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2-22 08:21:25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實用【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實用【8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在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許多小朋友把那些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拿著搖晃,發(fā)出各種響聲,有的小朋友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較少,因此瓶子發(fā)出的聲音較大,而有的卻因為瓶子里裝滿了花生發(fā)不出聲音。有個小朋友急著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他的瓶子會響,我的卻不會?”新《綱要》指出:要以問題引領幼兒進行探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為幼兒探索和經(jīng)驗的建構提供適宜的支持性引導。我沒有直接回答幼兒的問題,而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幼兒回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引導幼兒探究瓶中豆子的多、少、軟、硬、大、小與所發(fā)出聲音大小的關系。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比較豆子的大小、軟硬、多和少在瓶中產(chǎn)生的聲音大小的關系,使幼兒明白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經(jīng)驗。

  3、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黃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知識準備:

  1、幼兒對所提供的農(nóng)作物已認識,能說出名稱。

  2、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1、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回家尋找的答案。

 。ㄓ捎谑怯變鹤约禾岢龅膯栴},所以許多幼兒回家后都很積極的尋找答案,有的問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實驗。當然,老師在其中是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把今天的發(fā)現(xiàn)讓父母做一個了解,以便父母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 介紹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② 根據(jù)幼兒提出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 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在瓶中產(chǎn)生聲音的大小的關系。

 。ㄔ诓僮鞯倪^程中,有的幼兒又有了新的問題的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①得出結論: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卺槍Σ僮鬟^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5、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教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6、活動延伸: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詩歌,并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練習發(fā)準翹舌音“穿、種、說、桌”

  2、在對比、講述中增強幼兒“我長大了的”意識,知道要尊敬老師和父母的道理。

  3、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之情。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引導幼兒在詩歌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準備:

  1、長配合給幼兒講述小時候的故事幫助幼兒準備小時候的照片,玩具,用品等。

  2、主題墻“我小時候,我長大了:幼兒通過展覽,比較,講講說說我的長大過程。

  3、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洗腳、擦桌、掃地、澆花的圖片與相應得小圖標各一個

  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動物幼兒園的小烏龜也升中班了,小烏龜學會了很多本領,可是它每次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事時大人們總說你還小、你還小,小朋友們現(xiàn)在也上中班了老師想知道你們在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這樣說你嗎?(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談話的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的氛圍,圍繞話題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在相互交流中體驗快樂)。

  二、看圖說兒歌、

 。1)師——“蘭蘭在座寺廟?爺爺奶奶怎么說?爸爸媽媽怎么說?蘭蘭又是怎么說的`?

 。2)聽錄音,結合圖片理解故事

 。ň唧w形象的圖片和兒歌錄音能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教師適當?shù)恼Z言加以梳理補充起到支持者的作用符合了《綱要》中一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3)結合圖標說兒歌

 。4)扮演角色表演兒歌

  三、拓展活動

  蘭蘭真棒,我們小朋友也很棒,小朋友會做些什么事?你還會幫助誰呢?

 。ㄟ@是一個上升情感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在相互交流中激發(fā)了思維,從而樹立了責任感,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回報父母家人)。

  反思:

  這次活動成功之處是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圖標幫助幼兒學習兒歌,幼兒在學習中更容易理解,更便于記憶,提高了幼兒的朗讀的興趣。本次活動活動準備時教師從幼兒小時候到幼兒長大的過程中幼兒了解到自己長大家人付出了很多,明白了現(xiàn)在自己長大了,該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動中以小動物的談話激趣,圍繞話題,步步展開給幼兒更多猜想討論的機會,圖片的出示不但調動了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教師在組織活動中適時幫助幼兒梳理、補充起到了支持者的作用突出了一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不足之處幼兒在活動中教師等待時間不夠,思考的時間不充分。

中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對數(shù)的形成、點數(shù)已有粗淺的經(jīng)驗,本活動通過“紙寶寶找家”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在游戲和操作中,學習、理解7的數(shù)數(shù)與形成,懂得兩數(shù)多一少一的關系,促進幼兒數(shù)字概念的形成,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的數(shù)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間多1、少1的關系,理解7的實際意義。

  2、能運用多種比較多少的方法比較6、7兩數(shù)的多少。

  3、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快樂的紙寶寶》7個材料不同的紙寶寶,若干大數(shù)字卡片1以及1—10;每人一套操作學具(7座小房子、7個紙寶寶);音樂《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快樂的紙寶寶》,復習6的點數(shù)。

  提問:瞧,誰來了?來了幾個紙寶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

  二、出示各種顏色的“紙寶寶”,引導幼兒認讀數(shù)字7,學習7的形成。

  1、學習7的形成,理解7的實際含義。

  提問:又來了一名紙寶寶,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紙寶寶?數(shù)字7像什么?7還可以代表什么?

  小結:7像鐮刀,7可以表示任何7種物品。

  2、觀察不同顏色的“紙寶寶”,知道7里面有7個1。

  提問:請你仔細觀察,這7個紙寶寶有什么不同?

  小結:每種顏色有1個紙寶寶,7中顏色就有7個紙寶寶,7里面有7個1。

  三、出示“紙寶寶找家”圖片,引導幼兒操作實踐,理解6、7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游戲一:幼兒操作“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提問:紙寶寶找到家了嗎?怎么幫助沒有找到家的紙寶寶?(理解6和7之間多1、少1的關系)。

  小結: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戲二:幼兒操作“紙寶寶吃水果”進一步鞏固6、7兩數(shù)的關系。

  教師敲響小鼓,請為紙寶寶拿比敲的次數(shù)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戲,請為紙寶寶拿

  比敲的次數(shù)少1的草莓。

  四、引導幼兒玩游戲“抱一抱”,結束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音樂停止,教師說出數(shù)字,或比數(shù)字多1少1,幾人抱一起。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音樂情境。

  2、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4、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表現(xiàn)小鳥生活的三段體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我們和小鳥做了朋友高興嗎?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首關于小鳥的音樂,聽了以后,你覺得小鳥在干什么?

  提問:你覺得小鳥在做什么?

  2、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聽這首音樂有幾段?每一段聽上去是一樣的嗎?

  提問:你聽出來有幾段?每一段是怎么樣?

  3、讓我們來聽聽第一段的音樂速度怎么樣?好像小鳥在干什么?

  聽后提問:這段音樂的速度怎么樣?好像小鳥在干什么?(xx小朋友說得很好,你做給小朋友看看,大家來學學)

  4、小鳥醒來后,覺得很輕松,我們一邊來聽一邊來想一想,它還會做些什么?

  聽后提問:小鳥醒來后會做些什么?

  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小鳥捉蟲、游戲的動作。

  5、小鳥們玩了一天很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們來聽聽小鳥是怎么回家的?

  提問:小鳥是怎么回家的?是怎樣休息的?(幼兒聽著音樂做小鳥回家、小鳥休息的動作)

  你們想不想成為一只小鳥,讓我們來做一只快樂的小鳥吧!跟著音樂飛吧!我們跟著音樂把你好看的動作表演給客人老師看吧!(幼兒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新的《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興趣。我設計的這個小火箭的科學活動就重在于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通過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火箭上天,讓幼兒通過親身活動,在獲得大量豐富、具體的實際經(jīng)驗及操作活動基礎上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大氣壓強的作用,積極思考動腦,自主的加以歸納、概括,最終得以真正理解與掌握。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感受大氣壓強的作用。

  2、嘗試探索小火箭發(fā)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索的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經(jīng)驗基礎--對空氣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準備:小火箭及發(fā)射器人手一個;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讓幼兒自由嘗試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體討論

  你用什么方法讓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歡哪一個方法?

  3、幼兒再次探索、游戲。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為什么我們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2、把瓶蓋蓋起來

  現(xiàn)在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發(fā)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系

  1、請兩位幼兒比一比,誰的火箭飛得高。

  啟發(fā)提問:為什么一樣的火箭,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呢?

  2、請幼兒操作,探索小火箭發(fā)射高度與拍打瓶子力氣大小之間的關系,填寫好記錄表。

  3、小結:拍瓶子力氣用得大,火箭飛得高;力氣小,火箭也就飛得低。

  活動反思:

  幼兒對科學經(jīng)驗的吸取和積累、認知結構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學習,部不是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過點滴的逐漸積累。不同角度、多樣化的科學活動,將使幼兒科學概念的內涵不斷得到補充,外延不斷得到擴展,知識得以遷移和運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斷鍛煉和發(fā)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設計,教師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個瓶蓋,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想象、探索的空間,激發(fā)他們繼續(xù)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6以內對應計數(shù)的表達。

  2、能進行6以內數(shù)量、物體及空間的二次對應關系練習。

  3、增強分工合作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活動準備:

  田字形玩具架,數(shù)字卡片1-6,書6本,橡皮泥5盒,小皮球4個,蠟筆5盒,幼兒用書,蠟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6以內數(shù)量,建立物品與數(shù)量之間的對應。

  1、今天老師收到很多的禮物,看看都有什么?(書6本,橡皮泥5盒,小皮球4個,蠟筆5盒)

  2、引導幼兒進行計數(shù)練習。老師說出禮物名稱,幼兒說出數(shù)量,并送上相應數(shù)字卡片。

  3、師幼互換角色,老師說出物品的數(shù)量,請幼兒迅速說出物品的名稱。

  二、進行物品與空間方位的對應練習。

  1、這么多的禮物,要放在哪呢?引導幼兒把物品分類放在田字格玩具架上。

  2、帶領幼兒說說物品擺放的空間位置,并進行快速反應練習。老師說出禮物名稱,幼兒迅速地用相對應的四肢來表現(xiàn)物體的空間。幼兒可以分別用晃支左右手和踏左右腳來表示物品在田字格的'位置。

  3、師幼互換角色,老師分別晃支左右手或踏左右腳,幼兒迅速說出該物品的名稱。

  三、幼兒操作。

  1、分發(fā)活動材料,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幼兒作業(yè),老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完成作業(yè)。

  3、講評幼兒作業(yè)情況。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有的幼兒經(jīng)常感冒或生病請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健康對人很重要,增強做健康娃娃的意識。

  2、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才有利于健康。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才有利于健康。

  活動準備

  1、運動員獲獎圖片若干張。

  2、 幼兒身高、體重記錄圖表和應達標的圖表。

  活動過程

  1、 出示運動員獲獎圖片,讓幼兒說說圖片上運動員在干什么,這些運動員身體怎樣,他們的身體為什么那么棒。

  2、 在幼兒看圖上,老師加以引導,讓幼兒明白運動員的身體之所以那么棒,是因為他們堅持天天鍛煉身體,有了好的身體,才有可能為國爭光。

  3、 組織幼兒討論:自己身邊哪些人的身體很健康?他們的身體為什么那樣健康?通過討論,使幼兒明白在各行各業(yè)工作的人身體都很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堅持上班做好工作。

  4、 請幼兒把自己的身高、體重記錄圖表和應達標的圖表比一比,說說自己應該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個健康的娃娃。

  教學反思

  活動后將幼兒應達標的.身高、體重圖表貼在教室里,讓幼兒隨時觀看、對比、激勵幼兒爭做健康娃娃。

  健康的娃娃不容易生病,身體在不斷地長高長重。健康的娃娃不挑食、很少吃零食,所以長得不會太瘦也不會太胖。健康的娃娃愛鍛煉,講衛(wèi)生,有良好的習慣。健康的娃娃有一雙好眼睛,有一口好牙齒。健康的娃娃能和朋友好好地玩,碰到困難不愛哭,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他們總是快樂的。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彩帶(人手一份),畫筆若干,代表天空、陸地、海洋的畫紙三張

  活動過程:

 。ㄒ唬┳尣蕩

  1、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邊舞動彩帶,邊觀察曲線。

  3、引導幼兒自由舞動彩帶,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態(tài)的曲線。

 。ǘ┯^察曲線

  1、提問:

 。1)跳舞的彩帶象什么?(小蟲、蛇、水……)

  (2)它是怎樣動的呢?請小朋友用食指畫一下它是怎樣動的好嗎?

  2、教師記下幼兒畫出的彩帶的樣子。

 。ㄈ┳鳟嫞

  1、出示掛圖,找一找畫面上少什么?(氣球少線繩、蝌蚪少尾巴、小雞少蟲吃)

  2、分三組,自由繪畫,巡回指導。

  3、組合畫,并點評。

 。ㄋ模┯螒颍耗7虑。

  活動意圖:

  當前對兒童畫的指導存在著兩種傾向:一種側重于它的藝術性。主張孩子自由繪畫,成人盡量少加干涉。但它缺乏教育的系統(tǒng)性和目的性;另一種則注重圖畫得知識教育,主張教孩子模仿畫。顯然又存在著脫離幼兒生活實際,違背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弊端。

  延伸活動:

  是跟隨音樂模仿曲線(幼兒認為象的實物)。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及模仿能力。

  反思

  在活動之前對目標進行了調整,基于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中班的孩子語言發(fā)展水平較弱,并且不均衡,有的孩子孩子還學說話的階段,語言表達不清晰。

  不錯的'因此將第一條目標定位于“感知曲線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述” ,在感知的基礎上去體驗曲線的特征,進而嘗試進行語言表述,符合中班的實際發(fā)展水平。第二條目標鎖定在能力的提高上,從畫直線到畫曲線,可以很好的鍛煉幼兒的手指小肌肉群,并且在合作作畫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0-0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7

【精選】中班教案10-04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0-30

中班教案【精選】11-02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精選)11-12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