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儀作文 推薦度:
- 禮儀作文 推薦度:
- 禮儀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禮儀作文精選(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禮儀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儀作文 篇1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為不善,一不善而足!边@是宋代詩人楊萬里說的一句富有深刻意義的話,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古到今代代相傳的美好品德。
一年冬天,楊萬里的母親已七十多歲,可仍然一大早起床,為仆人們煮粥。兒子心疼母親,勸她別煮了,楊老太太卻語重心長地說:“他們雖然是仆人,可也是父母的子女,天氣這么冷,只有喝了粥,胸口有一股熱氣,干起活來才不傷身體。”
可見,在生活中,這種品德無處不在,它不分大小,不分輕重,人們時常在無意間做了好事。
在校園里看到紙屑,順手撿起,并放入垃圾桶;在家中孝敬長輩,尊老愛幼……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品德的.表現(xiàn)。
一年前,正是春天,好朋友朱思遠拉著我的手在操場上放風箏。我們歡笑著,望著“燕子”越飛越高,臉上綻開了一朵紅花,完全沉浸在春天的美麗與歡樂中,柳樹也搖擺著婀娜多姿的身體,鳥兒也“嘰嘰喳喳”地歡叫著……就在這時,正在踢足球的男同學把球踢斜了,啊!
球飛出了草地,向我們“嗖”地飛奔而來。等到不到一米的距離時,它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我趕緊拉緊朱思遠的手,也許是驚慌失措,我們不停地往后退,足球一下子沖過來,把朱思遠撞倒了。足球正好撞上了她的肚子,天生膽小怕事的她哇哇大哭起來。我急忙把球拿開,安慰她:“別哭了,我扶你去醫(yī)務室吧……”她抓緊我的手,兩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從通紅的臉頰上滾落了下來。我嚇壞了,趕緊叫了幾位同學,一起扶著她去看醫(yī)生。第二天,朱思遠紅著臉,低著頭到我跟前,輕輕地說:“謝謝你……”她的眼睛濕潤了,趕緊走了,我在心中說:“沒關系!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在舉手投足之間顯示出對同學的關愛,“不學禮,無以立!蔽蚁耄@就是我常說的道德禮儀吧!
禮儀作文 篇2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即是懂禮節(jié)講禮貌。禮節(jié)是社會外在文明的組成部分,禮節(jié)是人美好心靈的外化,遵守它,可以增進人際關系的友愛與社會的和諧;違反它,會造成人際關系的冷漠與社會的失調。
說到禮節(jié),我就非常崇拜豐子愷先生,他是現(xiàn)代著名畫家、教育家、文學家。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對人有禮貌,并處處要求他的孩子要動禮貌,客人來了,要熱情招待,主動給客人倒茶、添飯,而且要雙手捧上,這是做人的基本禮貌。他們長大后都成了一個有出息的人。
現(xiàn)在電視上都經常插播關于文明禮貌的廣告。記得有這樣一則內容:一位老太太坐公交車,車上座位都坐滿了,她只能站著?墒,站了半天,卻依舊沒人讓個座位給她。突然,有人說:“讓個座位吧”。但大家都推讓,“你讓吧!薄澳阕尠伞!拔覟槭裁匆?”終于,一位小女孩站起來,把老太太扶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自己站著,那位老太太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車上的人們也對她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覺悟也在不斷提升。有了電視廣告的引領,“禮儀”之花遍布全國各地,我們隨處都能感受帶“禮儀”帶來的溫馨。踏進校門,一聲聲的“老師好”“我?guī)湍恪薄皠e難過”“沒關系”等文明之語,禮儀之舉,浸透了我們的校園,同學們其樂融融,師生間歡快之和,讓我們感到溫馨,感到幸福。
讓“禮儀”之花永遠綻放吧!
禮儀作文 篇3
從古至今,孝、德、禮、儀作為我國的名俗傳統(tǒng)被中華兒女所傳承下來,踐行孝德禮儀已經成為了現(xiàn)代高運轉社會的一個風向標,接下來我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孝德禮儀的認知。
孝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wěn)定倫常關系的表現(xiàn)。古時候,有一個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親再娶了一個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歡王祥,可是,王祥很聽后母的話,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盡力做好。一個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魚,要王祥到河捉魚。天下著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河水早已結冰,哪有魚呢?王祥來到河北二話不說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冰塊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后母吃。這就是孝子為后母《臥冰求鯉》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孝不止應該停留在表面上,還應該付實際行動,應懷揣一顆向善的心對待周圍的人。
德
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xiàn),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后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東漢時期,楊震在荊州當刺史,由于楊震博覽明經,為官清廉,深得百姓信賴。有一次,有個人在夜里帶著黃金到楊震的家里行賄。楊震堅決不受,并嚴厲地斥責了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死心,笑著對楊震說:"現(xiàn)在是深夜,地點在您的府上,決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您收下吧!"楊震神情嚴肅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來人聽了,便非常羞愧地謝罪走了。楊震做官一向清正廉明,并一再告誡家人,生活要儉樸,不能仰慕虛榮。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guī)范。
禮
有句老話說的好“有禮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禮有尊重他人便是敬意的意思,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貌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漢末時期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干并且知識淵博,想請他幫助自己統(tǒng)一國家。三人來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氐叫乱,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孔明。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但沒有?酌餍褋,談論起國家大事。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yè)。正因劉備的堅持和謙遜有禮換來了諸葛亮的一生追隨,這讓我們知曉以禮待人最終能換回以禮相待的和睦景象。
儀
儀是指禮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是人們在語言行為方面禮的變現(xiàn)形式。儀表指的是人的容顏服飾、姿態(tài)風度,儀表展現(xiàn)了一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和外在情趣得體的服裝和行為舉止會有助于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交往。漢朝時期的孔融讓梨便是一個很好的禮儀故事,他以禮待人善良可愛的美好品質,為后人做出了一個好榜樣。
孝德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好的習慣能養(yǎng)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能影響我們的一生。讓我們將孝德禮儀從自身做起,從小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愛護弱小的行為習慣,讓我們一起將孝德禮儀這個恒久的話題變成處處可見的現(xiàn)實生活。
禮儀作文 篇4
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她“有禮”之名已名貫中外?v觀中國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不乏這樣的例子,其中,楊時就是一個。
宋代,有一位名叫楊時的年輕人。一次,他要去洛陽拜訪師傅---程頤,到了老師家,已是中午,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他沒有去敲門,而是站在門前,靜靜等待。因為他知道,此刻老師正在午休。頤一覺醒來,雪已經下了幾個時辰,積雪已一尺多厚。楊時凍得瑟瑟發(fā)抖,但仍沒有走,他要等尊師。這及時著名的“程門立雪”。古人尚且如此,現(xiàn)代人怎能落后?“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每天早晨向家人、向老師、向同學問一句好。大家會感到十分溫暖。身邊如果常有人問候,就好比浸在一股暖流中,十分舒心,即使身處寒冬,也暖意十足。有時,早晨我到學校,見到老師打一聲招呼,老師會對我笑笑,也會說一句“早。 闭Z氣輕松又愉快,化解了陌生的'尷尬。聽到老師的問候,我也會開心一笑,以示感謝!岸Y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有“暖”也會有“嫌”。
有些人會在上樓時勾肩搭背,站成一排,擋住了后面人的路。后面人有事想快點過去就會十分著急。有些人,在聽別人講話時東張西望,左顧右盼,這不僅會讓人覺得不尊重別人,還會給人留下沒用禮貌的印象。有些人在公共場合不排隊,看見縫隙就見縫插針的插隊,混亂了秩序,影響大家的心情。
禮貌做人,用禮儀處事和處世。在生活中就要貫徹進去,尊師、敬長、愛幼都算禮。只有用心,用行,才能詮釋禮儀二字。
【禮儀作文】相關文章:
禮儀的作文(精選)07-22
[經典]禮儀作文07-22
(經典)禮儀作文07-22
【經典】禮儀作文07-21
【經典】禮儀的作文07-21
禮儀作文【精選】07-22
(精選)禮儀的作文07-21
禮儀作文[精選]07-21
禮儀的作文(經典)07-21
禮儀的作文(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