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shù)學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將各種各樣的糖果按照某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2.增強與同伴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愉快。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盤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包裝不同、軟硬不同等)、小盤子個兩只。
2.每組糖果一籮筐(其中有四種不同種類、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糖果)、小盤子每組若干。
3.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將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類。
(1)師: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個盤子里。
(2)幼兒操作分糖果。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能邊操作邊講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分糖果。
。3)幼兒展示(在視頻展示儀上)和交流分糖果的過程與方法。
師:請你說一說是怎樣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圓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裝的糖果和盒子裝的糖果分開,把瓶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
2.游戲:"糖果超市"。
。1)討論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師: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們準備怎樣把它們分一分?
幼A:把不一樣的糖果都分開來。
幼B:把一樣顏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幼兒給"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兒想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法來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種方法呢?平平想出了舉手表決的方法,最后幼兒決定用按顏色特征來分,"糖果超市"的營業(yè)員一起動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齊齊。
。3)幼兒交流分糖果的過程。
師:"糖果超市"真整齊,請營業(yè)員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紅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綠色糖紙的放在一起,蘭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黃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潤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圓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長圓的糖果放在一起。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點的一種,指以糖類為主要成份的一種小吃。若水果或堅果類食物裹上糖衣,則稱為甜食(如糖葫蘆)。在亞洲文化廣義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時亦會視為糖果的一種。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2、指導幼兒依據(jù)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套動物圖卡,其中有一張是汽車圖卡。
2、蘋果、梨、橘子、香蕉四種水果若干。
3、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考提問:請幼兒觀察圖卡并說出圖卡上都有些什么?
請幼兒將自認為不對(它和這些圖卡不一樣或不是一類)的圖卡拿出來,并說出為什么。
2、請幼兒觀察桌上都有什么水果,這四種水果可以怎樣分類?(提示:幼兒可以按顏色、形狀、味道、有無核、吃的方法、產(chǎn)地等分類)
3、指導幼兒對積木進行分類。參考提問:
(1)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分一分,把這些積木按大小歸類?按顏色又可以怎樣分?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還可以怎樣分?(提示:還可以按形狀分成四類)。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活動區(qū)投放可分類的材料,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分類,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nèi)的等量判斷,嘗試用點數(shù)的方法驗證。
2.初步認識數(shù)的不變性。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夏天水果若干、各種水果圖片、5以內(nèi)不同排列實物卡片。
2.材料配套:主題活動《擺一擺 數(shù)一數(shù)》。
活動過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出示裝有各種水果的箱子,請幼兒摸一摸,并說說摸到的感覺。
將摸出的.水果放在盤子里,供幼兒點數(shù)。
2.看一看,玩一玩。
出示水果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圖片上水果的名稱,并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水果的種類和相同水果的個數(shù)。
3.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方格貼出不同排列的圖案,引導幼兒感知,雖然每個格子擺的位置不一樣,但數(shù)量是一樣的。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表述配對活動的結(jié)果。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小標記,能通過身體動作來感受、理解大小的含義。
2、引導幼兒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重點:認識大小標記,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
活動難點: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大小樹葉若干(人手一大一。
2、大樹小樹背景圖
3、幼兒已經(jīng)會唱歌曲《秋天》
活動過稱:
一、導入部分,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 師:秋媽媽給小朋友送來了禮物,看看是什么?讓我們拿起樹葉唱《秋天》地歌曲來謝謝秋媽媽好不好?(和幼兒唱歌曲《秋天》第一段)
。2)師:你們手里的樹葉一樣大嗎?
。3)游戲:學習聽指令舉相應的樹葉:現(xiàn)在我們來和樹葉寶寶玩一個游戲吧!老師說“大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大樹葉;老師說“小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小樹葉,好嗎?
(4)樹葉寶寶和我們玩了一會有點累了,我們讓它們休息一會(請幼兒把大小樹葉放在桌子上)
二、認識大小標記,并用身體動作表示。
1、師:這是樹葉寶寶的兩個標記朋友,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大標記
師:這個標記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什么?誰來學學看它的動作?
老師給這個標記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大標記”(幼兒學說)
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小標記
師:這個標記上又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4、師:我們給這個標記取什么好聽的名字呢?
4、師:接下來我們也和標記朋友玩?zhèn)游戲吧!老師舉起“大標記”,你們就做“大標記”的動作,老師舉起“小標記”,你們就做“小標記”的動作。
5、進行游戲。
三、按大小標記打扮大樹和小樹。
1、師:剛才我們和樹葉寶寶還有標記朋友都玩了游戲,你們玩得開不開心呀?想不想再來玩?zhèn)游戲?
2、認識背景材料:你看到了什么?這些樹一樣大嗎?
3、出示大標記:我們可以把大標記送給哪棵樹呢?小標記呢?
4、師:樹上有沒有樹葉?我們來給它們貼上樹葉好不好?讓這些樹變得更漂亮!
5、師:你想把大樹葉送給誰?小樹葉呢?
6、請1名幼兒上前示范。
7、講述游戲規(guī)則并進行謙讓教育:小朋友的時候不要擠,輕輕地一個一個地貼上去。
5、幼兒分組貼樹葉。
6、點評幼兒的操作,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幼兒。
7、結(jié)束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比5少的數(shù)量,理解5以內(nèi)數(shù)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的與材料互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數(shù)量的食物紙條一份、1-6數(shù)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數(shù)字卡、5只小白兔的動物瓶、1-5的動物圖片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字卡、動物卡和幼兒進行問答游戲。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5以內(nèi)的數(shù)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車×點開。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隨機出示5以內(nèi)的動物卡)。幼:嘿嘿,來了×位小客人。以次來引起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2、師:火車開到了動物瓶城。(出示動物瓶)看到漂亮的動物瓶,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幼兒答數(shù),教師操作)。
小結(jié):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2、請小朋友一起來制作動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動物少的動物瓶。幼兒操作后講述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小結(jié):比5只小動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現(xiàn)在請小朋友為自己的動物瓶粘貼上門牌號,要求門牌號的數(shù)字是與動物瓶上的小動物一樣多。幼兒操作好講述門牌號是幾,為什么?小結(jié):比5少的數(shù)有4、3、2、1。
4、小朋友們制作的動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寶寶也想住進去,現(xiàn)在請小朋友送花生寶寶進家,要求數(shù)量是與動物瓶上的動物一樣多。
5、小朋友老師還要請你們幫個忙,這里有一些不同數(shù)量的水果,請大家分別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兒操作,教師講評。
6、游戲:開火車請幼兒拿比5少的數(shù)字做車票排隊上車。(請幼兒說說車票上的數(shù)字是幾,為什么可以上車?)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體輕重,并能大膽地用語言講述:xx輕,xx重。
3、學習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的整齊。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時感覺過輕重。
2、物質(zhì)準備:
教具:玩具卡車兩輛,玩具天平一個。實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塊、棉花、積木、玻璃球。
學具:幼兒用人手一冊,人手一支筆;每組一個天平,一筐實物(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掂掂,感知貨物輕重。
出示兩輛相同的大卡車,上面分別放有大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導幼兒觀察并猜一猜:卡車上運送一種貨物,它們有什么不同:哪個重?哪個輕?
請個別幼兒上來掂掂,再說說:哪個貨物重?哪個貨物輕?
在汽車上換上一團棉花和一個玻璃球,讓幼兒摸一摸,掂一掂,正確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輕重。
二、觀察天平器的變化,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天平器,告訴幼兒天平器是衡量兩個物體輕重的一種工具。然后,在天平兩邊分別放上積木和玻璃球,讓幼兒觀察天平的`變化,并說說:天平呂有什么變化?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什么?也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誰重誰輕,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驗證,從而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大橡皮泥和積木,讓幼兒猜猜誰重誰輕,再請幼兒上來將橡皮泥和積木放在天平器的兩邊,帶領幼兒進一步感知認識物體的輕重。
三、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分辨輕重: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圈出重的物體。
分辨輕重:請幼兒每次拿兩上筐中的實物玩一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稱一稱,感知兩物體的重量,說一說:xx輕,xx重。
四、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用書》P9,請個別幼兒大膽地說出誰輕誰重。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同時玩了哪兩樣東西,哪個重?哪個輕?提高幼兒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來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zhì)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戲:作客。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ㄓ變阂黄鹛揭褎澓玫膱A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戲:娃娃請客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節(jié):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jīng)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yǎng)幼兒互助的能力。)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ㄓ變簞邮謥頂[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游戲:送禮物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1-3的數(shù)、物對應。
2、感知1-3以內(nèi)的數(shù)量,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蘿卜、青菜、南瓜)圖片、菜地、數(shù)字卡(1、2、3的數(shù)字)小籃子、蘋果貼貼、操作卡。
活動重難點:
進一步感知數(shù)量的關系,感知數(shù)和量對應。
活動過程:
1、復習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游戲:采摘蔬菜。
師:小兔的菜園豐收了,請我們?nèi)兔λ烧。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到每塊地里各摘一顆菜,每種蔬菜都要摘到。
幼兒挎著籃子摘蔬菜圖片,回到座位。教師指導幼兒互相檢查采摘是否正確。
2、學習判斷數(shù)目的多少,并按量歸類。
(1)幼兒數(shù)數(shù)自己采摘的每種蔬菜有幾個,放在分類盒相應的格子里。;
。2)鼓勵交流自己的操作情況。
(3)請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結(jié)果,與大家分享經(jīng)驗。
提問:你摘了幾個?你把什么放在一起了?為什么要這樣放呢?
引導幼兒總結(jié):把數(shù)量一樣多的`歸為一類。
3、完成操作卡,進一步鞏固學習(教師指導幼兒完成操作卡)
4、小結(jié)(表揚操作正確并能收拾、整理活動材料的幼兒)
教學反思:
《小兔種菜》
活動是在主題活動《小兔乖乖》下深入開展的,活動能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以小兔種菜為主線,在活動游戲的氛圍中、初步感知1-3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讓幼兒樂意參加點數(shù)活動,能大膽判斷物體數(shù)量是否一樣多、并進行1-3的數(shù)、物對應活動;顒訌囊椎诫y,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只是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說的太多了,對于提問的形式,還可以更開放些,從而讓幼兒更好的自主探索。
小百科:兔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討論,實踐操作,嘗試按一定的規(guī)律對物體進行排 序。
2、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胸飾人手一份(貓、狗)分顏色與大小。
學具:
(1)鮮花鋪(分顏色、分大小)
(2)服裝鋪(分顏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顏色、分種類)
(4)食品架(薯片)(分顏色、分高矮)
(5)課件
(6)圖書架(分大小、分顏色|
三、活動過程:
1、實踐感知:
(聽音樂進場) T:小朋友,快來看,這是誰呀?(汪汪),他們呢?(咪咪),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咪咪和汪汪排隊進大商場好嗎?
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們一起來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隊的?再來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兒集體說,教師總結(jié)) T:隊伍都排整齊啦,接下來我們要進大商場啦,大商場里的貨物可真多,有鮮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圖書、有服裝,還有一個好玩的電子游戲室,請汪汪和咪咪一樣一樣地去玩一玩,如果你發(fā)現(xiàn)那些商品沒有排列整齊呀,就來做理貨員,把它們理一理,排一排。
2、幼兒分組操作:
3、集體參觀百貨商店,
討論: T:咪咪,快來食品柜看看,這里的薯片可真多,顏色不一樣,高矮也不一樣,看看剛才的理貨員是 怎么排的呀?(討論,如有錯誤,集體修改)
總結(jié):哦,原來它們是按照高矮(顏色)不同來排隊。 食品柜看完了,我們再來圖書室看看吧……
4、運用遷移
T:馬上要過新年啦,百貨商場里呀想掛一些漂亮的氣球來布置新年的'氣氛,請我們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來幫忙想一想該怎么掛呢?看看誰想出的方法多?(先討論)然后個別 幼兒回答說一種,顯示一種。 T:原來掛氣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樣的方法呀,你們的本領可真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獨立正確地按照底板進行1—5的排序。(重點)
2、愿意用語言表述操作的結(jié)果。(難點)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
2、迎春花的枝條圖(5根長短不一、從短到長排列的枝條);迎春花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出示迎春花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花?什么時候開放?你們覺得它開的美不美?
二、學習數(shù)字5以內(nèi)的排序。
1、初步感知5以內(nèi)的排序。
師:蝴蝶也覺得迎春花開的很美,所以都飛來采花粉了。老師把蝴蝶排了排隊,你們看看蝴蝶是怎么排隊的?從上往下看,你有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2、鞏固5以內(nèi)的排序。
師:不僅蝴蝶來采花粉了,蜜蜂也來了,請你們給蜜蜂像蝴蝶一樣排排隊,好嗎?
三、幼兒操作。
1、出示迎春花和枝條的圖片。
2、幼兒集體操作,教師相應的給以指導。
3、集體檢查糾錯。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2
小班數(shù)學教案11-03
小班數(shù)學教案04-03
小班數(shù)學教案:比長短05-30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對應04-04
小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11-05
小班數(shù)學教案最新03-18
小班數(shù)學教案 《分類》03-26
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