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紅紅的小東西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感受幫助他人快樂以及體驗比較過程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按物點數(shù)的能力。
知識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內(nèi)數(shù)字的意義。(重點)
難點:幼兒能夠仔細觀察、比較以及辨別事物。
【活動準備】
教師制作的圖片(紐扣、老鼠、絨毛兔、小熊、小貓)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出示第一張圖片,讓幼兒盡情想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缓门笥,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紅紅的小東西它是誰?(幼兒自由想象),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聽,誰在哭?原來是這個紅紅的小東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們愿意幫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嗎?好,咱們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動展開。
1、比較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的區(qū)別。
(1)出示老鼠吃櫻桃的圖片。
師:我們來到了誰的身邊?小老鼠的身上有沒有和紅紅的小東西一樣的物品呢?(幼兒通過觀察找到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這里有幾顆小櫻桃呢?(教師帶領幼兒按物點數(shù)那小東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櫻桃嗎?我們一起來問一問(播放紅紅的小東西的哭聲),紅紅的小東西的名字不叫小櫻桃,為什么呢?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特征。
教師讓幼兒觀察比較兩者,知道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不一樣。
教師小結:原來櫻桃有細長條的小尾巴,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找到他的小伙伴們,別灰心,咱們繼續(xù)幫他找。
2、比較絨毛兔的眼睛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qū)別。
(1)出示絨毛兔的.圖片。
師:咦?我們來到了誰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呢?那你們覺得紅紅的小東西應該叫紅眼睛嗎?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的特征。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絨毛兔的紅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紅紅的小東西中間有黑黑色的東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紅眼睛。
3、比較小熊的紅燈籠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qū)別。
(1)出示小熊與紅燈籠的圖片。
師:別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們猜,紅紅的小東西叫什么名字?(紅燈籠)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沒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來是你們的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了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燈籠不一樣的地方啊!
(2)請幼兒說一說兩者的區(qū)別
教師小結:原來紅燈籠上面有好看的花紋裝飾,紅紅的小燈籠身上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名字不叫紅燈籠。
4、出示小貓的圖片,讓幼兒比較觀察。
師:喵喵喵,誰來了?咦!小貓咪為什么這么焦急呢?誰來說一說?哦,原來小貓咪是來找它的紐扣的,小貓身上現(xiàn)在有多少紐扣呢?咱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吧!我們問一下紅紅的小東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紐扣?(師幼一起大聲說,紅紅的小東西你叫不叫小紐扣?傳來笑聲音樂)原來它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紐扣)
三、活動結束。
小貓咪丟失的紐扣找回來了,紅紅的小東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們心里開不開心呀?原來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好了,小紐扣也送回了家,我們也該回家啦!我們學著紅紅的小東西骨碌骨碌滾回家吧!
四、活動延伸
可以開展幼兒比“火眼金睛”的游戲,看誰先最快、最正確找到兩樣相似的東西。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根據(jù)我們小班孩子的已有特點和知識經(jīng)驗,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以孩子喜歡的故事為主體,把抽象的點數(shù)巧妙的融入故事。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請小朋友找一找圖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紅紅的小東西不一樣,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感知紅紅的小東西的特征,讓幼兒在這幾輪的比較中,讓幼兒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對對紅紅的小東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過知識經(jīng)驗積累指導紅紅的小東西就是紐扣。
我認為在小班階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教師應做到教育機智,結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巧妙地將生活中的經(jīng)驗穿插進去,這次的教學活動唯一的不足在于圖片制作過于簡單,幼兒不容易察覺并比較,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動,給幼兒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來豐富其相關經(jīng)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想象力逐漸豐富,并且容易將想象與現(xiàn)實混淆,尤其在黑暗中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天黑了樹葉刷刷響,是誰發(fā)出的怪聲?停電了,家里好黑,誰會出現(xiàn)?教師要有意識地加以引導,通過情緒宣泄,在心理上戰(zhàn)勝“妖魔鬼怪”,幫助幼兒正確認識黑暗,感受夜晚的寧靜與美好,消除恐懼感。因此,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天黑我不怕》。
【活動目標】
1、消除對黑暗的恐懼感。
2、感受夜晚的寧靜與美好。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一個,大紙箱做成的山洞一個。
2、幼兒用書第38~39頁。
【活動重點】
重點:消除對黑暗的恐懼感。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幫幫小兔子。
(1)教師扮演小兔,表演故事:晚上,爸爸、媽媽去加班,小兔一個人在家準備睡覺。突然停電了,房間里黑黑的,小兔特別害怕。
。2)“小兔”提問:如果你像我一樣,黑黑的夜里一個人在家,你會不會害怕?怎么辦呢?小朋友快幫幫我吧!
。3)“小兔”根據(jù)小朋友的幫助,總結出: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用手電筒照亮、想想高興的事情、抱著心愛的玩具及唱歌等方法可以幫助自己不害怕。
2、游戲:鉆山洞
。1)教師繼續(xù)扮演小兔,表演故事:今天小兔要上山采蘑菇,挎起籃子出門嘍!可是路上要經(jīng)過一個大山洞,黑黑的山洞有點怕!
。2)“小兔”來到“山洞”前,往里看看,說:“山洞里好黑啊!我該怎么辦?”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小兔”先請幾名勇敢的小朋友試探著穿過山洞,說一說黑黑的“山洞”可怕嗎?鼓勵其他的.幼兒嘗試過“山洞”。
。4)“小兔”在大家的幫助下順利通過“山洞”。
小結:其實黑暗的地方并不可怕,我們可以待在暗處慢慢適應一會,也可以借助手電照亮,小朋友們還可以結伴一起行動。
3、欣賞散文《夜晚多美》,感受黑夜的寧靜與美好,消除對黑暗的恐懼。
“小兔”:謝謝小朋友的幫助,其實靜靜的夜晚是很美的。
【活動延伸】
請家長關注幼兒是否有怕黑的現(xiàn)象,如有,應在了解了幼兒怕黑得原因后,采用親身體驗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每幅畫面,重點觀察圖中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表情。
2、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文中動物依次出現(xiàn)時說話語氣的不同。
3、知道有好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4、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環(huán)境與準備:
PPT、大頭飾(小田鼠、野兔、小豬、獅子、河馬、長頸鹿)。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播放第一張圖片)看看,是小田鼠。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田鼠好像很開心的樣子,到底什么事讓小田鼠這么開心呢?(讓幼兒自由想象)
小田鼠很開心,因為小田鼠的媽媽送給小田鼠一件禮物,就是它身上穿著的這條背帶褲,你們覺得小田鼠穿這條背帶褲漂亮嗎?(漂亮)
背帶褲本來穿在小田鼠身上大小剛剛好,挺合適的,可是后來背帶褲很神奇,會越變越大,你們想知道背帶褲為什么會這么神奇嗎?那現(xiàn)在黃老師就給你們講《小田鼠的背帶褲》的故事。
2、看圖聽故事
。1)仔細觀察每幅圖,觀察圖中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表情。
。2)學習各種動物的動作和話語。
。3)提問:小田鼠的背帶褲好看嗎?
看一看,野兔想干什么?小田鼠答應了嗎?野兔穿上小田鼠的背帶褲,大小合適嗎?
有哪些動物穿上了小田鼠的背帶褲?
教師歸納,有一只野兔、一只小豬、一頭獅子、一只河馬、一頭長頸鹿。邊說邊將動物頭飾按順序貼到黑板上。
這些動物的體型特征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得出這些動物是一個比一個大的結論。)
背帶褲有什么變化?最后變得像什么?如果是你,你會生氣嗎?你會怎么做呢?
小田鼠來了,它的表情是什么樣子?小田鼠生氣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教師小結:雖然背帶褲最后變形了,不能穿了,可是小田鼠并沒有責怪伙伴們,而是把背帶褲當做了秋千,開心地蕩起了秋千。
小朋友,我們要樂意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小伙伴們開心了,自己才會更開心!
活動反思:
我采用了談話導入的方法,為了能引發(fā)幼兒的興趣,我以神秘的口吻與幼兒進行對話。在整體講述了故事之后,幼兒對故事有了個大概的了解,我開始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背帶褲真漂亮,讓我穿一下,好嗎?”這一反復的句式。在課程設計的.最初,我以為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就是讓幼兒學習故事中小動物講的任何一句話,后來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其實就是讓孩子學習故事中反復的一個句式或者一句話,而不是所有的句子。在學習對話的時候,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有物可講,而不是憑空說話。為了引導幼兒說出“背帶褲真漂亮,讓我穿一下好嗎?”這一句式,我設置了一個提問“小兔想穿這條漂亮的背帶褲,它會怎么借呢?”。通過這一提問,幼兒知道小兔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為了借這條背帶褲,但是具體的這句話怎么說我沒能給予恰當?shù)恼Z言提示。因此,在語言課上,教師的過渡語有著啟迪性幼兒思考的作用,針對這方面我還有待加強。當我把較多的重心放在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故事中對話的時候,導致了我后面的過程顯得有些倉促,整節(jié)課時間的分配顯得有些頭重腳輕。雖然課上有不足,但是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基本上能說出對話,也知道了和別人分享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孩子們也很樂意的參與了活動。我會繼續(xù)努力,希望能有所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節(jié)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資源小班上學期主題一“幼兒園真好”。《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倍靶∝i佩琪”又是孩子們生活中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動畫形象之一。所以活動開始教師和孩子們以豬媽媽和豬寶寶的身份出現(xiàn)在小豬佩琪的“嘟嘟農(nóng)場”,并將此情景始終貫穿其中,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小班幼兒是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期,所以教師為幼兒提供了直觀形象、鮮明生動、實用性較強的`自制操作材料。活動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走、跑、跳、鉆等體育游戲,引導幼兒幫助“兔白白”儲存過冬食物。不僅培養(yǎng)幼兒幫助別人、互相謙讓、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品德,同時達到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量的教育目標,還充分體現(xiàn)了科學領域與健康領域地有機整合和“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教育理論。
【活動目標】
一、初步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二、能用語言正確地表述“1”和“許多”的關系。
三、能夠關注到周圍事物中“1”和“許多”的數(shù)量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蘋果樹、蘿卜卡片若干及農(nóng)場情境等。
【活動重點】
初步理解1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活動難點】
幼兒用語言正確地表述“1”和“許多”。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一起去農(nóng)場,幫助小動物們收果子吧。
二、在創(chuàng)設的“嘟嘟農(nóng)場”情境中,引導幼兒認識“1”和“許多”,并初步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1、教師帶領幼兒走過“樹樁”,采摘“蘋果”。(引導幼兒認識“1”和“許多”,初步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幼兒走過一個一個的樹樁,最后走過了許多樹樁。1個1個的蘋果合起來形成了許多個蘋果。
3、幼兒走過“水溝”,拔“胡蘿卜”為“兔白白”儲存過冬食物。(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嘗試用語言正確地表述“1”和“許多”。)
4、教師小結。1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三、生活拓展,引導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中“1”和“許多”的數(shù)量現(xiàn)象。
出示課件,幼兒表達。
引導幼兒尋找周圍事物中更多“1”和“許多”的數(shù)量現(xiàn)象。
【延伸活動】
在科學區(qū)中,教師設置“1”和“許多”的物品若干,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發(fā)現(xiàn)“1”和“許多”的數(shù)量現(xiàn)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游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游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活動準備
1、 音樂
2、彩色紗巾
3、游戲
4、唱名泡泡
活動過程
一、歌曲記憶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學了一首好聽的詩,你們還記得這首詩的名字嗎?
。◣椭變夯貞浺褜W過的《春曉》的題目)
師: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首好聽的詩!好嗎?
。ń處熞龑в變阂涝娫~意思用手舞出動作。)
提問:
1、這首詩一共有幾句話?
2、上節(jié)課我們用紗巾當作毛筆,水袖模仿過古人寫詩,這節(jié)課我們用紗巾做什么呢?
二、感應樂句
師:紗巾會跳舞,還會聽歌歌曲來開花,瞧!
1、教師示范,每個樂句開始時就搓紗巾,句尾開花。
2、幼兒模仿。
3、播放音樂,幼兒與教師一起玩游戲。
。ǖ谝槐橛變簡为氶_花,第二遍幼兒找朋友開花)
三、模唱唱名
1、我們認識了很多唱名泡泡,他們都是誰呢?(出示已經(jīng)畫好的唱名泡泡),讓幼兒有順序的念出唱名。
從低到高(聲音越來越高是什么行?上行)從高到低(聲音越來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體感應唱名
師:現(xiàn)在唱名泡泡要和我們的`身體玩游戲,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們的身體玩游戲的。
教師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來,一起唱。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師肢體示范唱名高低:la—揚手、sol—摸頭、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逐個感應每個唱名,再邊唱樂句邊做肢體感應。
四、聽音樂排隊放回紗巾,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感受flash動畫,理解故事內(nèi)容。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識字的興趣。
4、初步了解牙齒的小常識。
5、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每桌上有識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首頁,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小狗熊(認識字)糖(認識字)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現(xiàn)在我們來看小狗熊吃糖后發(fā)生的事情。
2、幼兒看一遍動畫。
幼兒講述,老師簡單小結:原來小狗熊長了蛀牙,很疼呀?它怪牙齒,牙齒怪嘴巴,嘴巴怪手,手怪眼睛,眼睛怪小狗熊自己,牙齒疼到底該怪誰呀?這個故事名字就叫牙病怪誰。
二、分頁講述
1、觀看第一張:(看后講述)
你看到了什么?(認識牙齒)牙齒怎么了?
幼兒講講看到的內(nèi)容,老師小結:小狗熊只有六顆牙齒,小狗熊長了蛀牙,真疼!
2、觀看第二張:(看后提問)這是什么?認識“牙齒”。猜猜“牙齒”到底怪誰?
老師小結:牙齒說:怪嘴巴,嘴巴老是在吃糖,糖留在牙縫里弄壞了牙齒。
認識字:嘴巴。
3、觀看第三張:嘴巴會說什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從那里看出是怪手的。
老師小結:嘴巴說:怪手,手老是拿糖給我吃。
4、觀看第四張:認識:卡片“手”字,手會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認識字:眼睛。
老師小結:手說:怪眼睛,眼睛一看到糖,我就癢癢地想去拿糖。
5、觀看第五張:請孩子找出“眼睛”字,并猜眼睛說什么?眼睛它怪誰呀?
老師小結:眼睛說:怪小狗熊自己,睡覺前老是吃糖。
6、觀看第六張:復習詞:小狗熊。小狗熊聽了會怎么樣?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認識“哭”字。小朋友,你們說,牙疼到底怪誰呢?讓幼兒講。
7 、觀看第七張,問:“小朋友,你們來說一說?牙疼到底怪誰呢?到底什么原因?”
原來,是小狗熊睡覺前老是吃糖引起的,(認識字:糖)睡覺前可不可以吃東西?睡覺前該干什么?(刷牙)
8 、再完整的從頭閱讀觀看,放聲音,放后問,你們知道了嗎?你愿意做小狗熊嗎?為什么?
三、我們認識了幾個字,來復習一下:小狗熊、糖、牙齒、哭。
自由操作活動卡片與老師同步練習。
四、幼兒自由操作活動卡片和小朋友講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領域:小班藝術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會跳舞的彩帶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曲線帶來的美感發(fā)展想象力和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力。
2.引導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并進行添畫,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會扭動爬行的動物如:蛇、蚯蚓、蝌蚪、毛毛蟲的課件。
2..彩帶人手一條(彩帶的一段系在木制的竹棍上)3.舒緩音樂、歡快音樂各一。
4..幼兒用的記錄紙人手一份(紙中央畫有小娃娃代表小朋友自己)
5. 貼有小魚、綿羊、毛衣的大畫紙若干。5. 水彩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線上律動:《三條魚》引導幼兒用軀體動作大膽表現(xiàn)小魚游的動作(舒緩音樂)
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二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剛才扮演的是哪一種小動物呀?(小魚)
2).小魚游得真好!小魚是怎樣游得。浚ㄒ龑в變涸僖淮伪硌菪◆~在水里快活的游來游去的動作)豐富詞匯:扭來扭去。用筆記錄小魚在水里游的樣子:
3) 還有什么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是一扭一扭的?請幼兒大膽講述。
2.播放課件請幼兒認真觀察各種小動物的身體運動的樣子讓幼兒觀察和體驗“扭“的概念。用筆記錄各種小動物身體運動的樣子:
3.游戲活動:扭一扭(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動物扭的樣子)
4.談話:老師扭的好看嗎?你覺得自己扭的像什么呢?(請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說出:如毛毛蟲,蚯蚓,蛇)
5.觀察曲線的畫法,引出彩帶跳舞,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請彩帶寶寶跳舞吧!
6.教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隨著節(jié)奏的變化用彩帶示范各種各樣方向的曲線,并賦予一定的意義(水草,波浪,花邊,彎彎的頭發(fā))
7.教師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8.請幼兒觀察彩帶是怎么樣跳舞的,談話:你覺得你扮演的像什么呢?幼兒:老師,我扮演的是蚯蚓;老師我扮演的`是小蛇;老師我扮演的是波浪和水草;老師,我覺的我的彩帶像小尾巴,一擺一擺……
9.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
10.幼兒記錄自己舞動彩帶時彩帶的樣子請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跳過的,和老師一起畫下來,好嗎?(發(fā)放記錄紙)
11.教師小結小朋友畫的各種曲線和圖案。
12.教師請幼兒找一找在教室里、自己身上有沒有曲線裝飾的物品,充分感受曲線帶來的美感,
活動結束:
分組活動:引導幼兒把自己體會的各種類型的曲線,以組畫和添畫的行式表現(xiàn)在紙上,完成紙上的作業(yè)。
第一組:作業(yè)小魚游(完成添畫波紋,小魚身上的花邊,水草)
第二組:作業(yè)小綿羊(完成小綿羊身上的添畫,卷卷毛)
第三組:作業(yè)小毛衣(完成毛衣花邊的添畫)。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園教案12-09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8-25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小班幼兒園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的教案01-2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2-19
幼兒園小班教案05-11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