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shù)伏從什么時候開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2021年什么時候數(shù)伏
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一個時間段,根據(jù)計算,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持續(xù)到8月19日結(jié)束,那么,2021入伏時間是幾月幾號?三伏天要注意哪些?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2021年什么時候數(shù)伏
2021入伏時間是幾月幾號
2021年入伏時間是7月11日,一直持續(xù)到8月19日,共計40天,所以,今年夏天又是一個超長伏天,或許大家要做好長期防暑降溫的準備。
今年三伏天的具體時間:
頭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天如何計算?
有一句俗語叫做“夏至三庚數(shù)初伏”,這就是古人計算每一年入伏時間的秘訣所在。從夏至這一天開始,第三個庚日,就是三伏天入伏的時間標志。
在我國,天干地支是大家廣為熟知的一種計時歷法。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進行組合,可以得到60組。正所謂,60年一甲子循環(huán),其實就是根據(jù)干支紀日法而來的。在天干中,庚排在第7位,與12個地支組合,正好可以得到六個庚日,分別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和庚申日。每隔10天一次輪回。
從夏至開始之后的第1個庚日開始算,一直到第3個庚日,被確定為初伏的入伏時間,第4個庚日被確定為中伏的入伏時間。但是在第五個庚日或第六個庚日,到底哪個庚日是末伏開始時間,是有一些細微差別的。如果第5個庚日出現(xiàn)在立秋之前,那么末伏就要從第6個庚日開始算。也就是說中伏不是10天而是20天。
如果第5個庚日出現(xiàn)在立秋之后,則這一年三伏天是30天,末伏的開始時間就是第5個庚日。在末伏時間計算上,大家只要記住一點,那就是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開始。
正是因為如此,三伏天才有了30天和40天的區(qū)別。2020年和2021年,三伏天都是40天。
三伏天做好三防
一年之內(nèi)有三伏,三伏相連,是一年中最熱的30或40天。伏有“潛伏”之意。三伏天的悶熱潮濕,很容易誘發(fā)各種夏季流行疾病。所以三伏天防暑降溫尤為重要。同時,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一些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均可以通過三伏貼進行治療。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fā)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天中什么時候最熱
一般來說,中伏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濕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蒸籠。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fā)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中伏時期,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什么時候數(shù)伏】相關(guān)文章:
2021年數(shù)伏從什么時候開始09-14
鬼節(ji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08-10
藍莓什么時候開花03-06
楊桃什么時候開花04-19
小蒼蘭在什么時候開花12-06
蜜柚什么時候開花03-11
豌豆什么時候開花10-18
桂圓什么時候開花03-23
晚香玉什么時候開花08-16