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3-07 12:57:04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知道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錄音、手偶、游戲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小兔)對!我們拍拍小手歡迎小兔。這只可愛的小兔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便要去找太陽,它找到了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ǘ┓配浺簦牴适。

  師:邊放錄音,邊用手偶表演故事。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誰?

  3、小兔找到太陽了嗎?

  這個故事真好聽,老師把這個好聽故事畫成了幾幅漂亮的圖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三)看圖聽故事。

  提問:

  1、小兔來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

  2、小兔來到菜園里,看到了什么?

  3、小兔抬起頭,看到了什么?

  4、太陽只有幾個?還會怎樣呢?

  5、那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

  小結:聽了這個故事,知道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都不是太陽,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ㄋ模┯螒蜢柟。

  那小朋友想不想去找太陽玩?(想)那下面咱們一起玩一個“小兔找太陽”的游戲,老師當兔媽媽,你們當兔寶寶,咱們一起去找太陽,來,準備好!聽音樂,幼兒找太陽。出示圖片:1、小朋友,這是太陽嗎?那這是什么?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出示紅燈籠)2、同上出示紅蘿卜3、同上出示紅氣球。太陽到底在哪里呢?(天上)。那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jīng)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借助于故事《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shù)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jīng)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于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fā)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5”以內數(shù)的實際意義,知道乘車的簡單禮儀。

  2、在模擬春游的游戲情境中,喜歡和好朋友一起春游。

  活動準備:

  情景:摸擬座位汽車;車票若干:分別是數(shù)量3、4、5及顏色紅、黃、藍的點子卡片;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乘車去春游(環(huán)節(jié)意圖:在尋找座位入座的過程中,感知數(shù)字和點子之間的對應關系)

  寶貝們,今天我們要坐車去春游嘍!我已經(jīng)買好票嘍!

  關鍵提問:看看票上有什么?(點子)

  追問:誰知道這個點點告訴我們什么呢?

  小結:上車的時候請你找到和自己車票上點子數(shù)量相同數(shù)字座位坐下來。

  驗證:教師扮演導游檢票。

  過渡: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那我們就要出發(fā)啦。

  二、拿取禮物(環(huán)節(jié)意圖:在根據(jù)車票上點子的數(shù)量拿取禮物的過程中,進行5以內的按物點數(shù),進一步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1、音樂游戲:去郊游

  你們都找對了自己的座位,現(xiàn)在老師可以發(fā)禮物了。

  關鍵提問:禮物怎么取你們知道嗎?

  小結:你的票上有幾個點子就拿幾片雪花片。

  2、幼兒到旁邊的桌子上自主地拿取、驗證。

  三、快樂到站(通過分批下車,鞏固對數(shù)字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

  孩子們,游樂場到了,請大家分批下車。

  游戲要求:3號票的寶寶先下車,4號票的寶寶跟上,5號票的寶寶最后走。

  小結:下車的寶寶請注意安全,一個跟著一個走,做個文明的小乘客。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樂。

  2、能夠分清鞋子的正反,學習自己穿鞋。

  3、在努力探索的過程中,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得到提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每人一雙正反鞋子、一雙成人正反鞋子、小木偶、音樂一首和腳印若干

  活動過程:

  一、嘗試學穿鞋

  1、玩踩腳印游戲,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知道腳的不同之處。

  2、出示鞋子,幼兒嘗試自己穿鞋子。(沒穿對也沒關系)

  3、幼兒說一說誰穿對了?(引導幼兒觀察鞋子的不同之處)

  二、探索鞋正反

  1、示范成人鞋子,請幼兒幫助小木偶穿對鞋。

  2、教師小結:穿對鞋的時候,就像兩個好朋友頭碰頭一樣,中間有個小窩窩,就像他們在咧嘴笑。

  3、幼兒再次探索穿好自己的'鞋子。

  三、學會穿對鞋

  1、游戲“比一比,穿一穿”。幼兒把鞋子脫了,隨意放好。聽老師口令穿鞋,比一比誰穿對了。

  2、游戲“小鞋找朋友”。幼兒把鞋子脫了放好,聽音樂去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穿好鞋。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有的幼兒還有穿反鞋的情況,這也正常。因為不能只通過一次活動就能達到目的。接下來還有活動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點來分辯正反,根據(jù)孩子穿鞋的特點,孩子可能會擺對鞋但腳伸錯了,所以會穿反,還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來有難度,所以老師引導幼兒先把兩只擺好再穿,這樣就容易多了,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能基本完成目標。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唱《劃船歌》

  2.復習本單元的歌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能體會歌曲的意境美,能表達歌曲的情緒。

  2、用自然、親切地聲音表現(xiàn)歌曲。

  3、利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簡單的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唱《劃船歌》。

  2、歌曲中節(jié)奏的變化,與情感變化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1、聽賞音樂,同學們,感覺一下,你們現(xiàn)在坐在什么上面?(聽歌曲伴奏音樂,隨老師的手勢上下起伏)

  2、小船搖啊搖,載著我們去向何方?

  欣賞印度尼西亞的地里風光(簡介人文背景)

  二、欣賞

  印尼的船工們熱愛自己的生活,聽,一邊勞動的他們還愉快地吟唱著動聽的歌。

  (欣賞歌曲范唱),學生隨音樂律動。

  再次欣賞并提問:美麗的小船要帶我們去往何方?船工們心里又在想著什么?

  (理解歌詞含義)

  3、讓我們坐上小般一起出發(fā)吧!隨著琴聲哼唱旋律(lu),用手劃旋律線。

  4、哪一樂句給你的感覺最特別?(從旋律線,音樂節(jié)奏等分析)

  難點解決:滑翔機的感覺,一飛沖天,在空中展翅飛翔。

  上下起伏,好似蕩漾在水波

  加入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 船工用力撐船

  小船在水面上搖動

  5、完整再現(xiàn)歌曲

 齊唱,用沙球、碰鈴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半演唱,一半伴奏)

 三、復習

  讓我們乘著小船到各地去游覽一下吧!

  (部分同學扮演河流,部分同學扮演船工)

  《沃爾塔瓦河》聽賞主題片斷,現(xiàn)在我們到哪里了?

  《多瑙河之波》聽常第一圓舞曲主題,隨律動變化。

  《大海啊,故鄉(xiāng)》 女生領唱

  《瀏陽河》 齊唱

  四、總結下課

  《劃船歌》教學反思

  《劃船歌》是一首印度尼西亞馬魯姑民歌。這首民歌表現(xiàn)了印尼船工的生活。旋律受西班牙、葡萄牙音樂的.影響。該曲旋律優(yōu)美,著力刻畫出船工奮力劃槳,小船奮力駛向遠方的生動情景。歌曲連續(xù)使用切分節(jié)奏和后半拍起唱的樂句,這是這首民歌的風格特點,表現(xiàn)了對友人或愛人的叮嚀。這堂課一開始,我由印度尼西亞的地理風光(多媒體播放)導入,然后提出問題:“印度尼西亞的船工是如何來詠唱他們的生活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并整體上感受歌曲的情緒。隨后我又提出第二個小問題:“小船準備駛向哪里?船工們心里還想了什么”,在此基礎上欣賞第2遍,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歌曲的前半段歌詞。第三遍,讓學生輕輕的跟著哼唱,找出自己剛才哼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多數(shù)同學是第一部分轉入第二部分時弱起節(jié)奏跟不上。解決這個難點,我讓學生劃拍數(shù)好節(jié)奏,我范唱歌譜,讓學生感受弱起小節(jié),學生基本能掌握,完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在唱會這首歌曲后,我讓學生為歌曲的第二部分配上動作,塑造小船的動感和船工用力掌舵的情景,引導學生在這部分演唱時能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最后又為學生加上了沙球打擊樂器,學生在快樂中學會了這首《劃船歌》。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順序地看圖片。

  2、了解串鈴、鼓、蛙鳴筒等樂器的不同特點,嘗試搖串鈴。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教師一起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鼓、串鈴、蛙鳴筒、響板等樂器。(也可根據(jù)情況能發(fā)出相似聲音的物品代替樂器。

  2、大象和蚊子的故事磁帶、掛圖。

  3、幼兒用書第2冊4—7頁。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律動:如小貓叫、小狗叫、小鳥飛、大象走等等。導入課題,引起幼兒上課的興趣。

  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感知故事情節(jié)。

  (1)出示掛圖,教師先讓幼兒認識故事中的小動物。然后教師根據(jù)掛圖,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提問:故事中的大象和小蚊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讓幼兒有順序的看掛圖。讓幼兒說出大象是怎樣趕蚊子的?

  2、出示打擊樂器,讓幼兒熟悉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玩一玩。讓幼兒模仿自己手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1) 教師講述故事,在有聲響的地方暫停,請幼兒選擇一種樂器配音。

  (2) 教師分別用三種樂器為故事配音,請幼兒感受三種樂器的不同特點: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連續(xù)刮蛙鳴筒表示大象趕蚊子、搖響串鈴表示蚊子飛、使勁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腳。

  3 、引導幼兒搖串鈴,表示小蚊子飛。

  (1)請幼兒分組拿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在飛。

  (2)教師用故事情節(jié)提示幼兒,嘗試搖串鈴。

  4、教師和幼兒共同用樂器配合故事情節(jié)進行講述。

  結束部分:活動延伸

  請幼兒玩玩樂器,說說這些樂器還能表示什么聲音?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背景:

  瓶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匆姳孔、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種各樣的瓶子玩游戲親睞有加。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挖掘出瓶子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 幼兒已經(jīng)有過各種玩瓶子的經(jīng)驗。

 、 學會演唱歌曲《大貓小貓》。

  2、 教、學具準備:

 、 各種透明瓶子人手一個,瓶子上貼1~4個圓點,瓶蓋、豆子若干:紙棍,系有皮筋的彩帶若干;自制房子2個。

 、 背景音樂和歌曲磁帶《大貓小貓》。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寶寶們,你們想不想跟著媽媽一起做游戲啊?

  1、選瓶:幼兒選擇一個喜歡的瓶子做好朋友。

  2、瓶子操:幼兒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二、引導幼兒和瓶寶寶做各種游戲,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喂瓶寶寶吃豆。

  引導幼兒先正確點數(shù)瓶子上圓點的數(shù)量,然后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往瓶子離投放相應數(shù)量的豆子。

  2、蓋瓶蓋。

  引導幼兒為瓶子選擇合適的瓶蓋蓋好,并通過彩色的瓶蓋認識一些基本的顏色。

  3、瓶樂會。

  三、游戲活動 送瓶寶寶回家。

  鼓勵幼兒自由搖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聲音的大小的關系,嘗試用瓶子來演奏歌曲《大貓小貓》,提高幼兒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送瓶寶寶回家的方法,并大膽地嘗試、游戲,最后把瓶寶寶送回它們的家里。

  課后反思:

  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自由玩瓶子,來提取和激活他們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發(fā)幼兒游戲的愿望。接著,采取了游戲的方法、讓幼兒在反復的親身體驗中,積極參與活動。從整個活動來看,大部分時間是孩子們在活動。在通過肢體的活動來提神自身的能力和經(jīng)驗。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思維得到了鍛煉、經(jīng)驗得到了提升。通過游戲《比賽運球》,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合作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7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 幼兒初步理解“溶化”的含義

  2、 幼兒初步認識鹽、糖能溶化在水里 ,沙子、塑料玩具、積木不能溶化在水里

  3、 幼兒通過品嘗,體驗糖、鹽能溶化在水里

  資源準備:

  1. 背景知識:幼兒平時在生活中看到的.,容易接受的東西

  2. 物質材料:玻璃杯、鹽、糖、沙子、塑料玩具、積木、盆、小勺

  3. 活動鋪墊:活動后讓幼兒繼續(xù)觀察

  活動與指導:

  1. 觀察:請幼兒將準備好的鹽、沙子、塑料玩具、積木放在盆中用小勺進行攪拌,然后將這些物體撈出,看一看什么東西不見了?

  2. 討論:鹽和糖哪里去了?你們知道嗎?

  3. 實驗品嘗:每個幼兒一杯溫白開水,品嘗有什么味道,然后,請幼兒分別將鹽、糖放入白開水中,品嘗有什么味道

  4. 關注點:幼兒說出鹽、糖能溶化在水里。沙子、塑料玩具、積木不能溶化在水里。

  教育要求:

  幼兒仔細觀察鹽、糖溶化的過程

  建 議:

  1、此活動也可以在家里進行觀察、實驗

  2、還可以觀察飲料、奶粉等溶化在水里的過程

  家園互動:

  與家長溝通,本次活動的內容隨時可以在家進行。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及興趣往往來源于他們直接接觸到的事物或環(huán)境,因此,周圍事物和環(huán)境對他們有直接的影響和作用。家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而小班幼兒對家更有一種特別親切和依戀的感覺。在生活中,小班幼兒對家已積累了一些生活經(jīng)驗,在他們的游戲活動中常常會看到或聽到他們的一些模仿行為如:“我在燒飯呀、我要讓娃娃去睡覺等等!币虼,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熱點,從新教材內容中選擇并運用了小班學習活動“我的家。”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談談、講講、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了解、感知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所不同的功用。

  2、體驗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物品若干、創(chuàng)設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的情景、錄象。

  【活動過程】

  看看講講——播放錄象——整理收拾——分享交流

  一、看看講講

  哪個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好朋友講講自己家有幾間房子。磕銈兪窃谀睦锍燥、洗手、睡覺的呢?

  a、幼兒間互相講講 b、請個別幼兒講講

  原來,小朋友家里都有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老師家里也有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家?

  二、播放錄象:

  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分別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它有什么用?

  總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老師家的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發(fā)現(xiàn)這三間房子是不同的,里面的物品也是不一樣的`。

  三、整理收拾

  1、今天娃娃家里的媽媽在大掃除,媽媽把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里的物品都拿到了外面,洗洗曬曬,媽媽一個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很累,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媽媽一起整理收拾。

  2、幫媽媽把廚房間的物品送到廚房間;把衛(wèi)生間的物品送到衛(wèi)生間;把臥室的物品送到臥室,千萬別送錯。

  3、收拾好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一起幫媽媽整理的家,看看都放對了嗎?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幫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現(xiàn)在媽媽請小朋友快快回到座位上休息,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今天幫媽媽整理什么物品,放到了哪里。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后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0

(精選)小班教案10-02

【精選】小班教案10-09

[精選]小班教案10-0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精選]11-05

(精選)小班教案10-05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