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優(yōu)秀)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并理解豆芽兵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和行為。
學習豆芽兵遵守諾言,堅守職責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活動準備】
掛圖2號;《小朋友的書??我長大了》;磁帶及錄音機。
一顆香甜、誘人的草莓(實物)或貼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草莓貼圖,說說這是一顆什么樣的草莓?
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向幼兒提問:故事里把草莓稱作什么?故事里講到了誰?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開始至“山谷里又變得安安靜靜了”)。幼兒傾聽,教師提問。
誰想吃草莓?(大螞蟻、大甲蟲、蝴蝶姐姐、蜻蜓弟弟)是誰當樂酸妹妹的警衛(wèi)?
當它們吃不到草莓時,分別對豆芽兵說了什么話?豆芽兵是怎么回答的?
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提問:
酸妹妹有做呢樣的香味與汁水?豆芽兵用哪些方法,克制住了自己,不吸草莓汁?
就在豆芽兵想舔一舔酸妹妹時,它想起了誰說的話?這時。它又是怎么做的。
三、使用《小朋友的書/我長大了》第19~24頁,幼兒觀察圖畫,教師播放故事錄音。
四、討論:
1、豆芽兵有哪些想法和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找找我們的值日生中,誰也想豆芽兵一樣,做事情時,不受干擾,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在管理組員時,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教學反思】
《豆芽兵和酸妹妹》在這個故事中,作者把故事中的“草莓和豆芽”擬人化,塑造出各種擬人化的小動物形象,深受幼兒喜歡。
故事里,當野草莓紅的時候,小動物都想嘗一嘗酸妹妹,酸妹妹在豆芽兵的保衛(wèi)下安全度過。當豆芽兵聞到酸妹妹酸酸甜甜的香味,看到鮮紅欲滴的汁水的時候,豆芽兵也流下了口水。但是,豆芽兵通過各種方法克制住了自己,沒有嘗一口,甚至連聞都沒有聞。
這個故事中,應把豆芽兵那樂于助人、堅守崗位、終于職責、說到做到等這一中心思想貫穿整個故事,貫通與生活活動之中。不過從幼兒的反應來看,似乎這一中心思想有點偏離。故事中豆芽兵的思想沒有很好的與孩子們產(chǎn)生情感共鳴。
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對故事也很感興趣,活動結(jié)束后幼兒也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其實在這次活動中,我可以引導幼兒“如果你是豆芽兵,你會怎么做?”或許就這一個問題,在幼兒的換位思考下,我與孩子們之間的情感能夠進一步的得到共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加減,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2.復習6的組成,練習用數(shù)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6的加減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敢于嘗試、敢于探索的精神。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投影機、投影片、算式卡片。
幼兒學具、娃娃電腦學習機、磁性學具。
[活動過程]
一、準備練習
復習6的組成。
1.游戲“拼6”。
。1)按鍵發(fā)音:(采用娃娃電腦學習機)
老師按鍵發(fā)音與幼兒按鍵發(fā)音次數(shù)合起來是6次。
。2)拍手對數(shù):
老師拍手和幼兒拍手數(shù)合起來是6下。
2.填數(shù)活動。
。1)將6的組成填上合適的數(shù)
。2)引導幼兒歸納6的組成。
二、嘗試練習
1.出嘗試問題。
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組成6 可分成4和2 ,在磁性板上擺圖、列出算式。
師:今天,我們根據(jù)6可分成4和2 這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圖片在磁性板上擺圖,然后根據(jù)所擺的圖,列出算式來,能列出幾個算式,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回了解幼兒的列式情況。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2+4=6 6-2=4
4+2=6 6-4=2
全班約20%的幼兒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兒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兒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討論。
你是怎么擺的又是怎樣列出算式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欣賞故事,了解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
2.使幼兒懂得:光有幫助人的好心不行,還要有幫助人的本領。
活動準備:
1.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的圖片或投影片。
2.請大班的幼兒表演故事。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 請幼兒聽老師講故事《神奇的顏料》。
2.看表演 請幼兒看大班小朋友表演故事。
3.討論 出示圖片或投影片,請幼兒討論:
。╨)安德列給誰畫了什么?結(jié)果怎樣?
。2)要想幫助別人,怎樣才能幫得上?附作品神奇的.顏料新年到了,新年老人送給安德列一盤顏料,說:“用這盒顏料畫出來的東西,都能變成真的。”安德列給奶奶畫了一塊花頭巾。奶奶戴上,啊呀,又小又難看。安德列給媽媽畫了一條裙子。哎呀,媽媽穿不上。安德列畫了把椅子,爸爸剛坐上,就摔倒了。安德列畫了只小貓咪,鄰家的小妹妹說:“這不是我家的!
安德列走進公園,看到一個盲孩子,正摸著走路。安德列畫了一雙眼睛送給盲孩子。
盲孩子說:“謝謝您,就是眼睛有大有小難看極了!卑驳铝薪o城市畫了一座樓房,只聽“嘩啦”一聲,樓房倒塌了。
安德列多么想為大家做好事,但都沒做成,他很苦惱。
又一個新年到了,安德列把神奇的顏料還給新老人,訴說了自己的苦惱。新年老人說:“要記住,光有幫助人的好心不好,還要學會幫助人的本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3、通過模仿、表演烏鴉和狐貍的語言、動作、表情,明白烏鴉上當?shù)脑蚴窍矚g聽好話。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難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明白喜歡聽好話容易上當?shù)牡览怼?/p>
活動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 故事動畫
3、大樹林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孩子們,美麗的秋天快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出示大樹林的圖片。
“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烏鴉的頭飾,“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
“它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2、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1)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里怎么樣?(高興)
。2)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3、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
(1)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
。2)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xiàn)出動作。
。3)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聽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4、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5、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改編故事。
教學反思
因為幼兒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本次活動利用狐貍和烏鴉的'頭飾以及一些圖片,讓幼兒明確故事的主要角色。這樣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nèi)容的欲望,使他們想要學。緊接著,師幼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 ,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孩子們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小百科: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shù)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騎自行車(三輪自行車)的體驗活動,理解“騎”“越”“趟”“沖”等詞的含義和用法。
2、掌握完整敘事要素,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一件事。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會騎自行車。
2、物質(zhì)準備:大書及幼兒用書、適宜幼兒騎車游戲的場地、自行車越過的障礙物。
活動重難點:
通過騎車游戲,理解故事中動詞的意思。
體會動詞的含義并能正確使用。
活動過程:
1、大書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都喜歡騎自行車嗎?騎自行車有什么感受?為什么?(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2、大書圖畫閱讀。
教師出示已被遮住文字的大書,引導幼兒逐頁猜想畫面內(nèi)容。
教師:畫面上的小朋友騎自行車都經(jīng)過了哪里?每到一個地方,他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l:書上的小朋友騎著自行車經(jīng)過大樹、小橋、小水坑、山坡。
幼兒2:這個小朋友繞過大樹;趟過小水坑;騎上山坡。
教師:小朋友們在騎自行車時做過這些動作嗎?
幼兒1:我也騎著車繞過大樹,繞就是車把向一個方向圍著大樹轉(zhuǎn)一個圈。
幼兒2:我騎車時,遇到小水坑就會加速趟過去。
幼兒3:我騎車經(jīng)過小橋時是越過去的。
3、大書文字閱讀。
。1)教師指讀文字,每指讀一頁,可以先請幼兒傾聽,然后再請幼兒跟讀。
。2)結(jié)合文字,引導幼兒說一說:書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時間去騎自行車的?
。3)重點強調(diào)書中的動詞:“騎”“繞”“越”“趟”“沖”,每講到一個字請幼兒模仿,加深印象。
(4)請幼兒觀察、思考書中每一頁的`句型有什么聯(lián)系,并發(fā)現(xiàn):每一頁的句型都會重復前一頁的地點并到達一個新的地點。
。5)請幼兒仿照書中的句型創(chuàng)編出自己在一周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
幼兒1:五一假期時,我和爸爸去旅游。星期一,我們?nèi)チ吮焙9珗@;星期二,我們?nèi)チ颂彀查T廣場;星期三,我們?nèi)チ擞螛穲@;星期四,我們?nèi)チ碎L城;星期五,我們?nèi)チ藙游飯@;星期六,我們?nèi)チ嘶佚堄^公園;星期日,假期快結(jié)束了,我們在家休息,準備第二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幼兒2:我?guī)蛬寢屪黾覄眨瞧谝,我掃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為花澆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襪子;星期六我發(fā)碗筷;星期日,媽媽夸我是乖孩子。
。6)引導幼兒指讀小書,找出反復出現(xiàn)的文字:星期、我、騎自行車。
4、拓展學習。
。1)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活動場地,觀察場地上已布置好的各種障礙物,猜測活動內(nèi)容。
(2)一名幼兒騎著自行車出現(xiàn)在幼兒面前,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幼兒分成四隊,分別騎自行車用書中提到的各種動詞穿越地上的障礙物。在通過后,大聲說出:“我……過了障礙,我勝利了!”引導幼兒通過實踐進一步感受詞匯所表達的含義。
幼兒1:我騎著自行車繞過飲料瓶。
幼兒2:我趟過皺紋紙做成的小水坑。
幼兒3:我沖過大門。
。4)幼兒創(chuàng)新活動:創(chuàng)新騎自行車越過障礙的方法,并用語言表述。
幼兒1:我越過了地板塊做成的小橋!
幼兒2:我繞過了椅子做成的樹樁!
幼兒3:我沖過了柱子門1
5、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其他與動作有關的詞并與家長合作,記錄幼兒尋找的動詞,制作圖文并茂的動詞小書。
個人反思:
本次活動注重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與學習內(nèi)容相結(jié)合,設置幼兒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更加直觀地理解了各種動詞的含義。由于活動內(nèi)容是幼兒感興趣的且符合本班幼兒特點,所以幼兒在活動中認真投人,完全融人其中。在提問上,層層深入、思路清晰,引導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知體驗,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不善表達的幼兒也能夠在體驗活動中展示自己,體驗到成功。活動既滿足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又使幼兒體驗到了讀本的內(nèi)涵,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鳥類的不同生活習性及其特征。
2、通過操作初步學習自我糾錯。
3、萌發(fā)愛護鳥類和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探索鳥類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操作初步學習自我糾錯。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過一些常見的鳥。
2、物質(zhì)準備:“百鳥園”的場景,鳥類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圖,各種鳥的圖片若干,《鳥的世界》幻燈片,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交談認識了哪些不同的鳥兒,它們長得怎樣呢?激發(fā)幼兒“參觀百鳥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分組觀察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的圖片,讓幼兒自由探討,并結(jié)合幻燈片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以游戲的形式討論:鴕鳥、蝙蝠、企鵝是鳥類嗎?
4、提問:“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教育幼兒愛護鳥類。
5、操作活動:送小鳥回家。
(1)請幼兒將鳥的圖片貼到它們生活地方的背景圖上,并學習按背后的正確答案自己糾錯。
(2)將“百鳥園”中的“小鳥送回家”,音樂律動:模仿小鳥飛出室。
6、活動延伸:將各種操作材料繼續(xù)提供在活動區(qū)內(nèi),讓幼兒進行操作,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xù)豐富相關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愛鳥之情。
教學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以下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guī)в變簠⒂^“百鳥園”,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并結(jié)合幻燈片演示《鳥的世界》,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xiàn)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guī)в變哼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送小鳥回家”的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課堂氣氛達到了**。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讓孩子們在日;顒又欣^續(xù)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nèi)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shù)飛翔生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內(nèi)容與要求
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jīng)驗,區(qū)分方形和圓形。
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
3、體驗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相處的道理。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PPT,圓形的物品(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zhuǎn)盤等)和方形的物品(毛巾、拎包。書、小方凳),同時有圓和方形的物品(紙巾盒,餅干箱,電話,鐘)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紹故事的名稱——猜猜故事
師:今天我們來聽聽一個故事,名字叫方臉和圓臉。我們猜猜故事會說什么呢?
2、介紹主人公,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征
師: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故事里的兩位主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他們長得跟他們的名字一樣:方臉公公高高的各自,挺瘦,長著方臉盤兒;圓臉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盤兒。
二、理解故事
1、講解故事
師:我們聽聽故事:方臉老公公喜歡方的東西,要坐方凳子,喝水用方杯子,走路也要邁四方步。
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吃飯要圓桌子,梳頭要照圓鏡子,睡覺的時候不枕枕頭,她用一個大南瓜當枕頭。有一天,他們倆吵了嘴,要分家。公公說“方東西歸我”,婆婆說“圓東西是我的!”。
提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怎么?挑挑哪些是分給公公的,哪些是婆婆的?
2、初步嘗試分類圓和方
師:圖片上是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家的東西,我們來幫他們分一分,哪些分給公公哪些給婆婆。
師:我們來看看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
3、繼續(xù)講故事
老公公說:屋子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房梁是圓的,我要把房子拆了。
老公公說:桌椅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釘子師圓的。我要把釘子都取下來。
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來越分不清楚了。
被子是方的,上面繡的花是圓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圓的
兩個人互相看看對方,又發(fā)現(xiàn)。
老公公的臉是方的,可是眼珠是圓的
老婆婆的臉蛋是圓的.,兩顆大門牙師方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哈哈的笑了。
都說“不分了不分了”。現(xiàn)在他們還是住在一起,他們過的越來越開心了。
師:他們兩最后有沒有分開?為什么分不開。
三、遷移經(jīng)驗
1、回憶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
師:我們想一想我們有什么東西也是又有方形又有圓形的?不能分開的。
2、互相介紹自己想到的物品,看看想出了
師:我們一起說說,看看我們想到了多少寶貝啊。本領真大,我們回家以后繼續(xù)去找找哪些東西是方形和圓形組成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互相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2、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xiàn)。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平坦的場地。
2、讓幼兒在場地做鉆的動作。
活動玩法:
三個幼兒各自把雙手交叉拉好,其中兩個幼兒左手壓右手拉好,另一幼兒右手壓左手再拉另兩個人的手,互相拉好手后,先套標①的人,再套標②的人,最后套標③的人,邊套邊說歌謠。套人的兩個幼兒套完后要蹲下,被套者用腳跨出手臂。然后大家站起來套另一個人。
活動規(guī)則:
游戲過程中不得松手,必須按規(guī)定順序動作進行。
提活動示:
此游戲適合中、大班幼兒玩。
[附]歌謠:切切察察切切察,我是織布的'小行家,心靈手巧織布忙,白布花布堆滿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能熟練哼唱出樂曲,跟著樂曲做動作,但本次活動因為主要是創(chuàng)編動作,由于幼兒對織布顯得很陌生,沒有生活經(jīng)驗,所以創(chuàng)編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幾乎編不出什么動作,全是老師教,幼兒模仿,不過幼兒在聽音樂做動作時,還是非常感興趣,動作做得很準確到位,比較整齊,課堂氣氛較好。老師能帶領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整首歌,幼兒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絕大部分幼兒都能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做到聲情并茂,是比較成功的一次活動。
小百科:手織布的織造工藝極為復雜,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經(jīng)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jīng)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大小72道工序,全部采用純手工工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跳花桿的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自由探索了解單數(shù)和雙數(shù)。
2、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花片、大數(shù)字卡片若干、一幅美麗的圖片(各類動植物若干)單雙數(shù)的漢字詞組卡片,花桿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猜花片”
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玩花片,今天老師就用花片和小朋友一起做個猜花片的游戲好嗎?請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花片,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花片,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并找出數(shù)字卡片。兩個好朋友相互檢查一下拿得對不對。
2、探索單雙數(shù)——游戲“找朋友”
(1)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幫他們找好朋友,要2個2個做好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數(shù)字卡片舉起來,(挑幾張2、4、6、8、10貼在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舉起來,(教師挑幾張1、3、5、7、9)貼在黑板上)。
(2)師生共同檢驗:小朋友看一看你們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3)小結(jié):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雙數(shù))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單數(shù))出示漢字詞組。那哪些數(shù)字是雙數(shù)?(2、4、6、8、10)那哪些數(shù)字是單數(shù)?(1、3、5、7、9)幼兒跟念幾遍。
(4)對啊!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叫“雙數(shù)”,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叫“單數(shù)”,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抱雙,躲單”的游戲,好嗎?
3、鞏固單雙數(shù)——游戲“抱雙,躲單”
游戲規(guī)則:幼兒根據(jù)教
師念或舉單數(shù)雙數(shù),如果教師念的是單數(shù)就把頭埋在膝蓋上,如果教師念的是雙數(shù),就用雙手抱住手臂。
4、游戲“跳花桿”
(1)老師介紹游戲玩法:如雙數(shù)打開花桿,單數(shù)合攏,幼兒根據(jù)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2)游戲數(shù)次,由簡單到難。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5-30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4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7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