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并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初步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dǎo)幼兒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能力。
2、幼兒主動地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
3、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自我介紹,初步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娃娃1個,玩具電話2部。
2、幼兒每人自制名片1張(幼兒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寫上姓名和年齡)。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娃娃和電話,以“娃娃”的口吻進行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叫×××,今年3歲,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請一些新朋友到我家來做客,你們愿意來嗎?誰要想來,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點評:以游戲的形式展開課題,激發(fā)幼兒介紹自我的興趣。]
2、請愿意做客的幼兒來給娃娃打電話,并向娃娃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等。[點評:通過打電話,幼兒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紹的方法,為幼兒的主動交往打下基礎(chǔ)。]
3、教師組織討論,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小朋友你們在什么時候向別人介紹自己呢?(如:媽媽帶著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節(jié)目、打電話、迷路時等)。引導(dǎo)幼兒發(fā)散性地思考問題。[點評:開發(fā)性問題的提出,讓幼兒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打開思路,培養(yǎng)了幼兒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4、玩游戲:送名片。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一位伙伴,通過自我介紹,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認識新朋友。[點評:幼兒主動交往能力在游戲中得到鍛煉。互送名片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也能反映當今社會的人際交往的方式。]
5、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認識朋友的新方法——介紹自己。你們把朋友的.名片帶回家中介紹給爸爸媽媽。明天,我們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娃娃。[點評:父母的積極參與,有助于幼兒主動交往。同時,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給父母提示,幫助幼兒正確地說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輪換使用,以激發(fā)幼兒持續(xù)的交往行為。]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么?”“我是×××,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
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游戲中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兒園各部門,增加鍛煉機會。
家園同步:
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了傳統(tǒng)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在游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并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有效地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初步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為了喚起幼兒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采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fā),提供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體驗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為什么不可為,可以怎樣為等,幫助幼兒樹立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fā)現(xiàn)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注意引導(dǎo)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問題,使幼兒積累相關(guān)經(jīng)驗。
2.事先與幼兒園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聯(lián)系。
3.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畫面一:兔媽媽、兔寶寶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畫面二:坐公交車。包含以下幾個小畫面:
(1)上車時小兔們你推我擠,一只小兔跌倒在車輪邊。
(2)有序排隊上車。
(3)兩只小兔搶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頭探出窗外:站在車內(nèi)的兩只小兔沒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戲。
(4)安全乘車。
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邊過馬路邊撿皮球,一輛汽車迎面而來。
(2)小兔離開隊伍單獨跑開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氣球引誘而去。
(4)小兔闖紅燈。
(5)小兔不走斑馬線。
(6)小兔排著整齊的隊伍,按照交通規(guī)則.在交警和兔媽媽的幫助下穿過十字路口。
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4.創(chuàng)設(shè)公交車站、公交車、十字路口等情景。
過程:
一、進入情景
(點擊畫面一,引導(dǎo)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么樣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準備去看望兔奶奶。它們是怎么去的呢?
二、觀察畫面,交流討論
(一)引導(dǎo)幼兒觀察畫面二“坐公交車”。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
(2)有一只小兔怎么樣了?它怎么會跌倒的?
(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車子開動。它會怎么樣?
(4)這樣上車危險不危險?應(yīng)該怎么做?
2.結(jié)合小畫面(2)小結(jié)。
3.幼兒觀察小畫面(3)。一
(1)這兩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這樣推來推去搶座位會怎么樣?做得對嗎?
(2)這只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里去了?這么做有什么危險?應(yīng)該怎么樣?
(3)這兩只站著的小兔在于什么?它們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如果車上沒有座位,要怎么樣才安全?
4.結(jié)合小畫面(4)小結(jié)。
(二)引導(dǎo)幼兒觀察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下車以后,小兔們走在寬廣的馬路上。這只小兔在干什么?
(2)它有危險嗎?為什么?
(3)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觀察小畫面(2)。
這只小兔走在隊伍里了嗎?它離開隊伍單獨跑開會有什么危險?
3.幼兒觀察小畫面(3)。
(1)這個叔叔手里拿著什么?他會對小兔說些什么?
(2)小兔怎么樣了?它跟這個叔叔走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應(yīng)該怎么做?
4.幼兒觀察小畫面(4)。
(1)這只小兔在干什么?
(2)這個時候可以過十字路口嗎?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況下可以?
5.幼兒觀察小畫面(5)。
(1)這只小兔也在過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
(2)過馬路應(yīng)該走哪里?
6.幼兒觀察小畫面(6),教師結(jié)合畫面引導(dǎo)幼兒小結(jié)。
(三)引導(dǎo)幼兒觀察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1.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小結(jié):小兔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和交警叔叔的幫助下知道了在路上應(yīng)該怎么做,最后它們安全到達了奶奶家。奶奶很高興。
三、模仿游戲:去兔奶奶家
l現(xiàn)在老師當兔媽媽,你們當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車、走馬路和過十字路口,兔媽媽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2.幼兒模仿游戲20遍,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結(jié)合模擬情景給予指導(dǎo)。
延伸活動: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引導(dǎo)幼兒觀察路上潛在的危險因素,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豐富相關(guān)經(jīng)驗,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感受生活中各種花布圖案花紋、色彩的美。
2. 初步嘗試使用印章印制美麗的小花布。
3. 能大膽嘗試作畫,體驗印章畫的樂趣。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 預(yù)先觀察生活中各種美麗小花布的不同構(gòu)圖,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的欲望。
2. 瓶蓋、藕節(jié)、積木印章若干,已調(diào)好的各色顏料、擦手毛巾若干。
3. 范畫一張、每人一張宣紙、毛氈若干。
4. 活動當天請幼兒穿上色彩鮮艷、花紋豐富的服裝。(包括教師)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 初步認識紅、黃、藍等顏色。
2. 欣賞花布上的圖案、花紋。(出示圖片)
3. 以“洋娃娃作客”引出彩色的花布。
小結(jié):漂亮的衣服是用彩色的花布做成的,我們也來印一印美麗的花布,送給洋娃娃做衣服穿。
二、觀察活動,學習印制方法
1. 介紹輔助材料:藕節(jié)、積木、瓶蓋等印章。
2.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印章的用法:(重點強調(diào)所蘸顏料的量和印畫的.方法、力度)
小朋友一起來,選個印章印花布,輕輕蘸一蘸,用力按一按,蘸一蘸,按一按,蘸一蘸,按一按,用完把它送回家。
三、操作活動,印制彩色花布。
1. 提醒幼兒在紙上均勻地印畫。
2. 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時要適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用力在紙上按。
3. 注意衛(wèi)生,強調(diào)一種印章只能蘸一種顏色,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顏色。
4. 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四、展示作品,評選最美花布
1.選一選,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花布。
2.小結(jié):今天小朋友們?yōu)槲以O(shè)計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興了,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探索設(shè)計花布,讓幼兒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印出不同的花布,在充分感受美、欣賞美的基礎(chǔ)上讓幼兒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激發(fā)幼兒對印章畫的興趣。
小百科:花布采用各種辦法,將花紋或圖案制作到布面上而形成的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讓新入園的幼兒及其家長初步了解幼兒園生活,熟悉本班教師,消除新生及其家長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準備
1.時間安排:新生正式入園前某天上午。
2.地點安排:本班教室。
3.參加人員:本班教師、新入園幼兒園及其家長或主要看護人。
4.物質(zhì)準備:玩具、圖書、水杯、記事本等。
過程
1.邀請家長
教師提前通過各種途徑通知家長見面會的時間。各班可邀請家長在見面會的上午,自由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與幼兒共同來園,并陪伴幼兒在班上停留一段時間。
2.與家長和幼兒見面
教師接待不同時間來園的家長與幼兒時,首先要與家長、幼兒互相見面,彼此認識,然后可帶領(lǐng)家長、幼兒參觀本班教室,向家長介紹環(huán)境及功用等。
3.家長與幼兒共同游戲
教師鼓勵家長帶領(lǐng)幼兒熟悉本班環(huán)境并陪伴幼兒游戲。教師可介紹幼兒家長、幼兒相互認識,并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游戲。
4.了解幼兒個別情況
教師可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幼兒特點、成長環(huán)境、特別需要等情況,并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般特點、親子關(guān)系等等。
5.與幼兒親近
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主動與幼兒親近,讓每個幼兒感到被關(guān)注,使幼兒消除陌生感。
6.告別
教師逐個與幼兒及家長告別,請他們開學時再來。
建議
消除家長與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關(guān)鍵在于教師的態(tài)度,本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熱情、耐心。
小百科:新生指剛?cè)雽W的幼兒,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yǎng)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gòu),用于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識野草的繁殖方式。
增進同儕間的情誼。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黏黏鬼針草」、野草的種子圖片、毛巾、魔鬼氈、球、棉絮、吃時需吐子的水果。
活動過程
1老師事先找尋鬼針草,并將鬼針草的刺狀種子黏附在褲管上。
2老師進入教室后,拉起褲管驚訝的說:我的.褲管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3將鬼針草的種子拿下來讓幼兒仔細觀察,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種子上的鉤狀物,并且摸一摸種子,再請幼兒想想看鬼針草是如何將種子傳到遠處。
4在白板上黏貼一條毛巾,接著拿出黏有魔鬼氈的球,將球丟向毛巾,使得球黏附在毛巾上,以此方式解說鬼針草、蒺藜草繁殖的方式。
5展示幾種野草的種子圖片〔參見課程計畫光碟〕,請幼兒看看圖片,然后依照種子的長相想想看它們靠什麼傳播(靠風吹、動物食用后吐出或排泄出來)?
6介紹這些野草繁殖的方式,如:拿出棉絮并拔取出一小團,接著用嘴將這些棉絮吹起來,以此方式解說蒲公英、兔兒菜繁殖的方式;拿出水果
一邊吃一邊將子往旁邊吐,以此方式解說龍葵繁殖的方式。
7請幼兒想像自己是鬼針草,進行「黏黏鬼針草」游戲:
(1)請幾位幼兒扮演動物,其他的人則扮演鬼針草雙手舉高并聚集在一起。
(2)扮演動物的幼兒模仿動物移動的方式,輪流從鬼針草旁邊經(jīng)過,而當鬼針草的幼兒只要碰到動物的身體,就要黏附在他身上,一起跟他移動
(只有靠近動物的鬼針草才可以黏在他身上)。
評量
能說出野草繁殖的方式。
能與他人熱切的互動。
活動結(jié)束
引導(dǎo)幼兒模仿蒲公英隨風飛的樣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
2、當一個樂句結(jié)束時能停留在指定的身體部位。
3、在歌唱的過程中,結(jié)合歌詞內(nèi)容有節(jié)奏地和身體進行互動。
活動準備
1、歌曲《爬呀爬》。
2、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能說出其名稱。
活動過程1、請幼兒觀看老師用手指隨樂曲在身體各部位上"爬"的過程(一拍一拍地做動作,第二樂句結(jié)束處停在頭頂上,最后一個樂句結(jié)束處停在腳背上)。
2、請幼兒猜測老師剛在干什么,然后再次觀看老師隨樂曲用手指在身體上"爬"的動作。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請幼兒學習歌曲,并像老師一樣一拍一拍地邊唱歌曲、邊做相應(yīng)的.動作。
5、幼兒兩兩結(jié)伴.邊唱邊輪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輕做動作,以同伴感覺舒服為宜。
6、引導(dǎo)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動作方式,并帶領(lǐng)幼兒采納不同的提議方式,按照樂曲的節(jié)拍,邊唱邊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來的動作。
7、啟發(fā)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其他的動作起點和終點,并把它們編成歌詞邊唱邊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蓋上等,體驗變換身體各部位給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全體幼兒合作手印畫"朋友樹",或手指印畫"一串葡萄"。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可將幼兒的手印畫作品布置在班級某一區(qū)域,供幼兒欣賞。
家園共育:家長可以和孩子結(jié)伴游戲,邊唱歌曲邊輪流用手指在對方身上爬一爬,體會親子互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附l:游戲玩法:①左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腳面上,隨著歌詞內(nèi)容,兩個手指交替從腳爬到頭頂上,再從頭頂上爬到小腳上。②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烏龜、刺猬、小蛇"等動物,為游戲增加趣味性。(爹在玩法熟練的基礎(chǔ)上可以改變爬行停止的部位,如"肩膀上、肚子上、脖子上、笑臉上、屁股上"等等,用這些部位名稱替換歌詞,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夠利用報紙團自由游戲,感受一物多玩的樂趣。
2.嘗試朝目標進行投擲,鍛煉手臂力量,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3.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yīng)的動作。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紙球玩法:
1.夾紙球:學習用雙腳前部夾紙球,跳起用力拋出。
2.踢著紙球跑:邊把紙球踢向前方,邊跟著紙球跑。
3.投擲紙球:朝墻壁投擲紙球。
●游戲:投擲飛碟
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兩組,兩位教師分別頂著雨傘變身“飛碟”,朝不同方向跑動,幼兒在固定范圍內(nèi)向“飛碟”進行投擲,看誰投的準。
●游戲規(guī)則:
1.要朝目標物“飛碟”進行投擲;
2.投完以后可以迅速將紙團撿回來繼續(xù)投擲;
3.不能碰到“飛碟”,否則會觸電,游戲停止。
活動反思:
讓幼兒與教師一同游戲,由于幼兒是第一次玩游戲,幼兒的興趣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掌握了游戲的規(guī)則和基本動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小班幼兒園教案12-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2-19
幼兒園小班教案05-11
小班幼兒園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的教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