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泡功夫茶的步驟
所謂功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指的是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泡功夫茶的步驟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功夫茶的步驟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后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fā)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fā)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里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后,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沖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恫枵f》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薄洞笥^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后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huán)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如用蓋甌,只沖一角,然后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沖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酒”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fā),由于茶精迅速揮發(fā),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于走七步再沖,目的在于使?jié)L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后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刮去茶沫,然后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于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fā),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沖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jīng)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jīng)_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后,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沖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銚形態(tài)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tài)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贊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tài)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fā)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于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jīng)數(shù)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不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濃!皠颉弊质呛苤匾。
“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沖還可以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后,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里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杯緣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jù)說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盡得矣。
泡茶要訣
高沖低斟
“高沖低斟”說的是沖茶和斟茶的方法。
沖茶,要沿茶壺口內緣沖入沸水,水柱不能從壺心直沖而入,因為那樣會“沖破茶膽”,破壞茶的味道。沖茶要像書法,不急不緩、一氣呵成,水壺和茶壺的距離要比較大,這樣沖下來就叫“高沖”。據(jù)說“高沖”能使熱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揚,不僅美觀,也能讓茶味更香。
斟茶,茶壺要盡量靠近茶杯,這樣才能防止熱氣四散,水可能不夠燙,使茶香過早揮發(fā)。同時,低斟還不會激起泡沫,也不會發(fā)出滴答的聲響。
斟茶要把茶湯依次輪轉灑入茶杯,如此反復二、三次把各個茶杯漸漸斟滿,就叫做“關公巡城”,這樣能使各杯里的茶湯湯色均勻。
茶藝師介紹說,潮州功夫茶,第一泡是最重要的。第一泡如果泡得不好,之后的茶味都會有影響。第一泡是洗茶的,沖出來要輕輕抹開茶沫,斟出茶水,沖洗茶具。這道工序還可以起到預熱茶具的作用。
品茶禮儀
傳統(tǒng)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jù)說是人們?yōu)榱吮硎緢F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品茶,要先聞香味,然后看茶湯的顏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后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這就是功夫茶的三個境界———“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據(jù)說專業(yè)的品茶師可以憑一杯茶品出茶藝師當時的心情。說得很玄,不過功夫茶不就是一種平和心境、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嗎?
什么是功夫茶?
功夫茶原名為工夫茶。工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tǒng)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于陸羽的《茶經(jīng)》。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為“功夫茶”。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qū)漢族人民傳統(tǒng)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汕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志。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廣東省潮汕地區(qū),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等)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fā)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工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沖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
功夫茶有什么功效?
1.清利頭目作用。因其氣味輕薄,易于上達頭目,消散蒙上之熱,故可用于頭目昏花之癥。
2.清熱作用。因其性涼,涼則可瀉其熱,故可用于發(fā)熱、煩躁等熱性疾病。
3.明目作用。因其氣輕盈,能循肝經(jīng)達目,揚其障目之邪熱,故能療目疾。
4.利尿作用。因其味苦,其氣可下行膀胱,以助氣化行水,故能利尿。
5.消暑作用。因其氣輕浮發(fā)散,可發(fā)泄暑熱之邪,又能下瀉膀胱之水,以除暑濕,故可解暑。
功夫茶的泡法及步驟
中國功夫茶的操作流程一共有十一式,也可以叫做功夫茶十一程式。
1、嗅茶
主人家取來上好的茶葉,向客人介紹一下品種的特點。風味?腿艘来蝹鬟f欣賞嗅品一番。
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3、裝茶
應該準備茶匙、漏斗,不應該使用去抓茶放入壺中,避免手上的氣味雜味混入其中,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shù)量之多讓人吃驚。
4、潤茶
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當即傾于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5、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7、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
8、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shù)周,俗稱“游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jié)M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huán),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笨梢妭中之味,余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于此道,須發(fā)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于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什么是功夫茶
所謂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qū))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fā)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功夫茶的茶具
、 紫砂壺
產(chǎn)于江蘇的宜興,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氣性,茶葉在里面溶出的營養(yǎng)物質達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壺泡制出的茶湯就越香,此壺專用于沖泡烏龍茶。
、 聞香杯
主要用于聞茶湯的香氣。
、 品茗杯
主要用于品茶湯的味道。
⑷ 茶荷
又稱茶撮,專用于盛茶、賞茶。
⑸ 茶道
由茶針、茶斗、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 茶床
用于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 茶海
用于盛裝多余的水。
⑻ 茶巾
用于吸干杯或壺底的水滴。
、 茶
用于盛裝干茶。
、 香爐
用于燒香。
、 明爐組
專用于燒水。
、 茶托
用于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 公道杯
用于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 茶漏
用于過漏茶渣。
、 壺墊
專用于放紫砂壺。
此外,泡制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zhèn)產(chǎn)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火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如何泡功夫茶的步驟】相關文章:
功夫茶怎么泡06-04
功夫茶怎么泡最好喝09-28
如何挑選功夫茶具06-04
功夫茶具如何選擇06-04
豆子如何泡04-03
如何泡好茶05-31
泡制菊花茶步驟詳解10-12
如何泡極品美女04-24
如何正確泡制紅茶06-04
如何泡玫瑰花茶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