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是相互促進的,有效的溝通才會有利于師生共同成長,那么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分享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希望能幫到大家!
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案例:
初三年級某班有位叫小舟的女生,在初三下期即將畢業(yè)的關鍵時候,突然有好幾天沒來上課,老師多方與家長聯(lián)系,但始終聯(lián)系不上,詢問同學也一無所知。一周后,小舟才回到教室上課。細心的班主任老師察言觀色,發(fā)現(xiàn)小舟一臉倦容,神情恍惚,心事重重,呆滯的雙眼略帶悲傷。小舟性格平時就較內向,孤僻,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事?
下課后,班主任老師把小舟請到辦公室!靶≈,為什么這些天沒來上課?生病了嗎?"小舟搖搖頭!坝惺裁词履芎屠蠋熤v嗎?"小舟沉默不語!靶≈,老師知道你是一位懂事而且又重感情的孩子,不會無緣無故不來上課,瞧你這樣子,是不是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如果信得過老師,不妨告訴我,讓老師和你一起想想辦法。"“老師……"小舟雙眼有些發(fā)紅,欲言又止!靶≈,你不告訴老師,我怎么能幫助你呢?前些天,你媽媽到學校來,我們還說好,她再也不把你一個人丟在家里,而要好好照顧你,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班主任老師話還未說完,小舟的眼里已噙滿了淚水,“老師,我媽媽上吊自殺了。是我和爸爸害了她。"小舟伏在桌上哭泣起來。班主任老師不禁愕然,聯(lián)想到上次與她媽媽的談話,心里已明白了幾分。
“小舟,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今天你到學校上課就證明了這一點。你媽媽是一時想不開,不怪你,老師心里最清楚。"班主任老師對小舟進行開導和安慰,暫時穩(wěn)住了小舟的情緒。
小舟原來是一個生活得非常幸福的孩子,父母都十分寵她。初一時成績和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而且還進入了少年團校,然而,進入初二下期以后情況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小舟經(jīng)常遲到,作業(yè)不能很好完成,成績下降,盡管老師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原因是父母關系不和,經(jīng)常吵架打架。到了初三,父母到外地做生意,把小舟留在家里,請了一個老太婆照顧她,在經(jīng)濟上對小舟百依百順,從此小舟的表現(xiàn)更是每況愈下,甚至出現(xiàn)了曠課的現(xiàn)象,還交上了社會上的不三不四的朋友,出入網(wǎng)吧,有時竟夜不歸宿。班主任老師努力與家長聯(lián)系,但一學期過去了,情況沒有改變。
春節(jié)期間,班主任老師了解到小舟的父母都回家了,便前去家訪。所幸的是經(jīng)過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小舟的母親答應留在家里照顧小舟。小舟的情況有所好轉,再也沒逃過課。但是,已經(jīng)放任自流慣了的小舟對于母親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時常不能接受。一天,母親不準小舟外出,母女發(fā)生對立,小舟竟打電話向110求救,母親又傷心又氣惱,只好通過班主任老師進行調解,母女關系才有所緩和。在與小舟母親的談話中,班主任老師感到她已有些心恢意冷。
小舟母親的自殺,作為孩子會有一種自責和負罪感,認為是自己不聽話,傷了媽媽的心,這種心理壓力會使小舟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不僅影響學習,還不利于小舟健康成長。怎樣使小舟從母親自殺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班主任老師對小舟進行了心理疏導和教育,多次找她談心,使她明白母親自殺主要是患了更年期綜合癥,心情抑郁,遇事想不開,不能忍受任何情感上和精神上的打擊(后來知道是因為小舟的父親有了外遇)。并且告訴她一個人會遇到許多挫折,要能勇敢地面對,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樂觀地生活。班主任老師還與小舟的父親聯(lián)系,希望能使小舟得到父親的關愛。小舟的父親經(jīng)過這事后,有所醒悟,重新回到了女兒身邊。所有的任課老師和班委也達成共識,生活上學習上關心小舟,幫助小舟,多鼓勵她,使她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分散他的注意力。
小舟郁郁的心情漸漸地舒展開來,成績提高了,人也懂事了,終于順利地完成了學業(yè),升上了高一級的學校。
評析:
這是一例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科學,及責任心不夠,造成孩子心理的逆反,行為的偏差,從一個聽話上進活潑的好學生,變成了一個蠻橫厭學孤僻的問題學生。當母親自殺事件發(fā)生后,本來感情就十分脆弱的小舟,便處于極度傷感,失落不安的惡劣情緒當中,處于深深的自責中。如果不及時幫助她從這種情緒中調整過來,走出這個陰影,不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還有可能把她推向和她母親一樣的結局,后果不堪設想。這時的小舟需要關心理解以及正確的疏導和幫助,把她對母親的負罪感,變成促進自己改正錯誤的動力,并且使自己更加堅強,成熟懂事。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以千里
2、要耐心聆聽,不要隨意插話
3、要學會接納,不要一味批評
4、要支持鼓勵,不要同情安慰
5、要注重引導,不要命令訓導
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學生工作繁雜瑣碎,班主任治班辛苦勞累。但是,并非班主任付出辛勞就能取得班級管理的成功,也并非班主任事必躬親、嚴加督促,學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所以,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不僅是治班的關鍵,而且是育人的有效途徑。
一、溝通必先修德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僅要求教師知識淵博,而且要求教師道德高尚、為人表率,言傳身教。所謂言傳,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確的理論、觀點去說服人、教育人;所謂身教,就是班主任要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起示范作用。在學生心目中,教師不僅是紀律的約束、道德的規(guī)范,而且是父母的代表、人類的楷模。他們崇拜品德高尚的教師,并將其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tài)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為舉止。在潛移默化中,有些學生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質,從教師的言行中發(fā)展了個性潛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養(yǎng),完善自身形象,嚴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說得讓學生信服,又做得讓學生佩服,才能影響和感染學生,與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溝通。
二、充分傾注愛心
這是要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首要條件。只有心里裝著每一位學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也才能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把學生的憂慮當成自己的憂慮。只有學生感覺到老師熱切的愛時,他們才會把老師當做最可信賴的人,并毫無保留地將心靈的大門向老師敞開,告訴你他內心深處的秘密。教師以愛育人、以情動人,循循善誘地進行教育,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接受你的關心和愛撫,師生關系就會融洽,心理上的距離就會縮短。
例如,遇到犯錯誤的學生,把他叫到辦公室,不是當著其他老師的面把他訓斥一通,而是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對抗的心理就會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會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師的開導。班主任動情,學生才會動心。反之,如果教師劈頭蓋臉地把他訓斥得一無是處,那么他就會橫下一條心,破罐子破摔。所以教育必須先溝通,溝通需要從"心"開始,教師充滿愛心,坦誠相見,才能使學生敞開心扉。
三、充分展現(xiàn)民主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與學生不再是學校教育中的施教者與受教者,宜倡導建立一種平等合作,對話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應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首先,教師應放下“架子”主動與學生接觸,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勞動,一起娛樂、聊天,一起做游戲,一起探討生活,個人理想,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真實存在,是理解他們的,是可愛的可信賴的“朋友”。
其次,班級所開展的活動應改掉“老師絕對權威”的傳統(tǒng)陋習,充分發(fā)揚民主作風。諸如班委干部的選拔,各級“三好生”“優(yōu)干”的確定,班內的重大活動等,要讓學生發(fā)揮主動精神,積極建議,參加評議,陳述各自的、各方面的理由,而不是“老師說了算”的結果。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主人翁精神和參與意識,也進一步融洽了師生的溝通。
四、尊重是溝通的橋梁
尊重是一種品格,是對他人人格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可以化解他人內心的不良情緒;可以激勵他人奮發(fā)前進。教育也是一種尊重,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對教師基本品德的要求。對成功的學生給予尊重,表明自己對學生成功的祝賀、贊美和激勵;對失敗的學生給予尊重,表明自己對學生失敗后的安慰、鼓勵和鞭策。自尊心是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作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健康的發(fā)展中發(fā)揮潛能。如果說教師是一名播種者,而尊重就是播種機,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寬厚播種在學生的心田中。
拓展
如何和學生有效溝通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協(xié)調者,也是班級建設的引領者,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助力者。要想把這些角色扮演好,班主任需要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不妨做到以下三點。
溝通,要以包容引導為前提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如果負面情緒嚴重,一味地批評學生,那么再苦口婆心的教導也只會成為學生的耳旁風。要想讓自己的話深入學生的心靈,班主任首先應該接納學生、關心學生、包容學生,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溝通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包容是發(fā)自內心的尊重并相信學生,并不代表認可學生所作所為。班主任要把學生看作平等的人,承認其想法和情緒的合理性。包容也不代表班主任不能有自己的觀點,而是指班主任愿意聽取學生的看法,采取一種積極主動的溝通態(tài)度。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基本上采用規(guī)勸或說教的方式,總是以幫助學生解決當前問題為直接目標。所以,班主任常常會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目前的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做。無論學生能否接受,都不可辯駁。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難以得到提高。
因此,班主任也要學會引導學生積極認識當前的問題,思考其成長中的挫折與障礙,主動剖析自我,協(xié)助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而不是為其安排一切。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應多提問題,少加評論;多做啟發(fā),少做說教;多鼓勵對方講話,少講個人意見,以共同探討代替說教。要記住,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管理意識和責任心,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溝通,要以情感為抓手
人在一個和諧的集體,身心會更健康、更積極向上。張浩是后轉入我班的,他自我意識強,不懂得與人相處,同學對他很疏遠,他自己也深有體會,可是他又不知道如何解決。針對這一情況,我單獨找張浩談心,又與全班學生溝通,讓他們接納班里的每一個孩子,懂得尊重是相處之根本,想得到關心是每一個人的情感需求。我的話得到了全體學生的認可,大家不再排斥他,主動接近他。在同學們的理解、包容、關愛中,張浩的道德觀念、生活方式、為人處世都發(fā)生了很大轉變。
溝通,要以欣賞為原則
以欣賞的眼光對待學生,能夠產(chǎn)生積極效應。班主任要打著燈籠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觀察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我,滿腔熱情地表揚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
每個人都需要贊美。善意的、及時的贊美是使人奮發(fā)向上的動力源泉。學生長期生活在相互信任、相互贊美的氛圍中,就能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學習、生活。
班主任工作的出發(fā)點與歸宿是學生。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機會與學生溝通,處處做“有心人”“知心人”。班主任只有與學生多溝通,才能了解學生的實情,切準學生的思想脈搏,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相關文章:
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有哪些08-02
護患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04-19
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技巧06-03
溝通的技巧有哪些03-31
有效溝通的方法有哪些11-11
有效溝通的例子有哪些02-14
與學生有效溝通技巧03-28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技巧有哪些06-02
關于班主任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技巧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