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先隊禮儀知識
禮儀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tài)、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guī)范。禮儀是對禮節(jié)、禮貌、儀態(tài)和儀式的統(tǒng)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先隊禮儀知識,歡迎閱讀與收藏。
少先隊禮儀知識1
1、少先隊員敬禮
。1)少先隊員敬禮的意義
《隊章》“八、我們的隊禮: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頭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本搓牰Y是我們少先隊組織的禮節(jié)。
。2)隊員敬禮的動作要領
隊員敬禮的動作必須規(guī)范!熬炊Y過程”和“敬禮定勢”的要領如下:
敬禮過程:立正——右肘彎曲,右手拇指根關節(jié)對準身體中線,距胸前紅領巾2—3厘米,掌心向下,右前臂于右胸前水平——右手抬至額上方,腕不旋轉或彎曲,達到敬禮定勢。
敬禮定勢:右手拇指根關節(jié)對準身體中線,于額上方,距額頭一拳。右掌心向左前下方。大臂向右上約45度。收下顎,挺胸,精神飽滿。
禮畢時,按敬禮的相反動作還原。
。3)少先隊員應在什么時候敬隊禮?
少先隊員在下列情況下要敬隊禮:
少先隊活動儀式上要敬隊禮。升國旗儀式、少年先鋒崗儀式、少先隊檢閱儀式、隊日活動儀式、新隊員入隊儀式。
在重要的少先隊集會上要敬隊禮。為來賓和英雄模范人物敬獻紅領巾后、接受獎品(牌)前向發(fā)獎人敬禮。
少先隊員遇到老師、長輩應敬隊禮。
2、隊旗敬禮
。1)什么是隊旗敬禮?
旗手用端旗的方式表示敬禮,即隊旗敬禮。
。2)旗手端旗敬禮動作要求
旗手需要具有規(guī)范的端旗動作。
執(zhí)旗立正
旗手執(zhí)旗立正時,要“三挺一瞪”,瞪大雙眼,挺脖子、挺胸、挺膝蓋,兩腳成60°。旗桿末端緊靠右腳小趾根處戳于地面。右臂自然下垂,右手掌心向下,將旗桿夾于“虎口”之中,拇指根部貼攏右腿外側前(即褲兜處)。旗桿對準右腋,垂直于地面。稍息,旗桿末端位置不動,右臂放松將旗桿稍向側前傾出。
端旗敬禮
旗手端旗敬禮動作要求規(guī)范,“敬禮過程”和“敬禮定勢”需從分解動作過度為連續(xù)動作。
敬禮過程,分解動作如下:
分解動作①:右手將旗桿垂直向上提起,至與肩同高,手背向前,旗桿對準右腋,旗桿下部貼緊右腿外側前。同時,左手緊靠右手下方握桿,左腕內側貼于右胸。旗桿垂直。
分解動作②:左腕內側貼緊右胸,右手放開,沿旗桿下垂,虎口向左握住旗桿。此時右手距旗桿末端約10厘米(一拳)。旗桿垂直。
分解動作③:右手握桿向上提至褲兜口上部,右臂成叉腰裝;左手同時向前平推至與肩同高,左臂稍彎曲,手、肘、肩同高,旗桿前傾與地面成45—50度角。
敬禮定勢:即上述動作③。昂首挺胸,精神煥發(fā)。
端旗禮畢
禮畢時,按以上端旗敬禮動作的相反順序還原。
分解動作①——②——③——。旗桿還原落地時,旗手不低頭,旗桿末端落在規(guī)定位置,還原成立正姿勢。
(3)隊旗敬禮的運用
在少先隊集會或活動儀式上,隊旗禮與隊員禮同時進行。即凡隊員敬禮時,隊旗同時敬禮。
2、少先隊的基本知識
少先隊的標志包括:少先隊的紅領巾;少先隊的敬禮;少先隊的隊旗;少先隊的呼號;少先隊的鼓號和少先隊的隊會儀式。這些都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chǎn)主義的生動教材。
紅領巾
紅領巾制法
用紅布按以上尺寸制成三角形領巾。
紅領巾的結法
1、將紅領巾被在肩上,鈍角對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兩角交叉。
2、將右角經(jīng)過左角前面拉到右邊,左角不動。
3、右角經(jīng)左右兩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繞過左角一圈。
4、將右角從此圈中拉出,抽緊。
隊禮
少先隊的敬禮是右手五指并緊,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隊員在升國旗時,在隊旗出場和退場時,在烈士墓前掃墓時都應當敬隊禮。在集會前列隊、行進、檢閱時,由大、中、小隊長敬隊禮,隊員立正或注目致敬。在其它場合中遇到師長時,隊員也要行隊禮。
隊旗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少先隊的隊旗是少先隊組織的標志。隊旗為紅色,象征革命勝利,隊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隊旗寓意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
少先隊員要熱愛自己的隊旗,在舉行集會、隊旗出場和退場時,隊員應嚴肅、立正并敬禮。
大隊旗,高為90厘米,長為120厘米,旗中心有黃色五角星及火炬(火炬鑲黃色邊,內為紅色)?捎貌、綢、緞或其他質的材料制做。
中隊旗,高為60厘米,長為80厘米,一端剪去高為20厘米、底寬為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個三角缺口。五角星及火炬(顏色同大隊旗)在以60厘米為邊長的正方形中心?捎貌、綢、緞或其他質的材料制做。
呼號
少先隊的呼號是:“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回答:“時刻準備著!”它體現(xiàn)了少先隊組織的政治方向和黨對少先隊的要求,前一句“呼號”,指的是理想和目標;后一句“回答”,指的是決心和行動。
呼號由少先隊輔導員、共產(chǎn)黨員和共青團組織的代表,或者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能作為少先隊員表率的人領呼,全體隊員齊聲回答。呼號時,右手應握拳舉起。少先隊員的呼號說明了少先隊的宏大志向,鼓舞著新的一代成為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
鼓號
少先隊的鼓號鏗鏘有力,激勵隊員奮發(fā)向上,奮勇前進。隊號是少先隊集合和發(fā)布各種命令時用的。隊鼓是在行軍、列隊時使用。
隊會儀式
少先隊在重大的節(jié)日組織集會,或者舉行大、中隊活動,夏令營的開營式或結營式,都應該舉行隊會儀式。
舉行隊會儀式能夠給隊員一種莊嚴的感覺,使他們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是向隊員進行組織教育的一種有效的形式。
大、中隊在舉行隊會儀式前,要先集合列隊,整理隊伍。中隊活動,先由小隊長向本小隊隊員發(fā)出“立正”口令,然后跑步到中隊長面前,敬禮,報告:“報告中隊長,第X小隊原有X人,實到X人,報告完畢!敝嘘犻L回答:“接受你的報告!”小隊長回原位,全小隊稍息。各小隊報告完畢后,由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報告程序同小隊長報告程序大體相同。
大隊活動,由各中隊長依次向大隊長報告,再由大隊長向大隊輔導員報告。
接著活動開始,一般程序如下:
1、全體立正;
2、出旗(鼓號齊奏,全體隊員敬禮);
3、唱隊歌;
4、隊長講話,宣布活動開始;
5、進行活動;
6、輔導員講話;
7、呼號;
8、退旗。
少先隊禮儀知識2
一、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脫帽肅立,行隊禮或注目禮;唱國歌要嚴肅、準確、聲音洪亮。
二、儀表端莊,著裝得體,提倡統(tǒng)一著裝穿校服,坐正立直,行走穩(wěn)健,談吐舉止文明。不說粗話、臟話,不打人、不罵人。
三、提倡講普通話,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四、使用好體態(tài)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五、尊敬老師,見到老師,面帶微笑,輕聲招待,主動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問老師好;課堂上,發(fā)言先舉手,回答問題要站直;課余,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輕敲門,經(jīng)允許后再進入;離校與老師、同學道別。
六、尊敬長輩。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歸家與家長打招呼。與長輩交談,一般要禮貌地站立著,語言要溫和;看電視不要與長輩爭頻道,遞送或接受物品起立并用雙手。
七、團結同學、友愛相處、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八、禮貌待客。對待客人或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招手送別。
九、對待老、幼、婦、殘和軍人,行走讓路,乘車讓座,購物讓先,尊重和幫助殘疾人。
十、參加集會時肅靜,大會發(fā)言先向師長和聽眾致禮,發(fā)言結束道謝。觀看演出,比賽,適時適度鼓掌致意。
十一、在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喧嘩打鬧;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不在文明古跡、建筑物上涂抹刻畫。
少先隊禮儀知識3
學校在開展《少先隊禮儀教育與訓練之研究》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注重禮儀教育的實踐,特別是少先隊禮儀的訓練和養(yǎng)成,通過三個層次的禮儀教育實現(xiàn)對學生公民意識的教育和滲透。
一、明確普通禮儀
提高學生行為規(guī)范
少先隊大隊部開展了爭當“禮儀小標兵”的活動,分別對進校禮儀、儀表禮儀、課間活動禮儀、尊師禮儀等項目進行評價。每學期期末,在逐項測評及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對評出的學校“禮儀小標兵”,頒發(fā)榮譽證書。開展這項活動的社會反響很大,對隊員的促動更大,少先隊員自覺遵守禮儀規(guī)范,人人爭做“禮儀小標兵”,成為自己的行動。
二、夯實少先隊禮儀
提升隊員禮儀規(guī)范
就少先隊禮儀本身而言,它們既包涵著生動、形象的教育內容,又是外露的表現(xiàn)形式,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體。
1. 開展系統(tǒng)的隊知識教育,促學生知。
學校通過開展如一年級的“五知四會”、二年級的“入隊十知道”、其他年級的“紅領巾月”等系列少先隊知識教育,同時結合隊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等,讓學生對少先隊的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并通過不斷地螺旋式上升的教育要求,不斷加深對少先隊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加深對少先隊的感情。
2. 開展隊禮規(guī)范訓練,促學生行。
學校少先隊通過班隊會課的強化訓練、中隊會的檢驗展示、日常校園內外的行為展示,切實強化少先隊禮儀規(guī)范的訓練和養(yǎng)成,促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學習和感受禮儀的真正內涵。
學校在開展少先隊禮儀教育的途徑上,突出“主體性”,即以隊員為主體,使少先隊禮儀教育活動在空間上、時間上有更完善的保證,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舞臺。對少先隊禮儀教育與訓練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近”、“嚴”、“細”、“活”!敖保嘿N近兒童,融入生活!皣馈保簢栏裼柧殻滑F(xiàn)隊性!凹殹保禾幪幖毿模鹬刂黧w。“活”:靈活運用,實踐創(chuàng)新。
3. 開展各類實踐活動,促學生知行統(tǒng)一。
學校在開展少先隊禮儀教育中,充分利用少先隊已有的組織形式、教育陣地等,讓學生進行少先隊禮儀教育的體驗,以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內化,如入隊、離隊、迎新、選舉小干部、每年一度的少先隊大隊干部競選,包括少代會的召開,都是少先隊組織開展教育活動的有利時機。
少先隊大隊部和各中隊通過隊的主題教育,通過日常的隊課、隊會、隊長學校,通過開展“紅領巾月”活動,通過辦好隊報、隊刊、紅領巾廣播臺,通過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等,讓隊員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和體驗隊的基本知識,使用和規(guī)范隊的禮儀,以增強少先隊的組織觀念和榮譽感。
少先隊大隊部和各中隊通過隊室、隊角、鼓號隊、紅領巾值勤崗、紅領巾志愿服務崗、社區(qū)清潔家園活動、軍營一日體驗活動、夏令營、手拉手活動等綜合性實踐陣地對隊員進行教育和訓練。
三、注重少先隊儀式教育
增強學生組織責任感
少先隊禮儀不同于普通禮儀,是一種規(guī)范的慶典禮儀,是在一種正式的場合使用的集體性的特定禮儀,其中蘊含著少先隊員參與其中的一種榮譽。它與國家慶典、國賓檢閱等儀式相類似,更多的體現(xiàn)的是組織意識、組織榮譽等集體觀念的樹立和體驗,是公民歸屬感的體現(xiàn)。少先隊禮儀教育是體驗和習得正式禮儀的重要途徑。
1. 開展儀式教育活動,提升儀式規(guī)范化。
學校實踐的重點是少先隊的儀式教育與訓練。如大隊活動列隊儀式、少先隊入隊儀式、中隊建隊儀式、小隊建隊儀式及與此相關的少先隊組織教育。
例如,少先隊在重大的節(jié)日、紀念日組織集會,或者舉行大、中隊活動,都應該舉行規(guī)范的列隊儀式,進行“三級報告”。少先隊的禮儀隊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隊形的排列組合,更重要的是一種昂揚的斗志、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的再現(xiàn),是一代少年兒童高度組織紀律性的具體展示。
在研究中,我們歸納了少先隊儀式教育的五個基本要求:一要貫穿組織教育的內容;二要體現(xiàn)隊的標志文化;三要規(guī)范隊的儀式程序;四要創(chuàng)新的活動形式;五要關注環(huán)境的渲染。于是,我們重點設計并實施了五大儀式,形成了周浦鎮(zhèn)小學少先隊儀式教育的基本序列。
這五大儀式既涉及了少先隊員成長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又反映了少先隊禮儀教育的基本特色。如一年級的兒童團入團儀式,要求做到“五知、四會”,完成“苗苗章”的達標要求,爭獲“苗苗章”。二年級的入隊儀式,要求做到“六知、六會”,參加“五個一”活動。三年級通過中隊建隊儀式,健全少先隊中、小隊組織,知道中隊集體是隊員的家;學會服從集體、以我所能,為集體盡責任、做貢獻。四年級的紅綠領巾結對儀式,通過建立友誼中隊,知道關心他人是每個少先隊員的責任。五年級的隊員面臨著小學畢業(yè),即將與中隊告別,舉行中隊的話別儀式,激勵隊員熱愛少先隊,繼承和發(fā)揚少先隊的光榮傳統(tǒng),樹立為隊旗添光彩的意識與志向。此外,我們還分別制訂了《禮儀教育實施方案》、《少先隊員禮儀規(guī)范》、《少先隊員禮儀手冊》等。
2. 形成儀式教育校本課程,落實教育序列化。
【少先隊禮儀知識】相關文章:
男子禮儀-禮儀知識06-05
關于藏族禮儀-禮儀知識06-02
西方男子禮儀-禮儀知識06-04
男士交際禮儀-禮儀知識06-04
見面問候禮儀-禮儀知識06-04
女士儀容禮儀-禮儀知識06-04
男士注意禮儀-禮儀知識06-04
家庭待客禮儀-禮儀知識06-04
男士西裝禮儀-禮儀知識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