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抓住要塑造的菜的主要特征,大膽塑造。
2、學習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及能用多色配合泥塑。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各種菜)、泥塑工具、橡皮泥。
重點難點:
1、能抓住菜的特征,大膽塑造
2、能學著多色配合
活動過程:
一、實物展示,激發(fā)興趣
1、出示實物:菜
你們看,這是什么?是些什么菜?
2、揭示主題,提出要求
二、自由選擇,大膽表現(xiàn)
1、幼兒自由選擇蔬菜及橡皮泥
2、幼兒自由探索表現(xiàn)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學習使用一些工具及多色配合。
3、展示個別幼兒作品,討論:他是怎么捏的?
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
4、幼兒再次探索、塑造
三、經(jīng)驗回放,相互學習
1、經(jīng)驗回放
觀看部分幼兒剛才捏的作品(照片):“仔細想一下,他是怎么捏的!
2、區(qū)角準備:
我們知道了這些方法,以后可以在區(qū)角活動中去嘗試一下,看看自己會不會捏。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基本都能抓住菜的特征進行塑造的,如小A小朋友她拿了一條黃瓜作為參照物,她自己用橡皮泥做的`黃瓜上有一點一點的白點,把黃瓜上的一點白色的小刺都表現(xiàn)了出來;還有小B的荷蘭豆、小C的青辣椒、小D的南瓜、小E的竹筍等,都能捏拿的惟妙惟肖,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jīng)能抓住其主要的特征來進行泥塑,同時顏色的搭配也比較好;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使用老師提供的一些工具方面,運用的比較熟練,如有些孩子在做南瓜時,抓住南瓜有凹槽的明顯特征,用圓圓的小棍來壓這個凹槽,能用小刀(塑料薄片)刻畫蔬菜上的一些花紋等,但孩子們卻不能創(chuàng)造性的去尋找老師提供的以外的東西,作為工具使用。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nèi)粘o嬍持斜夭豢缮俚氖澄镏。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聲回答教師的問題。
2、按要求正確地在排序板上擺放,并嘗試一一對應地方法比較倆組物體的多少。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一一對應的倆中物體的多少。
2、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誰多誰少后,引導幼兒說出多的是誰少的是誰。
活動準備
玩偶、書、小筐
活動過程
1、小熊請客。
2、小狗小貓排排隊。
3、小狗小貓誰多誰少。
4、幼兒操作活動。
活動反思
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物體多少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探索用樂器表現(xiàn)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
2、知道使用圖畫可以幫助自己掌握并表現(xiàn)音樂
3、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動作,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雜技表演》(拋接球、轉(zhuǎn)呼啦圈、頂酒杯)。
2、《巡邏兵進行曲》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投影儀、教棒。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
教師用教棒指投影儀"拋接球",引導幼兒探索樂曲A段節(jié)奏型。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看雜技表演,第一個節(jié)目叫"拋接球",我來唱樂曲,你們來為圖上的雜技演員拍手。待幼兒拍完后問:你們拍了幾下?有什么依據(jù)?
教師指投影圖"轉(zhuǎn)呼啦圈",引導幼兒探索B段的節(jié)奏型。
師:接下來請欣賞第二個節(jié)目"轉(zhuǎn)呼啦圈",請大家繼續(xù)為演員拍手伴奏。
教師指投影圖"頂酒杯",引導幼兒探索C段的節(jié)奏型。
師:現(xiàn)在這個演員在表演"頂酒杯"的節(jié)目。在剛才的兩個節(jié)目中,我們看到7個球拍了7下,看到3個呼啦圈拍了3下,那這幅圖應該怎么拍?3個酒杯拍幾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樣快還是有的快有的慢呢,為什么?(3個酒杯和3朵小花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距離短的節(jié)奏快,距離長的節(jié)奏慢。)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A、B、C段音樂。
師:我這里有一段音樂,表現(xiàn)的就是今天看的雜技表演的事情,請你們聽聽有幾個演員在轉(zhuǎn)呼啦圈?幾個演員在頂酒杯?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三種雜技可以分別用什么身體動作表示,并隨音樂演奏。
教師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各個節(jié)目的身體動作并集體練習。
師:拋接球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做一做呢?轉(zhuǎn)呼啦圈、頂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將剛才創(chuàng)編的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并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今天小樂器也想表演節(jié)目,你們看表演"拋接球"時可以用什么樂器伴奏呢?轉(zhuǎn)呼啦圈、頂酒杯呢?
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拿好樂器,我當指揮,請大家看好指揮、挺好音樂節(jié)奏進行演奏。
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jīng)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雜技,亦作"雜伎"。指柔術(shù)(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F(xiàn)代雜技特指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jié)目。"雜技"一詞,是1950年中國雜技團成立時,由周恩來總理定名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幼兒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了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引發(fā)幼兒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準備:
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過程:
一、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
這些用品有幾種?
二、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jīng)隹臁?/p>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jīng)隹欤?/p>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么感覺?
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么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
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么做?選用什么材料、樣式等?
我們下次到區(qū)角去做做看好嗎?
三、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們今天帶來的還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我們還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有什么好辦法。
小編希望這篇文章對需要寫幼兒園教案的親們有所幫助,祝愿各位工作愉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shù)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guān)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shù)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nèi)各數(shù)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zhì)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shù)字),8、3、5三個數(shù)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shù)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shù)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shù)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幼兒用書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jù)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shù)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shù)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shù)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lǐng)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xiàn)兩道加法算式的數(shù)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shù)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shù)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體驗大猴子的心情,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恰當?shù)恼Z氣描述大猴子與小猴子間的對話。
2、觀察畫面,理解黏糊糊、松松軟軟、七零八落詞語的意思。
3、初步感受對家人的理解,并建立對家人的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繪本人手一本,繪本ppt,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封面直接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好看的圖畫書,它的名字叫《我愛你,小猴子》,這是一個表達"愛"的題目,通常我們會向誰表達愛,誰會向我們表達愛?(我愛媽媽,媽媽愛我)
(二)背景介紹:這本圖畫書就是講大猴子和小猴子"愛的故事",盡管它們相親相愛,但是有時候也會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
(三)小猴子哭的畫面:引導幼兒討論。小猴子為什么哭了?小猴子淘氣的時候,大猴子還愛他嗎?說說理由。
(四)流覽重點頁面(ppt):你能發(fā)現(xiàn)它們之前發(fā)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角色體驗:
1、破壞食物(無花果)(師:小猴子,幼:大猴子)
幼母:你怎么把無花果都給摔壞了,沒有食物吃看你怎么辦?(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師。海ㄎ模┪也皇枪室獾,我只是覺得挺好玩兒
2、破壞床鋪(幼幼互動)幼母:你把床搞壞了晚上睡在哪里?
幼。海ㄓ魫灒┪也皇枪室獾,我只是不小心搞壞的。
3、破壞媽媽休息(幼幼互動)幼母:討厭的小猴子,你什么時候才能安靜下來?
幼小:(難過)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想讓你陪我一會兒。
謝謝小朋友們的精彩體驗,現(xiàn)在我請沒有參與體驗的小朋友說一說"小猴子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
(五)師幼共讀:(音樂背景)小猴子這樣做確實不對,大猴子會原諒它,還會繼續(xù)愛他嗎?現(xiàn)在讓我們把書取出來,我們一起去書里尋找答案。
閱讀15--22頁:引導幼兒觀察小猴子和大猴子的面部表情,感受他們心里的滿足感。為什么?
互動交流: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相處的一些事情(開心與不開心)。
小結(jié):孩子們,當爸爸媽媽正在忙的時候,我們盡量不要去打擾他們,等爸爸媽媽閑下來的時候,一定會陪你們玩。我們要體諒他們,理解他們,爸爸媽媽也會給我們足夠的'愛,和我們做游戲。
三、結(jié)束部分教育傳遞:愛的表達(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音樂背景。
謝謝小猴子讓我們懂得了爸爸媽媽的辛苦,謝謝大猴子讓我們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大聲的把愛表達出來(我愛你,媽媽,我愛你,爸爸)結(jié)束語:今天孩子把愛傳遞給了我們,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和孩子一起把愛傳遞給我們身邊的人,讓孩子學會做一個感恩的人。也希望家長在工作之余,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2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2
幼兒園大班教案11-18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3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3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