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暑假生活感悟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隨著經(jīng)歷的不同,而對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那么,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長暑假生活感悟,歡迎閱讀與收藏。
對于很多中產(chǎn)父母來說,減不減負,其實跟他們關系都不大。減掉了學科的負擔,他們也會另辟賽道讓孩子發(fā)展。
《中產(chǎn)娃的夏天》這部片子跟拍了3個中產(chǎn)孩子的暑假,這3個孩子,暑假并沒有多少學科培訓,但他們依然像陀螺一樣,停不下來。
可能他們暑假的狀態(tài),會成為很多孩子“雙減”之后的狀態(tài)吧。
優(yōu)秀的孩子,靠得是父母的托舉。而在孩子身上投入大把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就是很多中產(chǎn)父母共同選擇的托舉方式。
01三個中產(chǎn)娃密不透風的夏天
Tim 9歲四年級Tim這個暑假學了至少5個興趣班,媽媽給他的暑期安排是一個月玩,一個月補課。繪畫英文話劇班老師說,孩子們所排練的劇目來自莎士比亞,且對白、臺詞都沒有為孩子們簡化。Tim和他的搭檔們排練得很投入。圍棋Tim學圍棋的時間不短,在開學前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去郊區(qū)的考場參加圍棋段級排位賽。媽媽告訴他行程安排的之前,他還在操心妹妹怎么辦?媽媽是否那么早帶著妹妹一起去。連續(xù)的學習和奔波讓這個9歲的小男孩有些疲憊,喊了一嗓子:“我都累癱了,明天還要考試”!緊接著抹一把眼淚,小小的孩子知道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媽媽給了他一個擁抱以示理解,接著馬不停蹄去給他下面條準備晚餐。
媽媽的寬慰和玩笑還挺湊效,Tim很快平復了自己的心情,破涕為笑。考試當天,司機在樓下等待出發(fā),一上車一家人就開始集體補覺。
考場人山人海,全是應試的孩子和陪同前往的家長們。Tim這次因兩分之差未能拿到金牌,排名前五位的孩子可以拿到金牌,而他排名第六。小伙子很沮喪,不停自責,哪怕媽媽極力安慰,他還是趴在媽媽懷里落淚懊惱,看得出來他對自己有所期待和要求。
直到上車回家的途中,他還對于這次失利有些耿耿于懷,向記者分析未拿到金牌的原因。
除了以上這些興趣班,他還學了足球、棒球。當記者問他你學這些興趣班對自己有何要求時,小伙子說: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Lucas 9歲四年級Lucas的暑假班有7個之多,90%是運動類興趣班,其中武術課一天上兩次。
提到足球,小伙子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他很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么,是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
在北京盛夏的正午,氣溫直逼37、8度。小伙子和隊友們在綠茵場上拼搶、奔跑,汗水直淌,但是掩飾不住的快樂和滿足都要溢出屏幕。
說到為什么報那么多的興趣班,小伙子倒也直言不諱,因為父母上班自己暑假沒事做,于此同時媽媽喜歡他能掌握更多的技能,這些家長的苦心他都明白,也欣然接受。
媽媽也坦言,沒有不報班的孩子,暑假的大院兒里根本找不到一起玩耍的孩子,大家都在輔導班。
Oliver 8歲三年級Oliver是這三個孩子里年齡相對較小的一位,他向記者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就是這個假期正在上的課外興趣班,課程密度和強度也都不小。
他在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時的面無表情和些許局促,并沒有讓大家感受到他對于喜愛事物的激情和投入。
當他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意作品時,爸爸在旁準備馬上要出發(fā)去游泳課的裝備,詢問他要戴哪一副泳鏡。
和另外兩個孩子不同的是,三年級的他在2年后要遠赴德國留學。這個暑假為了鍛煉他的獨立性,媽媽給他報了一個為期三周的海外夏令營。
Oliver在這段13分鐘的視頻里唯一露出笑臉是從海外夏令營回北京,在機場見到媽媽的那一刻。那一刻他跑得飛快,手臂揮舞,笑容燦爛,連截圖都是模糊的。這時候似乎才讓人想起來,他只是一個8歲的孩子,會撒嬌會笑也會粘媽媽。
在機場的咖啡廳簡單吃一些東西,Oliver就要跟媽媽回家了。他答應媽媽少吃甜食,在英國如此,在此刻依然很聽話地點了兩個三明治,沒有甜點。
回家路上,媽媽向記者介紹了Oliver這次海外夏令營的基本情況和所選課程,看起來都是媽媽替他選擇的。
當媽媽和記者侃侃而談的時候,小伙子一直處在倒頭大睡、倒時差的狀態(tài)。02三個中產(chǎn)媽媽的教育
在中國,孩子的教育幾乎都由媽媽操心,這三個家庭也不例外。孩子走哪條路,上什么興趣班,基本都是媽媽一手操辦和跟進。雖然上這差不多數(shù)量和種類的興趣班,但是三位媽媽對于教育、對于暑期安排依然有著屬于自己的解讀和角度:Tim媽媽Tim媽媽把暑假當作和孩子難得的聯(lián)結(jié)機會,把愛和言傳身教放在首位。她認為孩子與父母、家庭的聯(lián)結(jié)至關重要。其實按照通俗的理解來說就是愛和陪伴是最重要的。從短短的視頻看來Tim確實是個和家庭聯(lián)結(jié)密切的小暖男,就在出門參加圍棋段位考試之前小伙子還在提醒媽媽是否帶上了妹妹的紙尿褲。他對自己有要求、有預期,也會適度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明確知道自己想什么,要什么。
Lucas媽媽Lucas的媽媽對現(xiàn)階段的兒子沒有太高的學科期望,她認為孩子還沒開竅,也不愿意強迫他學些什么、做些什么,強行灌輸知識不是她的愿望和做派。
Oliver媽媽Oliver媽媽則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徑依賴,靠學霸征服一切的父母應該也會按照這個路數(shù)去為孩子鋪路。03因材施教還是一廂情愿?對于這樣的暑期安排,三個孩子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Tim覺得沒有上學累。
Lucas立馬露出笑容,說當然沒有上課累!
Oliver看向遠方,過了一會兒說出:“忍一忍嘛!”最后還不忘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理念為孩子帶來了不同的體驗和經(jīng)歷,哪怕同樣是報數(shù)量龐大的興趣班,不同的出發(fā)點和側(cè)重點也會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得到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和回饋。興趣班終究應該是為孩子的興趣服務還是為今后的社會競爭鋪路,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對于未來,他們也都有各自的想法。
Tim想象著自己坐在辦公室編程的樣子。
Lucas對遙遠的未來還沒有任何構想。
Oliver則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工程師,為人類造福。04孩子們的暑期追蹤,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沒有多少學科補習班的他們,假期照樣充斥著緊張和忙碌。沒有人敢真的“躺平”。片中父母和孩子不時呈現(xiàn)的倦態(tài)和困意,也能看出:花了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投放在孩子身上的興趣班,到底是為他們的興趣服務,還是為今后的社會競爭鋪路,都是未知數(shù)。但即便如此,每一對父母都在盡力而為,將“教育”這條路走到極致。這種拼命托舉,無關家境。每一對勞心費神為孩子謀篇布局的家長,共享同一顆苦心孤詣的心!半p減”之下,是內(nèi)卷與反內(nèi)卷的拉鋸?此苼淼搅送粭l起跑線,實際上在絕大多數(shù)家長看來并非如此!坝行┤四芨邇r請一對一學習的同時,我卻連讓娃上普通培訓班的機會都沒有了!钡屑毾胂,能夠長期踐行前者的富豪家庭,少之又少。所以我想說的是,“雙減”更是對家庭教育缺失和孩子成長空間被忽略的反思。青少年抑郁、自殘、自殺的新聞層出,比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先成個“健康的人”,才是重中之重。人生不是考上好高中、好大學就會完美結(jié)局。決定一個人18歲以后的路如何走的,取決于他18歲前從家庭中汲取到的人格、素養(yǎng)、抗挫折能力、社會適應力等。而對從小就生活在激烈競爭中,被灌輸著“只有更強才能贏得更多生存空間”觀念的孩子們來說,沒有了假期里的補習班,他們真的會、真的敢自甘落后嗎?引用《新周刊》的一句話:“置身應試教育中心的孩子對于當下和未來的認知,未必就不如家長深刻。有時候,他們甚至比自己失措的父母顯得更有主見。”圖片來源@新周刊05《中產(chǎn)娃的夏天》里,Tim媽媽有一段十分普適性的感慨!昂⒆痈议L之間的聯(lián)結(jié),是一輩子特別重要的。它不是用分數(shù)來聯(lián)結(jié),而是用一個潛移默化,一個相互的生活在一起的影響。還有父母的教育,最關鍵的是愛!边是那句話,這世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小有所成,1%能大成。不出意外,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屬于那平凡的90%。但,平凡≠有罪,普通≠不幸。戒掉不必要的焦慮,適度預期,適度要求,不要陷入越努力越不幸的怪圈。幫助孩子讓這一生充滿能量、歡樂、勇氣和愛,健康且積極地為自己而活,這份平凡就已經(jīng)十分寶貴。視頻、在人間living|中產(chǎn)娃的夏天其他資料來源:新周刊《真正戒不掉補習班的,是中國家長》凱淇工作室為您推薦一個線上育兒音頻課程有主持人凱淇雨珊的育兒經(jīng)驗分享,有專家的科學指導,—— End ——向您推薦一個育兒公眾號童年只有一次,把最好的給孩子!
【家長暑假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暑假生活家長經(jīng)典評語10-11
暑假生活感悟08-12
(熱門)暑假生活家長評語經(jīng)典12-10
暑假生活家長寄語通用01-12
暑假生活心得感悟03-12
暑假生活家長評語經(jīng)典110句08-27
暑假家長評語10-08
暑假的生活07-03
暑假了家長對孩子的寄語12-20
(精華)暑假家長寄語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