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建筑實習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熱建筑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1、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xiàn)場比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yǎng)學生勞動的觀點,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chǎn)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2、實習任務
二、實習地點及時間
三、實習組織安排
6月11日,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乘大巴車來到青島嶗山區(qū)在建市民文化中心工地,在工地專家的講解下,對此建筑進行了詳細了解。
6月12日,我們以宿舍為單位,步行于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宿舍區(qū),對本宿舍區(qū)的宿舍樓外觀及內(nèi)部樓梯、陽臺進行了觀察,并拍照。
6月13日,我們以宿舍為單位乘坐公交車來到青島德國建筑群。
6月14日,我們以宿舍為單位乘公交車來到青島棧橋,一邊觀看海景一邊欣賞此壯觀建筑。
6月15日,我們以宿舍為單位騎自行車來到城陽區(qū)正陽路,觀看道邊建筑群。
四、實習計劃,自己在實習中遵守紀律情況,出勤情況。
1、實習計劃
2、紀律、出勤情況。
實習期間,本人認真遵守實習紀律,嚴格聽從組長的指揮與領導。認真、仔細聽取專家的講解,認真回顧課本知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習期間,本人按時出勤,不早退,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集合,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實習任務。
五、實習內(nèi)容
1、建筑學知識
參觀校內(nèi)單體建筑及建筑組群,參觀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內(nèi)容:
1)根據(jù)所學知識,對所參觀建筑組群的總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進行分析。
2)參觀建筑物外觀及內(nèi)部,了解各層平面布局及房間布置,觀察建筑外觀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建筑平面布局、空間造型和立面處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是否符合要求。
2、房屋構造
通過去參觀某項在建工程現(xiàn)場情況,了解以下內(nèi)容
1)了解該建筑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了解該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該建筑物的墻體類型、結構布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了解該建筑物板、梁、柱等的類型,配筋方式及其與墻、梁的連接構造,了解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了解該建筑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裝修構造。
3、建筑材料
通過去建筑工地實地參觀,了解以下內(nèi)容:
1)了解水泥、磚、砂子、石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guī)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chǎn)工藝所用設備以及養(yǎng)護要求;
3)了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
4)了解有關裝飾材料的情況
4、建筑施工
通過去施工現(xiàn)場參觀,要求了解以下內(nèi)容:
1)了解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chǎn)特點以及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及穿插作業(yè)情況;
2)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xiàn)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特點及方法;
六、實習收獲、體會、問題及建議
1、實習收獲
1)從建筑學角度對嶗山區(qū)市民文化中心進行分析
總圖布置:
附近相鄰建筑尺度較大,空間界面整齊,因此方案也采用點板結合的院落式布局。這樣可以更好的與城市空間形成對話和呼應,同時各個功能塊之間用庭院和廣場等灰空間相互分隔,有效的減少了活動場館之間的相互干擾,形成了充滿趣味的公共空間。
流線分析:
建筑方案考慮利用基地三面環(huán)路的條件,在場地西側設主入口,同時北側設車行和人行入口,南側結合劇場的前廣場設置人行入口。圖書館、檔案館、體育健身等的主入口集中設在中心庭院中。三個入口廣場和兩個大的庭院形成了建筑組群內(nèi)部的人行活動空間;而外部則主要是車行流線,保證人車分流。場地的東側小路作為建筑的后勤路線,書籍檔案入口、員工入口等均可設在其中,從而避免了與沿街主要人流的交叉。
平面設計:
因本項目中功能較多,各功能區(qū)對日照、采光等的功能要求不盡相同,所以帶來動靜分區(qū)、流線組織的一些問題。為了方便使用,減少干擾,方案考慮把不同的功能分成相互分隔的體塊沿場地周邊布置。其中演藝劇場屬于動區(qū),人流量很大,對疏散寬度和前場面積要求較高,因此宜放置在場地的南側。結合跌落庭院形成的半地下室設置體育健身空間,同時較為喧鬧的各個活動中心和文化館,則設置在場地的北側的塔樓里,與體育健身和劇場比較接近,形成項目中的動區(qū)。需要安靜環(huán)境的圖書館、檔案館等空間設在場地的內(nèi)側(東南側),同時保證了足夠的南向空間。
立面設計:
【熱建筑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建筑實習報告【熱】07-05
(熱)建筑設計實習報告05-23
【熱】建筑實習報告范文14篇09-18
【熱】建筑實習總結02-15
建筑實習總結【熱】03-14
建筑實習報告03-21
建筑實習報告04-18
建筑單位實習總結[熱]10-27
【熱】建筑專業(yè)實習總結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