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各種瓶蓋鋪成的一條“小路”,各種形狀的瓶蓋
實物投影儀 水粉顏料、紙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通過觀察范畫,掌握瓶蓋印、滾的技能。
利用瓶蓋展開豐富的想像,并能較大膽、自信得向同伴介紹。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看,這兒有一條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鋪成的.?(瓶蓋)這些瓶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顏色上進行觀察)
2、以故事的形式展示范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
師:有一位小姑娘,她到樹林里去散步,不小心迷路了,這時一位小仙女從小路上撿起了瓶蓋一揮,眼前就出現(xiàn)了綠綠的草地,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草地上開滿了鮮花,花兒飛到了小姑娘的身上,小姑娘可高興了。(師邊說邊操作,用橢圓形瓶蓋滾成草地,不規(guī)則的瓶蓋印成朵朵白云,圓形瓶蓋印成了鮮花,重點讓幼兒看清滾、印的方法)
3、體驗瓶蓋作畫的樂趣。
。1)、師: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這些形狀不一樣的瓶蓋還能變出什么呢?引導幼兒討論,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橢圓形瓶蓋的正面可以印樹葉、房子,各種瓶蓋印花;圓形瓶蓋的側(cè)面滾成大海,星形瓶蓋正面印星星、海星等)
。2)、師:小朋友可以選自己需要的瓶蓋和顏料,用印、滾的方法變出好看的圖畫。(幼兒自由作畫,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畫)
4、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qū)投放其他材料如積木等讓幼兒邊想象并創(chuàng)作。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手指點畫: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 提高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
2.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學習
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xiàn)各種動態(tài)的小蝌蚪;顒又仉y點:難點是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變小蝌蚪游動的方向;重點是幼兒學習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
活動準備:一張“小蝌蚪、青蛙媽媽”的大圖片、 池塘
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和小毛巾。 活動過程:
(一) 以謎語導入課題,引導幼兒細致觀察。
1.老師請小朋友猜謎語“黑黑的身子,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币稣n題。老師請幼兒回答謎語—— 謎底是小蝌蚪,老師出示小蝌蚪的圖片。
2.小蝌蚪怎么不高興了呢?讓我們來聽聽小蝌蚪說些什么。(老師扮演小蝌蚪:“我們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我們的媽媽,真著急,你們能幫幫我們嗎?”)
老師: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黑黑的身子,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老師:“來了,來了,
我來啦!來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兒歌后出示出現(xiàn)了一個池塘,一群游動的小蝌蚪和青蛙媽媽的圖片。)
老師:“哇!真棒!小蝌蚪終于找到媽媽了。它們可開心了,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復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huán)節(jié)。
4.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jié):“原來小蝌蚪游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游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
(二)幼兒自由想象并表現(xiàn),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好大的池塘呀,你們想不想有更多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泳呀?”“我可以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崩蠋煶鍪( 顏料和水彩筆)
2、老師示范給幼兒看手指印小蝌蚪的過程,從中鞏固幼兒常規(guī)(蘸顏料壓印后要用毛巾擦干凈,再拿水彩筆),并請一名小朋友到前面來嘗試印小蝌蚪。
3、老師:“請所有小朋友自己親自嘗試手指印畫。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操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 老師巡回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1)蘸顏料壓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水彩筆添畫。(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huán)境的整潔。
2、 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3、 老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xiàn)自己不同水聲的感受。
2. 激起幼兒酷愛大自然,產(chǎn)生酷愛生活的美好情感。知識預備:已展開有關(guān)水的討論。
材料預備:
1. 滴水聲、下雨聲、流水聲、瀑布聲等各種水聲的錄音。
2. 雨滴、溪流、浪流、瀑布圖畫。3. 藍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擦布、白色紙一張。
活動難點: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xiàn)不同水聲,激起幼兒酷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動進程設計意圖
一、活動導進:水的聲音。
1. 小朋友們,小耳朵仔細聽聽這是甚么聲音?(播放水聲錄音請幼兒猜一猜聽到的是甚么聲音?是哪里發(fā)出來的。)
2. 這些聲音啊,都是水發(fā)出來。小朋友們,小眼睛仔細看看,水又是怎樣舞蹈的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說說水是怎樣舞蹈的,啟示幼兒輔以動作進行表達。)
3. 圖畫上水舞蹈的時候發(fā)出了那末多聲音。我們怎樣把水聲變成圖片呢?(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水聲變成圖畫,如:我們怎樣來表現(xiàn)小雨滴?(斷斷續(xù)續(xù)的線條)。)
4. 小結(jié):快樂的水聲可以畫下來,“滴答滴答”可畫成一個個或一串串小點;“沙沙沙沙”可畫成一根根的細細的短直線或斜線;“嘩嘩嘩嘩”流水聲、海浪聲可以用連續(xù)不斷的波浪線和螺旋圓形表現(xiàn);雷雨聲、瀑布聲可以用線畫成一片;也可******地往下圖畫……
二、活動展開:水的舞蹈。
1. 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圍站到小桌子邊聽聽這個音樂,畫出我們快樂的水聲。(反復播放錄音), 鼓勵幼兒聽到的用繪畫的情勢表現(xiàn)出來。
2. 引導幼兒變化點、線、面的組合,不斷豐富畫面。(幼兒自由探索,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 引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落筆。
4. 鼓勵幼兒在作出進程中相互學習,交換和欣賞。
三、活動結(jié)束:快樂的水聲。
1. 我們現(xiàn)在邊看圖片邊在自己的`畫上找找這幾種水聲?(重新顯現(xiàn)有關(guān)水的圖畫,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畫面上尋覓這幾種水聲。)
2. 相互欣賞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交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是哪部份,為何?
四、活動延伸 :尋覓身旁的水聲。
我們現(xiàn)在往聽聽水龍頭會唱出甚么樣的美好歌聲呢? 通過直接的聽聽來直觀的導進主體水,讓幼兒們在說說比較中輔以做做動作進行表達,激起幼兒的愛好,同時為創(chuàng)作做好展墊。
在聽聽、畫畫、玩玩中學習點、線、面的組合,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繪畫游戲的樂趣。
通過看看、聽聽、找找、說說 ,激起幼兒酷愛大自然,產(chǎn)生酷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隨著音樂的變化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
2、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老鼠新家的創(chuàng)設2、音樂活動重難點: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隨著音樂的變化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流程:
律動導入--聽音樂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游戲《小老鼠和大花貓》--歌表演《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1、今天,我是鼠媽媽,你們來做我的'鼠寶寶,好不好?寶寶們,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要搬新家啦!你們高興嗎?瞧,我們的新家就在那兒呢?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放律動音樂)2、我們的新家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去參觀一下吧!(你們看,新家里有我們?nèi)腋,還有我們心愛的玩具,你們喜歡嗎?)3、請鼠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媽媽給鼠寶寶們聽一段好聽的音樂吧!(音樂一)(第一遍)二、感受快節(jié)奏音樂,想象、創(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1、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鼠寶寶們最想做什么事呀?(吃米、喝油、舔嘴巴、摸肚皮、伸懶腰、跳舞。。。。。)2、我們跟著音樂做你喜歡做的事(第二遍)3、觀察后提問:小老鼠××(3-4位幼兒),你剛剛在干什么呀?做給大家看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其余幼兒模仿)4、小老鼠的本領(lǐng)真大,這次媽媽要看啦,哪只小老鼠走路時是輕輕的,沒有撞到鼠弟弟和鼠妹妹們,好不好?(第三遍)小結(jié):聽了好聽的音樂,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我們大家在一起真開心!
三、感受慢節(jié)奏音樂1、播放音樂二,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好像誰要來了?(貓)3、那我們該怎么辦呀?(躲起來不動)再次提示:貓來了,可以動嗎?千萬不要動,不然的話,會被(大花貓抓住抓住的),知道嗎?
4、在大花貓沒來之前,讓我們先練一練本領(lǐng)。(完整練習)5、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出(不要躲在一起,要分開一點,不然的話很容易被大花貓發(fā)現(xiàn)的)并再次完整練習。
5、請周老師扮演大花貓,游戲完整練習。
四、音樂游戲《小老鼠》
今天鼠寶寶們本領(lǐng)真大,一個也沒有被大花貓抓到,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歌表演《小老鼠》
課后反思:
整個活動還是比較完整的,由開始的音樂律動,中間的新授,和最后的歌表演,各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指向比較明確,層次也比較清晰。
能夠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溫馨、寬松的音樂游戲情境。
教師的上課狀態(tài)比較飽滿,能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結(jié)束前的歌表演《小老鼠》,是老師根據(jù)活動需要進行了對《小豬》進行創(chuàng)編,效果很不錯。
不足:活動中,教師靠得太前,把應該小朋友說得都說完了,例:在完整游戲前,師讓幼兒說說聽到快音樂時可以做各種開心的事,聽到慢音樂時要躲起來,可是老師顯得太急了,把游戲規(guī)則自己重審了一遍。
教師的緊張導致在最后歌表演時把樂譜彈錯了。
在聽第二段音樂前,老師沒有把要求說清楚,應該讓孩子說說兩段音樂的不同之處,這樣對后面的音樂游戲有幫助。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教學范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制作興趣。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狗嗎?你見過的小狗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小狗的外形特征。你們喜不喜歡小狗?
二、觀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們都這么喜歡小狗,小狗說它也喜歡你們,所以我把小狗請到我們班來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這是什么呀?(小狗),對了這是一只小狗頭。這只小狗頭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紙折的)
三、觀察制作示意圖。
1、出示制作示意圖
這只小狗好孤單,它想找伙伴,我們來幫它找找好嗎?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先來幫這只小狗找朋友。(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師邊折邊引導幼兒看圖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紙角對角對折,變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兩個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蠟筆畫上眼睛和嘴巴,小狗頭就折好了。
3、瞧!老師已經(jīng)幫它找到一個伙伴了,你們想不想幫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現(xiàn)在就請你們幫它找吧!”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來一點,畫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兒耐心地看圖示一步一步折疊,折痕要平整。
3、給不會折的幼兒提供幫助。
五、評價、展示幼兒作品
1、評價幼兒作品。今天這只小狗頭找到了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興了,表揚折的好的小朋友,
2、請幼兒互相欣賞、評價、體驗制作的快樂。效果分析。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在折紙活動中我們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jīng)驗,會發(fā)現(xiàn)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gòu)建新觀點。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經(jīng)過教學會畫電風扇。
使用電風扇的安全知識。
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電風扇一臺。
電風扇簡筆畫圖。
活動過程
1、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外面的溫度這么高你們熱不?
2、老師現(xiàn)在用一種電器給你們降降溫,現(xiàn)在涼會不?(拿出電風扇插上)
3、我們看看前面這個一轉(zhuǎn)就能吹風的電器叫什么?
4、小朋友都這么聰明,知道它叫電風扇!
5、電風扇外形美觀,那我們在使用電風扇時也要注意安全
——用電風扇時得插電,我們小朋友千萬不要去碰,讓家長給插電。
——電風扇在運作時葉片在快速的轉(zhuǎn),小朋友不可以把手指頭伸進去,會攪掉的。
——睡覺時吹風扇會感冒著涼,睡覺前我們要把風扇關(guān)掉。
6、吹電風扇好涼快,你們喜不喜歡電風扇啊?
7、那我們吹著電風扇,學著畫一畫電風扇
——圓臉娃娃真可愛,
——胸前戴朵大紅花,
——坐在登上看電視,
——心里高興笑開花。
8、用簡單的四部就學會畫電風扇,畫電風扇好不好學啊?
9、夏天天這么熱,小朋友想把你們的電風扇送給誰啊?
10、小朋友們真孝順,知道天熱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要回家送爺爺奶奶。
小百科:電風扇簡稱電扇,也稱為風扇、扇風機,是一種利用電動機驅(qū)動扇葉旋轉(zhuǎn),來達到使空氣加速流通的家用電器,主要用于清涼解暑和流通空氣。廣泛用于家庭、教室,辦公室、商店、醫(yī)院和賓館等場所。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仔細欣賞名畫并發(fā)現(xiàn)其色塊造型,大膽猜想米羅叔叔畫上的故事。
2.嘗試用線條和圖形創(chuàng)意自己的抽象畫。
活動重點:
1.在感知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對米羅作品的猜想。
2.在創(chuàng)意活動中能使用棉簽進行勾畫色塊。
活動難點:
1.能順延色塊的輪廓進行勾畫。(預測:幼兒在圈畫時可能會找不好色塊的范圍)
2.能有創(chuàng)意地對色塊進行添畫。
活動準備:
米羅作品《紅太陽吞噬蜘蛛》;水粉彩畫《小刷子跳舞》;黑色顏料;棉簽活動
活動過程:
1、“猜畫家”欣賞《紅太陽吞噬蜘蛛》。
。1)參與感知過的米羅作品、波羅克作品比較,引導幼兒用敏銳的目光去辨別不同畫家的作品風格。
。2)尋找米羅作品中的“星星”標志,幫助幼兒鞏固對米羅作品特征的'辨認。
2、“猜畫謎”。
(1)鼓勵幼兒從不同角度猜想《紅太陽吞噬蜘蛛》的故事,并啟發(fā)幼兒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
(2)告訴幼兒作品名稱,讓幼兒根據(jù)作品中的角色去猜想,這樣可引導幼兒感悟畫家的心靈。
3、“尋找色寶寶”。
師:請小朋友們用棉簽將顏色寶寶找出來,看看他們到底是誰?(此環(huán)節(jié)出示幼兒初次作品《小刷子跳舞》,引導而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
(1)請幼兒按紅、黃、藍、綠的色彩順序勾畫色塊。
(2)觀察色寶寶的造型,猜想他是誰?
。3)為你的色寶寶添畫其身體缺失的部位(如:為小兔寶寶添畫耳朵,為汽車寶寶添畫車輪等)。
。4)啟發(fā)幼兒為自己新作品起名字,并引導他們講一講自己畫上的故事。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針對本班幼兒的繪畫水平以及幼兒缺乏經(jīng)驗的特點,降低了活動目標,重點放在使幼兒嘗試欣賞名畫,初步感受抽象畫的藝術(shù)風格這一點,通過豐富的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大膽的學習抽象作品的夸張和變形,在觀賞名畫的過程中,適當?shù)募ぐl(fā)幼兒的發(fā)散思維,也嘗試引導幼兒從作品的色彩、構(gòu)圖、圖形等方面講述自己對于抽象畫的理解,最后,還讓幼兒嘗試進行了抽象畫的創(chuàng)作。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美術(shù)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shù) 教案05-11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8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2
小班美術(shù)教案01-12
小班美術(shù)教案模板06-27
小班美術(shù)蝸牛教案06-23
小班美術(shù)教案下雨了04-18
小班美術(shù)傘教案04-25
小班美術(shù)菊花教案03-25
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