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1-18 09:45:10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拼音這門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它將為入小學的漢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幼兒學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樣,發(fā)音是否準確,是否掌握了拼讀方法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家長朋友們非常關心的一門課。所以我準備了這節(jié)拼音課拼讀游戲課,以書寫和拼讀作為重點,讓幼兒在靈活多變的方式下學習。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fā)音及書寫格式。

  2、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

  3、培養(yǎng)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教學卡片若干、獎勵貼紙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fā)音及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及培養(yǎng)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2、教學z的發(fā)音,認清形。

 。1)教師范讀,幼兒跟讀,講解發(fā)音要領:(教師范讀、跟讀、齊讀)

 。2)圖中藏著一個z,誰能找得到?誰能給z起個名?叫它"2"?谠E:像個"2"字zzz (3)找個別幼兒領讀,教師指導。

  3、引導幼兒正確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jié)拼讀。

 。1)用活動卡片,讓幼兒拼讀。

 。2)老師領讀,幼兒同步跟讀。

  4、引導幼兒正確書寫拼音聲母z (1)老師講解,一筆寫成。認識基本筆畫:橫折橫 (2)幼兒空寫,并找個別幼兒上黑板上書寫,教師指導。

  5、進行游戲,鞏固拼讀音節(jié)。

  游戲:"摘蘋果",教師畫一棵大蘋果樹上面掛著又大又紅的`"蘋果",每個蘋果上面分別寫著音節(jié):zu、ze、za、,讀對的幼兒就獎勵他一個蘋果。目的是讓幼兒反復練習。

  教學總結:本節(jié)課幼兒學習了聲母z的拼讀、書寫及其單韻母組成的拼讀音節(ji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半點,能正確辨認并叫出它的名稱。

  活動過程:

  1、出示大鐘面,認識半點:

  教師出示大鐘面,把分針、時針分別撥至8:30、9:30幼兒平時在幼兒園游戲、運動、學習等活動時間。

  教師報時間,幼兒撥時針、分針。

  2、學習認識半點:

  ――“假如現(xiàn)在是10:00點,在鐘面上怎樣表示呢?”

 。1)、幼兒討論、嘗試撥鐘,教師告知正確的表達方法。

  (2)、幼兒聽教師報時間,撥出相應的`半點。

 。3)、請個別幼兒演示。

  3、看卡片撥半點:

  教師出示卡片,幼兒撥相應的半點。

  4、幼兒書面練習:

  幼兒做《認識半點》的練習,教師觀察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風的成因,掌握風的特征。

  2、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4、了解風的用途與危害。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風,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重點:讓幼兒掌握風的基本特征及其對人類的益害。

  難點:了解風的成因。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認識空氣。

  2、各種能產生風的東西(如:氣球、扇子、吸管、塑料袋、小傘、硬紙殼等)。

  3、自制小風車、自制風鈴、橡皮泥、折紙帆船、臺扇、歡快的音樂。

  4、自制有關風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幼兒在室外隨著歡快的音樂自由玩風車、風鈴(引起興趣),并親身體驗風給人的感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皮膚能感覺到;厥覂入S音樂自由玩風車,教師在幼兒玩風車的過程中隨機提問:你的風車是怎樣轉起來的?為什么跑起來風車就轉了?為什么跑起來就有風呢?風是怎樣形成的?

  二、探索風的秘密

  (一)了解風的形成

  1、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了解風的成因

  小朋友的風車在院子里都能轉起來,咱們回到教室看看風車還能轉起來嗎?回教室讓幼兒把風車固定在橡皮泥上,引導幼兒想辦法(用嘴吹或用桌子上的東西:氣球吸管扇子等)使風車轉起來,幼兒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各自進行操作,幼兒操作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引導,利用人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這一知識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空氣流動就能產生風。

  2、看錄像《風是怎樣形成的》了解自然界中風形成的.原因。

  剛才小朋友用扇子煽動周圍的空氣,空氣流動起來就形成了風,那么天空中刮風是有人在煽扇子嗎?(放錄像,幼兒看完后自由發(fā)言)

  小結:空氣有冷的,有熱的,熱的空氣輕,往上跑,冷的空氣馬上跑過來補充,這樣自然界中的空氣自然流動就形成了風。

  (二)了解風的特點

  1、讓幼兒快速煽扇子,慢速煽扇子,說出自己的感覺,把電扇開大、開小,讓幼兒觀察不同風速下風車轉動的快慢。

  小結: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風是看不見,抓不著的,但能感覺到。

  2、讓幼兒利用已知經驗說出風的種類:頂風、順風、南風、北風、龍卷風 、西南風、東北風、颶風、臺風等。

  三、了解風與人類的關系

  1、先讓幼兒討論風與人類的關系,說一說風的用途與危害,再播放錄像片。

  小結:天氣熱時,微風吹來,我們會感到很舒服,風會幫助我們把濕衣服吹干,風能吹動帆船,風能傳播花粉,風還能發(fā)電等。

  臺風會吹翻海上的船只,吹倒陸地上的莊稼、大樹和房屋。龍卷風會卷走人畜。

  2、提問幼兒喜歡什么樣的風?

  3.讓幼兒想一想怎樣利用風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怎樣減少風災?并教給幼兒大風來臨時的自我保護方法。

  四、活動延伸

  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

  活動反思: 在活動準備中,我給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和觀看的視頻,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一直很高,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在活動的延伸過程中,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效果不是太理想,幼兒太多,裝水的器具空間太小,這也是條件所限制的,我以后要給幼兒提供更大更合適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顏色涂染,表現(xiàn)不同膚色的兒童形象。

  2.運用已有經驗為不同兒童形象大膽設計服飾、發(fā)型。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的各國小朋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分別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各國小朋友的形象。

  2.討論不同國家兒童的形象和畫法。

  (1)從皮膚、頭發(fā)和眼睛的顏色來區(qū)別不同國家兒童形象的.特征。

  (2)用不同的發(fā)色、五官和服飾來表現(xiàn)各國兒童的特征。

  (3)思考各國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使畫面既有不同人物形象,又有各國的背景特征。

  3.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地球村的各國孩子。

  4.展示幼兒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小百科: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孩子們常常喜歡站在旁邊看泥鰍,但卻不敢給泥鰍換水,換水的時候泥鰍跑出來了,有的女孩子嚇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鰍。根據孩子們喜歡觀察又害怕泥鰍的特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消除幼兒對動物的恐懼心理,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xiàn)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xiàn)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fā)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群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群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不可怕,從而激發(fā)幼兒捉泥鰍的'興趣和勇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里。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著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哪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才,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了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為什么會那么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減少摩擦、保護自己)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采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

  3、簡單了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yǎng),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后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于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里游來游去,最后竟從托盤里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為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沖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粗⒆觽兊谋憩F(xiàn),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為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里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xiàn)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后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xiàn)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于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6以內數字的相鄰數,初步了解前后數字多1或少1的關系。

  2、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1、1—6數字卡片各一張。

  2、動物胸飾人手一份,積木房6間.

  活動過程:

  一、坐火車.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1、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票子上的號子坐不同的車廂.

  2、數數自己的車廂里有幾個人?前面車廂有幾個乘客?哪個車廂乘客多? 后面車廂有幾個人?哪個車廂人少?

  3、教師小結

  二、按指令下車。進一步感知相鄰數。

  三、找房間,進一步感知相鄰數的關系

  1、老虎的房間號碼是4的小鄰居

  2、小鳥是6的小鄰居

  3、鴨子是2的小鄰居

  4、熊貓是1的大鄰居

  5、蝴蝶是5的小鄰居

  6、小貓是5的大鄰居。

  四、游戲、數字找鄰居

  1、老師出示數字,分別找大鄰居或小鄰居。

  2、幼兒根據自己的數字去找大鄰居或小鄰居。

  活動反思:

  開展了《數字鄰居》即相鄰數的教學活動,相鄰數教學是學前班教學課中知識,對于學前班在學習這個知識時往往也是一個難點,對于幼兒來說可能就會更難,但它既然出現(xiàn)在了幼兒園大班的教材里,就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還是能夠理解的,因而在今年的教材活動中我決定選擇這一課,為了上好這一課讓幼兒能夠學會這一知識,我做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活動結束后效果較好,幼兒基本明白了什么是相鄰數,并且能夠正確找出來。

  經過了中班的學習,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系的概念。根據幼兒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發(fā)展的年齡特點,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應在幼兒操作體驗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fā)現(xiàn)。在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時,我能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游戲貫穿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游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盡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的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一、充足的教學具準備,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勇于實踐的探索者。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主要是通過運用各種感官,進行探索和實踐活動實現(xiàn)的。他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必須以具體的事物和材料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物體的直接操作。幼兒正是在于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了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幼兒學習可以說全憑興趣,能否提起他們的興趣是能否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在幾年的教學中我總結出:重組的教學具準備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的最有效途徑,因而在這節(jié)課的準備中,5座小房子圖片,數字卡片、10張小椅子、撲克牌、花和葉的數字卡片

  二、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掌握

  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他們每天樂此不疲的做著各種游戲,枯燥無味的上課他們毫無興趣,因而在組織這節(jié)課時我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游戲。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了知識,掌握了知識,而且這一課學習的知識在課后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掌握得特別好。雖然因個體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脫口而出某一數字的相鄰數,但一定會說出那一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節(jié)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于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更加勤于動手多制作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教學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大班的日;顒又,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進行了本次課程。而《螃蟹家族》是幼兒自己定義的名稱,通過簡單的兒歌,展開幼兒對創(chuàng)編故事的興趣,教師完全是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通過多媒體、手偶劇等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將"枯燥"活動內容變得生動、具有童話性,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huán)境。"并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引導幼兒能夠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因此我們要不斷努力,把握教育教學方向、目標、內容,做到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而努力。

  一、教學名稱:大班語言《螃蟹家族》 二、幼兒年齡:5--6歲三、教學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將兒歌內容創(chuàng)編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2、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故事續(xù)編結尾。

  3、幼兒可根據故事內容為故事請名字。

  四、1、活動重點:幼兒結合兒歌內容大膽的想象將其創(chuàng)編成故事

  2、活動難點:續(xù)編故事結尾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手偶、螃蟹頭飾若干、幕布一個、

  六、教學課時:一節(jié)課

  七、教學理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huán)境。"并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引導幼兒能夠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八、教學流程: <1>活動導入:用謎語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2>討論分析:螃蟹的特征。

  <3>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4>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編故事,并理解兒歌含義。

  <5>續(xù)編部分:通過多媒體圖片進一步了解兒歌內容,續(xù)編故事結尾。

  <6>情景劇表演。

  <7>分組討論。

  <8>選出代表進行故事講述。

  <9>結束本課。

  九、教學過程: 1、活動導入:配班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為幼兒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主班教師與幼兒參與"小兔子的活動",從而進行猜謎游戲引出本次課題--螃蟹

  3、討論分析:幫助幼兒了解螃蟹的特征。

  提問:(1)"螃蟹是什么樣子,它有幾條腿?"提問:

 。2)"螃蟹走路是什么樣子的?"

  4、教師朗誦兒歌內容,請幼兒仔細傾聽兒歌。

  5、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兒歌創(chuàng)編成故事,從中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并學會關心他人。

  6、續(xù)編部分:

  (1)觀看多媒體圖片,當爸爸、媽媽、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現(xiàn)時,圖片停止,引導幼兒針對后面的內容進行續(xù)編。(提問:"在這時,爸爸、媽媽、叔叔、娃娃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頭飾,教師針對小朋友創(chuàng)編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1)觀看圖片后半部分,(提問:"當小螃蟹發(fā)生不愉快時,它們之后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

 。2)將幼兒進行分組,教師給予引導。

 。3)請小組代表進行故事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8、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故事起名字。

  9、聽輕音樂,引導幼兒分組排隊,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最棒。

  十、教學反思: 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在班級進行了本次課程,本次課程是由一首兒歌展開的,在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對內容的創(chuàng)編及結尾的續(xù)編。

  課上每位幼兒積極主動,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班級教師配合默契。

  課程初期,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與幼兒互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猜謎游戲,引出本課的主題。通過描述,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這些都是為了續(xù)編和創(chuàng)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續(xù)編故事過程中,幼兒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為簡單的兒歌增添豐富的內容,例如:"調皮的螃蟹要回媽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將簡單的兒歌變得生動、活潑。為小朋友們接下來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們在臺上大膽的表演贏得了臺下小觀眾的陣陣掌聲,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這次都勇敢的站在臺前為大家進行表演。在編故事結尾時孩子們創(chuàng)意更是豐富多彩,有說:"可愛的小螃蟹排成隊一個挨著一個走。"還有的說:"小螃蟹摔倒時,爸爸媽媽把它扶起來,它們不怕困難繼續(xù)向前走……"各式各樣的答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2、學著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對故事復述有興趣。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已經開始《我是中國人》的主題

  (材料準備)故事圖書、錄音

  教學過程:

  一、翻閱圖書,師生共同閱讀圖書: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出示圖書),引導幼兒閱讀圖書封面,了解故事名稱,引發(fā)興趣。

  2、師生共同翻閱圖書:·你看到了什么?

  ·它在講述一件什么事情?

  二、聽賞故事《盤古開天辟地》:

  提問:1、傳說中地和天是怎么會分開的?

  2、盤古讓自己呼出的氣變成什么?讓自己的'聲音變成什么?

  3、太陽和月亮又是他的什么部分變的呢?

  4、還有哪些地方也是盤古變成的?

  三、再次聽賞故事,記住故事的主要內容:

  ·討論:究竟有沒有盤古?(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 小結:這個故事是古代人們想象的神話故事,但是,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喜愛這個神話故事,把勇敢的人稱作頂天立地的英雄漢。

  四、跟著老師學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五、延伸活動:

  區(qū)角活動中提供錄音、故事書、圖片,繼續(xù)學習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歡樂,處處有微笑。

  2、感受微笑的力量,愿意用微笑給別人帶去快樂。

  活動準備:

  一組表情照片、空白的圓形卡片、蠟筆等、幻燈片活動過程:

  一、體驗生活中的快樂,感受微笑

  1、引導幼兒笑瞇瞇的對客人老師打招呼導語:怎樣對客人老師打招呼,客人老師會很開心?(笑瞇瞇)客人老師看到小朋友都笑瞇瞇的,很開心,他們也會很高興的.

  2、出示一張微笑的圖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為什么那么開心啊?(引導幼兒講講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讓圖片上的朋友開心的笑)3、我在后面布置也放了一些照片,等一會兒,請大家去看一看,說一說,看看照片上的朋友為什么那么開心的笑?(幼兒自由選擇照片討論,老師傾聽引導)4、交流圖片:導語:這張照片上的朋友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開心的事情?

  幼兒講述中的個別總結: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開心啊!所以會微笑!收的`朋友的禮物,送朋友禮物都是開心的事情!所以會微笑!爺爺奶奶愛寶寶,寶寶多開心啊!所以會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開心啊!所以會微笑!……小結:原來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開心,快樂的事情,生活中處處有微笑。看到別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你開心所以我開心,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二、進一步體驗,感受微笑能夠帶給他人快樂

  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體驗微笑的魅力提問:看到你們這樣開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樂?墒怯幸恢恍∥伵,他心里有心事,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欣賞幻燈片前半段,(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是好朋友。小伙伴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快樂的生活著!小鳥為大家唱歌,朋友們真開心啊!小白兔為大家送信,朋友們真快樂啊!大象為大家蓋房子,朋友們真高興啊!小蝸牛很著急,他也想幫助朋友,讓朋友開心,快樂!但是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小白兔來到小蝸牛身邊,小蝸牛向小白兔微笑著說:“早上好”。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看到你的微笑我真開心!”。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大家看到我的微笑一定也會很開心,很快樂的!但是,怎樣才能把我的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微笑呢?)

  提問:小烏龜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微笑送給朋友呢?讓朋友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微笑呢?(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展開想象為小蝸牛想辦法)

  小結:朋友們收到了禮物,看到小蝸牛甜甜的微笑,也都開心地微笑起來。

  三、制作微笑卡,傳播微笑導語:

  原來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給朋友帶來快樂,而且能夠讓自己變漂亮、心情也很好,還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我們也來學學小蝸牛,把自己的微笑畫在卡片上,做張微笑卡送給別人好嗎?你想把微笑卡送給誰呢?送微笑卡的時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說?

  四、活動延伸:送微笑卡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8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3

幼兒園大班教案09-3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10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