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冰壺運動的常識
冰壺是以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一種推滑冰壺的競賽項目。這項運動起源于蘇格蘭,1924年至1992年六次被列為冬奧會表演項目。那么,冰壺運動的常識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冰壺運動的常識,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1、發(fā)展歷史
冰壺(curlings)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是以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一種投擲性競賽項目。冰上溜石14世紀起源于蘇格蘭,于19世紀初傳入加拿大,隨后在美國等地流行。從此,冰上溜石作為一項冬季運動在歐洲和北美逐漸開展起來。
首屆世界冰上溜石錦標賽始于1959年,最初稱為蘇格蘭威士忌杯賽,1968年改稱加拿大銀掃帚錦標賽,1986年正式定名為世界冰上溜石錦標賽。1924年,冰壺首次以表演項目的形式在奧運會上亮相。從1998年開始,冰壺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
2、在中國的發(fā)展
就在十幾年前,“冰壺”對中國人來說還只是一個無法生出任何想象的陌生詞匯。1995年,在世界冰壺聯(lián)合會的大力推動下,由日本出人、加拿大出技術在中國舉辦了第一屆冰壺培訓班。2000年,中國第一支冰壺隊哈爾濱市隊艱難成立,2003年,第一支國字號隊伍誕生,同年,中國加入世界冰壺聯(lián)合會,自此,世界冰壺賽場才有了中國運動員的身影。
2009年2月27日,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女子冰壺比賽完美收官,中國姑娘戰(zhàn)勝世界冰壺強隊加拿大奪得冠軍,拿到了中國人在世界綜合性冬季運動會集體項目上的第一塊金牌。2009年3月29日,女子冰壺世錦賽將在韓國江陵拉閉幕,中國女子冰壺隊獲得金牌。
3、比賽規(guī)則
冰壺所用場地是一個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長44.5米、寬4.7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畫有一個直徑為1.83米的圓圈作為球員的發(fā)球區(qū),被稱作本壘。冰道的另一端也畫有一圓圈,被稱為營壘。冰壺場地兩端各裝有一個斜面橡膠起蹬器。場地前后兩端各有一條藍色的實線稱為前衛(wèi)線和后衛(wèi)線。冰壺擲出后,如果未進前衛(wèi)線或越過后衛(wèi)線都視作無效,將被清出場外。
冰壺比賽中雙方各有四人,雙方隊員輪流投擲,每名隊員投擲兩次,投擲的目的是使冰壺盡可能地接近營壘中心點。哪隊投擲的冰壺比對手更接近圓心,哪隊就得分。營壘區(qū)就是冰壺比賽的得分區(qū)域。當16次投擲全部完畢后為一局。一局結束后,下一局從場地的反方向繼續(xù)比賽,由上局比賽得分的隊伍先投擲。冰壺比賽共10局,10局總分最高者為獲勝隊
4、比賽技巧
“掃刷”:適當?shù)摹皰咚ⅰ睉撃軌蛉芑砻妫贡軌蜣D化成薄薄的一層水,這樣做能夠減小“砥石”與冰面的摩擦,這樣,冰壺可以走的又遠又直。
可以改變方向,在冰壺一邊刷另一邊不刷就可以造成冰壺刷的一邊摩擦力小另一邊摩擦力大,從而改變方向。
5、比賽裝備:
冰上溜石的裝備包括冰壺、比賽用鞋和毛刷。冰壺由蘇格蘭不含云母的花崗巖石鑿磨制成,標準直徑30厘米、高11.5厘米、重19.1公斤。參賽隊員腳穿比賽專用鞋,兩鞋底部質地不同,一支要能夠抓住冰面,另一支要能夠向前滑行。蹬冰腳的鞋底為橡膠制成,而滑行腳的鞋底為塑料制成。冰刷采用合成鬃或者馬鬃。
冰壺小知識
冰壺,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是以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一種投擲性競賽項目,冬奧會比賽項目,并設有冰壺世錦賽。設男女2個小項,每隊為四人。冰壺為圓壺狀,由不含云母的蘇格蘭天然花崗巖制成,且世界上所有的制造優(yōu)質冰壺用的天然花崗巖均產自蘇格蘭近海的一個小島,也只有蘇格蘭人掌握著制作世界頂尖水平冰壺的技術。冰壺周長約為91.44厘米,高(從壺的底部到頂部)11.43厘米,重量(包括壺柄和壺栓)最大為19.96公斤。刷冰是為了減小冰壺與冰面間摩擦。有人把冰壺稱作“冰上國際象棋”,這一比喻很好地詮釋了冰壺的神秘與高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項運動的魅力吧!
【冰壺運動的常識】相關文章:
冰壺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08-12
冰壺運動員常見的傷病有哪些08-27
家電常識:空洗冰使用各有禁忌06-04
秋天運動常識04-26
運動健身的常識04-26
產前運動常識04-26
養(yǎng)生壺是什么 養(yǎng)生壺好用嗎04-26
養(yǎng)生壺怎么用 養(yǎng)生壺的選購技巧06-03
秋季運動小常識04-26
九個運動常識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