結束時,才得以進入活動室。而且,這樣的過程可以重復多次。
4.建議簡化活動內容,只要問孩子想在兔媽媽家干什么和想為兔媽媽做什么就可以了。
5.建議省略關于大灰狼的描述,因為與本活動關系不大。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畫橫線和豎線。
2、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繪畫習慣。
3、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四個,范畫一張。
2、人手一盒蠟筆,一張作業(yè)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幼兒的注意。
動物園是小朋友最喜歡去的地方,你有沒有去過?你看到了那些動物?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請你說給旁邊小朋友聽聽。請你說給大家聽聽。
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娫掆徛曧懥耍拔,你好,哦,你是動物園的,什么?你們動物園有一些動物逃出來了?有老虎,獅子,還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馬上要逃到小(二)班來了!保ㄔ掃沒講完,四個中班小朋友戴著頭飾沖了進來,裝成老虎,獅子,大灰狼等動物朝著小朋友大聲吼叫,奪門而去。)哎呀,小動物們都逃出來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會吃人的。)那怎么辦呢?動物園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們快替他們想個好辦法吧。ㄓ脴尠阉鼈儦⑺溃阉鼈兇蛩馈┻@個辦法好嗎?把它們殺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們了。我們應該保護動物,而不是把它們殺死。趕快想辦法,小動物已經逃到。ㄈ┌嗳チ。(把它們關到籠子里去,像上海野生動物園里一樣把它們隔離開……)這個辦法真不錯,我們可以用隔離網把它們隔開,這樣它們既傷害不到我們,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樣多好。
三、出示背景圖,教師示范畫。
剛才小朋友說了,動物園里的動物都是住在籠子里的,那籠子是什么樣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鐵絲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細!鐵絲是直直的,還是彎彎的?(直直的。)對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許多橫線和豎線拼起來的。你們看,它是誰?(出示獅子背景圖)這只獅子給劉老師打了麻醉針,所以動不了,要趕快畫上隔離網才行。你們先看好老師是怎么畫的。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精選)08-16
(經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4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