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1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未能平息。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在一次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危險,不顧他人的勸告,徒手挖掘,堅持不懈,挖了38小時,最后救出了他的兒子。我為這位恪守諾言的父親,先人后己的兒子,感到驕傲。
大災大難中偉大的父愛著實令人感動。其實,平淡生活中的父愛也一樣令人感動,它無處不在,只是父親們不善于表達而已。當然,我也不例外,有個嚴厲又關心我的父親。我的房間里總會放著一箱牛奶,都是父親買的。每當我快要喝完牛奶時,父親總會悄悄地及時地補上。我知道,父親是最愛喝牛奶的了,但他總是舍不得喝,把好喝的、好吃的都留給我吃,我感動極了。
課文中那位偉大的`父親因為對兒子執(zhí)著的愛,曾被人們誤以為精神失常了,他徒手挖掘的情景常常浮現在我眼前。他的那份執(zhí)著與堅持,令人深深感動。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父親。有一次,我回到家,一放下書包,就把做作業(yè)的事情拋到了九霄云外,一溜煙似的跑到了樓下。吃完晚飯,我的心仿佛還沒有收回來,總是靜不下來,匆匆忙忙地做完了作業(yè)。父親認真地幫我檢查,不時皺起了眉頭,還嚴厲地批評起來。我小聲地嘟囔著:“不就是錯了一點,至于這樣小題大做嗎?”父親聽見了我的嘟囔,坐下來,語重心長地說:“1967年,美國的阿波羅1號就因為一個小數點的錯誤,結果升空幾秒后,就爆炸了,釀成了一起慘劇。所以,做事不能馬馬虎虎,要認真認真再認真,細心細心再細心!”正是父親一直以來堅持對我嚴格要求,讓原來做事馬馬虎虎、顛三倒四的我也變得認真細致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想,不只有媽媽好,父親也好,父親那嚴厲的愛,激勵著我不斷地前進!
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2
《父與子》僅僅是一本漫畫嗎?不,不是,它是一本意義深刻的“兒童書”。
《父與子》將圖畫和文字結合,并用簡單的線條和跳躍的劇情讓人不禁陣陣發(fā)笑?赡阌凶屑毜南脒^其中的含義嗎?我想沒有,因為這本書太讓人放松自我了。對,就是因為讓人放松才會有這本書,讓人開朗并樂觀地活著。
我們總是咒罵生活,嫌棄自我,甚至計較小事,總認為上天對自己既不公平又不憐憫?墒侨说没钕氯ィ傄虤馔搪暋瓎?不高興的事,不應該好好地宣泄出來,并且找一點樂趣嗎?他們沒有食物可吃,沒有凈水可喝,還沒有棉襖可穿。我們還能說上天對我們不公平嗎?我們倒掉的洗菜水看似毫無作用,在非洲郊外的部落中卻倪是珍貴……
我也曾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事。路上的人抱怨街上賣的冰棍不夠好吃,弄丟了自己的10塊錢,抱怨店家態(tài)度不好……但其實他們很幸福,他們能吃到解暑的冰棍,能擁有自己的財富,能得到別人的'服務,他們難到還不比失去家人的那些戰(zhàn)爭地區(qū)的孩子們幸福嗎?
就如書中的父與子一樣,無論遇到了什么事,第二天總是高高興興地做著自己的事,從來沒有抱怨過任何事或者物。
所以,請放下一切的事,安安靜靜讀一讀這本書吧。請保持微笑,一直快樂并天真地活著吧。
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3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非常敬佩里面對父子。因為這對父與子有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這都是歌頌了偉大的父愛,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但是在這篇課文中,父愛也如山也如海!
父親的愛是有多么大的力量。「赣H經過38小時的挖掘,把埋在廢墟里的兒子和他的同學,拯救了出來,因為有父親偉大的愛,才有了今天的我們;當然母愛如海呀!母親生出了我,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有一顆報答的心。母親父親您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應該去報答你呀!報答,是如何報答呢?父親他餓著肚子也要把我們從廢墟中救出來,。《嗝磦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短文中,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父親的愛是多么偉大;父親的愛是多么輝煌;父親的愛是多么的有價值,母親的愛是猶如大海般的咆哮,勇往直前保護著我們;母親的愛想呵護我們成長的水滴;母親的愛是我人生中的教導,我們的愛要去報答他們。父親經過長時間的.挖掘,我們得救了,我們的偉大的父親,您是多么的愛我。我們那偉大的母親,您用心的呵護這我。我是不會忘記你們,我要把你們永刻在心中。 沒有什么比愛了不起、珍貴了。尤其是父愛那對父子,怎能不讓我們敬佩?因為他使我看到了愛與堅強。
父親是為我們遮擋雨季的大傘,讓我們一起來珍惜著偉大的父愛吧!
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4
《父與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本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因此我最近從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給我?guī)淼膯l(fā)是深刻的。我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牒托叛隹梢詧詻Q的抗爭,但也不能否定其中的'優(yōu)秀事物和思想,這是犯了矯枉過正的錯誤,而故事的主人公巴扎羅夫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了自己信仰的民主主義批判和否定了貴族自由主義的一切觀點,這是不對的。
父與子講述的是平民知識分子巴扎羅夫去貴族同學家做客的時候,與他的父母以及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發(fā)生社會觀點上沖突,而且經過辯論占據了上風,讓對方風場尷尬。后來巴扎羅夫去參加一個舞會時結識了貴族寡婦并愛上了她,但因為思想上的沖突和矛盾遭遇了拒絕。后來的巴扎羅夫在工作中,因為解剖干擾了病菌去世。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感覺好像簡短,但作者圖格列夫的描寫卻不簡單,在這本書中,向我們展現了明主主義革命前夕人們的思想對立,描寫了當是俄國的社會風俗畫卷,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所在、分歧所在,而以巴扎羅夫為代表的平民知識分子在思想上已經開始了強烈的抗爭!
讀了父與子,讓我對俄國19世紀中期的社會有了不少的了解,也對當時得到奴隸制帶來的社會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
但作為一個唯物辯證主義者,我們應該更加科學的看待社會現象和歷史。敢于反抗、積極實踐、提倡使用科學是優(yōu)秀的品質,但也不能否定一切歷史成果,例如藝術對人的精神鼓勵和價值。
有關父與子的讀后感5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后,我深深地佩服這對了不起的父子。
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偉大的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他的兒子。
為什么說這位父親偉大呢?那是因為他不顧自己的安全,不聽別人的勸告,一心只要救兒子。因為這位父親答應過兒子,所以他恪守承諾。父親的心中似乎有這么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一起!這使父親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救我的兒子!因為我的兒子在等我!父親信守諾言,說一不二,使自己的兒子——阿曼達及阿曼達的十三位同學得以生還。父親即使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也要救出兒子,哪怕他要挖一年,那一年不吃不喝也愿意。
而兒子阿曼達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先人后己,即使自己疲憊不堪,也要先讓同學出去。他和他的父親一樣,腦袋中只有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會和你在一起!所以,阿曼達讓自己的親先救其他的同學,因為父親答應過自己的兒子: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阿曼達臨危不懼,因為這個有點,才能使阿曼達在沒有水和食物,到處一片漆黑的世界里堅持38小時,甚至比這更多的時間!阿曼達還鼓勵自己的同學,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父親,相信自己的父親一定會來救他們的!難道這對偉大的父與子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這篇課文還讓我明白:只要有毅力,就可以辦到別人辦不到的事,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有愛世界就美好的。
【父與子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3-05
《父與子》讀書筆記范文06-0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優(yōu)秀06-26
父與子心得體會12-14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推薦01-14
(熱門)《父與子》讀書筆記范文08-27
大班語言活動方案講述父與子03-16
《父與子》讀書筆記14篇03-13
《父與子》讀書筆記(精選35篇)03-07
父與子讀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