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

時間:2024-09-23 14:57:02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蹺蹺板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1

  活動目標:

  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培養(yǎng)幼兒排隊走步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一條布條。

  游戲前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0——15米的平行線為河岸。

  導入活動:

  一、教師:“老師跟小朋友們玩一個游戲,好不好?”

  “好!”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小朋友們扮演小老鼠,現(xiàn)在我們先把這條布條塞到褲腰來,做老鼠的尾巴。

  二、 把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各組成一列縱列站在河岸(平行線)一邊。

  三、 說明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演老鼠媽媽,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過小河,除了第一只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都要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由第一只小老鼠帶領走到對岸。到了對岸也要排隊站好,小老鼠過河之前還有兩個要求:⑴聽到媽媽說:小老鼠一起過河吧!小老鼠才能過河。⑵過河時,小老鼠一定要拉著前面小老鼠的尾巴,一個跟著一個走。

  四、 排隊往回走。(同樣的規(guī)則和要求)

  五、 結(jié)束活動。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2

  設計意圖

  綜述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玩蹺蹺板的情景,幼兒在學唱中體驗著玩蹺蹺板的快樂,加上幼兒對玩蹺蹺板的情景很熟悉,因此創(chuàng)編動作有一定的經(jīng)驗基礎。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強弱變化,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

  2、在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重點難點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的感覺,并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教具準備大鼓,音樂磁帶。

  活動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蹺起來并欣賞音樂。

  1、請幼兒用動作來表演坐蹺蹺板。(兩個人面對面雙手拉緊,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翹起。

  2、放錄音,幼兒邊聽音樂,邊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師可以在強拍時擊鼓。

  二、學習歌曲《蹺蹺板》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回憶歌曲的內(nèi)容。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念歌詞,并在重拍處拍手或跺腳。教師在重拍處敲鼓配合。

  3、聽歌曲搖動身體,每三拍搖動一次,幼兒也可以用身體的其他動作(手臂擺動、雙腳移動等)感受三拍子的變化。

  4、輕聲跟唱歌曲幾遍。邊唱邊搖動身體。

  三、翹呀,翹呀,蹺蹺板。

  1、幼兒自由結(jié)伴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動作。說說怎樣才能玩得更和諧?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唱出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4、幼兒兩兩結(jié)伴邊唱邊做玩蹺蹺板的動作。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3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了解“過年”的傳說。

  2、知道“過年”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時人們之間要互相拜年,學說簡單的祝福話和拜年動作。

  3、感受“過年”喜慶氣氛,激發(fā)過年的愿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

  知道“過年”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過年”的傳說。

  配套課件:小班語言故事課件《過年啦》PPT課件

  活動準備:

  1、“年獸”的故事課件、將教室

  2、環(huán)境布置成過年的喜慶氣氛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年是什么?”

  “年最怕什么?”

  “人們想出了什么辦法趕走了年?”

  2、引導幼兒討論過年時,人們要做些什么說些什么。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

  “過年時,親戚朋友之間要互相做什么事情?”

  “拜年時要做什么動作?”

  “拜年時要說些什么呢?”

  (2)教師小結(jié):

  過年時,人們之間要互相拜年。拜年時要說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話,比如:見到爺爺奶奶要說“祝您身體健康”;見到叔叔阿姨可以說“恭喜發(fā)財”“祝您萬事如意”;見到小朋友可以說“祝你越來越漂亮越來越聰明”等等。

  3、和幼兒一起玩音樂游戲“恭喜恭喜”。

  幼兒邊唱歌邊找朋友,當歌曲唱完后要向好朋友說一句吉祥祝福的話。

  4、自然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現(xiàn)在出了一個問題: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蹺蹺板,那你怎樣把爸爸翹起來呢?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fā)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發(fā)言。有的同學說可以自己報一塊大石頭,或者再找一個伙伴。這個時候,我強調(diào)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東西,或者找一個同學。這樣同學們的思維就只能從爸爸,自己和蹺蹺板身上進行找了。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為情景較為單一的環(huán)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序觀察圖片,學習描述小動物的表情。

  2、懂得小伙伴要友好相處。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玩蹺蹺板,讓幼兒自由交際玩蹺蹺板的感受,學念兒歌《蹺蹺板》。

  2、材料配套: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語言·蹺蹺板》

  活動過程:

  一、以"蹺蹺板"的.兒歌引出活動的內(nèi)容。

  引導語:小朋友們都喜歡玩蹺蹺板,玩蹺蹺板真快樂。我們一起朗讀一遍兒歌《蹺蹺板》:"蹺蹺板,真好玩,你上天來我入地。上去好像坐飛機,下來好像坐飛船,一上一下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小動物玩蹺蹺板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一次性出示四幅掛圖,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和交流。

  啟發(fā)幼兒交流:小兔子在做什么?小熊來了以后怎么做?結(jié)果怎么樣?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逐幅啟發(fā)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和講述圖片內(nèi)容。

  1、圖①:公園里,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么?它們玩得怎么樣?(豐富詞匯:開心)

  2、圖②③:這時來了一只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對的事?它是怎樣對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么樣?(豐富詞匯:害怕)

  3、圖④小熊還說了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樣了?

  四、引導幼兒相互講述圖片的內(nèi)容。

  五、要求個別幼兒利用掛圖或操作材料中的《蹺蹺板》,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圖片的內(nèi)容。

  六、討論交流,給圖片取名。

  議一儀:小熊做了哪些不對的事情?它應該怎么做才對?小伙伴要怎樣玩蹺蹺板才會玩得高興又快樂?我們可以給圖片取個什么名字?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現(xiàn)在出了一個問題: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蹺蹺板,那你怎樣把爸爸翹起來呢?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fā)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發(fā)言。有的同學說可以自己報一塊大石頭,或者再找一個伙伴。這個時候,我強調(diào)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東西,或者找一個同學。這樣同學們的思維就只能從爸爸,自己和蹺蹺板身上進行找了。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為情景較為單一的環(huán)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5

  設計意圖

  在進行“動物王國”主題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由于前期經(jīng)驗的缺失。常常會錯誤地認為“大的物體重,小的物體輕”。為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經(jīng)驗,我以蹺蹺板為切入點。設計了集體教學活動,并與區(qū)域活動有機融合,引導幼兒通過操作記錄來分析比較、推理判斷物體問的輕重關系。嘗試在游戲情境中,引領幼兒積極地探索,快樂地學習。自主地成長。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嘗試操作并用計數(shù)形式來比較物體的輕重。

  2.運用記錄表分析推理和判斷物體間的輕重關系。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分析觀察能力,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事先玩過蹺蹺板游戲。

  物質(zhì)材料準備:親子制作“簡易天平蹺蹺板”,師幼共同收集各種材質(zhì)的小動物玩具和小動物玩具的圖片。

  教師示范用材料:三個小動物(跳跳虎、小老虎和小狗)、示范用記錄表一張(附后)、蹺蹺板示范圖(同幼兒操作卡,附后)、簡易天平一架、展示板。

  幼兒操作用材料:每3人一組,每組一架親子制作的簡易天平和一張記錄表,每組一個簍子(里面有三個動物玩具,每組都不一樣),自選蹺蹺板操作卡人手一張(圖片可插入相應地方,方便幼兒改錯),幼兒繪畫的小動物圖片若干,硬幣、記號筆、簍子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引題

  1.教師出示天平蹺蹺板:最近,我們班的小朋友迷上了玩天平蹺蹺板。這么有趣的玩具,不但吸引了我們小朋友,也吸引了許多小動物?矗l來了?(跳跳虎來了)

  2.教師引導語:跳跳虎可喜歡玩天平蹺蹺板了,它一下子就跳到了蹺蹺板的一頭。咦,現(xiàn)在蹺蹺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

  二、操作探索:怎樣讓蹺蹺板兩邊一樣平

  1.交流討論。教師引導語: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天平蹺蹺板的兩邊一樣平嗎?(可以在蹺蹺板的另一頭也放上東西)

  教師:跳跳虎找來了許多硬幣,那要在蹺蹺板的另一頭放多少個硬幣兩邊才會一樣平呢?

  2.教師請一幼兒在蹺蹺板的另一頭慢慢放上硬幣,直到蹺蹺板變平衡為止。(提示:硬幣要一個一個輕拿輕放)

  3.點數(shù)硬幣個數(shù)。教師引導語:現(xiàn)在蹺蹺板的兩頭一樣平了嗎?剛才這位小朋友在蹺蹺板的另一頭放了幾個硬幣呢?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4.教師示范記錄(小狗和小老虎后面的格子里先空著):在跳跳虎后面相應的格子里寫上數(shù)字“9”。

  教師小結(jié):原來跳跳虎和9個硬幣一樣重。

  三、小組合作,在操作中鞏固10以內(nèi)的計數(shù)

  1.分小組合作探索。①教師引導語:許多小動物都想來玩一玩讓天平蹺蹺板兩邊平衡的游戲。在你面前來了哪些小動物,你認識它們嗎?如果把你面前的某一個小動物放進天平蹺蹺板的一頭,那另一頭需要放進去幾個硬幣才能使蹺蹺板兩邊一樣平呢?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②教師提出具體要求:A.三個小朋友一組,商量一下,一個做記錄員,記錄操作結(jié)果,另兩個是操作員。B.一個操作員把小動物輕輕放進去,另一位操作員輕輕地一個一個增加硬幣,直到天平兩邊一樣平。C.當天平蹺蹺板平衡的時候,三位小朋友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硬幣,記錄員把硬幣的個數(shù)記錄到小動物后面的格子里。

  2.幼兒分小組探索并記錄,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數(shù)清楚硬幣的個數(shù),并把數(shù)字填寫到小動物后面相應的格子里。

  四、分析記錄表,比較三個動物的輕重

  1.觀察分析記錄表。教師出示示范記錄表:剛才大家在操作的時候,老師也做了一張記錄表,請你們看一看老師記錄的是哪三個小動物?表格上的三個小動物誰最重,誰最輕呢?為什么你這樣認為呢?

  教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只要比較記錄表上硬幣的個數(shù),就可以知道三個小動物誰最重誰最輕了,這個辦法真好。

  2.用兩種不同的標記區(qū)分最輕和最重的動物。教師引導語:請你們也仔細看一看你面前的記錄表,比一比,三個小動物誰最重誰最輕,請每組的記錄員在最重的小動物前面的'格子里畫上“O”,在最輕的小動物前面的格子里打“√”。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比較記錄表上數(shù)字的大小并在相應的地方做標記。

  五、運用記錄表。推理判斷蹺蹺板兩頭動物的輕重關系

  1.觀察分析蹺蹺板圖片。教師引導語: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好玩的蹺蹺板呢,如果在蹺蹺板的兩頭也坐著兩個小動物,請你猜猜看,哪一頭的小動物比較輕,哪一頭的小動物比較重?為什么?(輕的一頭會翹起來,重的一頭會垂下去。)

  2.推理小動物在蹺蹺板兩頭的位子。教師手指示范用記錄單:這里的三個小動物,也想坐上這個蹺蹺板。仔細看一看記錄表,想一想,你認為誰會坐在蹺蹺板的這一頭,誰又會坐在蹺蹺板的另一頭呢?還有小朋友有不同的想法嗎?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蹺蹺板圖片的兩頭擺上相應的動物卡片,并適時追問:你們同意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嗎?為什么?

  4.幼兒自選蹺蹺板操作卡獨立操作。教師引導語:請仔細看看面前的記錄表,然后幫記錄表上的小動物在蹺蹺板兩頭找到合適的位置。(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同一小組的小朋友可以互相檢查一下同伴的操作卡。)

  5.集體交流討論。教師引導語:你的蹺蹺板兩頭可能坐著哪兩個小動物,請帶上你的記錄表和操作卡,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你們同意他的想法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根據(jù)這張記錄表,我們就能知道可能是哪兩個小動物在玩蹺蹺板了。

  六、拓展提升:初步感知加減法的實際運用

  1.引出問題①。教師引導語:小朋友剛才在操作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問題?遇到了什么問題?幼兒:表格上的三個小動物輕重都不一樣,它們怎樣玩讓蹺蹺板平衡的游戲呢?

  2.討論交流。教師手指示范用記錄表:如果讓這張記錄表上的小狗和小老虎分別坐在蹺蹺板的兩頭,蹺蹺板會變得怎么樣?為什么?

  教師:要讓它們坐上去蹺蹺板還要保持平衡。怎么辦呢?

  教師適時追問:如果我們在小老虎這一頭加硬幣,請你仔細看看記錄表,猜猜看,你認為需要在小老虎這一頭加上幾個硬幣蹺蹺板就會變平衡?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幼兒:加一個硬幣就可以了,因為5減4等于1,它們倆相差一個硬幣的重量。

  3.教師用天平蹺蹺板驗證幼兒的想法并記錄。

  教師小結(jié):從記錄表上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只相差一個硬幣的重量,所以在小老虎這邊加上一個硬幣兩邊就平衡了,真有趣。

  4.引出問題②。教師引導語:剛才我們用加硬幣的方法讓天平蹺蹺板保持平衡,如果不加硬幣可以讓蹺蹺板兩邊保持平衡嗎?

  教師將跳跳虎放進天平蹺蹺板的一頭:小朋友想一想,另一頭如果不放硬幣,怎樣讓蹺蹺板保持平衡呢?為什么呢?

  幼兒:另一頭同時放上小老虎和小狗,因為5加4等于9,正好和跳跳虎一樣重,天平蹺蹺板兩邊就會一樣平了。

  5.幼兒再次用天平蹺蹺板驗證猜測并記錄。

  延伸活動

  教師引導語:在你的記錄表里也有三個小動物,如果也讓它們玩一玩讓蹺蹺板變平衡的游戲,你會怎么做呢?我們在區(qū)角游戲的時候再來試一試好嗎?

  附:教師示范用記錄表

  比一比誰輕誰重

  動物名稱

  硬幣個數(shù)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蹺蹺板》,感受音樂的高和低以及音階的旋律。

  2、能設計相應的動作,能跟隨音樂做相應的游戲,喜歡與同伴互動,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3、初步掌握學唱兒歌的技巧,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游戲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5、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及伴奏、圖譜、娃娃、玩游戲用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游戲律動:高人矮人

  1、帶領幼兒聽音樂玩“高人矮人”游戲進場。

  2、幼兒跟隨老師在教室以圓圈隊形轉(zhuǎn)圈,隨音樂變換動作,高低起伏,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發(fā)聲練習

  玩吹氣球游戲,練習用“嗚”發(fā)長短音、高低音。

  教師示范:雙手空中比劃氣球,一邊發(fā)音,一邊變化氣球大小,運用音階,“123”,“12345”,“1234567”逐步由低到高音,氣球變大,由高到低音,氣球變小。幼兒學習模仿,達到初步練聲效果。

  三、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蹺蹺板。

  1、談話引出游戲內(nèi)容。

  指導語:小朋友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樣玩的?

  教師用動作講解蹺蹺板的外形和玩法,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蹺蹺板。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蹺蹺板,體現(xiàn)出蹺蹺板高低不同的變化。

  2、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玩蹺蹺板的游戲。

  引導幼兒學會兩人合作找朋友,共同表現(xiàn)蹺蹺板的樣子,在游戲過程中,初步導入兒歌內(nèi)容。

  四、幼兒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說說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1234567i天上摘星星。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i7654321一下碰到地。

  教師先示范演唱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nèi)容,對兒歌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示范演唱第二遍,出示圖譜熟悉歌詞。

  教師對照圖譜講解歌曲內(nèi)容,讓幼兒在認識圖譜的`過程中熟悉歌詞,并激發(fā)幼兒對圖譜的記憶。

  3、幫小娃娃唱出音樂臺階。

  指導語:小娃娃上的這個臺階叫做音樂臺階,每一步臺階都有不同的發(fā)音,請小朋友跟隨小娃娃邊上音樂臺階邊唱出來。引導幼兒學唱并認識音階的從低到高,及從高到低。

  4、完整的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一邊唱一邊教,引導幼兒帶上肢體語言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五、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歌表演。

  幼兒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前提下,加上蹺蹺板的動作,進行歌曲演唱。

  六、兩個小朋友合作,加上蹺蹺板的游戲進行歌表演。

  游戲:蹺蹺板。玩蹺蹺板的游戲結(jié)束活動。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律動感應旋律的高低變化。

  2、模唱唱句的上行和下行。

  3、能愉快地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石頭、木琴、鋼琴琴鍵卡、飄帶、琴槌。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感應回旋曲式ABACA。

  活動難點:通過語詞與肢體律動,感應A段中的重音。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場,初步感應高低間旋律。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公園玩一玩,教師帶領幼兒以高人走矮人走進入活動場地。

  幼兒聽辨音響,做也蹺蹺板、滑滑梯、蕩秋千的'律動。

  輔助語言:咦,公園里有蹺蹺板之舞,在跳舞之前,我們先做熱身運動。

  二、蹺蹺板之舞

  師:我閃來表演一個蹺蹺板之舞 ,在跳舞之前,我們先做熱身運動。

  1、高低律動,再次感應高低音旋律。

  幼兒隨著鼓聲拍手慢跑,當鋼琴彈高音低音時,幼兒創(chuàng)造性做出高、低造型。

  2、歌曲律動

  師:現(xiàn)在,我們開始表演蹺蹺板之舞,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進行律動。

  3、雙從律動

  師:剛才我們表演的是蹺蹺板單人舞,現(xiàn)在請小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兩人表演蹺蹺板雙人舞。

  幼兒互找好朋友進行雙人律動,鼓勵幼兒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三、模唱唱名的上行與下行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比較2--3種物體的輕重。

  2、初步學習運用等量替換的方法感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3、學習運用推理的方法解決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天平1臺,玩具水果,教學掛圖二。

  2、形狀不同的積木若干,幼兒用書第39頁的操作材料。

  3、幼兒已有使用天平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天平稱量,感受不同物體的重量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天平,啟發(fā)幼兒講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用天平稱水果,實際感受水果之間的重量關系。

  3、教師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稱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

  4、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三種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推導、理解西瓜和蘋果之間的重量關系。

  二、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游戲"那組找得又對又快"。

  三、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39頁《判斷推理》中"給一樣重的打勾"和"蹺蹺板"的練習。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現(xiàn)在出了一個問題: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蹺蹺板,那你怎樣把爸爸翹起來呢?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fā)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發(fā)言。有的同學說可以自己報一塊大石頭,或者再找一個伙伴。這個時候,我強調(diào)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東西,或者找一個同學。這樣同學們的思維就只能從爸爸,自己和蹺蹺板身上進行找了。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為情景較為單一的環(huán)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在下面的解決問題:利用杠桿尺怎樣能夠?qū)⒘硪粋?cè)進行翹起。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猜想,紛紛進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我給出的問題是在位置3處,掛3個鉤碼,問在另一側(cè)掛幾個鉤碼才能夠?qū)⒘硪粋?cè)的鉤碼進行翹起。在操作的過程周中,學生在另一側(cè)的掛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一個位置過一個,有的三三兩兩的掛?傊麄兊膶⑽姨岢龅膯栴}解決。但是這現(xiàn)象進行總結(jié)量化的時候就較為的復雜。而學生不需要進行這樣的復雜的學習。至少不是全部需要這樣復雜的探究。現(xiàn)在看來,可以在指導實驗的時候,指導個別現(xiàn)在的同學進行計算,然后進行匯報得出結(jié)論;蛘咴偬骄恐皩⑦@個問題簡化:比如在另一側(cè)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掛鉤嗎,要求掛一位置,要么2位置,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明確的去操作了。然后在提出較為簡單的要求,但是實際操作較為復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操作。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因為學生進行進行較為長時間的操作,學生的實驗跨越兩節(jié)課。我想在以后的安排中,要進行更為優(yōu)化的安排效果會更好的。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三個物體之間輕重關系,具有初步的輕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感受過物體的輕重。

  物質(zhì)準備:

  教具:實物鵪鶉蛋、鴿子蛋、雞蛋各一個,天秤一架。

  學具:《幼兒用書》(P32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可愛的蛋寶寶。

  ——教師:爸爸帶寶寶出去玩,他們在小河邊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可愛的蛋寶寶。你認它們嗎?

  ——教師分別出示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請幼兒辨認。

  2、誰輕誰重。

  ——教師:寶寶想知道它們哪個輕哪個重,你知道嗎?

  ——請幼兒猜測、比較蛋的輕重,并講述理由。

  ——教師分別引導幼兒比較鵪鶉蛋和鴿子蛋、鴿子蛋和雞蛋的輕重,請幼兒將蛋放在天平上稱一稱,了解它們誰輕誰重。

  ——教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鴿子蛋比鵪鶉蛋重,雞蛋又比鴿子蛋重,那么鵪鶉和雞蛋誰輕誰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啟發(fā)幼兒從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三者的輕重關系上進行推理。

  3、幼兒操作活動。

  ——給重的打勾。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坐蹺蹺板的'情景,感知動物的輕重,認讀字:輕、重。目測下面的三個動物,請你給最重的動物打勾。

  ——觀察數(shù)字天枰,感知兩邊的數(shù)量,并填寫二、<、>符號。

  ——觀察天平稱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輕重。目測旁邊三個水果的重量,請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大家檢查,并引導幼兒講述理由,進一步鞏固推算輕的能力。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10

  1、模唱全曲唱句旋律。

  師:蹺蹺板舞表演結(jié)束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唱一唱歌曲的唱名旋律。

  2、兩聲部上行與下行。

  幼兒分成兩組。

 。1)、老師指揮,分唱唱名上行及下行。

 。2)、幼兒唱出上下行,并以肢體做出上下行。(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手、頭、腳唱出各個音階)。

  3、排譜

  教師在黑板上排出唱名音階

  4、指譜模唱

  教師指譜,學生模唱。

  聽音樂退場。

【幼兒園蹺蹺板教案】相關文章:

《蹺蹺板》 教案07-04

蹺蹺板教案02-23

《蹺蹺板》 教案優(yōu)秀03-16

蹺蹺板教案范文09-13

蹺蹺板教案(精選21篇)01-11

小班語言教案:蹺蹺板01-09

幼兒園中班游戲主題教案《好玩的蹺蹺板》含反思04-03

大班音樂蹺蹺板教案(精選10篇)11-10

大班蹺蹺板教案(通用12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