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

時間:2024-09-22 02:13:06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兒手工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撕紙的技能,并將撕下的彩色紙貼在圣誕樹上。

  2、發(fā)展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4頁,漿糊。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圣誕樹。

  1、新的一年開始了,小朋友知道12月25日是什么日子嗎?對,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日,他們過圣誕節(jié)就像我們過新年一樣熱鬧。

  2、你們知道過圣誕節(jié)時他們會裝飾什么嗎?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二、制作新年樹。

  1、出示范例作品:老師這里有一棵圣誕樹,小朋友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2、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制作方法,教師小結(jié):將彩紙隨意粘貼在圣誕樹上,一棵五彩的圣誕樹就做好了。

  3、分發(fā)活動材料,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先將彩紙撕好,盡量撕得細小,然后再粘上漿糊,漿糊不能粘的太多了。

  三、結(jié)束活動。

  1、評價幼兒作業(yè)情況。

  教學反思:

  設計這一活動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用上豐富的色彩。但是能夠變換色彩的孩子并不多,這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反復強調(diào)和訓練。

  小百科:改革開放后,圣誕節(jié)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圣誕節(jié)有機地結(jié)合了中國當?shù)亓曀祝l(fā)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圣誕帽、寄送圣誕賀卡,參加圣誕派對,圣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2

  設計意圖:

  汽車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特別是男孩,口袋里總是帶著一兩部車子,隨時可以看見他們小小的身影蹬在地上專注地玩著車子,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我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2、培養(yǎng)幼兒的粘貼的興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動準備:

  1、一張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范畫。

  2、幼兒每人一份用不同顏色臘光紙剪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每組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公路上少了什么?

  2、出示范畫,進行談話。

  都都都,什么車開來了?(公共汽車)

  你們看,又開來一輛什么車?(卡車)

  它們用什么形狀粘貼起來的?讓幼兒說出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粘貼成的。

  3、教師分別那起圖形,示范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提問:出示長方形,像汽車的什么地方?

  同樣出示正方形、圓形。

  4、指導幼兒粘貼。

  要把紙反過來粘漿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貼好用手掌按按平。

  5、將幼兒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布置到墻上的馬路圖中去。

  教師用語:小朋友真能干,粘貼了一輛公共汽車、一輛卡車,這些車子可以在馬路上開了。馬路上真熱鬧,紅的紅,綠的綠,大家開心嗎?

  6、組織幼兒聽音樂一起開車子,并且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3

  活動目標:

  l、進一步鞏固手工捏塑成型和連接等技能:

  2、能根據(jù)情景創(chuàng)作,用自然物進行細節(jié)裝飾。

  3、能大膽創(chuàng)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1、蘑菇圖片多幅。

  2、牙簽、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l.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很好,小兔來到森林里采蘑菇?墒悄⒐?jīng)]有了,這下小兔沒有晚飯吃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吧!

  (2)教師m示蘑菇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態(tài)和特點。

  (3)教師小結(jié):蘑菇像一把撐開的小傘。

  2.集體討論、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師:你準備怎么用陶泥來制作蘑菇呢? (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示范:先用手捏一個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條作為蘑菇的柄,連接起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幫助部分手部力量較弱的幼兒。

  (2)指導幼兒連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簽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畫花紋,或用泥片裝飾。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評,教師作點評。

  5.玩“給小兔送蘑菇”的游戲,結(jié)束活動。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4

設計意圖:

  一次性紙杯手工制作,是手工制作中利用很多的,而且紙杯手工制作出的小物品大都非?蓯,因此設計了手工活動《七色花》,生活中的出色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仔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麗。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涂色的方法制作七色花。

  2、通過觀察范例、示范講授,練習使用剪刀剪直線,和練習涂色的方法。

  3、能夠較為獨立地完成制作過程,鍛煉動手操縱能力。

二、活動預備:

  用過的一次性紙杯若干并在紙杯上均勻畫7條線、剪刀、不同色彩的蠟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范例,引發(fā)幼兒的`愛好。

  你們看老師手里拿著一朵漂亮的七色花。你們知道它是用甚么制作的嗎?仔細看一看。(紙杯)原來是用紙杯作的,你們想用紙杯做漂亮的七色花嗎?

2、老師示范制作過程。

  (1)仔細看看紙杯上有甚么?(線)我們用小剪刀沿畫好的黑線剪直線,一直剪到接近紙杯底部為止。

  (2)剪完7條直線后,將剪好的每一個“花瓣”向外展開。然后用蠟筆在花瓣上涂上不同的色彩。

 。3)紙杯的下面(底部)是七色花的花心,也能夠涂上好看的色彩。

3、孩子動手制作,老師給與必要的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完成制作。

4、講評:

 。ń處煂⒂變褐谱鞯钠呱ㄙN在事前畫好的花園里)花園里有很多的七色花漂亮嗎?

活動反思

  《七色花》主要是練習剪和涂色的方法。的技能,這次手工制作比較難,我們的孩子在看完教師操縱后,還得在剪中學習;顒咏Y(jié)束后,看到孩子的“七色花”作品,讓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能干。原來孩子們不但是好學樂學的,而且還是會學習的。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將努力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建構(gòu)的學習,使他們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5

  活動背景

  在幼兒園,很多小朋友們都知道有感恩節(jié)這個節(jié)日,可能是因為每年幼兒園都會舉辦感恩節(jié)的活動吧,雖然幼兒們知道感恩節(jié),也和家長們一起過過感恩節(jié),但是幼兒很少會送給家長什么東西,此次活動教案就是教會幼兒制作愛心卡片,送給家長,讓幼兒能夠初步知道感恩節(jié)要對父母做些什么。懂得感恩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撕貼以及團圓的.技能。

  2、教育幼兒關心爸爸媽媽,培養(yǎng)幼兒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3、學會感恩。

  活動準備

  1、心形的粉色卡紙(數(shù)量與幼兒數(shù)量相等)

  2、各色皺紋紙若干。

  3、漿糊。

  4、做好的范例一份。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剪刀、棉簽、吸管等工具、材料利用一次性紙杯制作風車。

  2.在制作中,鍛煉幼兒獨立構(gòu)思、學會與他人合作。

  3.培養(yǎng)廢物利用的良好品質(zhì)和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紙杯若干、幼兒剪刀、棉簽、吸管、水彩筆等

  2.教師范例一個,制作步驟圖一組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杯風車,激發(fā)幼兒制作風車的興趣。

  1.提問:你們看,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風車,看看這風車是用什么做的?

  2.請幼兒玩一玩紙杯風車

  3.小結(jié):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周圍許多廢物都有再利用的.價值。

  二、教師示范講解制作紙杯風車的方法

  1.小朋友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紙杯,在紙杯上沿邊剪開。斜著向一側(cè)折,穿上棉線,一只

  吊式風車就做好了。

  2.把紙杯從中間剪開,斜著剪開斜著折,中間插一根棉簽,棉簽插入吸管,紙杯風車就做

  好了。

  3.給紙杯花涂上漂亮的顏色,或者圖案,這樣你的風車就與眾不同了。

  4.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邊觀察步驟圖邊制作紙杯風車。

  三、幼兒制作風車,教師巡回指導

  1.分發(fā)材料和工具,幼兒自制風車

  2.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做吊式風車,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做旋轉(zhuǎn)式風車

  3.教師指導,幫助幼兒完成作品,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展示幼兒作品

  1.將幼兒做好的吊式風車吊在活動室美工區(qū)內(nèi),

  2.幼兒可以自由玩自己做好的紙杯風車,可以對著風車吹氣,也可以拿著風車快速向前跑,

  這樣風車就可以轉(zhuǎn)動了。

  五、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從美觀、牢固性、有創(chuàng)意等方面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延伸活動】

  1.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投放工具與材料,制作紙杯風車。

  2.將幼兒制作的紙杯風車布置在活動室內(nèi)外,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粘貼技能,能將材料貼在紙面上,養(yǎng)成良好的粘貼習慣。

  2、通過游戲讓幼兒喜歡美工活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氛圍。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

  二、活動準備:

  1、長條卡紙、圖形彩紙、漿糊、抹布。

  2、鈴兒響叮當?shù)囊魳罚啎鴻C,皮筋。

  三、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我們都有好朋友,老師請寶寶們?nèi)フ艺夷愕暮门笥押退П,好嗎?/p>

  2、學習粘貼圖形。

  *認識紙張和圖形。

  老師:瞧,這里也有兩個好朋友,他們也想抱在一起,是誰?(出示卡紙)認識大大的卡紙。

 。ǔ鍪静始垼┻@是什么紙?認識彩紙。它是什么形狀的?

  這里還有一些圖形,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認識這幾種圖形和顏色。這些圖形想和卡紙做朋友,它們怎樣才能貼在一起呢?什么能幫助它們?(漿糊)

  *教師示范粘貼。

  我們來試試: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請個別幼兒上來粘貼。提醒圖形要分開一點,不要疊在一起。

  那邊還有許多卡紙和圖形紙,請你們也去貼一貼,做一做,好嗎?

  3、幼兒操作,粘貼圖形。(輕聲播放關于圣誕的歌曲)

  4、變魔術

  卡紙還會變魔術呢,瞧它會變成什么?(教師示范做成一頂圣誕帽)

  圣誕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我給大家變了一頂圣誕帽,漂亮嗎?你們想變頂圣誕帽嗎?那我們請客人老師變一下。請人幫忙要說:“請幫幫我!

  5、幼兒請客人老師裝訂圣誕帽。

  6、戴上圣誕帽一起過圣誕節(jié),讓客人老師給小朋友拍照欣賞。

  “你的圣誕帽漂亮嗎?你喜歡你的圣誕帽嗎?”

  小百科:圣誕節(jié)(Christmas)又稱耶誕節(jié)、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jié)是一個宗教節(jié),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jié)”。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8

  設計思路:

  對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在情緒基本有所穩(wěn)定的庭走向幼兒園沒有多少基礎,也沒有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如果要他們獨立構(gòu)畫出高于他們認知水平的物體基本輪廓,可能性不大。那么,如何讓孩子對美術活動感興趣,如何讓孩子從美術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呢?我就選擇了《撕貼太陽》這個活動。因為撕紙片活動是比較初級的手工活動,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太陽對于孩子來說又非常熟悉。讓隨意輕松的撕紙活動在一個有設定故事情節(jié)的游戲情景中進行,也是本次活動的設計意圖。在想象的情景中開始,在玩耍中撕紙,利用已有的環(huán)境積累有關色彩和數(shù)的經(jīng)驗。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nèi)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體驗成就感,激發(fā)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樂意動手撕撕貼貼,體驗撕貼活動的快樂。

  2、嘗試隨意畫圓并添加“光芒”。

  3、學會均勻撕紙的手工方法,準確的貼在固定的范圍內(nèi)。

  活動準備:

  1、各種彩紙若干

  2、幼兒作畫用紙每人一份,油畫棒若干。

  活動重難點:

  嘗試隨意畫圓并添加“光芒”,學會均勻撕紙,準確的貼在固定的范圍內(nèi)。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怎樣才能讓我們暖和起來呀?(曬太陽,運動,穿厚點等)

  2、可是今天太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找不到了,怎么辦呀?

  3、出示作品提高幼兒興趣,并引導幼兒觀察。

  4、這么漂亮的太陽,有誰能看出來是怎么做的?

  5、出示彩紙,告訴幼兒就是用這些漂亮的紙來做的。

  二、教師示范

  1、教師示范講述,先在紙上畫上太陽的形狀,注意頭和尾要連接,然后給太陽添上頭發(fā),太陽寶寶的頭發(fā)可多了,可長了,有的還彎來彎去。

  2、詳細講述如何撕貼,嘗試給太陽不同的“光芒”。

  3、提醒幼兒觀察粘貼時是采用撕一片粘一片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

  1、幼兒選好自己喜歡的油畫棒后,鼓勵他們就在紙上大膽勾畫輪廓和添上頭發(fā),并及時將油畫棒放回原處。

  2、提醒幼兒畫的時候注意大小適中。(今天太冷了,所以畫的時候要把太陽畫得大一些,我們就會暖和了,還要留出位置畫頭發(fā),那么太陽就會更漂亮。)

  3、交代幼兒在撕貼時不要將紙瓣貼出作品規(guī)定的范圍外。

  4、幼兒動手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地在紙上進行裝飾。

  5、提醒幼兒注意把多余的紙放在塑料框里,不把紙屑掉在地上。

  四、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教師以太陽的身份感謝幼兒,并對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粘貼作畫,根據(jù)種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現(xiàn)一定的物體形象。

  2、發(fā)現(xiàn)自然材料的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能在活動中耐心、細心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綠豆、黑米、大紅豆等,每組提供一份。

  2、不同顏色卡紙畫、膠水、棉簽、衛(wèi)生紙若干。

  3、課件《種子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種子盒”,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搖動盒子,請幼兒根據(jù)聲音來猜測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導入透明盒子里請幼兒看一看都有哪些種子。

  2、小朋友想一想種子可以用來做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剛才說了種子可以發(fā)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請它們出來好不好?

  3、播放課件,邊看邊講解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出示種子示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

  師:小朋友們,種子寶寶們可真厲害啊,這些圖畫可真漂亮啊!由各種各樣顏色和形狀的種子寶寶組成的的圖畫就叫做“種子粘貼畫”。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師:剛才看了這么多好看的種子粘貼畫,相信小朋友們很好奇是怎么做出來的吧!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看看樣該怎樣操作。

  師:首先,用棉簽沾上膠水涂在圖畫里,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選擇你喜歡的種子寶寶粘在膠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拿種子的時候要互相謙讓。保持畫面的干凈。這樣我們的圖畫就會變的漂亮了。

  4、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看了“幼兒小班粘貼畫教案”的人還看了: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0

  活動目標:

  1.嘗試自主探索運用“揉、團、壓”的方法制作餅干。

  2.能運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出不同花樣、味道的餅干。

  3.初步體驗創(chuàng)意制作食物與大家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點:嘗試自主探索運用“揉、團、壓”的方法制作餅干。

  活動難點:能運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出不同花樣、味道的餅干。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豐富幼兒對日常各種餅干樣子的認知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課件,葡萄干、干果、芝麻、面團每組一份,制作餅干服裝、桌墊每人一套,餅干分類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制作餅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餅干嗎?你喜歡吃什么樣的餅干?

  小結(jié):你們都知道這么多餅干。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餅干體驗館去制作餅干,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在餅干體驗館里都有些什么樣的餅干!

  二、課件展示,逐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制作餅干的方法,初步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一)播放課件,觀察餅干的形狀和樣式。

  1.提問:你看到有什么樣的餅干?

  2.提問: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制作?你想制作什么樣的餅干?

 。ǘ┱堄變鹤灾魈剿髦谱黠灨傻姆椒ǎ醪襟w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1.幼兒初步自主嘗試用面團制作餅干。

  2.請幼兒示范、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用探、團、壓的方法制作餅干。

 。1)幼兒示范自己制作的方法。

 。2)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一塊面團揉呀揉,手心相對團呀團,使勁壓平變了樣,美味餅干做好了。

  3.幼兒再一次嘗試用揉、團、壓的方法自主制作餅干。

  三、幼兒嘗試使用不同材料,創(chuàng)意裝飾不同花樣的餅干,進一步體驗創(chuàng)意制作的樂趣。

  1.介紹創(chuàng)造制作材料。“老師這兒還給你們提供了許多葡萄干、干果、芝麻等材料,大家可以大膽想象,創(chuàng)意裝飾出不同花樣,不同口味的餅干”.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激勵幼兒選用不同的材料,創(chuàng)意多塊不同花樣,不同口味的餅干。

  四、引導幼兒互相介紹、分享、品嘗自己制作的餅干,體驗分享的快樂。

  1.幼兒把自己制作的餅干送到餅干展示臺上,互相觀察同伴制作的餅干花樣。

  2.請幼兒與同伴介紹自己的餅干創(chuàng)意與口味。

  3.請幼兒相互分享、品嘗自己制作的餅干。

  五、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請幼兒欣賞更多樣式花式餅干的課件,感受藝術裝扮生活的美。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運用“情景體驗”、“自主創(chuàng)作”、“美感浸潤”的教學策略,讓幼兒在情景中、在游戲中、在操作中體驗餅干制作帶來的樂趣,獲得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感知美好的事物,萌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一、情系體驗,吸引幼兒快樂的融入餅干制作活動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教師創(chuàng)設“餅干體驗館”的情景,很快便吸引和調(diào)動了小班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們馬上變身“西點師積極參與與材料的互動中。

  二、自主探究,引導幼兒充分的'嘗試和材料互動

  在活動的第二部分,教師打破教師示范在前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同伴示范—教師梳理的方法引導幼兒運用揉、捏、團的方法制作餅干,在親自動手試一試、做一做的過程中,教師不給幼兒任何限制,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嘗試。過程中孩子們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密切結(jié)合,運用多種輔助材料創(chuàng)意制作各種餅干的過程中,既充分的感知了不同材質(zhì)的質(zhì)感和色澤,也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愿望。

  三、美感沒潤,豐富幼兒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經(jīng)驗

  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的五顏六色的餅干面團、晶瑩剔透的糕點紙和多種多樣的輔助材料,讓幼兒產(chǎn)生了多元的創(chuàng)作和想象,那些花紋、圖案、色彩,部為幼兒帶來了美的經(jīng)驗、美的感受,實現(xiàn)了“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仔細觀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jīng)驗與素材”(《指南》)的指導日標,為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泥塑方法制作小蜜蜂,能對蜜蜂的眼睛、觸角、條紋等部位進行精細地制作。

  2.體檢泥塑活動的樂趣,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膠泥、泥工板、小蜜蜂手工成品若干。

  2.各種樣式的蜜蜂圖片。

  3.有關小蜜蜂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表演蜜蜂舞,導入活動。

  教師:小蜜蜂飛來了!(歌舞表演)......小蜜蜂真可愛,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小蜜蜂的圖片,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蜜蜂是什么樣子的?請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自由觀察、大膽表達。

  3.出示蜜蜂的.范例,引導學習多種方法制作蜜蜂。

  教師:瞧,我這里有好多小蜜蜂,它是怎么樣做的?

  幼兒觀察范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制作蜜蜂,掌握制作蜜蜂的方法。

  教師:小蜜蜂真好看,我們也一起來做小蜜蜂吧。

  教師小結(jié)制作方法:首先團一個圓球形,搓一個短粗的圓柱形:

  然后將圓球和圓形柱組合起來做蜜蜂的翅膀:并在蜜蜂的頭上粘上眼睛和觸角;

  最后在蜜蜂的身體上粘上條紋,一只可愛的蜜蜂做成了!

  5.供材料,幼兒制作小蜜蜂。

  幼兒自由制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對蜜蜂眼睛、觸角、條紋的制作。

  6.展示作品,評價分享

  (1)將幼兒的作品放入蜂巢,供幼兒之間相互欣賞。

  (2)幼兒之間互評:你喜歡哪一只小蜜蜂,為什么?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3頁。

  2、漿糊每組一盒。

  3、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小魚。

  1、出示范例作品: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魚嗎?今天楊老師也帶來了一條漂亮的小魚,你們想看看嗎?

  2、你們覺得這條小魚漂亮在哪里呢?

  3、這么漂亮的`小魚,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條呀?

  二、引導幼兒學習制作小魚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小魚,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小魚》的制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將小魚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小魚的身上。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制作的時候每一步我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jié)束活動。

  1、小結(jié)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效果分析: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了解相框的基本構(gòu)成,能夠制作簡易相框。

  2.發(fā)展手部小肌肉,鍛煉動手剪貼紙的本事。

  3.自由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意的裝飾相框。

  教學準備:一個完整的相框,一張兒童照片,畫有基本型的彩紙(每人一張),條形彩紙(每人四條,兩種顏色為宜),小塊彩紙若干,剪刀、固體膠、硬紙板、支架等每人一份。

  教學重點:制作相框的順序,剪貼紙方法教學難點:折疊紙,畫并剪出各種形狀教學過程:一、導入師拿出一張兒童照,引起幼兒對自我照片的回想和談論,師借此提問,小朋友的照片是怎樣擺放在家里的?"放在相框里"。師拿出提前做好的相框,并把照片貼上去,從而揭示這堂課的主題,做相框。

  二、看圖片提問幼兒"你們見過什么樣的相框啊?"幼各種回答,"教師那里有很多漂亮的相框,讓我們來看看吧!"看圖片時,引導幼兒了解相框構(gòu)成:底板、邊框和支架三部分。認真觀察邊框的奇特造型。

  三、做相框1"小朋友們今日沒有帶照片,那我們先剪一個好看的形狀貼在硬紙板上,代表照片,回家后小朋友們能夠把照片貼在這個形狀上。"分發(fā)畫有基本型的彩紙。

  2師拿剪刀示范如何剪紙,沿邊線細心剪,然后分發(fā)剪刀,指導幼兒剪紙。剪完后把剪刀合好放在桌子上方。

  3分發(fā)硬紙板,師示范如何粘貼基本型,膠棒在剪紙的'背面涂勻,找準硬紙板的中間位置,貼上去。然后分發(fā)膠棒,指導幼兒粘貼。

  4師示范條形紙貼邊框,不要壓住基本型邊線,然后根據(jù)基本型顏色分發(fā)條形彩紙,指導幼兒粘貼。

  5游戲時間,《小白上樓梯》,獎勵小貼紙。

  6"小朋友們看,我們的相框空空的,應當怎樣裝飾一下,它會變得漂亮一些呢?"啟發(fā)幼兒說出"小貼紙","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到了剛才游戲的貼紙,能夠把它貼到邊框上,我們的相框就會變得漂亮一點了?墒,小貼紙?zhí)倭,讓我們自我來做一些吧,各種各樣的小貼貼紙,粘到相框上。"分發(fā)小塊彩紙。

  7先畫在彩紙上各種圖形,再剪下來,貼在邊框上。師示范幾個簡單圖形,如:小樹,汽車,小草,蝴蝶結(jié),星星等。(中班幼兒,難度加大,教師可示范,先折疊紙再畫形,剪出心形,花形,圓形等)8基本完成后,師幫忙幼兒把硬紙板剪出波浪邊形,貼好支架,把相框豎起來。

  四、強調(diào)主題,點評作品。

  請幼兒輪流介紹自我的作品:主題加詳細資料。

  教師用心聽取并提取每個兒童的異常想法之處,以便向家長介紹。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4

  折紙是我班班級特色活動;顒娱_展之初幼兒通過玩紙,發(fā)現(xiàn)了紙的特性。所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已自擬出活動常規(guī)及要求。活動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己能準確掌握了邊、角、中線等概念,同時學會了簡單的對角折、對邊折、四角向中心折等基本技能,此次活動是在對邊折的基礎上演變出雙三角。

  活動目標:

  1、掌握雙三角的折法。

  2、發(fā)展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較均勻地將左右兩個角向同一方向折疊。

  活動內(nèi)容:折紙活動《青蛙》

  活動準備:活動前帶幼兒觀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個,正方形紙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塊,青蛙跳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引導幼兒總結(jié)青蛙外形特點。

  師:青蛙的頭和身體象一個什么形狀?

  幼:三角形。

  師:青蛙有幾條腿。

  幼:青蛙有四條腿。

  師:青蛙的四條腿都是在身體兩側(cè)的,兩條在前,兩條在后。

  師:它們分別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師:老師觀察青蛙后,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了一個紙青蛙,你們看看老師的紙青蛙和你們觀察的一樣嗎?它們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層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層向下折出來的。

  3、教師分步示范折疊方法,重點講解雙三角的折法。

  A:引導幼兒先進行兩次對邊折。

  B:將大正方形紙變?yōu)樾≌叫,然后用左手將上面一層的正方形撐開,右手扶住上面半開口邊折痕向底層的中線壓折。

  C:背面同樣。

  D:將上層兩個小角向兩個斜邊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開上層將下層的兩個小角向三角形底邊拉折,形成后腿。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

  4、游戲《青蛙賽跑》

  A、 將青蛙頭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氣,使青蛙向前移動。

  B、 引導幼兒找身邊的同伴進行比賽。

  5、引導幼兒將“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該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們把它們放到池塘里,讓它們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樣,該喝水,休息了。

  6、喝水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口頭幫助幼兒復習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

  7、活動自然結(jié)束。

  活動延伸: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進行游戲,一方面復習,增進家庭親情。

  活動自評:

  一方面本次活動中,活動氛圍輕松、和諧,幼兒參與性高,能大膽嘗試。

  教師講解細致、到位,幼兒能較好的操作。在開始部分,教師能啟發(fā)幼兒用語言對青蛙外形進行總結(jié),發(fā)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能力。結(jié)束部分幼兒不僅能體驗到成功感,而且在游戲中增進了同伴間的友情,用青蛙喝水的方式引導幼兒喝水,符合小班年齡特點。活動講評中能讓幼兒嘗試評價,發(fā)展了幼兒的分辨能力?傊敬位顒佑變赫莆樟穗p三角的折法,還在多方面提高了能力。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5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團、搓、壓的方法制作常見的點心,表現(xiàn)出各種點心的特征。

  2、學習運用輔助材料,如瓶蓋、牙簽等,在點心上印出花紋或戳成小洞。

  活動重點:

  學習用團、搓、壓的方法制作常見的點心,表現(xiàn)出各種點心的特征。

  活動難點:

  學習運用輔助材料,如瓶蓋、牙簽等,在點心上印出花紋或戳成小洞。

  活動準備:

  點心圖片、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們在家里或者是在外面都吃過什么樣的`小點心呢?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家過年的時候都吃過什么樣的小點心。

  2、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的這些小點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并幼兒所作出的回答。

  二、教師示范操作

  1、教師:小朋友,剛才老師請你們說了說自己所吃過的見過的一些小點心,今天蘇老師也帶來了一盤小點心哦,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出示做好的泥工:小點心。

  2、教師:小朋友,瞧,蘇老師這里的做了很多好吃的小點心哦,請你們看看都有些什么樣子的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和特征。

 。哼@里有細細長長的小點心,還有方方的小點心,還有一些圓圓的小點心,這些點心上面還有很多的花紋呢!

  3、教師:小朋友,這些小點心好看嗎?現(xiàn)在先來看一看老師是怎么樣做出來的吧!

  教師示范操作:我們可以一起把它搓成長長的,可以把它壓成扁扁的,還可以把它團成圓球……

  教師提問幼兒說說除了這些想想還可以怎么進行操作。

  4、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來做出一盤小點心呢?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吧!

  三、幼兒進行操作

  1、教師傳發(fā)操作材料。

  2、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這些小點心吧,等下看看哪個小朋友做得最好看,看起來最好吃的樣子哦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在幼兒進行操作的時候邊講解,并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制作出來。

  四、結(jié)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把你們做好的小點心看一看吧!

  教師提問部分幼兒說說自己所制作的小點心。

  2、教師將制作的比較好的幼兒作品出示。

  3、收操作材料,結(jié)束本次活動。效果分析: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10-31

(精)小班幼兒手工教案07-08

小班幼兒手工課教案03-27

小班幼兒手工教案[精品]03-16

幼兒園小班手工教案04-12

小班手工教案03-16

小班手工教案07-10

小班手工教案[經(jīng)典]07-11

幼兒園小班手工花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