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24 04:43:31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的物體。

  2、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差異排列5以內的物體。

  3、感受在情景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從小到大的3個書包、4個蘋果、5個面包)

  2、紙剪花瓶人手一份。(花瓶上貼著圓點,圓點排列包含顏色和大小兩個維度的`排列規(guī)律,供幼兒按圓點的排列規(guī)律貼花),每人大小不一的粉紅色桃花3朵、黃色的迎春花4朵、紅色的郁金香5朵。(供幼兒在花瓶上粘貼)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引題 (跟著音樂做開小汽車動作帶領幼兒到位置上)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去春游好嗎?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來整理一下吧。

  2、逐一出示去春游的物品,比較物體的大小,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排列。

 。1)教師在黑板上出示書包的圖片,請幼兒說說一共有幾個書包?這些書包有什么不同(不一樣)?(大小不同)哪只最大,哪只最?并把書包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提醒幼兒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來。

 。2)書包整理好了,你們看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教師在黑板上出示4個蘋果)數(shù)數(shù)有幾個蘋果?并請幼兒給蘋果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排隊?纯茨膫蘋果最大,把最大的蘋果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小起來。

 。3)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5只面包,蘋果整理好了,我們看看還有什么呢?數(shù)數(shù)有多少?有什么不一樣?并按從小到大排列。再次提醒幼兒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來。

  3、幼兒操作。

  第一次操作:

 。1)春游去的物品整理好了,那我們出發(fā)嘍!幼兒跟著音樂做開汽車狀,公園到了,我們下車吧?纯垂珗@里開了許多美麗的花。(出示粉紅色的桃花、黃色的迎春花、紅色的郁金香)說說這是什么花?是什么顏色的?數(shù)一數(shù)有幾多桃花、幾朵迎春花、幾朵郁金香?

 。2)讓幼兒把一種花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老師送給每個小朋友一種顏色的花,請你幫它排一排,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

  (3)檢查幼兒排序情況。

  第二次操作:

  花兒真漂亮,我們把它們插到花瓶里吧。

 。1)教師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花瓶上貼的是什么顏色的圓點?圓點的是怎樣排列的?請幼兒根據(jù)花瓶上的排列圖示貼上相應的花。

 。2)幼兒貼花,教師巡回指導。

  (3)評價幼兒貼花情況。把幼兒的貼好的花瓶展示出來,幼兒和老師一起檢查,找出錯誤,并糾正。

  4、結束。

  時間不早了,我們開著小汽車回幼兒園嘍!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guī)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guī)律排序,為此,我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在穿項鏈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規(guī)律。

  片段與分析:

  片段一、好看的項鏈。

  師:(出示項鏈)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幼:項鏈。

  師:這些項鏈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用什么材料來做的?

  幼兒逐一觀察項鏈:材料、形狀、顏色等。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些材料都一樣嗎?是怎樣排列的呢?(間隔排列)

  師:如果請你來穿一串項鏈,你會選哪兩種材料間隔穿呢?(幼兒自由選擇)

 。ㄔu析:活動一開始教師先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項鏈引出課題,通過觀察項鏈的顏色、大小、材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對穿項鏈產(chǎn)生興趣。)

  片段二、美麗的花紋。

  師:出示有間隔圖案的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交替排列的特點。

  師:重點觀察一件物品或圖片,這是什么?它是怎樣排列的?幼:如,一件紅衣服、一件綠衣服、一件紅衣服、一件綠衣服

  幼:逐一觀察幾張圖片,尋找圖案排列的規(guī)律。

  (評析:在幼兒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同時,重點讓他們說一說觀察到的實物或圖片是怎樣排列的,從中尋找圖案排列的`規(guī)律。)

  片段三:我們都來穿項鏈。

  師:引導幼兒觀察課前準備好的操作材料。

  幼: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操作材料,按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方法制作項鏈。

 。ㄔu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讓幼兒觀察,并且告訴他們只能選擇兩種材料,在他們選定了所需的兩種材料后再動手制作,這樣幼兒制作項鏈時出錯的概率就小了。)

  片段三:項鏈展覽會。

  師:以展覽會的方式將幼兒穿好的項鏈展示給大家看,并讓幼兒自己介紹排列的方法。

  師:檢查幼兒的展品,看看是否按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規(guī)律進行操作。檢查結果大多數(shù)孩子能按要求完成,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沒按間隔排列的規(guī)律操作,我及時地引導他們按規(guī)律操作。最后把幼兒的作品掛在數(shù)學區(qū)內讓幼兒互相欣賞。

 。ㄔu析:把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自己排列的方法,不僅給幼兒一個口語表達的機會,而且讓幼兒有一種成就感。)

  課后反思和感悟: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后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后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顒拥哪康幕具_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guī)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guī)律對物體進行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guī)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排序,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guī)律美,在今后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獲和感知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從本次活動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fā)展。

  我認為我們要認識到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這次的排序活動,以往我們都習慣于比較一組物體的外部特征的差異或數(shù)量的差異來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序,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和游戲中存在的規(guī)律。因此我在日;顒又形易層變涸谕娣e木時或在排隊時進行有規(guī)律排序的活動,在小結時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游戲中也存在有很多規(guī)律,所以這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使孩子學習按規(guī)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3以內的數(shù)數(shù)。

  2、學習單位量詞,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3、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卡片

  2、1—5圓點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

  (請幼兒上來邊點邊說。)

  教師:一只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教師: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

  (讓幼兒個別回答,說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shù)字“1”和數(shù)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shù)字“3”表示的.呀?

  (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shù)字

  1、剛才你們找到圖片里有一只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么數(shù)字寶寶

  來表示啊?為什么?

  (教師出示圓點卡片。用“1”來表示,因為有一個圓點。)

  2、教師:我這里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

  (幼兒個別上來操作)

  三、編數(shù)數(shù)歌

  1、教師:現(xiàn)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

  2、教師范念:

  你數(shù)1,我數(shù)1,1只小豬來洗澡;

  你數(shù)2,我數(shù)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shù)3,

  我數(shù)3,3滴水珠淌下來。

  3、提問: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教師)

  4、教師: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啊?

  四、

  今天我們學會了3以內的數(shù)數(shù),還學了數(shù)數(shù)歌,你們回家?guī)瓦@首數(shù)數(shù)歌編一套動作,明天來幼兒園告訴我好不好啊?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復習大小、長短、前后、上下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復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shù)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shù)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為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ǘ┗静糠郑

  1、復習鞏固區(qū)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里,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里。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復習鞏固區(qū)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復習鞏固區(qū)別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游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后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復習鞏固區(qū)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么?樹下有什么?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ㄈ┙Y束部分:

  游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后邊。

  教師講評,表揚活動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理解不同的加法算術題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術題來表示。

  2、 了解中國人用來表示喜慶的一些特色物件,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

  活動準備:

  1、 得數(shù)為五的算術題卡若干,幼兒人手操作材料一份。

  2、 背景圖

  3、 墻面布置 崇明著名的景點照片。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什么節(jié)日馬上要來了?國慶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是祖國媽媽幾歲的生日?

  二:看操作材料找算術題

  1、 出示背景圖 觀察討論:你們看到什么了?在哪里見過?人們用它來表示什么?

  2、 給它們找一道算術題做“朋友”,并講講這道算術題能表示意思的原因。如:3+2=5 表示3個大的.中國結加上2個小中國結就有了5個中國結。

  3、 讀一讀共同找到的算術題,3+2=5,解釋3+2=5都能和鞭炮、中國結、喜字做朋友,體會一道算術題是可以表示不同意思的。

  三:看燈籠找算術題

  1、 觀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說說這些燈籠有什么不同。

  2、 為同樣的5個燈籠找一道算術題。3+2=5 2+3=5 1+4=5 4+1=5等,交流這些算術題所表示的意思,體會同樣5盞燈籠可以用不同的算術題表示。

  3、 將桌上的燈籠組合找一道算術題,并交流這些算術題表示的意思,如:1盞紅色的燈籠加上4盞綠色的燈籠就有了5盞燈籠,體會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算術題表示。

  四:布置燈籠

  過節(jié)日了,把我們自己的家鄉(xiāng)也布置的喜慶些,在我們的島上有很多美麗的地方,老師都拍了照片,我們一起去掛燈籠

  將燈籠按照片旁的算術題排列,思考怎么樣用不同的方法掛燈籠。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和小,根據(jù)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2.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培養(yǎng)觀察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裝紙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雪花積木若: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自制示意網(wǎng)兩張;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qū)分大小

  1.教師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師:(1)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2)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盒子包裝相同的兩人組成一組,分組比較,區(qū)分大小。

  (1)根據(jù)相同的包裝特征兩兩分組。師: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較相同圖案的紙盒。區(qū)分大小。師: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3)加深幼兒對大小的認識。師:請紙盒媽媽們一起打個招呼,請紙盒寶寶們也相互親一親。

  (4)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比較。師:紙盒寶寶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媽媽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jù)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教師扮紙盒爺爺,拖來一個大盒子,里面裝滿大小不同的球。

  (1)師: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2)師: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圖一,請幼兒看圖說出要求,并根據(jù)要求操作:用大紙盒裝大果子,小紙盒裝小果子;將大果子放進大筐子,小果子放進小筐子,

  2.游戲二:吃餅干。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種雪花片。師:紙盒爺爺為了感謝你們,給你們準備了餅干。誰吃大餅干?誰吃小餅干?一共吃幾個’盒子爺爺全都畫在圖里了,你們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圖二,幼兒看圖操作:大紙盒里放兩片大雪花積木,小紙盒里放兩片小雪花積木。完成后,師生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三、拓展延伸,體驗樂趣

  1.紙盒來唱歌。師:紙盒媽媽和寶寶都吃飽了,今天真開心,我們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師指揮,幼兒有節(jié)奏地搖晃放有雪花片的紙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紙盒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能按顏色分類。

  2、在說說、玩玩中體驗和點點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紅黃藍圓點衣服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師:今天有一個新朋友要來和我們做游戲,睜大眼睛仔細看,是誰來了?

  師:朋友、朋友:快出來!這個圓圓的像太陽一樣的是——"黃點點"(嗨!黃點點好。┻^渡:告訴你們這個新朋友他的本領可大了,它有什么大大的本領呢?想知道嗎?它呀!

  會變魔術,它變魔術看過嗎?

  二、黃點點變魔術——從左往右手口一致點數(shù)

  1、數(shù)量變師:寶貝們我請黃點點來變魔術,看好哦。c點點,變變變)提問:一個黃點點變成了幾個黃點點?你怎么知道是三個的?

  小結:從左往右數(shù),一個黃點點變成了三個黃點點。

  2、顏色變過渡:黃點點還要繼續(xù)變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黃點點還會怎么變?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小結:點點點、變變變,黃點點變成了一個紅點、一個黃點、一個藍點啦。

  三、點點找朋友——從上往下手口一致點數(shù)

  1、黃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好幾個黃點點也來來我們一起玩,看看,一個有幾個黃點點?(老師操作、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小結:從上往下數(shù),一共來了4個黃點點。

  2、紅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幾個紅點點也來了,誰來把他們請出來。(幼兒操作)來了幾個紅點點?(手口一致點數(shù))小結:一共有4個紅點點。

  3、藍點點找朋友。

  提問:只有藍點點的朋友還沒來,一共需要幾個藍點點,才能和紅點點黃點點一樣多?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小結:我們還需要3個藍點點,就能和黃點點紅點點一樣多,都是四個。(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變成點點做游戲——嘗試按顏色分類,體驗游戲的快樂

  1、排排隊。

  要求:點點們排隊啦,我們怎么排?(幼兒根據(jù)變化及自己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幼兒穿上點點衣,介紹:我是紅/黃/藍點點。)

  小結:紅點點一排,黃點點一排,藍點點一排,同種顏色的點點排在一起。

  2、找點點。

  要求:咦,天黑啦,點點去哪兒啦,你能找到他們嗎?

  3、做游戲。

  要求:跟著屏幕上的點點一起做游戲。

  4、小點點乘火車(離場)。

  要求:點點們去找新朋友啦,趕快上火車?你站在哪里?(幼兒根據(jù)畫面變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

  小結:原來同種顏色的朋友在一起真開心。

  結束語:讓我們也開著火車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樣顏色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拍手游戲。

  分別出示實物卡片1—5,請幼兒觀察卡片,說說:圖上有誰?有多少?帶領幼兒看圖片進行拍手、跺腳、拍腿等動作,要求幼兒與同伴一起整齊地拍手。

  給圖片排隊。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圖片排隊,然后大家討論:他市怎樣給圖片排隊的?你有什么和他不一樣的好方法?啟發(fā)幼兒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給圖排尿排隊。最后說說:比5少的圖片有哪些?

  按從上到夏的順序給1—5的`點卡排隊。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點卡,組織幼兒討論:卡片上有幾個圓點?比5少的點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樣把這幾張比5少的點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請個別幼兒上來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給點卡排隊。最后,大家說說:點卡從上往下是怎樣排列的?(它們是按5、4、3、2、1的順序進行排列的)比5少的點有幾個?

  2、操作活動。

  1)、觀察馬路上的車輛和數(shù)目,比較汽車和樹木的數(shù)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2)、觀察馬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比一比行人和車輛哪個多,哪個少,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3)、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請你給少的一組涂上顏色。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地比較5以內的數(shù)量。

  2、嘗試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規(guī)律配列1—5的點卡。

  3、安靜有序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片和點卡數(shù)量分別1—5。

  2、學具:操作材料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2-13

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3-11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03-10

【熱】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4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薦】03-10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03-17

【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4

【精】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17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