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1幅。
2、兒歌《陌生人》。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
姐姐為什么擺手? 教師進行小結: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2、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于《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2)、請幼兒跟老師學習這首兒歌,并能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3、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么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yōu)槭裁床灰吧说臇|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兒歌: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4、總結:當小朋友在家的時候要謹防陌生人敲門,切忌給陌生人開門,在外面玩時也千萬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為了家庭的安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并學會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背景掛圖: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花兒、幼兒園。
2、圖片: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
3、人手一份:紙和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熟悉詩歌內容。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欣賞一些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地方是哪里(揭開三幅圖片),問:小朋友你覺得這些地方漂亮嗎?你知道這些是什么地方嗎?(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綠綠的草地),小朋友說的真好,我們繼續(xù)往下看,(揭開三幅圖片)這些地方又是哪里呢?(青青的河水、紅紅的花兒、快樂的幼兒園)。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么美麗的地方嗎?
2、這里的'小主人知道小朋友們要來,早早的就出來歡迎了。(小朋友們好,你們好)?纯此鼈兪钦l?(出示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并請小朋友一起模仿它們的動作、聲音等。
3、師:小主人們都來歡迎小朋友了,可是他們遇到了一個困難,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把它們送回家,你們愿意嗎?(請個別幼兒分別把白云、小鳥、小羊等貼到相應背景中,并說出完整的句子。比如: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4、小朋友們把小主人都送到了自己的家,小主人們?yōu)榱吮磉_對小朋友們的謝意準備了一首詩歌送給大家。
二、學習詩歌《家》。
1、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主人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叫《家》。(老師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2、請幼兒說說詩歌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了詩歌里說什么?現在我們一起念念這首詩歌。(老師、幼兒一起念)
3、朋友念得真好,這一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有節(jié)奏再朗誦一遍。(教師指圖,幼兒拍手、朗誦詩歌)。
4、現在,老師來問,你們來回答。(如:師:藍藍的天空,幼兒:是小鳥的家),再讓幼兒問,家長回答。
5、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抽去幾張圖片,看你們能不能把詩歌念出來。再一起念一遍。(請爸爸媽媽評一評,我們小朋友念得好嗎,給點掌聲)
三、仿編詩歌。
1、師: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太陽、星星、月亮),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還可以有其他小主人去住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筆和紙,請你想一想、畫一畫,還有誰可以住在這些漂亮的地方?畫好后帶上你的畫回到座位上。(幼兒按照小組到座位上畫一畫)
2、幼兒操作,老師巡視。
3、(幼兒操作回座位),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畫了什么,什么地方是它的家?(把幼兒的畫貼在相應的家里)教師與幼兒、家長一起朗誦仿編的詩歌。如:藍藍的天空是太陽的家,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綠綠的草地時小兔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蝌蚪的家。紅紅的花兒是蜜蜂的家,快樂的幼兒園是老師的家。
四、教師小結:
我們小朋友可真能干,今天不但學會了朗誦詩歌,而且還學會了仿編詩歌,F在請小朋友帶上你的畫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編詩歌。
附詩歌《家》
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
2、體驗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難點】
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能仔細觀察并清楚地描述。
【活動過程】
一、拷貝不走樣
(價值分析:激發(fā)孩子對游戲的興趣。)
提問:“你們玩過拷貝不走樣的游戲嗎?怎么玩?”
小結:我做一個動作,后面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最后一個人做的動作和我一樣,這就是拷貝不走樣。
二、你來說,我來做
。▋r值分析:能仔細觀察并清楚準確地描述作品)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作品,現在你們是看不到的.,等會兒你們要完成一個一模一樣的作品。什么叫做一模一樣?
2、游戲規(guī)則
(1)兩人一組,一人負責說,一人負責做,負責說的要說清楚。
。2)負責說的可以不斷觀察,然后清楚地告訴同伴。
。3)負責做的小朋友要仔細聽,負責做。
(4)聽到開始后,負責說的可以去觀察了,倒計時結束后,游戲結束。
3、第一次游戲
(1)交流:“大家都完成了嗎?和我的作品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你們是怎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作品的?
小結:原來完成這個作品是離不開兩個好朋友的合作,負責說的小朋友要先看清楚顏色,粗細和位置,然后準確的告訴操作的孩子。
4、第二次游戲
。1)這次我們玩法、規(guī)則不變,兩個朋友要換一下。
(2)交流:看看這次我們完成的怎么樣?你們怎么成功的?
小結:原來要成功,要學會用觀察,表述,傾聽等方式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
延伸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投入更多的模版進行兩人一組的“拷貝不走樣”的游戲。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fā),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跳躍是大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不管是在戶外還是在室內,調皮的孩子們,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跳躍行為,我就見過很多小男孩喜歡站在凳子上跳下來。所以,我選用了凳子這一活動材料來幫助幼兒練習助跑跨跳,并通過不同難度的助跑跨跳,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fā)展的自信心等。
活動目標
。ㄒ唬├盟芰闲〉首訉W習助跑跨躍動作,發(fā)展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ǘ┠車L試調整起跑點,用力蹬地躍起,跨躍過不同高度、不同寬度的小凳子。
。ㄈ┰诨顒又袠酚趪L試,勇于挑戰(zhàn),并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助跑跨躍動作。
難點:調整起跑點,跨跳躍過不同高度不同寬度的小凳子。
活動準備
。ㄒ唬┡c幼兒人數相等的塑料小凳子、毛絨小動物玩具,四個大呼啦圈。
(二)音樂播放機,相關律動音樂及火警音樂。
。ㄈ┗顒忧皺z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活動過程
。ㄒ唬蕚浠顒印
角色扮演,激發(fā)興趣:幼兒扮演消防員角色,手拿凳子自由進入場地,然后跟隨音樂做凳子熱身操。
。ǘ┗净顒印
1、體驗與參與——自主玩凳子,練習本領。
1)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幼兒嘗試多種方法玩凳子,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觀察幼兒不同的玩法,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集中演示。
2、探索與創(chuàng)造——合作玩凳子,創(chuàng)造新本領。
一)提出新要求。
二)幼兒自由組合分散場地玩凳子,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創(chuàng)新的玩法,特別留意幼兒活動中是否有跨跳或助跑跨跳動作,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集中演示。
教師依次請難度較大或有創(chuàng)新玩法的小組幼兒進行展示。
重點請用了“助跑跨跳”這個方法并且動作相對規(guī)范的幼兒示范,引導幼兒觀察助跑跨跳的方法。
教師以“我也來學一學”的口吻,邊做動作邊講解動作要領:助跑時要有一定的距離,跨時一只腿要用力蹬地,另外一只腿要盡量往上抬起,再自然落下。請幼兒一起練習。
四)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小組進行跨躍練習。
玩法一:2張或3張小凳子疊高形成新的高度進行跨躍
玩法二:2張或3張小凳子平衡放在一塊形成新的寬度進行跨躍
玩法三:在玩法二或三的基礎上增加寬度或高度進行跳躍。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跳得高、跳得遠”,邀請一名助跑動作做得很好的幼兒示范,讓發(fā)現助跑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導幼兒嘗試調整不同的起跑點,再次進行練習。
3、合作與競爭——跨躍“火墻”,營救小動物。
一)情景導入:火警響起,教師接到火警電話,要求消防員一起幫忙營救困在森林里的小動物。
二)介紹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要求。
幼兒分成四組競賽游戲,老師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注意安全。示意圖:
4、小結競賽情況,表揚最快營救完小動物的小組的幼兒,鼓勵其他小組幼兒下次再努力,爭取有好成績。
(三)結束活動。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的消防員非常能干,學習了助跑跨躍的新本領,還用這個新本領營救了小動物,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今天的營救任務結束了,我們放松一下手和腳。
2、放松運動后,引導幼兒每人拿一張小凳子散步回課室,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
此次活動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讓個別幼兒做新動作的示范,讓其他幼兒觀察動作要領,教師幫助總結提煉,然后教師以“學習”的口吻達到示范的作用,始終將幼兒推在前方,整個過程都將幼兒推在前面,老師在后,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題地位。教師始終以“同伴”、“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參與到幼兒活動中,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使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中獲得快樂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jié)日氣氛,激發(fā)幼兒對傳統文化節(jié)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fā)展語言講述連續(xù)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jié)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嗎?
幼:端午節(jié)。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jié)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jié)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請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fā)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jié),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jié)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jié),我不僅在家?guī)蛬寢尠兆,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fā)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jié)節(jié)日氣氛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jié)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
綠色菜籃子
主題二:綠色菜籃子
活動(一):菜地里的歌
目標:
1、區(qū)別蔬菜的不同品種,了解更多的蔬菜品種;
2、通過觀察菜地里的蔬菜,認識蔬菜的莖、根、葉、果實;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過程:
1、帶領幼兒到農民伯伯的菜地里參觀,說說你認識的蔬菜寶寶的特征;
2、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蘿卜、茄子、青菜,并通過提問方式讓幼兒了解不同的蔬菜吃的部位也不同;
3、區(qū)分幾種容易混淆的蔬菜寶寶,如:菠菜和薺菜、青菜和大白菜;
生成與反思:由于孩子比較多,平時出去的機會比較少,這次帶孩子們到野外觀察孩子們異常的興奮,我們在菜地邊上看到了籬笆,雖然是農村的孩子,現在也很少看到籬笆了,對于書上一直說的籬笆他們終于有了一個實際的觀察經驗;到了菜地,孩子們對正在開花的茄子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茄子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也讓孩子們知道了我們平時吃的茄子是它的果子;孩子們在看到紅薯時很興奮,紛紛跑來跟我說:“老師,這個地底下有山芋”,于是,我又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紅薯的莖、葉、根,我還和孩子們一起從泥土里挖出了一個紅薯,我們回到教室,討論紅薯的吃法,結果孩子們一致同意生吃,于是我們把紅薯洗干凈,切成一片片的分著吃,孩子們可開心了。其實,農村的孩子,對這些東西也并不熟悉,即使平?吹剑矝]人告訴他相關的知識,通過老師的梳理,提升,孩子們對這些司空見慣的東西才有了更深的認識。
活動(二):去菜場
目標:
1、通過參觀菜場,認識更多的蔬菜寶寶;
2、鼓勵幼兒通過詢問賣菜的阿姨、奶奶,知道一些他們不認識的蔬菜的名稱、食用方法、食用部位;
3、引導幼兒如何正確詢問別人:有禮貌、表達清楚、大聲的等;
4、能想辦法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向賣菜的阿姨、奶奶要一樣蔬菜寶寶帶回去;
準備:照相機
過程:
1、布置任務:告訴幼兒我們今天去菜場干什么,要注意點什么?(包括路上)
2、去菜場;
3、參觀菜場,教師注意幼兒的表現,并及時指導幼兒正確的處理方法;
生成與反思:孩子們平時或許也經常跟著爸爸或媽媽到菜場買菜,但是和老師一起卻是第一次,所以當菜場的阿姨看到我們一群小朋友,表現出一種很喜歡、很開心的樣子時,我們的孩子感覺很驕傲;一開始他們還有點害羞,但后來他們都很大方地和賣菜的阿姨交談起來,陳皖小朋友第一個拿著一個芋艿問阿姨:“阿姨,這是什么,”阿姨很開心的告訴了他,接著在我的提醒下,他又問了其他好多的問題,別的小朋友在他的帶頭下也開始大膽地詢問阿姨,由此,他們認識了許多平時不知道的蔬菜;在完成任務時,有幾個小朋友沒有要到蔬菜,回到教室,我問他們怎么沒有完成任務?他們告訴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有幾個小朋友說:“賣菜的阿姨不理我”,我就問他:“你有沒有主動和阿姨商量呢”,他說:“沒有”,于是我就告訴他,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孩子也比較虛心的接受了。
活動(三):好吃的蔬菜
目標:
1、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及成功后的愉悅;
準備:各種蔬菜:蘿卜、馬鈴薯、芹菜、青菜、萵苣、黃瓜、番茄、茄子等;制作材料;幼兒通過區(qū)角游戲,已有切蔬菜的經驗;
過程:
1、送蔬菜寶寶回家: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把蔬菜寶寶分別送到自己的家:根莖類、葉莖類、果實類;
2、說說講講,請幼兒說說這些蔬菜的食用方法,食用部位,同時整理歸納幼兒的經驗;
3、制作糖醋黃瓜;
生成與反思:活動開展至此,幼兒對蔬菜的認識已經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所以,在此次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欲都比較強,而且,口頭表達能力也比平時發(fā)揮的`好,聲音響亮、表達完整,在制作過程中,幼兒在不經意中積累了好多的經驗,如:一個組的小朋友該怎么分工合作;糖和醋應該放多少;黃瓜片的厚薄對味道的影響;等等;通過開展這么一次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貼近幼兒生活的,才是最真的。
主題實施情況:在“綠色菜籃子”的活動開展以后,小朋友的家長紛紛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歡吃蔬菜了,還嚷著要自己做冷菜,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動想要達到的目的,家長說:孩子最近的話題總離不開蔬菜,而且問題很多,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在這個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積極性,因為他們都喜歡,都有話可說。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夠說出糕點的顏色、形狀及花紋。
2、了解幾種糕點的使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會用多種手法制作、裝飾糕點。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三格盤(10個)、小托盤(30個)、橡皮泥、泥工板、紐扣、珠子、模型、餐巾紙、垃圾盒、教師范例、蛋糕盤(30)個、糕點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教:孩子們跟老師進教師吧!和聽課的老師打個招呼吧!
幼:老師好!
教: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一個驚喜!想知道是什么驚喜嗎?
幼:想知道
教:孩子們請看……(出示提前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糕點,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品嘗各色糕點并回答問題
(1)品嘗糕點
教:孩子們看這么多的糕點呀!想品嘗嗎?
幼:想
教:但老師有個要求,就是你在品嘗糕點之前要觀察點心的形狀、花紋、顏色是什么樣的?
(2)幼兒回答問題
教:**寶寶你品嘗的糕點是什么形狀的呀?
幼:我品嘗的糕點是圓形的。
教:**寶寶你品嘗的糕點是什么顏色的呀?
幼:我品嘗的'糕點是黃黃的奶油的。
。ń處煻啻翁釂柡⒆,并進行小結:原來不同的糕點它的形狀、顏色、花紋也是不同的)
2、 了解生活中幾種糕點的使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1)采訪食堂做糕點的阿姨
。2)阿姨介紹糕點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材料
(3)教師進行總結:不同的糕點它們的使用材料和制作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3、 會用各種方法制作、裝飾糕點
。1)教師出示橡皮泥做的糕點范例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
(2)教師現場示范用橡皮泥制作糕點并講解團、壓、搓、捏等技能。
。3)幼兒嘗試制作糕點,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相互評論
活動反思:
在今年的教學觀摩活動中,根據我班孩子興趣愛好,我選擇了“甜甜的糕點”這節(jié)動手力較強的活動,這本是一節(jié)美工活動但考慮到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如果單純的讓孩子用橡皮泥來做糕點過于簡單,于是我更改目標增加難度,把這節(jié)活動設計成一節(jié)常識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之處,現反思如下:
活動開始前我讓孩子們在戶外等著,因為我想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同時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不出所料當我把孩子們帶到活動室,看到一桌子各種各樣的點心時,孩子們特開心 都表現出驚訝的表情。于是趁著孩子們興味正濃我問“孩子們想吃嗎”?孩子們齊聲說想,接著我緊扣目標對孩子們提出了要求,就是“孩子們在品嘗的同時要仔細觀察點心的形狀、花紋、顏色”。我覺著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是非常好的,既達到了觀察的目的還讓孩子品嘗了美味,起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所以在接下來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個個都舉起自己的小手,爭著回答老師的問題,把自己品嘗的糕點的特征都完整的表達了出來,效果很好。
接下來緊扣目標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我又制造懸念讓孩子們想象這樣好吃的糕點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的,這也是活動的第二重點目標,我請來了廚房做糕點的阿姨,當孩子們看到身穿工作服的阿姨時,又眼前一亮的感覺,于是我做起了小采訪,通過阿姨的介紹讓孩子知道了糕點的做法及使用材料,比如:奶油、糖、面包粉、面包油等等,孩子們都從中學到了很多,但稍有不足是如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請阿姨現場用本節(jié)活動準備的橡皮泥等材料做一種花樣糕點效果會更好,因為那樣會直接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又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雖然在我出示范例的時候孩子也挺歡喜的但沒那樣效果好。
下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孩子動手操作了,泥工活動不僅僅是制作出各類作品,同時還得讓孩子掌握一定的技能,像“甜甜的糕點”這節(jié)活動就是讓孩子掌握切、搓、團、壓、捏等多種技能,從而鍛煉孩子小手的靈活性,這也是我在示范是重點講解的內容,在孩子的操作過程中我進行了巡視指導,只要老師用心觀察,從孩子的作品可以看到孩子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生活經驗,最后再加上各種珠子、五顏六色的扣子,進行了裝飾,孩子們做的糕點都很漂亮。
每節(jié)活動都有它的亮點和不足, 使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地總結,反思自己的不足,總結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得更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展開想象,借助已知圖案,想象出各種動物的造型。
2、能嘗試用抓住好朋友的臉部特征,繪制出好朋友的臉。
3、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的思維習慣,初步感知借形想象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記號筆若干、紅色油畫棒、繪畫背景圖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動物幼兒園,中班的小動物們就要升入大班了,在升班典禮上,他們都在慶祝,不知道誰打翻了果汁,果汁就撒到了布上,小動物們都躲在了果汁布里,讓我們一起數數,有多少動物都躲起來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借助輪廓,尋找線索。
老師點擊PPT:1、2、3、4、5。
師:咦,你找到了哪些動物?還有哪些動物藏起來啦?
教師積極引導,幼兒自由回答,相機介紹。
2、驗證猜想,激發(fā)興趣。
。1)點擊PPT,填充進各種動物的特點
。2)教師引導幼兒逐一看清圖片:轉一轉看得更清楚!
幼兒觀察得知:長頸鹿、小魚、斑點狗、北極熊、狐貍……
師小結:雖然這些動物藏在果汁布里,但只要沿著果汁布勾畫輪廓,畫上眼睛,添上特征,小動物們就被我們找到了!
三、觀察臉部特點
1、師點擊PPT,出示照片,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人物表情的不同特點。
2、教師出示表情圖,引導幼兒觀察。
幼兒觀察發(fā)言:嘟嘴賣萌、抿嘴微笑的、吐舌頭的、害羞、做鬼臉的`……
3、師引導幼兒演示各種表情:你們平時在幼兒園的時候還會做什么表情?幼兒可以模仿各種表情。
四、創(chuàng)作活動
1、集體創(chuàng)作。
師出示果汁圖案背景,將果汁圖案貼在白板上。
(1)邀請幼兒與老師一起嘗試:誰來跟我試一試?請你來試一試。
教師相機闡述作畫的關鍵步驟:小朋友的臉藏在里面,找臉的話第一步需要干嘛?(①先沿著果汁圖案的邊緣勾畫臉的輪廓,②第二步:然后添上好朋友的大大的眼睛,③然后是嘴巴、耳朵、眉毛、鼻子、頭發(fā)……)
。ㄌ崾居變阂プ『门笥训奶攸c)
(2)創(chuàng)作完成,讓幼兒猜測,把誰的臉藏進去了。
2、自由創(chuàng)作。
。1)將幼兒分成組,自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指導重點:尋找可以藏臉的部位,注意抓住臉部的特點。
(2)幼兒在背景音樂下自由創(chuàng)作,預留時間10分鐘。
四、交流展評
將完成好的作品逐一展示在電腦上,進行評價。
師小結:今天我們畫了這么多的好朋友,老師也希望你們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5-30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2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