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閩南人的生活習俗有哪些
閩南人主要分布在福建和臺灣等地區(qū),那么閩南人的生活習俗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閩南人的生活習俗吧,歡迎大家閱讀。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廈門人稱茶葉為“茶米”,與米相提并論,稱飲茶為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為首,由于所費的時間,功夫多于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jié)飲酒慶賀,如春節(jié)的迎春酒,端午節(jié)的雄黃酒,中秋節(jié)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為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稱“安糜仔”。
至于年節(jié)的食俗,則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jié),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肴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征全家圍爐團圓。
服飾習俗
隨著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著發(fā)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
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tǒng)服飾的牲為“封建頭,民主肚,節(jié)約衣,浪費褲”。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眾有穿木屐、婦女、兒童戴手鐲、腳鐲等。
建筑習俗
建筑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
并設(shè)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后,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jié)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tǒng)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征(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
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于生活和衛(wèi)生環(huán)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為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周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周歲才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
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lián),壽星著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張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nèi)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guān)于社會行為、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guān)于飲食、衣著、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為舊時只有乞丐才敲著空碗乞討。
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guān)。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霉,因為人們把掃帚認為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nèi)種植香蕉樹和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為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
人們?yōu)榱擞有履,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扎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梁上的灰塵蛛網(wǎng),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nóng)具、物品。
“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qū)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蒸碗糕
“筅塵”節(jié)之后,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jié),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fā)糕”。
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fā)”越好,因為“發(fā)”就是發(fā)財、發(fā)達的意思。
蒸“碗糕”得先“發(fā)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fā)達發(fā)財、發(fā)家致富。
而且,米粉發(fā)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
“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貼春聯(lián)
除夕,人們將家里所有門上的舊春聯(lián)和福字取下,再貼上嶄新的春聯(lián)。
而貼春聯(lián)在有些地區(qū)一般是由家里的男子來貼。
如此一來,家里變得嶄新喜氣了起來。
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shè)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這種祭祀一直持續(xù)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家里團聚在一起“打邊爐”吃團圓飯,家里的長輩會先給家里的小孩發(fā)紅包,然后是跳火群。
大家聊天玩耍,一起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新的一年,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閩南人的生活習俗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立夏的習俗有哪些05-07
小暑的習俗有哪些07-07
訂婚習俗有哪些10-31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02-02
苗族的習俗有哪些04-16
廣東結(jié)婚習俗有哪些03-12
蘇州喪葬習俗有哪些04-15
棗莊喪葬習俗有哪些01-06
小滿時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