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7以內(nèi)的實物數(shù)量和數(shù)字。
2、能正確目測數(shù)群,并將數(shù)字與實物匹配。
3、積極愉快地參與數(shù)物拼板游戲活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磁性圖片,3—7的實物卡若干、數(shù)字卡若干。
2、學具:
第一、二、三組:剪下幼兒用書第21頁中數(shù)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
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26頁,數(shù)字印章,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目測數(shù)群,并按數(shù)量分類。
教師出示3—7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目測實物,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們有多少個?幼兒分別說出實物相應的數(shù)量。接著,教師啟發(fā)幼兒把相同數(shù)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余幼兒與教師共同觀察并驗證其正確性。
按數(shù)匹配實物。
教師出示3—7的數(shù)卡,啟發(fā)幼兒將數(shù)卡與相同數(shù)量的實物卡相匹配。幼兒觀察數(shù)卡并說說:這里有什么?是什么數(shù)字?幼兒講述后,教師再引導幼兒嘗試把相同數(shù)量的數(shù)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要求幼兒邊操作邊用語言講述:幾個××,我送數(shù)字幾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數(shù)物拼板游戲。
引導幼兒觀察殘缺的實物和數(shù)字卡,目測實物數(shù)量,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讓幼兒根據(jù)實物數(shù)卡找到相應的數(shù)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組:
。1)引導幼兒看數(shù)字添畫相應的圓點和實物。
。2)觀察實物數(shù)量,引導幼兒在方框中印數(shù)字、畫短線。
3、評比活動
幼兒間相互觀摩,交流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進行簡單的評比,對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齊的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建議
將數(shù)物拼板放在數(shù)學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進行操作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4以內(nèi)的數(shù)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到4。
2、鞏固練習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具:三個小拖車,黃香蕉、紅蘋果、大鴨梨卡片各4張,其他磁性教具若干。
2、《三只小豬》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只小豬》。
二、展開
1、教師配合掛圖講《三只小豬》的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幫小豬撿水果。
。1)教師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怎么辦呢?
快幫助老大撿到小拖車里吧。"
。2)教師邊操作卡片,師幼邊共同數(shù)"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3)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幫豬老二撿蘋果,幫豬小弟撿鴨梨,
并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到4。
2、幼兒繼續(xù)邊看掛圖邊聽故事(第二部分),幫助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
。1)請幼兒猜想:誰撿的水果最多。
。2)幼兒操作卡片,比比看誰撿的水果多。
。3)教師示范并和幼兒共同比較的方法。
如:數(shù)一數(shù),數(shù)量一樣就是一樣多;一個對一個排排看就知道了。
3、鞏固練習以及延伸部分。
充分利用各種磁性教具,讓幼兒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
利用小朋友座椅子的游戲,讓幼兒練習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
三、結(jié)束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幫助小豬撿水果,幫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小豬們可高興啦!
他們對你們說:謝謝
你們應該對小豬說什么?對要說:不客氣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數(shù)學活動:
給“大大”與“小小”送禮物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游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征。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導入!敖裉欤蠋熀托∨笥淹?zhèn)游戲。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游戲。”
1出示大娃娃!斑@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罢埰鹆ⅰ薄拔覀円黄鹫f‘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動作)
2出示小娃娃。“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小小你好!小小我請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罢埰鹆ⅰ薄拔覀円黄鹫f‘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煉、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把大、一把。拔艺埓蟠蠛托⌒∽巫樱l來幫助它們?”
小結(jié):
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
要求:
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后,將對應的送給客人,并能講一句話。
。1) 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 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里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 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幼兒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本次數(shù)學活動《春天的花》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讓幼兒在鞏固顏色的同時獲得有關(guān)分類的經(jīng)驗,并學習3以內(nèi)相等數(shù)量的物體匹配,提高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2、能按顏色分類,并能將同一種顏色的花朵“種”在相應顏色的花盆里。
3、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shù)貼相應顏色和數(shù)量的花,并對3以內(nèi)相等數(shù)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紅、黃、藍三色的“花朵”,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自制的紅、黃、藍“花壇”各1個。
3、自制記錄單一張(附有顏色和3以內(nèi)的點子數(shù))。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講述故事《三只蝴蝶》,引出“花朵”的顏色。
。1)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三只蝴蝶》。
。2)教師提問: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它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3)教師出示自制的'“花朵”,引導幼兒觀察,并鼓勵幼兒大聲的說出“花朵”的顏色。
2、按花朵顏色分類:花壇里的花。
。1)教師出示“花壇”,引導幼兒根據(jù)“花壇”的顏色,說出將相同顏色的花擺放在對應顏色的“花壇”里。
(2)幼兒操作,并鼓勵幼兒一邊放花一邊說:×顏色的花種在×顏色的花壇里。
(3)師幼共同檢查花朵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里都是×顏色的花。
3、根據(jù)記錄單貼花朵,進行點物匹配。
。1)教師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了解,根據(jù)記錄單上的點子和顏色的標記,來貼花朵。
。2)教師請個別幼兒根據(jù)記錄單的要求示范貼花。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引導幼兒欣賞作品,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為娃娃家提供購物單,請幼兒按購物單上的花色及點數(shù)到“花店”買花。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愿意參與比較活動。
嘗試用一頭對齊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長短。
初步感知物體長短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掌握用目測的方法直接比較長短。
課件準備:“耳朵長和短”圖片。
紙面教具:《長和短》。
材料準備:短、稍長、長三種長度的繩子。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耳朵長和短”,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直接比較長短。
——小貓蜜蜜和兔一一最近遇到了一個難題,她們都覺得自己的耳朵比對方的長,爭論了好久也沒有得出答案,所以想請小朋友們看看,到底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
——是蜜蜜的耳朵長?還是兔一一的耳朵長?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jié):一目了然的長短差異可以用目測的方法直接得出誰長誰短。
發(fā)放紙面教具《誰長誰短》,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嘗試用一頭對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
1、發(fā)放紙面教具,引導幼兒在紙面教具上比較兩支筆的長短。
——蜜蜜和兔一一終于知道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了。但是她們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她們買了一些文具也想知道誰長誰短,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們吧。
——這兩支筆能直接看出哪支長哪支短嗎?
——目測的方法比較不出長短,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支筆長哪支筆短?(將兩支筆一頭對齊進行比較)
——請你們用一頭對齊的方法比一比兩支筆吧。
2、引導幼兒在紙面教具上比較兩把尺子的長短。
——這兩把尺子可以用目測的方法看出哪把長哪把短嗎?
——請你們用一頭對齊的方法幫助蜜蜜和兔一一比一比誰長誰短,注意比較的時候尺子一頭要對齊。
3、引導幼兒在紙面教具上比較兩把傘的長短。
——這兩把小花傘一樣長嗎?
——請你們用一頭對齊的方法比一比哪把小花傘長,哪把小花傘短吧。
4、教師操作課件,驗證幼兒的`答案。
小結(jié):對于一目了然的長短差異我們可以用目測的方法直接知道誰長誰短,在用目測的方法不能清楚地看出誰長誰短時,就可以使用一頭對齊的方法進行比較。
發(fā)放材料“三種長度的繩子”,鼓勵幼兒比較繩子的長短并初步感知長短的相對性。
1、幼兒第一次比較繩子長短。
——老師這有許多條繩子,你們一人拿一條,然后找一個小伙伴比一比你們的繩子。注意比較長短的時候要將繩子的一頭對齊。
——你們的繩子一樣長嗎?
——誰的繩子長?誰的繩子短?
2、幼兒第二次比較繩子長短。
——現(xiàn)在請你們換一個小伙伴比一比,你的繩子還是長/短的嗎?
——為什么長/短繩子變成短/長繩子了?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短繩子比,我的繩子就是長繩子。和更長的繩子比,我的繩子就變成短繩子了)
小結(jié):比較的對象不同,結(jié)果也會不同。和短繩子相比,較長的繩子就是長繩子;但較長的繩子和更長的繩子相比,較長的繩子就成短繩子了。
溫馨提示
幼兒兩兩比較的時候會出現(xiàn)兩人手中的繩子長度一樣,這時,教師要提醒幼兒換一位伙伴再進行比較。
活動延伸
日;顒
鼓勵幼兒想一想教室的哪些物品可以用來比較長短(如玩具、書本等),并嘗試比較。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幼兒經(jīng)常整理各種物品,但是無頭緒整理的現(xiàn)象也常常出現(xiàn)。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指南》的指導下,我結(jié)合本月的主題《食物》設計了此次活動《食品店》,因為食品店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去的地方,幼兒比較熟悉,為此,在活動中,我以小兔食品店開業(yè)為主線,通過幫助小兔整理、擺放貨物,啟發(fā)幼兒學習按物體的標志進行分類。同時在活動中鼓勵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在眾多的物品中,將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看標記分類擺放在一起。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索分類的規(guī)律。有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愿意用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
1、玩具柜3個。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熟知各種物品的名稱。
物質(zhì)準備:干點若干、水果若干、飲品若干
課件(小兔食品店)、標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寶貝們,你們知道嗎,小兔的食品店要開張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放音樂)
師:(出示PPT2小兔食品店)小兔的食品店到了,小兔這兩天實在是太忙了,還有好多的食品沒來得及擺到貨架上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小兔食品店都有哪些食品?(幼兒看堆放在一起的食品,幼兒自由回答)
二、引導幼兒嘗試擺放玩具、按架子上的圖示把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一次分類)
1、師:寶貝們,小兔想讓我們草莓班的寶貝幫助它把食品擺到貨架上,小兔準備了3個貨架,寶貝們仔細看一看,想一想這些食品應該擺到哪個貨架上,小兔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每人拿兩個你喜歡的食品擺到貨架上。(幼兒把食品自由擺放在帶有標記的貨架上)
2、好了,寶寶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貨架上小兔貼了一個什么標記呀?(蛋糕的標記)對呀,小兔就是想讓我們寶貝把餅干和蛋糕放到第一個貨架上。餅干和蛋糕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干點”。(幼兒學說)所有干點類的食品都要放到第一個貨架上,讓我們一起看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3、我們一起在看一看第二個貨架上的是什么標記?(水果)對呀,小兔想讓我們寶貝把所有的水果擺放到第二個帶有水果標記的貨架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4、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標記?(水杯和吸管)有水杯,又有吸管意思說杯子里的東西我們可以喝到肚子里。我們也給這個標記起個好聽的.名字叫“飲品”。像果汁、飲料和牛奶它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飲品”。小兔想讓我們寶貝把所有的飲品擺放到第三個帶有飲品標記的貨架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三、根據(jù)食品特征分類(二次分類)
師:寶寶們真能干,剛才小兔告訴我說:它很感謝我們的寶寶們,但是我們這樣擺放不利于顧客選購。小兔想把干點類的食品按軟硬分。(出示標記軟硬)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曲奇餅)我們吃起來有什么感覺?(硬硬的)餅干是硬硬的,我們就把餅干放到硬的一邊,就是左邊。這是什么?(蛋糕)蛋糕吃起來有什么感覺?(軟軟的)蛋糕是軟軟的,我們就把蛋糕放到軟的一邊,就是右邊。(幼兒動手操作)(分組操作)
同樣的方法依次分大小,果汁和牛奶。
5、講評(幼兒自己動手糾正)
四、根據(jù)食品的類別分類(三次分類)
1、師:寶寶們真能干,寶寶們你們覺得第二次擺放和第一次擺放作比較,你們覺得這一次擺放的怎么樣?(第二次擺放比第一次擺放更整齊、更清晰,便于顧客選購)可是,小兔還是不滿意,它覺得我們寶貝擺的還是不夠整齊,不利于顧客選購。那寶貝們我們平時看到食品店里食品是怎樣擺放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PPT3、4、5、6)誰能說一說食品店的食品是怎樣擺放的?(相同的食品擺在一起)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們這次應該怎么擺放呢?(教師說明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擺放)
師:寶貝們,我們幫助小兔把食品都擺放到了貨架上了,既美觀又整齊還便于顧客選購。
三、結(jié)束
師:時候不早了,那讓我們和小兔再見回到家去吧。(音樂)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4并說出總數(shù)。
2、根據(jù)數(shù)字4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物體。
3、感知4以內(nèi)數(shù)的排列順序。
準備:
圖片: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4條蟲、2根骨頭、4個蘿卜。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圖片,問幼兒:圖片上有些什么動物,各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幼兒學習量詞:頭。老師帶領(lǐng)幼兒大聲點數(shù),說出每種動物的總數(shù),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出這些動物的不同(有的動物2條腿,有的`動物4條腿),分別點數(shù)2條腿和4條腿的動物,說出它們各有多少。
2、教師說:這些動物在一起玩了許久,大家都覺得肚子餓了,就去找食物吃。出示蟲子、骨頭、蘿卜,啟發(fā)幼兒:動物找到了什么?每一樣東西有多少?(讓幼兒分別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分配這些食物?讓幼兒根據(jù)各種動物的愛好,將1條蟲、2根骨頭、3條蟲、4個蘿卜分別放在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下面。
3、教師啟發(fā)幼兒:這些動物們分好了食物,準備回家了,大家說:還是按照伙伴們的數(shù)量多少排排隊吧,最少的排在前面。小朋友想想看誰跟在誰后面?讓幼兒按照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順序給動物排隊,并用點數(shù)的方法檢查排列是否正確。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幫助小動物
小班數(shù)學教案――幫助小動物
設計意圖
3~4歲幼兒屬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數(shù)概念的獲得要通過大量的具體的操作活動及游戲活動來完成。幼兒喜歡小動物,對動物都賦予了人性化的感情。本次活動在給小動物找家、喂養(yǎng)小動物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幫助小動物帶來的樂趣,又讓幼兒學習口手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nèi)的物體;復習按物體大小排序。把數(shù)學活動與有趣的游戲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會口手一致點數(shù)3以內(nèi)的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
2. 能按物體大小排序。
3.對點數(shù)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大型積木;小狗、小豬、小兔標記圖卡;玩具小狗、小豬、小兔各3只(大中小);肉骨頭、魚、蘿卜卡片各3張(大中小)。
過程建議
1.給動物建房子。
小狗、小豬、小兔的家被大水沖垮了,怎么辦?請每位幼兒取一塊積木在空地上為小動物建家,并在建好的房子上貼上小狗、小豬、小兔的圖卡。數(shù)一數(shù),有幾座房子?伸出右手從左到右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
2.送小動物回家。
(1)送小狗回家。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狗?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3,把小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送小豬、小兔回家,方法同上。
3.給小動物送食。
小動物愛吃什么?給每個動物送上相應的食物,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3。要求:大狗吃大骨頭,小狗吃小骨頭,最小的狗吃最小塊骨頭,其他動物同上。
4.為小動物跳舞。
請小朋友3人一組手拉手跳舞,做游戲。
延伸提示
1.每位幼兒為小動物選3件玩具;
2.找一找,生活周圍有什么物體的數(shù)量是3。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活動準備:
1、將各色色紙剪成大大小小的圓,貼在磁鐵黑板上。剪刀、糨糊、圓形貼紙、畫紙、磁鐵、彩色等。
2、幼兒數(shù)學用書。
二、活動過程
。ㄒ唬┮灾v《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興趣
隨著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猜猜波波畫的是什么?“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圓,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圓圈是什么,就問波波:“你畫的圓圈是什么呀?”波波說:“這個圓圈里有兩只手,一只長,一只短,從早到晚繞著轉(zhuǎn)!备绺缯f:“啊,我知道了,是時鐘”,姐姐說:“那這個是什么?”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才不會跑掉”。姐姐說:“喔,是氣球”哥哥姐姐終于知道波波畫什么了。波波又畫了許多圓圈,連肚臍眼的圓都有呢?媽媽說:“ 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
。ǘ┻\用操作法讓幼兒拼圖
幼兒也當波波,用圓形色紙拼拼貼貼,看可以拼貼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請幼兒欣賞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用圓形拼貼出了什么。
。ㄈ⿴ьI(lǐng)幼兒打開《我的數(shù)學》第一頁,啟發(fā)幼兒觀察畫面內(nèi)容,讓幼兒給圓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說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ㄋ模┮龑в變河^察周圍環(huán)境,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三、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運用圓形創(chuàng)作造型。
2、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2-13
【熱】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4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03-10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03-17
【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薦】03-10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03-04
幼兒園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