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天文攝影入門淺談

時間:2022-06-03 20:24:26 攝影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天文攝影入門淺談

  導(dǎo)語:各種類型的攝影里面,天文攝影的門檻最高了,畢竟不是隨隨便便拿臺相機就能拍星星月亮的,天文攝影有它特別的攝影器材,而這些器材的價格也是導(dǎo)致天文攝影門檻高的原因。如果真要試試天文攝影,小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入門的器材裝備。

  器材篇

  天 文攝影入門,選擇器材是所有愛好者都會遇到的問題。一開始如何選擇器材呢?這個問題原本就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每一位同好的基礎(chǔ)條件、經(jīng)濟條件不同,選 擇自然也各有不同。經(jīng)濟條件好又有一定的天文觀測基礎(chǔ)的同好,希望一開始就能夠選擇足夠檔次的器材,甚至能夠一步到位;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同好希望能夠選擇到 價格適中又能夠滿足基本的天文攝影要求的器材;當(dāng)然,可能還有一些同好不能確定自己的興趣能夠保持多久,希望先上一些便宜的器材玩一玩,哪怕過一段時間沒 有興趣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所以說,選擇什么樣的器材是個非常個人的問題。不過即便如此,天文攝影入門器材的選擇還是有個一般的原則。

  天文望遠鏡的選擇

  天文攝影是否一定要購買天文望遠鏡呢?這個倒也未必。很多愛好者是用相機鏡頭來 做天文攝影,廣角鏡頭可以拍星野;中等焦距鏡頭可以拍星座;長焦鏡頭用來拍攝深空天體。對于手中已有相當(dāng)鏡頭配置的同好來說,不用購置望遠鏡就可以開始天 文攝影了。但對于大多數(shù)白手起家或是只有一些簡單攝影器材(DC或DSLR套機)的同好,選擇天文望遠鏡的費用遠比配置鏡頭要廉價得多。即便是頂級發(fā)燒 友,使用高級天文望遠鏡拍攝的效果也會遠遠優(yōu)于相機的長焦鏡頭。原因很簡單,天文望遠鏡是針對與無窮遠處成像進行優(yōu)化的,而相機鏡頭需要考慮不同距離目標(biāo) 的成像。所以說對于大多數(shù)愛好者來說,天文攝影還是以天文望遠鏡為主。

  比較常見的三種類型的望遠鏡

  反 射望遠鏡(如牛頓式、施密特-牛頓式等)和折反射望遠鏡(馬克斯托夫-卡塞格林式、施密特-卡塞格林式等),這類望遠鏡特點是焦距長、口徑可以做得比較 大,而價格比較適中,相對于同等口徑的折射望遠鏡甚至可以說是低廉。由于光線通過反射聚焦,不會產(chǎn)生色差,因此在很大的倍率下仍舊會有良好的表現(xiàn)。這類望 遠鏡拿來做日面、月面和行星攝影是非常好的選擇,在雜志和網(wǎng)絡(luò)上中看到的很多大行星攝影作品均出自這類望遠鏡。即便是一支3英寸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只要 調(diào)校良好同樣可以拍攝到令人滿意的行星攝影作品。所以,如果你比較愛好日面、月面或大行星這類天體攝影,反射或折反射望遠鏡是不二選擇。也或者說在同等付 出的條件下,反射或折反射望遠鏡可以獲得更佳的攝影效果。不過這個類型的望遠鏡可能經(jīng)常需要調(diào)整光軸,這是它的弱點。

  一支3英寸的小型反射望遠鏡在絕好的觀測條件下依舊會有良好的表現(xiàn)

  折 射式天文望遠鏡可能是很多天文愛好者最早接觸到的類型了。它的特點是結(jié)構(gòu)緊湊、體形輕巧(相對于反射式望遠鏡),使用和維護都非常簡單,更加適合攜帶到野 外使用。所以折射式天文望遠鏡是用來拍攝深空天體的很好選擇,很多同好的深空天體圖片都是使用折射式望遠鏡拍攝的。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的選擇余地也非常大, 有廉價的普通消色差(普消)式折射鏡也有高檔的復(fù)消色差(APO)式折射鏡。對于天文攝影來說,入門選擇80mm口徑的折射鏡完全可以滿足需要,品質(zhì)優(yōu)良 的60mm口徑折射鏡也可以。當(dāng)然,口徑越大分辨率也就越高。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復(fù)消色差式折射鏡,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同好可以選擇普消折射望鏡, 它一樣可以滿足天文攝影的要求。那么選擇多長的焦距會比較合適呢?個人以為剛剛?cè)腴T的愛好者不宜選用焦距超過600mm的望遠鏡。首先對于同等口徑的望遠 鏡,過長的焦距使得焦比增大(物鏡焦距同口徑的比值稱做焦比),同等的曝光量就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同時焦距越長對于跟蹤精度的要求也越高,這樣會增加跟 蹤和導(dǎo)星的難度,降低拍攝成功率;其次,過長的焦距使得望遠鏡的視場減小,可能會出現(xiàn)無法涵蓋一些大視面深空天體。那么是不是焦距越短越好呢?當(dāng)然也不 是。同等口徑下,焦距越短焦比就越小。對于普消折射鏡而言,小焦比必然會導(dǎo)致成像質(zhì)量和色差的嚴重劣化(大多數(shù)焦比在7以上的普消折射鏡,成像質(zhì)量會比較 有保證)。對于復(fù)消色差折射鏡,小焦比對像場邊緣成像也是不利的,可能因此而需要使用像場修正鏡(平場鏡)來修正邊緣成像。

  從左至右的三張照片分別是實用80/600普消折射、80/440兩片式ED消色差折射和80/480復(fù)消折射望遠鏡拍攝的獵戶座大星云,雖然拍攝的時間和參算不盡相同,但是仍然能看出它們在成像方面的優(yōu)劣。

  事 實上很難選擇到一支望遠鏡能夠滿足所有的需要。如果希望一支望遠鏡既能夠滿足行星攝影又能夠滿足深空天體攝影,比較經(jīng)濟的選擇是一支3英寸口徑中等焦距 (500-700mm)的APO折射鏡。沒有了色差影響(至多也是輕微的影響),在拍攝行星的時候可以比普消折射鏡使用更大的倍率(配合巴羅鏡或目鏡投 影)來獲得足夠的細節(jié)。

  赤道儀的選擇

  還是同樣的問題,天文攝影是否一定要使用赤道儀?答案也是未必。某些題材的天文攝影就不需要赤道儀。例如拍攝星流跡,只需要使用一支三腳架來固定相機即可。又例如一些天文風(fēng)光攝影,為了獲得清晰的地景也不需要使用赤道儀,只要使用足夠高的ISO和超大光圈廣角鏡頭就可以滿足拍攝的需要。一般認為,使用廣角鏡頭曝光時間不超過30s,星點的拖線就會小到不易被察覺(這個同目標(biāo)所在的天球赤緯高度有關(guān))。除了這些題材的天文攝影以外,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需要使用赤道儀的。

  手 動跟蹤赤道儀,這類赤道儀一般都屬于低端的輕型赤道儀,它們在設(shè)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要使用自動跟蹤裝置。而且這一類型的赤道儀基本上都沒有配備極軸鏡。即 便是這樣,這種赤道儀也可以拿來做天文攝影。例如,可以用廣角鏡頭配合手動跟蹤來拍攝銀河。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柔性良好的赤經(jīng)微調(diào)連桿,這樣可以減小手 動微調(diào)時產(chǎn)生的抖動。再就是手動微調(diào)的速度要穩(wěn)定,這個可能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xí)才能做到。

  單 軸自動跟蹤赤道儀,這類赤道儀配備了赤經(jīng)跟蹤裝置,部分型號還配置了極軸鏡。這個類型的赤道儀已經(jīng)能夠完成天文攝影中大多數(shù)題材的跟蹤拍攝需要,例如星 座、星野、大行星、深空天體攝影等。但是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對赤道儀的調(diào)試就非常重要。使用前必須精確的校準極軸,因為只有赤經(jīng)跟蹤,赤緯微調(diào)需要靠手動 完成。如果極軸偏差太大,在拍攝過程中一旦要對赤緯進行修正,就很容易產(chǎn)生抖動而使得拍攝失敗。因此必須要保證在一個曝光周期內(nèi)赤緯的偏差不會出現(xiàn)明顯拖 線。這對星野、星座攝影要求相對低一些,但對于使用望遠鏡的深空天體攝影要求就會高很多。

  雙 軸自動跟蹤赤道儀,這一類型的赤道儀基本上都是中高端赤道儀了。除了在赤經(jīng)方向有自動跟蹤外,在赤緯方向也實現(xiàn)了電動微調(diào)。 這類型的赤道儀適合各類題材的天文攝影需要 ,而且可以配置自動尋星和自動導(dǎo)星系統(tǒng),實現(xiàn)目標(biāo)定位和精確跟蹤的完全自動化。當(dāng)然價格一般也較前兩種要高。

  上述是針對比較常見的德國式赤道儀,還有叉式赤道儀和斜劈式赤道儀,這兩種赤道儀比較類似。常見的是MEADE為LX系列望遠鏡配置的赤道儀,主要是配合大口徑的折反射望遠鏡。這種赤道儀由于自身結(jié)構(gòu)的限制,無法安裝極軸鏡,因此校準極軸的方法也比較特別。

  在 選擇赤道儀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赤道儀的負載能力。嚴重超載會損傷赤道儀的機械系統(tǒng),長時間超載運行會大大降低赤道儀的跟蹤精度。另外,小型赤道儀由于自身 重量和結(jié)構(gòu)的限制,剛性和穩(wěn)定性都會劣于大型赤道儀。所以小型赤道儀在使用過程中會有明顯的晃動。這個也是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入 門時選擇什么樣的赤道儀要看個人的配置需要,經(jīng)濟條件許可、考慮上較重的望遠鏡,而且又有車輛代步的話,雙軸自動跟蹤的重型赤道儀是很好的選擇。一般情況 下選擇較為輕便的單軸自動跟蹤赤道儀已經(jīng)可以滿足入門的需要了。當(dāng)然,如果你有很強的DIY能力,改造一架簡易的手動跟蹤赤道儀也可以用來滿足入門的需 要。

  其實在常見的器材中還有一類裝置——地平式支架(或稱經(jīng)緯式支架),這類裝置用來做短時間曝光的天文攝影是可以的(日面、月面),長時間曝光的話需要配合消除場旋的適配器,否則拍攝出來的影像中會出現(xiàn)明顯的場旋。

  左 邊的這套器材是韋國先生經(jīng)常用的,雖然非常簡陋,但卻簡單易用。甚至可以在房間里組裝好后用一只手就可以抬上樓頂,因此只要是晴好天氣都會把它架在樓頂 上。右邊這套可以算是中檔器材了,10英寸F4的鏡筒、自動尋星赤道儀。要把它搬上樓頂可就困難了,單單是那3只重錘就足以讓人吃不消。搬上搬下、組裝調(diào) 試一次怎么也要一個小時。如果你不是鐵桿的天文愛好者,估計對天文的那點熱情很快就會在搬上搬下的辛苦中消磨掉。而且這套系統(tǒng)調(diào)試起來也蠻復(fù)雜,因此說它 不適合入門級的愛好者。


【天文攝影入門淺談】相關(guān)文章:

攝影入門知識10-26

攝影構(gòu)圖技巧入門08-18

攝影的入門書籍推薦08-15

初學(xué)攝影入門知識大全08-02

單反攝影入門知識及技巧03-27

單反攝影入門拍攝技巧03-27

攝影組照拍攝技法入門04-20

初學(xué)攝影入門基礎(chǔ)知識08-11

初學(xué)攝影入門教程大全07-19

攝影技巧入門篇口訣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