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輔導孩子采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diào)畫圓,應著重鼓勵孩子設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采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教師范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師:
逢年過節(jié),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仿佛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范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系,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云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圖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會配對并按顏色分類。
2、在游戲中,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
3、體驗使用筷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圖案的筷子。
2、四種顏色的插筷筒。
3、各種水果切成塊。
4、筷子若干,四個插筷筒。
5、電腦下載的音樂《開汽車》《蘋果豐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班,看看是誰呀?
。ㄕ堃晃焕蠋煱珉u媽媽出場)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想邀請你們?nèi)ノ壹易隹,你們愿意嗎?但是我遇到困難了,我家的筷子走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1、師:我們來幫雞媽媽找找看。(幼兒左右找筷子)
2、幼兒活動――配對。
3、"xxx,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小結: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
三、玩一玩:筷子游戲。
1、全體幼兒聽著音樂玩筷子打節(jié)奏師:筷子能夠發(fā)出聲音呢,我們來為音樂伴奏吧。
2、變一變。
師:筷子還變出東西呢。你們看老師變成了小兔。邊說"筷子筷子變小兔"邊把筷子放在頭上變成小兔的耳朵,我們一起來變一變。
四、學習使用筷子
1、師:那你們知道筷子還有什么用嗎?
2、小結:對了,筷子還可以夾東西吃?曜邮且环N餐具,是我們中國最早發(fā)明的。你會用筷子嗎?
3、幼兒自由學習
4、邊念兒歌邊學習用筷子。
。ㄐ⌒】曜觾筛簦治罩虚g對對齊,張開嘴巴夾夾緊,阿嗚阿嗚吃個飽。)5、我們再來試一試。
五、學習分類
1、師:筷子玩累了,我們送它回家吧?那你知道筷子的`家在哪里嗎?
2、(出示插筷筒)你們看,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們有什么不同?(顏色)這個是什么顏色?那這個呢?
3、幼兒活動――分類。
4、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
六、水果大餐
1、師:我們開著汽車把筷子送給雞媽媽吧!
2、雞媽媽:你們幫我找到了走散的筷子,為了謝謝你們,我就請你們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3、今天我要請你們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們一定要用筷子夾,千萬不能用小手抓。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夾給客人老師吃。
5、跟雞媽媽再見。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內(nèi)容。
2、有興趣投入故事情節(jié)之中,初步感受故事中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插入材料:三只大小不同的老鼠、白云、幼兒熟悉的水果和動物等圖像。
3、實物:一團棉花、棉花糖。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出示棉花糖,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棉花糖像什么?
二、欣賞理解故事
1、出示三只老鼠,由教師講述故事。
2、回憶故事內(nèi)容。
(1)故事里有哪三個老鼠?
(2)最胖的鼠老大住在幾樓?最高的三樓住的'是誰呢?鼠老二住在哪里?
(3)鼠老二想把白云做什么?睡上云朵做的枕頭上會感覺怎樣?
(4)鼠老大想把白云做什么?穿上云朵做的棉襖感覺怎么樣?
(5)鼠小小想把云朵做什么?
三、體驗故事情節(jié)
1、三只小老鼠一起做云朵棉花糖,他們在云朵里加了糖和許多水果,會有哪些水果?
2、哪些動物朋友聞到了云朵棉花糖的味道?邊觀察邊說出他們的名稱。
3、動物朋友都想吃棉花糖,三只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4、幼兒操作:用棉花為大家模擬分棉花糖。
5、共同發(fā)現(xiàn)三只小老鼠都只吃到一點棉花糖,談論:他們怎么還是那么開心呀?(他們招待了誰,朋友多不多?)體會大家一起吃好熱鬧好開心。
活動延伸: 我們也來一起分享棉花糖。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藏在哪里了》畫風獨特,帶給孩子們特別的視覺沖擊,畫面的重點突出,便于幼兒觀察和講述,引導幼兒在觀察后試著大膽地、用簡單、完整的語句講述“……躲在……”、“我看到……躲在……”。封面上的圖片對于孩子理解故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小的畫面上所有參與游戲的動物朋友都呈現(xiàn)無遺。
故事中躲藏的小動物都露出了自己的某個部位,很快被找到了,可是小鹿卻找到一個很隱蔽的藏身之所,為什么狐貍找了半天也沒發(fā)現(xiàn)小鹿呢?問題的討論引導孩子對動物的自我保護能力有了最初淺的感知,從而積累了新的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尋找動物,了解角色的顯著外形特征。
2、大膽講述動物朋友躲藏的位置。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花園、大樹、房子等背景
3、糖果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關注故事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喜歡做游戲嗎?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藏在哪里了》。
師:猜猜故事里的小動物在玩什么游戲呢?(出示圖片一)
師:你們玩過捉迷藏嗎?
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在玩捉迷藏,真有趣。到底誰在找,誰在藏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吧(講故事)
二、觀察圖片,講述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封面內(nèi)容,觀察討論、
師:有哪些動物朋友在捉迷藏呢?(大象、梅花鹿、兔子、狐貍、小鴨、小松鼠)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看有幾只呢?(大家一起點數(shù))
師: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到底誰先藏呢?故事里的'小動物會用什么樣的好辦法呢?(老師和孩子一起做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師:小狐貍贏了,于是小狐貍說:“你們都躲起來吧,我來找,一定能找到!
2、尋找動物朋友
師:咦,小動物們都躲到哪里去了呢?
師:(片段一)看小狐貍找到了誰?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小白兔躲在哪里了?(出示圖片驗證)
師:(片段二、三、四)小狐貍還找到了誰?在哪里找到的?(小松鼠躲在大樹后面,小鴨躲在花叢里,小象躲在草叢里)(出示圖片驗證)
師:(片段五)小兔、小松鼠、小鴨、小象都被小狐貍找到了,還有誰沒有被找到呢?
師:小鹿躲到哪里去了?你們幫小狐貍找一找。
師:想想看小鹿的頭上長了什么呢?
師:小鹿真聰明,躲在樹林里,大家把它的角當樹枝,所以找不到它!
三、游戲:捉迷藏
師:今天我們也來玩玩捉迷藏的游戲,看看我們可以躲在哪兒呢?(出示花園、大樹、房子等背景)
師:小朋友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大樹后面有人嗎?花園后面有人嗎?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糖,老師把眼睛蒙起來,小朋友把糖藏在自己的身上,告訴老師你把糖藏在哪里了?(回答對的小朋友用糖作為獎勵)活動反思: 水墨畫的風格更能夠提高小朋友尋找小動物的興趣,但同時也讓我有點擔心孩子會比較難認出這些小動物,可能由于孩子對動物的前期經(jīng)驗比較豐富,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幾乎每個動物都能猜出來。特別是能夠看出梅花鹿更是讓我很意外。活動過程中,當問到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小動物分出誰先找,誰先藏時,孩子們都回答了“我”去找,這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顯得有點著急和混亂。后面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更是感興趣了,在捉迷藏的游戲中不僅體驗到了快樂,同時也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自己藏糖的位置。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認識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
2. 了解兔子蹦蹦跳跳的獨特運動方式。
3. 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4. 調(diào)動幼兒喜歡兔子的情感。
活動準備:
白色兔子一只。各種顏色的兔子圖片。小兔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想不想猜謎?"
幼兒:"想!"
教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猜吧。(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卜愛吃菜。長耳朵,短尾巴,走起路來跳跳跳。)請你猜猜它是誰?"
幼兒:"小兔子。"
教師:"今天小兔也來我們班,(教師抱著兔子來到幼兒中間),小兔子很喜歡大家,希望與我們做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2. 認識好朋友(小兔子)
請幼兒摸兔子身上的毛,逗逗小兔子。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兔子的外觀特征。
。1)請問兔子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
(2)請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3)請問兔子的眼睛什顏色的?
。4)請問兔子的嘴是什么樣的?
。5)請問兔子最愛吃什么?
1. 引導幼兒來觀察兔子的.運動。
兔子為什么喜歡蹦蹦跳跳的行走?(因為它前腿長后腿短。)
了解兔子的身體特征:前腿長后退短。
2. 請幼兒來模仿兔子跳。
"我們一起來模仿小兔子蹦蹦跳。"
3. 除了剛才認識的兔子以外,還有一些不同顏色的小兔子,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教師出了解與兔子外形特征相類似的其他動物,如:狗,老虎,熊,猴等。
教師出示不同顏色兔子的圖片,請幼兒觀察,讓幼兒了解兔子有不同的種類。
4. 引導幼兒來一起喂兔子,了解兔子的食性,教育幼兒要愛吃蔬菜。
5.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幾種小兔子,小朋友都喜歡嗎?"
幼兒:"喜歡"
教師:"我們一起變成小兔子,來跳快樂的舞好嗎?"
。ㄒ魳讽懫穑變捍魃辖處煖蕚浜玫男⊥米宇^飾,隨音樂和教師一起跳出快樂的舞蹈。)
6.本節(jié)活動至此結束
二、評析《小兔蹦蹦跳》的活動設計。
(一) 《小兔蹦蹦跳》活動設計的優(yōu)點
1、目標符合三維目標的要求。第一維目標是知識目標,第二維目標是能力目標,第三維目標是情感目標。
2、以謎語導入,調(diào)動起了幼兒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兔子的特征,具有借鑒性。
4、整堂課堂幼兒參與度比較高。
5、以音樂活動結束活動,幼兒體驗到了樂趣。
(二) 《小兔蹦蹦跳》活動設計的不足
1、 從活動設計的組成部分來看,沒有寫活動延伸。
2、 從活動目標來看,活動目標多而雜,一般三個就好。另外,第一個目標的主體是教師,第二、三、四個目標主語是幼兒,目標不一致,也顯得很亂。建議第一個目標和第二個目標合并成一個目標。如下:幫助幼兒認識兔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獨特的運動方式。
3、活動過程順序號碼標的很亂,沒有條理性。另外,這篇活動過程都是教師與幼兒的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看似像談話法、討論法。其實,是教師把自己固有的知識傳授給幼兒。幼兒處于被告知者的身份。還有,無效問題使用過多。所為無效問題,就是教師可以不問的問題,問不問沒有多大的效果。例如:老師帶了一個謎語,你們想不想猜?你們愿意和小白兔做朋友嗎?你們喜歡小白兔嗎?等等,這種問題的使用只能讓活動的開展空洞乏力。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露肚皮對身體的危害。
2、掌握不露小肚皮的方法,學會保護自己。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具:
大象醫(yī)生,小熊,露小肚皮的小熊。
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露肚皮對身體的危害。難點:掌握不露小肚皮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小肚皮的訴說
1、出示教具,引起興趣。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小熊的肚子為什么會痛?
2、操作教具,講故事第一段,鼓勵幼兒猜猜:小熊的肚子為什么會痛?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說說導致肚子疼的原因。
3、講完故事,以小熊的'口吻問:請小朋友告訴我,怎么做肚子就不會疼了?
說說不露肚皮的做法。
二、不露小肚皮
1、看看小熊的衣服是什么樣的?
2、教師朗誦兒歌《小熊胖胖》,帶領幼兒學說兒歌中的重點句。
3、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兒歌的語句,引導幼兒練習“衣襟塞進褲子里,兩邊提,前后拉”的做法。
三、我們不露小肚皮
以小熊的口吻說:“小朋友怎樣做就能避免肚子疼呢?快教我吧!
鼓勵個別幼兒給小熊演示怎樣不露小肚皮的動作
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練習提褲子的方法。
價值分析:
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教具和故事知道露小肚皮身體的危害。
第二環(huán)節(jié)結合兒歌學習掌握不露小肚皮的方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集體練習提褲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